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渗透与引导

2011-08-15秦慧华

中学语文 2011年24期
关键词:爱情教材情感

秦慧华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作品都文质兼美,对于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割裂教材,生搬硬套,把语文课上成思想政治课。把握时机,在语文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进行渗透,熏陶感染学生,做到育人于无形之中。

那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渗透与引导呢?我结合教学的实际提出以下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实施情感教育的关键。

1.要善于发现教材的情感因素,并及时联系学生的情感体验。

设计一堂课重点应放在对课文中的情感感悟上,想方设法实现情感体验。如《泪珠与珍珠》,它的情感是思乡怀人,把握了这个情感主调,才能理解文中的各种意象,才能把其中的少女泪、游子泪、天使泪、信徒泪联系起来,进而产生情感共鸣,最后达到文意贯通的境界。

2.要寻找情感对应点和寄托点。

对应点是就学生而言,即学生的情感经历与诗文中的相似点;寄托点即诗文里的景、物、事,诗文往往是借景抒情,即事言理的。找到对应点,就能够很快进入情境。找对寄托点,理解才能到位。比如,同是情感寄托的秋声、秋色、秋物,秋声往往寄托凄切,秋色往往寄托悲凉,秋物往往寄寓深沉等等。

二、情感渗透的途径和方法。

(一)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深入挖掘教材,把握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离不开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就是一部活的德育教材。同时,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加强自身的人文修养,才能挖掘教材隐含的情感因素,把它渗透给学生,从而完成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二)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把握各种教学环节。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体悟。

教师表现出来的鲜明的爱憎情绪,会深深地影响学生,使他们的思想感情和教师产生共鸣。

1.背景风格的渗透。

要使作者的情感内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首先要缩短学生和作者的心理差距,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使他们置身于作者所处的时代之中。如教苏轼的《赤壁赋》一课时,教师介绍作者遭受贬谪的写作背景,让学生从中了解到身处逆境仍能坦荡乐观的人生态度,从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

2.形象渗透。

鲜明的人物形象最能感染人。通过细节、语言、动作等方面分析人物形象,使鲜活的人物再现于学生脑海中,能帮助学生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升华。比如,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的教学中,我通过对刘和珍预订《莽原》杂志,担任“风潮”领袖,忧虑母校前途,以至最后在执政府门前喋血,危难中相互救助这一系列事迹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到其高尚的道德品质,教育学生学习革命青年的爱国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

3.诵读渗透。

有感情地反复诵读作品能加深对作品情感的理解,尤其对一些重点语句的诵读,更能使学生受到熏陶。例如《离骚》的教学,要通过有感情的、反复的诵读,让学生铭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等名句。理解屈原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宽阔胸怀,为解决人民的疾苦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同时要鼓励学生,在未来的生活道路上,面对困难时,应有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的精神。

4.情境渗透。

多媒体以其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独特的交互性、趣味性,极强的表现力、感染力,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有效手段。在自居易《琵琶行》的教学中,我向学生展示多媒体动画配乐朗读,通过音乐的熏陶、声情并茂的朗读、形象逼真的画面的感染,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氛围中,让学生体会到诗中沉郁悲凉的感情基调。

5.对话讨论渗透。

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情感的内化与丰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动。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流动的过程,它以情感为核心,通过师生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课堂教学成为富有活力、充满激情的一个流程。对话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亮点,促使学生感悟和体验教材情感走向更高层次。这样,阅读的兴趣在其中得到激发,阅读的能力得到培养,学生的情感通过不断的对话与文本作者的情感达到有机的交融。

6.提问渗透。

高中语文的教学提问指的是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的教学手段之一,面对教材,我们更要在这方面下功夫,设计出更巧妙更有启发性的问题,从而真正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探究问题的欲望。课堂上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设法让学生沉浸其中,通过自己的探究、辨析,会文悟道,形成智慧。

三、教材中情感话题的引导。

选入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的文学作品,其爱情题材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如《氓》、《雨霖铃》、《一剪梅》等等。它为我们中学生展示了一个广阔而美好的百花园,我们教师可以更好地发挥教材的育人作用,引导正值青春期的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让学生了解爱情是美好而高尚的。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寐寐思服。”“爱而不见,骚首踯躅”。《关雎》、《静女》中,描写对爱情炽热追求的人物形象,富有生活情趣,他们的爱情纯朴而又真挚;《荷花淀》中水生嫂的爱情又让人感受到爱情的含而不露;身为名门闺秀的莺莺和琴剑飘零的张生,突破门第、财产、权势的束缚,顽强抗争,有情人终成眷属;真挚相爱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冲破封建家族的世仇与包办婚姻,追求自由爱情,虽然双双殉情,但他们的爱情纯洁高尚,他们悲壮的爱情换来了两家的和好,人文主义思想的胜利,这些更能让人体会到爱情力量的伟大。

(二)让学生体会到自立自强是爱情婚姻的基础。

爱情虽然美好而高尚,但作品中的故事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它决不是生活的简单翻版,阅读爱情作品,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树立高尚正确的爱情观。舒婷,有自己“红硕的花朵”,有自己紧扎大地的根,所以不必做依附型的“凌霄花、痴情的鸟儿”,也不必做奉献型的“泉源、险峰”,而是做一棵能平等地与橡树站在一起的红木棉,自强、自立给人带来了自信与自尊。刘兰芝、侍萍虽有善良、勤劳、能干的美德,但无自立的经济基础和一定的社会地位,虽然她们付出了真实的感情,但爱情婚姻最终是失败的。

(三)让学生感受到爱情的伦理和责任感。

通过古今中外爱情作品的阅读,我们了解到,爱情几乎是近于本能的天性,但婚姻却是一种责任。它不仅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更重要的是有一定的思想基础。当青年人热烈地追求爱情时,他们大都能真心相爱,但当爱情与其他利益相矛盾时,该怎样取舍?自私、虚伪的周朴园,不愿对爱情负责,他身边的女子一一离开了他,他的子女也一一背叛了他,他的爱情婚姻是痛苦的,他的人生是失败的;胆怯、懦弱的李甲,害怕承担责任,忍心卖掉自己心爱的人,逼得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而李甲也因追悔莫及而抱恨终身。

语文教学情感渗透与引导的方法多种多样。在教学内容中寻找合适的切入点,不失时机地、自然地把学生引入到清新、和谐的情感氛围中,让他们去感受语文殿堂里闪耀着人性光辉的精神财富,从而得到道德情感上的滋养。

猜你喜欢

爱情教材情感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不谈爱情很幸福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教材精读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