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遵生八笺》按摩导引养生思想探讨

2011-08-15杨树英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年2期
关键词:功法五脏保健

杨树英 陈 炜 谢 波

《遵生八笺》按摩导引养生思想探讨

杨树英1陈 炜2谢 波3

分析与总结了《遵生八笺》中按摩导引养生遵循天人合一、依时导引的特点,简明扼要,易行易传,提出《遵生八笺》继承与发展我国古代按摩导引的意义所在,重视治疗与保健相结合,构建导引按摩养生保健的完整体系,其中的养生案例也是该书的特色与亮点之一。

遵生八笺;养生;按摩导引;理论探讨

高濂于晚明万历十九年(1591)初刊《雅尚斋遵生八笺》一书,为总结中国历代以来日常生活体验的集大成著作。全书按内容分为清修妙论、四时调摄、起居安乐、延年却病、饮馔服食、燕闲清赏、灵秘丹药和尘外遐举八类,每类各为一笺,称作“八笺”。值得注意的是,在《四时调摄笺》和《延年却病笺》两篇中,大量介绍了我国古代导引按摩的知识和方法。这些按摩导引法有什么特点,对按摩导引的发展有何意义和价值,目前尚未见深入的研究,为此本文试图就这些问题做些分析和探讨。

1 天人合一 依时导引

《四时调摄笺》收录了“灵剑子导引法”,出自晋代许逊《灵剑子》,据考证实为宋代道家净明派所作。其原十六势,根据五脏配四季的道理,于春夏秋冬习练,顺补五脏,祛其留邪。《遵生八笺》中,将十六势合并为十二势,每月一势,动作基本类似。

此外《四时调摄笺》还收录了“陈希夷导引坐功图势”,作为“每月修养法”的殿后之法,该法系统完整,以二十四种功法,配合二十四个节气,以防治十二经脉所主病候。简便易学,可以治疗多种疾病,每种功法皆有练功示意图,其中文字部分包括原理、功法和治病。该法在明清时期被多种养生典籍辑录,除了《遵生八笺》收录外,胡文焕收入《寿养丛书》,到了清代,又被辑入《四库全书》,在民间更是广为流行。

“灵剑子导引法”与“陈希夷导引坐功图势”都强调天人合一,依时导引,这两者导引法遵循月份与节气的变化,而“左洞真经按摩导引诀”则指出要在夜半子时练习,子时阴尽阳生,所谓“古人一日行持始于子”,而醒后则需“舒伸转掣,务令荣卫周流也”。

2 保健治疗 互为补充

“陈希夷导引坐功图势”侧重于治疗,而且把中医五运六气学说和经络原理与导引术的应用结合在一起,并且又把中国古代阴阳哲理渗透其中[1]。如“立春正月节坐功图”,“运主厥阴初气,时配手少阳三焦相火。坐功:每日子丑时,叠手按脾,转身拗颈,左右耸引,各三五度。叩齿、吐纳、漱咽三次。治病:风气积滞,项痛,耳后痛,肩臑痛,背痛,肘臂痛,诸病悉治。”

“灵剑子导引法” 则根据五脏配四季原理,在不同月份根据相对应的脏腑,选用不同的导引法,治疗相应的脏腑疾病。

“左洞真经按摩导引诀”多为保健按摩法,其中“捏目四眦”、“摩手熨目”、“对修常居”是保养眼睛之法,“营治城郭”则为耳部按摩法,“击探天鼓”,有补益下丹田元气的作用。“拭摩神庭”为面部按摩法,“上朝三元”、“栉发去风”指用指腹梳发,可以固脑坚发,“运动水土”为饭后摩腹与肾,可以帮助消化,使“百脉流通,五脏安和”。

自我按摩不仅可以保健,而且可以预防和治疗疾病。保健按摩与治疗导引互相结合,互为补充,形成导引按摩养生保健的完整体系。

3 简明扼要 易行易传

“太上混元按摩法”有十五势、“天竺按摩法”有十八势,“婆罗门导引十二法”有十二势,“灵剑子导引法”每月一势,“陈希夷导引坐功图势”每节气一势,“左洞真经按摩导引诀”十三种按摩导引法,还另列“擦涌泉穴说”和“擦肾俞说”。

只按摩一个穴位,或者在收录的各种按摩导引法中,选用其中一种,甚至是其中的一个动作,坚持下去也会收到良好的养生效果。如“灵剑子导引法”中“孟春月一势:以两手掩口,取热气津润摩面,上下三五十遍,令极热,食后为之,令人华彩,光泽不皱。行之三年,色如少艾,兼明目,散诸故疾。”又如“左洞真经按摩导引诀”中“捏目四眦”、“摩手熨目”、“对修常居”等也非常简单,是保养眼睛之要法。简单易行,易于掌握,便于流传。

4 实践检验 行之有效

葛洪所撰的《抱朴子》中,最早载有扣齿、弹耳、熨目等保健按摩的具体操作方法。南齐陶弘景《养性延命录》记载了更多按摩方法,如梳发、拔发、摩面、摩身、咽津等。在唐、宋时期,就已盛行自我按摩以却病延寿。《遵生八笺》在“左洞真经按摩导引诀”等也辑录了类似的方法,而在“擦肾俞穴说”中,记载了作者请教他人得来的擦涌泉穴的养生方法,之后“归禀老人,老人行之旬日,云:‘真是奇妙’。亦与亲旧中笃信者数人言之,皆得效验。”说明这个方法作者亲自学习,并传授给亲人朋友,是经过实践经验,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样的记载较一些传闻、辑录的养生方法更具说服力。

总之,《遵生八笺》大量保存了我国古代导引按摩的知识和方法,为我国古代按摩导引资料的保存、方法的流传与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书中按照中医天人合一的思想,把特点相似的“灵剑子导引法”与“陈希夷导引坐功图势”融合进《四时调摄笺》中,使之更为系统和完整,将治疗与保健相结合,构建导引按摩养生保健的完整体系。同时将“太上混元按摩法”、“天竺按摩法”,“婆罗门导引十二法”三种以导引为主的方法归类于《延年却病笺》,便于读者比较和掌握。更有意义的是,记载了实践“擦肾俞穴”的养生案例,这是在古代众多养生著作中极为少见的。

[1] 吴志超.《陈希夷导引坐功图势》考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4,17(1):19-20.

10.3969/j.issn.1672-2779.2011.02.003

1672-2779(2011)-02-0007-02

2010-11-03)

1浙江省宁波固元堂中医门诊部(315100)

2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510405)

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10405)

猜你喜欢

功法五脏保健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我国中医传统功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研究现状及热点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失眠与五脏
传统养生功法,助你改善睡眠
五色入五脏一年更健康
八段锦功法对艾滋病携带者的戒毒人员情志影响的初步观察
《黄帝内经》的五脏俞穴与消渴相关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