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课堂合作教学浅析

2011-08-15430010武汉市第四初级中学黄伟光

中学数学杂志 2011年24期
关键词:课堂教师教学

430010 武汉市第四初级中学 黄伟光

笔者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实践了“合作教学”模式,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借以抛砖引玉,以期得到同行的指正.

1 合作教学的特征

合作教学是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师恰当的组织和有效的调控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个人自学”、“小组合作”、“班级合作”为基本教学形式,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互动,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1.1 合作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合作教学是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积极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角”,教师起“主导”、“导演”作用.老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设计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全过程,自主探索学习,获取知识,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2 合作教学有利于学生认知的发展

在合作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沿着前人研究、探索数学问题的路子去动脑、动口、动手,亲自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这样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学会怎样学习.这种方法的学习远远比被动地接受老师讲解要深刻得多,而且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1.3 合作教学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

在合作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形成了双向反馈的模式.教师能从合作过程中充分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针对认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点拨、引导,使学生顺利地合作学习,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2 合作教学的实施策略

2.1 营造课堂上良好的合作气氛

在合作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当然不民主的环境下,创造力也有表现,那仅是限于少数,而且不能充分发挥其天才,但如果要大量开发人矿中之创造力,只有民主才能办到,只有民主的目的、民主的方法才能完成这样的大事.”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在分析问题、讨论问题中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看法,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有“解放感”、“轻松感”.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形成大胆提出问题,畅所欲言,集思广益,逐步形成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成功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在合作教学中,教师对教材处理和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影响课堂合作的气氛和效果.如设计学习问题坡度太陡,知识过于复杂、难度高,学生接受不了,无法合作学习.因此,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教学问题的设计应难度适中,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分散难点.使学生在每一课的学习中,有一定知识坡度和难度,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如:学生在学习§2.5有理数的乘方(一)时,请同学们观察

(1)102,103,104,105;

(2)(-10)2,(-10)3,(-10)4,(-10)5;

(3)(0.1)2,(0.1)3,(0.1)4,(0.1)5;

(4)(-0.1)2,(-0.1)3,(-0.1)4,(-0.1)5;

的计算结果,发现了什么规律?请小组合作解决.这时,学生“动”了起来,没有“旁观者”、“怠情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合作分析、讨论,解答出来.难题被突破了,合作的成功体验使他们学有兴趣、轻松愉快,这样,便营造出良好的合作气氛.

2.2 合作教学课堂活动的操作

合作教学课堂活动操作的主要环节是:引、读、议、练、结.

(1)引:教师围绕教学内容,认真研究每节课的引入,创设情境.采用问题提出、设问引思、复旧引新等手法,为新课的导入铺路搭桥.“引”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确目标,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读:教师给出阅读提纲,为学生自学定标定向,让学生根据提纲阅读教材或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阅读教材的重点、难点,或者由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新知识后,再由学生阅读教材,从而使学生对本节课的新知识有初步的认识.在阅读时,要求学生对于书中概念、定理、公式、法则、性质等,边看边思,反复推敲,顺着导读提纲的思路,弄清知识的提出、发展和形成过程,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对自学中碰到的疑难问题,小组同学可以小声议论,互相启发,取长补短.来回巡视,指导学生阅读,了解阅读效果,掌握学生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和不足之处.

(3)议:对各小组自学存在困惑不解的问题以及新知识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教师不要急于作讲解、回答,要针对疑惑的实质给以必要的“点拨”,让学生调整自己的认识思路,让全班学生合作议论,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互相探究,取长补短,通过再思、再议达到“通”的境地,解惑释疑.对积极发言的学生予以表扬,对有独到见解的给予肯定、鼓励.这样,既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又培养了学生表达问题、展开交流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例如:在§2.5有理数的乘方(一)这一课,笔者提出三个问题给予导读导议:①引入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平民为国家立了大功,国王问那个平民你要什么奖励?平民说:“我只要在你的棋盘(国际象棋棋盘)上的第一格放1粒米,第二格放2粒米,第三格放4粒米,第四格放8粒米(这样下一格所放的米是前一格的1倍)……直到第64格.”这个国王就笑这个平民说:“你只要这么点的奖赏吗?”可是后来,国王却拿不出奖赏给那个立功的平民.同学们这是为什么?②你发现有什么规律?③如何表示更简单?根据反馈,学生都感到轻松,非常的感兴趣的开展小组讨论解决了前两个问题,但对第③个问题学生感到陌生,存在疑惑.笔者不急于向学生讲解,而是引导学生在全班上提出问题,针对要害给予点拨,让全班学生再思再议,发挥集体智慧,合作分析解决问题.引入了课题§2.5有理数的乘方(一),指出an的指数、底数、幂.及时提出负数、分数如何表示?例:(1)(-2)×(-2)×(-2)×(-2),小组讨论归纳得出结论,教师总结,使学生深化认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体验合作学习成功的乐趣.

(4)练:这环节的目的是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题,突出解题的思路和思想方法,突出在练习过程所出现的难点、疑点,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共同议论,后由教师提问或学生板演的形式促进全班合作学习,创造性解决问题.

例如计算:

①(-3)2,

②-(3)2;

③(-1)4;

④(-1)11.

通过板演、练习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新性.

⑤结:就是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巩固深化所学知识.课堂小结也应师生合作参与进行.先让学生谈学习体会、学习心得,谈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师再予以“画龙点睛”.学生之间交流自身学习的体会,往往能击中知识和方法的关键点,更易于被同伴接受,起到教师单独小结不能达到的功效.同时也体现师生合作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以上环节并非机械操作,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情况而定,突出重点,合理调换环节顺序和合理安排活动时间,保证合作教学顺利进行.如单元复习课应以议、练、结为主;概念课则以读、议为主;练习课则以议、练为主.

2.3 强化人际互动,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课堂合作教学包含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教师与学生小组的双向交往,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等多种交流形式.生生互动占据了课堂教学的重要地位,因此重视小组内部与小组之间相互作用,使学生群体建立起一种互助合作关系,增加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主要做法是:

(1)组建好合作学习小组.为了取得最佳的合作学习效果,每个合作学习小组应由能力不同、性格各异的学生组成.为了使学生合作成功,还必须使学生在自己组内感到愉快.因此,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前,教师应该熟悉和掌握每个学生的能力、个性和他们之间的人际关系,应当要求学生表明愿意和那些同学在一起.分组时,教师应尽可能给予考虑照顾,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好伙伴和他同组,促进小组内部有效合作.

(2)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合作的争论.合作必有争论,争论的情境和气氛应是合作性的,而不是竞争性的.应强调整体目标,而不是个人目标.在合作的气氛下,争论无所谓输赢,而是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大家在一起集思广益,充分听取每个人的意见,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性.最后在分析综合各种意见的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达到学习的目标.

(3)师生换位.引导学生充当小老师,让学生到讲台上,代替教师完成一些他们能够做到的事.如:分析解题思路、总结解题方法及经验、评讲同学板演的内容、组织全班学生对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等等,这些都是促使学生参与合作教学的有效方法.

(4)及时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效果进行评价.通过评价激励,使小组成员感受到他们同在“一条船”上,荣辱与共,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共同协作,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各尽其才.使学生之间做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在课外,小组成员也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猜你喜欢

课堂教师教学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