常评常改定能常新
——再谈高中作文评改的几点做法
2011-08-15郭晓犁
郭晓犁
对中学语文教师而言,最头疼的无疑是作文教学。而在作文教学的诸多环节中,最让人无奈的无疑是作文的批改。原因有二:第一,作文批改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势必会影响到教师的备课、教研等活动,进而影响到课堂的教学质量。第二,投入与产出未必成正比。教师煞费苦心、绞尽脑汁地批阅、评改,但学生往往对老师的评语不以为然。因此“呕心沥血”的的评语和批改意见换来的往往是收效甚微。
当然,我们需要总结,需要反思。我们务必在作文教学尤其是作文评改这一环节中的收到实际效果。但在新课标的背景下,高中语文的教学内容明显增多,任务明显加重,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不仅要有效果,而且还必须讲究效率,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思考怎样让学生的作文有进步,而且还要思考怎样让她们进步得更快?我觉得在作文评改这一环节,我们需要冷静反思、潜心总结和大胆实践。
作文评改活动应该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因此我们也应该分阶段,分步骤,循序渐进的进行,我的做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继承传统,全批全改,面批面改,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这一阶段只是基础阶段,而在该阶段,我注意了几个方面的细节:首先,明确传达我在谋篇布局和立意构思等方面的要求和标准,让学生心中有数。面对一个全新的班集体,我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班级学生的写作基础和特点,包括其优点和缺点,既要找出带有共性的问题,又要找出个性的问题,共性的问题就在班级讲,个性的问题就个别与学生交流。面对一篇篇幼稚的习作,老师应该心平气和,不急不躁的耐心修改。如果学生在主题和立意上没什么明显问题,而只是在语言表达或者结构的安排上存在不足时,我往往就严格按照学生原来的主题和立意方向,几乎用我自己的语言和结构帮他完成一篇示范作文,然后要求该生认真对照,总结得失。有时甚至可以把原文和改文拿出来,作为一个案例面向全体同学做细致的对照分析。至于审题和立意方面的问题,往往带有共性,可以放在班级和学生一起交流讨论,共同提高。其次,精心打造每一篇评语。无论是全批全改,还是面批面改,我们的用语都要尽量做到既切中要害,针对性强,同时又具有中肯的商榷性,让学生得到必要的尊重,以便她们更虚心地接受老师的观点。值得强调的是,我们给学生的评语还必须具有强烈的鼓励色彩,鼓励总能给学生以希望和力量。毫无疑问,这一阶段的工作对老师而言是艰辛的,但也是必要的。因为只有打好了基础,我们才可以进入下一步。
第二阶段:指引方向,适时放手,让学生互评自评,自己慢慢学着走 在这一阶段,老师似乎成为了旁观者,其实不然。我们的精心指导,就是为了让学生明确作文评改的一些要求、方法和方向角度。这一阶段,我们应该大胆地把一部分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可以在组织学生互评和自评前,自己先从几个不同层次的具有代表性的同学入手,及时发现和总结代表性的问题,做到总揽全局,成竹在胸,以备评讲时能高屋建瓴、切中要害。在明确要求和要点之后,教师便可以组织学生互相评改了。事实证明,写作文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是相当枯燥乏味的,老师评讲作文似乎也不能激发他们多大的兴趣,但是互评活动则完全不一样,它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学生自己批自己改,往往能够找到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这一阶段工作的具体操作过程又可以分为三步:
(一)互评讨论,采它山之石 学生们当惯了被动者的角色,一旦翻身做了主人,就能兴致勃勃且一丝不苟。因此只要我们做好了指导工作,就应该放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一环节的具体流程为:提前分发作文→小组集中讨论→批改手头作文→推荐典型问题作文→商讨修改意见→推荐典范佳作→商讨借鉴和完善意见。在这些过程中,学生们深入地分析和体会到问题作文的弊病,感受到优秀作文的成功之处,就会很自然的把这些体会和感受与自己的作文联系起来,而这正是我们最大的目的所在。
(二)自评自改,用之以攻玉 领略了其他同学的作文的“风采”后,优点缺点也都一览无遗,可一旦回到自己的作文上来,同学们往往反倒异常冷静,这是一种很好的冷思考过程,因为这个过程正是他们理性回归的成长、成熟过程。通过一系列讨论,学生们已经对所写的作文相当熟悉,对应该如何写这篇作文也已经心中有数。在这种情况下,再让他们把自己所写的作文拿出来,认真比照,仔细分析,然后自己按照要求进行评改,实事求是地找到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并且加以进一步的修改,接着再请其他同学批阅,再找不足,再修改。在这样反复修改的过程中,同学们就可以很明显地加深关于写作的心得体会。
(三)水到渠成,总结提高 这一环节重在反思、归纳和总结,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把握的质变过程,值得我们去认真组织和落实。学生在互评自评的过程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再给他们些许时间,让他们认真进行反思,归纳和总结。在评改作文的过程中,学生们在找到不足的同时,往往也会实事求是地发现他人及自己写作的优点。因此,我们老师就应该抓住机会,及时要求他们把评改作文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认真全面地加以归纳和总结。然后,各组组长把本组同学的心得体会再加以分类整理和归纳总结,最终形成本次作文训练的小结。当然,教师还要在同学们推荐的基础上,精心挑选出两三篇优秀范文 (包含经过修改后的优秀范文),供全班同学借鉴和学习。
第三阶段:要求重写,教师点评,全班过关 长期以来,不少学生的作文一直在及格线上下徘徊。这种“及格效应”一直困扰着她们,严重影响了她们的写作兴趣和信心。而在经过前面两个阶段的评改和总结之后,学生对待重写作文这一任务的态度就完全不一样了。首先,她们已经有了前车之鉴和可供学习的优秀范文,可谓心中有数。因此,她们有一种志在必得的信心和决心。其次,由于全班重写作文的氛围已经营造出来,加上老师和学生自己都对重写之作满含期待,这就在无形中也给她们增加了压力。有了写好作文的信心、决心和一定的压力,我们就完全没有必要去担心和怀疑她们的重写作文态度了。当一篇篇饱含期待的重写作文交到我们手中时,我们应该能够感受得到那一份份沉甸甸的希望。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老师必须手下留情:该肯定的要加大力度肯定,没有肯定之处的要想方设法找优点肯定,当然,如果实在存在较大的问题非指出来不可,那么我们也要用表扬的口吻提出希望来加以引导。要知道,此时我们给予每一位学生的尊重和肯定,就等于保留了他们的信心和希望。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达到全班作文过关的最终目的。
最后,笔者想借机就学生范文的选择问题谈谈个人拙见。我以为,给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形神兼备的美文,无疑可以开阔其眼界,但是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刻意去寻找一些近乎完美的习作。如果同学们身边有较为优秀的习作,就可以用来作为范文,特别是那些规范与创新并重,立意新颖,语言富有个性的习作。因为这些范文对学生来说不仅有一种亲切感,而且和自己的作文水平更具比较性和借鉴性,容易激发学生的作文信心和热情。相反,语言和立意过于高深莫测,文采过于华丽深奥的作文,往往给我们的学生带来一种陌生感甚至自卑感。因此,我们提供给学生的范文,不求最好,但求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