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原文化资源的基本特点
2011-08-15高丽杨
高丽杨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哲学科社教研室,河南郑州450042)
河南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原文化代表中国的古文明以及由此而延伸的中国整个历史文化。“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原文化是指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延续至今的中原地区文明发展的综合,大体可以划分为孕育、形成、繁荣、鼎盛、衰落、复兴六个阶段。从空间的角度看,中原文化是中原地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中原文化从大方面讲,可扩展至河洛文化、燕赵文化、荆楚文化、齐鲁文化、三晋文化、三秦文化等。从小的方面讲,中原文化主要指包括河洛文化在内的河南境内的文化”[1]。正确认识中原文化的特点对于科学开发和推进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当前的角度看,中原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的资源特点表现为文化碎片高度富集和文化系统高度完整。所谓文化碎片,就是指包含着文化基因的载体性文化要素。所谓系统高度完整,就是指文化要素之间的有机关联,这是文化成熟和文明发达的重要标志。文化的呈现往往不是物质性的,而是精神性的,尤其是要通过心灵的感受和体验。分散的文化因子以个体性、差异性的形态存在,背后反映和折射着文化的总体精神。所以,文化往往给人以片段的印象,尤其是在历史传承过程中经过历史筛选,有很多文化要素被淘汰掉,故而不少文化类别呈现为文化碎片的形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文化是一个零散无序的东西。相反,所有繁荣发达的文化都是系统完整、互相支撑的。也就是说,文化显性的表象可能是碎片型的,其隐性的依托则是系统整体的。可以说,这种隐性依托的系统完整度决定着文化发育的成熟度,也决定着文化碎片的富集度。显然,文化碎片的富集度和文化系统的完整性是衡量一个文化发育水平的两个支点。从这两个视角看,中原文化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类型多样性
多样性是文化因子富集和活跃的标志,更是文化生命力的基础。中原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突出的特点就是各类传统文化的碎片仍旧十分多样。徐光春同志在《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中,对今天中原文化存在的类型大体分了18个类别。史前文化,神龙文化,政治文化,圣贤文化,思想文化,名流文化,英雄文化,农耕文化,商业文化,科技文化,医学文化,汉字文化,诗文文化,宗教文化,戏曲文化,民俗文化,武术文化,姓氏文化[2]。这个分类可能不尽科学,但是能够大体上勾勒出中原文化的轮廓和脉络。从文化学的视角看,这18个领域基本覆盖了文化系统的全部,也说明中原文化在每一个重要的文化支柱方面都有着深厚的积淀,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二、空间广布性
空间的广布性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文明均衡的覆盖到域内的人群。文化是以政治生活为骨架,以经济生活为基础,以民俗生活为载体的。中原地区由于政治经济的核心地位,文化在全域的辐射能力十分强劲,只要有人烟活动的地方,就几乎没有游离于整体文化进程之外的异端。仅以史前文化为例,距今8000年左右的裴李岗文化,迄今在豫中、豫南、豫西已发现同类文化遗址120余处。从上古以来形成的政治文明进程看,全国的八大古都河南有其四,分别是洛阳、郑州、开封、安阳。四大古都分布基本上辐射了整个河南的重要城市。同时,四大古都的递嬗浓缩了上古、中古时期中国政治、经济中心变迁的轨迹。四大古都在空间上形成了一个网络,由这个网络辐射出了各类文化要素,使得中原地区空间上基本没有死角。即使是相对偏远的南阳、信阳一带,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繁荣的文化。虽然这里有时被学者称为楚文化,但从文化的属性尤其是制度建设、政治治理等基本内容看,仍是中原文化的延伸部分。
三、群体覆盖性
群体的覆盖性是指文化的分层界限不明显,即很多文化产品不是垄断性的。中原文化的根本特点是族群共享性。比如戏曲文化,“据统计,历史上中原存在或流行过的戏曲剧种有67个,数量之多和密度之大在全国少见,既有豫剧、越调、大平调等大戏,也有曲剧、二夹弦、道情戏等地方小戏。中原戏曲来源于生活,扎根于民众,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爱好者遍布大江南北”[3]。又如民俗文化,中原地区民俗文化特色鲜明,集中体现在饮食、服饰、日常起居、生产活动、礼仪、信仰、节令、集会等各个方面。西周时期在中原形成的婚仪“六礼”,逐步演化成为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共有的礼节。又如武术文化,河南的基础良好,这里不仅有影响巨大的原创性武术如陈氏太极、形意六合拳、苌家拳等,还流传着查拳、猴拳、梅花拳、洪拳、八极拳等等,上自公卿贵戚,下至贩夫走卒,全民尊崇热爱。中原文化的这种共享性使得文化处于一种整体上的流动状态,处于一种新陈代谢的状态,从而保持了鲜活的生命力。尤其是,中原文化共享性造就的文化在社会群体中的立体覆盖,使社会阶层之间的精神文化具有沟通的方便,从而使社会的凝聚力显著增强,在对外的交流和冲突中作为一个整体表现出更强的抗击打能力,对内则成为社会和谐和价值认同的重要精神纽带。
四、精神传承性
精神的传承性是指地域文化的核心价值能够稳定的进化和代际延续下去。中原文化的成熟首先表现在有一个突出的核心价值。这个核心价值就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整合释道等各家思想的传统文化思想和以红色文化为核心的现当代文化。从世界范围内看,人类文明的肇造在公元前从几个大的区域起步,也就是几大文明古国的说法[4]。作为东方文明发源地的中国文明,其核心就是中原。“中原文化在整个中华文明体系中具有发端和母体的地位。无论是人类记载的史前文明,还是文字记载以来的文明肇造,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夏商周三代被视为中华文明的根源,同样发源于河南,作为东方文明轴心时代标志的儒、道、墨、法等诸子思想,也正是在研究总结三代文明的基础上而生成于河南”[5]。此外,佛教东传内地,第一步是落脚于河南洛阳的白马寺;此后的禅宗祖庭也是坐落在河南嵩山的少林寺。在历史的长河中,各种文化类别相互激荡,互相补充,逐渐形成了以儒家为主干,以道释等各种文化为补充的传统文化体系。这个体系的核心精神可以概括为“家国文化”的智慧,从而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体系的根和干。尤其是中古以来,传统文化在中原的传承脉络格外清晰。东汉时期,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移至洛阳,东汉后期汉灵帝在东都立鸿都门学吸引天下平民才俊,与刘秀在洛阳修建的太学成为文化上的两大景观。后来,汉末陈留(今开封)人蔡邕抄刻熹平石经已经标举儒学正统的意识,到唐代孟州(今焦作)人韩愈则明确提出“道统”、“文统”的观念,北宋二程在伊洛河融汇三教而开创的理学更是决定性影响了整个中国今古以来的进程。这些文化史上坐标性人物和及其贡献,鲜明地佐证了中原文化精神薪火相传的实际和在整个大中华文化系统中的核心地位。
现当代以来,由于河南特殊的区位,这里一度滋养了灿烂的红色文化。比如,解放前豫南的竹沟红色文化、大别山红色文化;解放后,又有豫北的红旗渠精神、豫东的焦裕禄精神等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后起的红色文化虽然生成时间很短,但是在政府和民间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已经与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迅速地融为一体,尤其是成为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通过与旅游经济的结合推广成为重要的核心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在指导和引领社会风尚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整体看来,红色文化的内容由于特殊的背景而表现出了独特的历史风貌,但是从内在的结构上看,仍然是一种“家国文化”的表现形式,与传统文化体系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
五、稳定开放性
内在结构的稳定是文化在参与对撞时保持独立性的根本前提。这个内在的结构包含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两个层面。上层文化就是制度文化,是指文化的精神以制度的形态加以规范和推广。“数千年来,在河南上演的史剧,上牵江山社稷,下连黎民百姓,既影响着生产方式的变迁、生活方式的沿袭,也影响着上层建筑的严谨、民族精神的塑造”[6]。建都中原的王朝政权所形成的治国理念和政权架构,为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制度奠定了基础,推动了重大政治制度的演进。隋炀帝在东都洛阳开始实施的科举制度到1905年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在开封结束,确立了中国上下千年封建社会选人用人的基本制度模式,时至今天考试制度仍然是中外重要的人才选拔方式。从夏朝开始的“公田之税”,历经宋朝的封建租佃制等数次变革,但万变不离其宗,直至2006年全国取消农业税。这些绵亘数千年的制度,犹如坚固的堤坝规范、塑造、引领着这一地域的民众在一个统一的方向下进化。下层文化主要是指民俗,民俗事实上是制度文化的延伸和重要组成部分。起源的婚仪、饮食、服饰、日常起居、信仰、节令等各个方面的民风民俗,大多沿用至今,同行全国乃至世界华人圈,成为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签。周公在洛阳制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礼”,逐渐成为提亲、定礼、迎娶等习俗,延续至今,成为中国的主要婚俗。中原文化正是因为这两个文化的支撑层面的稳定,才出现了千年古风不变的文化奇迹。
中原文化在保持结构稳定性的同时,其开放性更是其生生不息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文化的开放性是指文化保持与时俱进的根本能力。一个封闭的文化,缺少新陈代谢的条件,虽然保持了神秘的色彩,但在具体残酷的冲突中缺乏核心竞争力。中原文化的开放性与稳定性相结合的特点是通过族群关系这样一个纽带实现的。以康百万庄园为例。巩义的康百万庄园因八国联军侵华接迎慈禧太后,得封“神州甲富康百万”的金匾而名世。如果以习惯上的乔家大院、王家大院来称呼,康百万庄园就是康家大院。康百万家族的文化是今古以来商品经济萌芽和发展的产物和代表,是儒家文化传统与商品经济这种生产力形态结合的产物。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它的稳定性和开放性的结合。大院的主人是以康应魁为主的康家大家族。康应魁的祖上是山西人,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康氏一世康守信跟着他母亲移民来到河南巩县桥西村,也就是今天的康家店。后来,“康家在康鸿猷之前的康绍敬、康大勇、康云从、康应魁、康道顺、康道平、康道兴、康吴逸等,都是康百万式的人物。这些康百万已经不是哪个人的称呼了,而成了康家一个家族的象征”[7]。这样一个家族,跨越两个王朝,其文化的稳固性是毋庸置疑的。而能够传承十几代不衰,更是依赖文化的开放性。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到十四世康应魁时达到鼎盛,其经营范围包括运输、粮食、盐、棉花、布匹、军需物资,富甲豫鲁陕三省。当时的一首民谣描绘康家产业说,“头枕荥阳、西安,脚踏临沂、济南,马跑千里不吃别家草,人行千里尽是康家田”,“他们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传统,一下子富了十二代”[8]。正是他们的家族文化面对经济社会的变迁采取了开放的态度,积极融入,主动适应,才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和历史上的文化标本。实际上,清代以来大中原一带出现的其他商家文化,比如晋商、徽商都是这个类型的杰出代表。他们的成功一方面说明了文化的开放性和稳定性的完美结合是文化生命力之根、之魂,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以儒学为核心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调试,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光明前途。
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文化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内容。文化资源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合理开发,它将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如果出现偏差,则会成为难以处理的消极力量。文化之于河南是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是河南发展软实力的重要支撑。如何正确认识和开发中原文化,进而把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是河南在现代化进程中推动跨越不容回避的课题,也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应该正确认识其特点,深刻把握其规律,系统开发,科学传承。
[1] [2][3][5]徐光春.文化的力量[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
[4] [德]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魏楚雄,俞新天译.北京:华夏出版社出版,1989.
[6] 徐光春.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
[7] [8]辛年.行走中原[M].郑州:大象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