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报道的创新
2011-08-15葛文静
葛文静
(松原日报社,吉林松原 138000)
主题报道的创新
葛文静
(松原日报社,吉林松原 138000)
主题报道是我国新闻舆论引导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所谓主题报道,通常是指新闻媒体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重要决策、重大活动以及相关社会热点,而专门组织的具有一定规模的重点报道。不同于常态的报道,笔者以为,主题报道的首要职责在于当好意见领袖、引导社会舆论,发挥龙头作用。
然而,传统主题报道常常给人这样的印象:八股模式、高高在上、单调枯燥,从实际操作与传播效果来看,做起来费力,听起来乏味,吃力不讨好。
归纳起来,传统主题报道的困境有很多,需要走出几个误区:
重规模效应,轻受众接受心理。由于在报道策划时就带有强烈的宣传意图,所以主题报道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讲究报道声势,注重规模效应。但如果缺乏度的把握,很容易引起受众极不耐烦或逆反心理。
重“单方面消息”,轻信息含量和质量。只向受众提供传播者自认为有利于实现宣传目标的信息,而且往往沿用“非白即黑”的两极思维模式。
重理念承载,轻新闻主体。写作形式上表现为抽象性、综合性、非事件性,缺乏生动可感的新闻细节。
面对这样的困境,作为主流媒体,如何组织好主题报道,充分发挥其功能,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职责,也是媒体水平与实力的体现。在当前的传媒生态环境下,创新主题报道已经成为主流媒体的主要任务。努力创新主题报道,不仅仅是做大做强正面宣传的需要,也是客观、公正、全面地反映我们社会生活的要求。
要实现主题报道的创新,就必须追求新闻规律和宣传规律的完美统一。
主题报道要做好两个规律的结合,即宣传规律和新闻规律的结合。宣传重符号,新闻重信息;宣传重重复,新闻重新意;宣传重观点,新闻重事实;宣传重时间,新闻重时效;宣传有重点,新闻讲平衡。
重点要做到两个方面:
一是精心策划,提高主题报道的关注度。
凸显新闻性。主题报道不同于所谓的“纯新闻”,也不是事件性报道,往往给人新闻性不强的感觉。其实,主题报道也可以做出有“看点”的新闻,这里的关键在于,要通过精心策划,拉近主题报道与新闻的距离,为主题报道注入新闻元素,最大限度开掘主题报道中的“亮点”,调动受众的欲知愿望和参与意识。策划的作用因而相当重要,成为决定报道成败、好坏的关键因素,它体现的是智慧,是编辑部对新闻信息整合加工的能力。
凸显主题报道的新闻性。要求在采写报道的过程中,尊重新闻规律,用事实说话,而不是观点先行,因为只有事实才是最有说服力的。
注重民生切入。很多主题报道是为配合党和政府一段时期内的中心工作而组织的,目前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工作味”太重、“民生味”缺失。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觉得,主题报道要与群众密切关注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注重更多地从人文关怀和民生处着眼。实践证明,与群众利益关联度越高的报道,就越能牵动群众的心,辐射面就越广,影响力就越大。
二是在报道的高度与深度上下功夫。
主题报道大多要围绕中心工作来组织,因此必须吃透精神,具有较高的立意,追求思想的高度,其实这是主题报道的题中应有之义。有了一定的高度,才能较好地体现出权威。
2007年,我们策划组织采写了系列报道《沿江开发起宏图》,这是为配合松原市沿江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而精心制作的。为了准确把握市委的精神,报道组参与了松原市发展高层论坛的专题讨论,听取了省内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专题汇报会,采访了市规划局负责人以及相关专家,从而准确把握了报道精神:针对以往沿江岸线无序开发的问题,我市沿江开发以史为镜,强调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精神。而经济建设,规划先行。报道组成员在采访中准确抓住这一关键问题,在规划上作文章,从而使报道立意高,具有前瞻性。“起宏图”正所谓“沿江开发起于规划蓝图”之意,同时又寓意沿江开发的宏伟事业蓬勃兴起。报道围绕沿江开发的战略决策、规划的出台及科学、有序开发的举措等,有理有据地进行剖析。理念前瞻,融入了时代精神;事例典型,具有思辨色彩。观点和论据互相映衬,深化了主题,较好地宣传了市委、市政府的科学决策和战略部署。
主题报道还必须尽力开掘深度,就是将报道从“点”延伸到横向、纵向的各个方面,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系统地提供新闻的背景,通过客观的解释和分析来延伸和拓展新闻事实,展示事物的宏观态势和前景,揭示新闻事实的含义,从而达到由表及里、由内而外的效果。体现在报道上,就是要多写新闻分析、新闻观察、新闻透视。
无论是报道的高度,还是报道的深度,主题报道必须精心采写、精心制作、精心打磨,注重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力求出精品。
总之,做好主题报道无疑是主流媒体的重点工作。当然,也是工作中的难点,正因为如此,更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创新,去开拓。
(本栏编辑:吕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