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装备采购看重中国市场
2011-08-15牟雪江
□ 文/本刊记者 牟雪江
责任编辑 莫北
向低成本的中国供应商采购所需石油装备映射出中国制造业的优势。
跨国石油巨头壳牌正在“聚议”神州。6月21日,壳牌董事会和执行委员会成员一行15人走进大庆油田,为首次在中国召开董事会拉开序幕。而在之前6月20日晚间壳牌公司宣布,与中国石油集团签署一份全球合作协议,以及一份成立建井合资企业(中国石油持股50%,壳牌持股50%)的股东协议。
为了大幅提升陆上钻井和完井的效率,依照双方意愿,该合资企业将开发一套创新性的和高度自动化的建井系统,并计划应用自动定向钻井和钻井优化等最先进的技术,其中包括壳牌在北美致密气开采作业中率先应用的一些技术。为此,该合资企业将向低成本的中国供应商采购所需的大部分钻机、服务和钻井设备。这一合作模式将以较低成本大规模开采资源量可观的天然气资源。
向低成本的中国供应商采购所需的石油装备代表着中国制造业的优势,有消息人士透露,2011年壳牌公司将在中国投资300多亿美元用于采购。这也表明在跨国石油巨头的带动下石油装备采购看重中国市场正成为强劲的趋势。
确立石油装备制造大国地位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石油石化行业的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石油石化产业保持快速增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其先进设备及技术的应用是重要的推动力。中国石油装备出口在数量、质量以及深度、广度上都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国石油钻探设备人工成本低,产品价格平均比国外同类低30%左右,有的甚至低50%左右,在国际上价格竞争优势明显,中国石油装备的整体形象在国际市场越来越强。中国石油装备制造大国的地位已经确立。
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企业走向海外,而全球油气工业的发展也越来越离不开中国。比如更多的国际制造企业在中国投资建厂,或者与国内企业合作,直接参与中国油气工程项目;同时,世界知名油田技术服务公司利用其在中国的制造资源,为其拓展全球业务服务,而国际石油公司及国家石油公司近年也加强了在中国的招标采购力度。
目前,我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已经形成门类较齐全、规模较大、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业产权的科技成果被应用到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领域,并已连续两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的装备制造大国。这些成果都为中国实现制造强国的梦想打下了基础。而能否实现由大到强的华丽转身,关键在于我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能否在高端市场、自主创新、国产化等方面实现新的技术突破。
能源需求带动石油石化装备发展
国际油价持续走高,刺激投资者将资金投向石油勘探开发、石油加工,形成了新一轮的石油投资高峰。有资料显示,2010年,中国原油、天然气产量分别达到2.02亿吨、944.8亿立方米,石油、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分别为4.4 亿吨、1200亿立方米,同时,油气进口量分别达到2.39亿吨、255亿立方米。据统计,2010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3.7%;原油、天然气人均资源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8%。面对如此巨大的能源需求和差距,令中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的下一个5年发展充满期待。据介绍,“十二五”期间,我国石油企业将立足海上、中哈、中俄和中缅原油管道等四大战略通道,在确保国内油气产量不下滑的基础上,增加海外油气作业产量和海外并购活动,加快大型炼化项目布局,建设、完善炼化基地,利用国外资源合资合作发展国内炼油业务。
能源需求的增长刺激着石油石化装备需求的剧增。特别是国内三大石油公司均加快海外业务发展,带动石油化工装备走向国际市场,对我国石油石化装备业带来重要发展机遇。
不能不说,全球采购更加看重中国市场,这对中国企业来说,是一大好事,但也是一种鞭策,毕竟我们还在向石油装备制造强国一步一步迈进。目前,石油和化工行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装备仅占1/3,国产装备的国内市场满足率不到60%。在重大技术装备领域这一比率更低,特别是高新技术装备、微细加工设备几乎全部依靠进口,装备中技术含量高的相关配套产品也大量依靠国外供给。
机遇面前,从去年到现在,包括石油装备在内的能源装备发展国家产业政策已经被提高到了国家战略高度。2010年9月,国务院提出,“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7项战略性产业,将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其中,海洋工程装备成为高端装备制造的5个方向之一。今年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将努力把能源装备制造业培育成我国重要战略新兴产业,在七大重点推进的细分行业中油气行业在列。
油气发展看装备,装备制造在高端。专家指出,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十二五”期间,石油装备制造企业要把高端装备制造和节能环保当作今后发展重点,要始终坚持和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大力发展原创技术和专有技术,占领技术制高点。同时,要不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在全球市场抢占新一轮发展先机。
抢占先机海上吹来强劲风
5月23日,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标志性工程、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标志性装备之一——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成果汇报会暨命名仪式在上海隆重举行,这标志着由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中船集团共同携手打造的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即将投入使用。“海洋石油981”的建成,填补了我国在深水钻井大型装备上的空白,使我国深水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能力和大型海洋装备建造水平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向海洋要资源正成为国际趋势。数据显示,近10年来,全球60%的新发现大型油气田来自海洋,预计到2020年,海洋石油将占全球石油开采量的35%,海洋天然气所占比例则将达41%。而中国目前海洋石油占石油开采总量不足1/5,提升潜力巨大。专家预计,到2015年,深水油田的石油产量将增加至总产量的25%。根据美国相关机构的估计,海上有超过3000亿桶(480亿立方米)的石油资源尚待发现,因此海洋装备市场尚有较大发展空间。
资料显示,从2004-2008年,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规模大约在500亿美元左右。而未来5-10年内海洋油气开发的年均投资总量将会达到500亿美元的水平上,这将与世界船舶市场的投资规模大体相当。专家分析,随着海洋油气开发向深水进军,市场规模还将扩大。如果海工装备制造业能占其中的20%以上的市场份额,再加上海工配套方面的产值,“海工装备就能成为一个产值达千亿美元的新兴产业”。目前国际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年需求量约400亿到500亿美元。我国目前海洋石油已具备5000万吨油当量的生产能力。“十一五”期间,海上油气资源开发投入1200亿元;预计“十二五”期间投入2500亿-3000亿元。
作为海洋石油开发的大国,我国当前海洋工程市场占有率仍不足10%。业内人士预计,随着技术攻关和政策扶持带来的未来国产化率进一步提升,在未来五年中,一个新的装备建设和发展高潮将会到来,这些装备和设施将支撑起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和海洋能源工业走到世界前列,同时带动国内造船、装备制造、材料、冶金、精密仪器等行业向“高精尖”发展,催生一批在全球行业中具有很强竞争力的中国公司。如今,承载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走向深水这一光荣使命的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终于建造完工,并即将服役作业。这座选用DPS-3动力定位系统、1500米水深内锚泊定位超一流的深水油气开发技术,世界上首次按照南海恶劣海况设计、能抵御200年一遇台风的钻井平台,正如中国海油董事长王宜林所说,它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的深水战略即将迈开实质性步伐,也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和船舶制造业的整体科技水平达到了一个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