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开先河创佳绩—中国石油在国内首个工厂化EPC项目建设纪实
2011-08-15王进
□ 文/特约通讯员 王进
责任编辑 由然
从飞机上远远俯瞰,一片黄河滋养的西部正在发生巨变。这种巨变得益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作为支持西部大开发的造福工程,宁夏石化500万吨炼油改扩建工程建设代表着西部的勃勃生机,是宁夏620万民众的心底渴盼。
高端视界,运筹调集精锐之师
宁夏石化500万吨炼油改扩建工程是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的重点工程。
这项工程的建设周期是16个月。作为工程建设的引擎,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CPECC)对12套装置93个单元中的87个单元实施工厂化EPC总承包。
2010年4月29日合同签约时,CPECC总经理侯浩杰坚定表示,将举全公司之力确保项目按期投产。
项目建设之初,CPECC在协调8个设计单位推进设计步伐的同时,迅速调集了以中油一建、七建为主力的精锐之师,集结了大庆化建、中油二建等14家施工单位数千名建设者。
从2010年6月28日主体装置开工之初,一场以“整体运作、目标一致、行动一致”为特征的工厂化EPC项目大战役拉开了帷幕。
为确保设计、采购、施工的紧密衔接,CPECC宁夏石化项目部加快布控节奏,形成了一联合、二联合、三联合与聚丙烯、系统与公用工程的四大管控界面。
路途艰险,挡不住坚定的步伐
在项目执行中,CPECC遇到的三大风险,成倍增加了工厂化EPC的实际操作难度。
风险一:这个项目是国家国债专项油品质量升级项目之一,如果在合同期限内没有达到竣工投产目标,每推迟一天都会有巨大的损失。
风险二:巨大的工期压力使总承包方在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等方面都面临极大风险。
风险三:由于多数设计单位和施工分包商不隶属于CPECC,面对项目技术复杂、投资巨大、设备采购量众多,总承包方承受着协调掌控的风验。
为有效控制风险,CPECC在管控层面,以设计为龙头、采购为保障、施工为重点,以矩阵式组织结构建立“系统化管理、分项目运作”的管理体系;在执行层面,构建七大系统,实现项目组织的完整性、系统性;在操作层面,清晰工作职责和管理权限,形成了高效的管控系统。
为给工厂化E P C提供强力支撑,CPECC宁夏石化项目部创建运行了“网络管理信息平台”,使项目管理驶上了纵横互通式的信息“高速公路”,实现了资源共享、信息衔接追溯、零距离沟通。
协调管控,开路先锋破解瓶颈
设计、采购、施工三者之间是密切联系、互为依存、系统复杂的整体,如果上游设计的脉络受阻,都会导致下游工期的延迟、成本的上升。
实际上,CPECC对8家设计单位的协调难度在历史上极为罕见。由于有的设计单位交图滞后,致使诸多环节脱节,给前期工期造成了难以预料的压力。
对此,CPECC宁夏石化项目部组织人力频繁沟通,并马不停蹄地往返于外地与宁夏之间,催促相关设计方加快节奏。在最困难时,CPECC总经理侯浩杰、党委书记刘仲秋、副总经理邓德利等领导直接出面协调,终于从源头上解决了供需矛盾。
为了督促设计方出图完全到位,项目部建立了设计条件反馈和出图计划的日报制,在设计资源、工作程序、重点突破上紧追不放、逐项落实。同时,派专人到供货厂家催运,跟踪设备监造、发运、到货验收,为施工赢得了时间。
今年4月,苏丹喀土穆炼厂决策层组团悄悄来到宁夏石化施工现场实地考察后,对神速的工程进展赞叹不已,于是向苏丹炼厂董事会建议:喀土穆扩建二期项目与CPECC议标,继续使用中国队伍、中国的标准、中国的技术、中国的设备材料。
铮铮脊梁,誓让荒滩戈壁换新颜
千里马是跑出来的,精兵强将是练出来的。工程建设高峰期,每天只睡6个小时的CPECC宁夏石化项目部总经理陈佩建,指挥建设大军拉开阵势,以时间连续和空间占满为原则,实施24小时三班倒,锻造出了钢铁意志和铮铮脊梁。
为了给施工方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多家设计方纷纷派专人到施工现场服务,当场解决设计问题,明确答复封图时间,加快了设计与施工的深层融合步伐。
在施工现场,中油一建铁军最顽强,参建将士靠层层目标管控打通了各路施工“脉络”;中油七建抓住进度控制不松劲,强化质量控制不打折。
这支所向披靡、业绩显赫的大军团,在昔日寸草不生的荒滩戈壁上谱写了一年时间攻下“七套装置和54个单元”这一震撼人心的英雄壮歌。面对这项示范工程展现出的全新画卷,宁夏石化公司总经理雍瑞生评价说:“你们用钢铁般的意志创造了中国石油史上的新纪录!”
据悉,这个项目10月30日投产后,能以一个厂带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经济上升,使宁夏石化一跃成为自治区第一利税大户,由此推进西部工业化进程、加快宁夏“十二五”经济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