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角度理解主观幸福感
2011-08-15孙旖旎
孙旖旎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上海200433)
一、主观幸福感概述
1.主观幸福感的内涵。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是人本主义在当代心理学中的延伸。主观幸福感是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整体评价,反映主体的社会功能与适应状态。在这种意义上,决定人们是否幸福的并不是实际发生了什么,关键是人们对所发生的事情在情绪上作出何种解释,在认知上进行怎样的加工。主观幸福感是一种主观的、整体的概念,衡量指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认知评价,是对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即生活满意度;第二,积极情感,包括诸如愉快、高兴、觉得生活有意义、精神饱满等情感体验;第三,消极情感,包括忧虑、抑郁、悲伤、孤独、厌烦、难受等情感体验,但不包括重性情感障碍和神经症。其中,认知评价是主观幸福感的关键指标,作为认知因素,它是更有效的肯定性衡量标准,是独立于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另一个因素。
2.主观幸福感的特点。主观幸福感是个人所具有的一种独特的心理状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主观性,以评价者自定的标准而非他人的标准来评估;第二,稳定性,主要测量长期而非短期情感反应和生活满意度,它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第三,整体性,是综合评价,包括对情感反应的评估和认知判断。
3.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发展。在荷马时期,幸福就是幸运;古希腊哲学家认为幸福是由智慧和德行构成的;在启蒙时期,幸福就是及时行乐。18世纪末,英国功利主义伦理学家边沁从快乐主义出发,认为幸福可以通过人们所体验到的快乐和痛苦的情感的权衡来测定,快乐或痛苦的价值由强度、持续时间、切近程度、增殖度、纯度和扩展范围等7个因素确定。现代幸福感研究的心理学者发现,幸福不仅仅意味着因物质条件的满足而获得快乐,而且还包含了通过充分发挥自身潜能而达到完美的体验。这类体验的获得是以个人的自主性和目的性为前提的。在马斯洛需要层次和自我实现理论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自我决定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们能否体验到幸福,取决于那些与人们的自我实现需要密切相关的一些基本需要的满足情况。因此,幸福感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价值感,它从深层次体现的是人们对人生的目的与价值的追问。近现代关于主观幸福感的重要理论主要有判断理论、目标理论、期望值理论、社会比较理论、人格一环境交互作用理论以及动力平衡理论。这些理论不但深化了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也扩宽了其研究领域。
二、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
主观幸福感受到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经济因素如收入水平、就业状况、通货膨胀等;社会因素如受教育程度、婚姻质量等;心理因素如个性特征、认知方式、自尊程度、成功动机等;生理因素有基因、气质、人格等;文化因素有价值观念、传统习惯等;人口因素如性别、年龄等;政治体制因素有政权分散程度、公民参政议政权利、社会福利与保障等。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以下方面:
1.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的关系。关于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表明,主观幸福感更多的依赖人格,不同人格会产生不同的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和生活满意感,并且认为人格可预测10年甚至20年后的主观幸福感。人格五大理论比较系统地解释了人格五因素(神经质、内外向、开放、尽责、和谐)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外向和神经质对主观幸福感起着气质性作用,即他们分别对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有较高的内在敏感性;开放虽然并不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但却增加了对两种情感的体验,它起着经验性的作用;尽责和和谐则对主观幸福感起着工具性的作用,它们通过创造使人们快乐的环境及生活事件而提高主观幸福感。
2.主观幸福感与自尊、心理控制源的关系。研究认为:自尊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呈正相关,即自尊高的人有更多的幸福感。还有学者研究中年妇女的主观幸福感时,将自尊、愉快和压抑作为幸福感的三个维度,也发现自尊与幸福感正相关。心理控制源是人们对行为与后来事件之间关系的期望,并反映人们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的倾向性。内控者把行为后果看作是由行为本身决定的,而外控者则认为是由他人、环境、命运等外部因素决定的。通常认为内控者的主观幸福感较高,因为他们有更好的应激方式,试图改变情境,而不像外控者那样逃避现实,凡是能应付各种问题的人,其主观幸福感都比较高。但是近年来,有些研究者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他们认为外控者的主观幸福感较高。
3.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生活事件及经济收入的关系。研究证实:社会支持可以增加正性情感,抑制负性情感,从而提高主观幸福感。其他学者的研究也表明:社会支持有利于身心健康,可以有效提高主观幸福感。通常白人比黑人、女性比男性、社会地位高的人比社会地位低的人、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比受教育程度低的人更幸福。调查发现:重大挫折和疾病、自然灾害、战乱等突发事件会严重影响人的主观幸福感,甚至会降至零点。但是事件平息后,个体通常能恢复到此前的幸福感水平。另有研究证明:高收入者有较多的正性情感,低收入者易产生较多的负性情感。而美国一项关于1946—1978年间收入对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研究发现,人的快乐水平并没有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升高,反而随之下降。由此可见,收入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是相对的,幸福感更多地依赖于社会比较。向上比较会减少主观幸福感,向下与相对更穷的人比较则会增强主观幸福感。另一方面,收入的增加意味着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不良影响则会降低主观幸福感。因此,研究发现:收入仅在非常贫穷时影响幸福感,当人们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时,收入的影响就很小了。而失业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很强的负相关性,因为失业不仅意味着收入减少、生活质量降低,还会使人出现压抑、焦虑、社会孤立、自尊丧失等负面情绪。通货膨胀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又一负面因素,无论通货膨胀是否可以预期,由此带来人们对可分配收入减少及对未来生活不确定的担心,都会降低人的主观幸福感。
4.主观幸福感与婚姻、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及性别的关系。婚姻质量是维系心理健康的重要社会因素之一。心理学家将不良的家庭氛围视为一种持续性应激性生活事件。从婚姻状态看,已婚女性的主观幸福感和情绪健康比未婚女性好。但是生育状况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不是很突出,即有孩子和没孩子的女性在快乐程度上没有显著差异。有学者根据积极情感反应研究发现,婚姻带给男性的利益比女性多,已婚的男女在婚姻满意度上存在差异。然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的调查显示,我国城市居民中无婚姻生活者比有婚姻生活者更容易感到幸福。此结论与西方的研究结果相反,这与当前我国社会的婚姻质量状况有关。受教育程度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性关系。据新浪网中国网络调查显示,初高中学历的受访者感到非常幸福和比较幸福的占总体的10.1%,大专以上学历的受访者感到非常幸福和比较幸福的占总体的47.8%,幸福感呈明显上升。由此可见,受教育程度越高,幸福感也越强。心理学家认为,健康是除婚姻之外第二大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自我评价的健康比客观的健康状况更为重要。同时,不同的人格和行为方式也会影响到躯体健康。由于男女的社会角色差异,男女在角色的情绪体验上有很大不同。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具有更多的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足感,因为女性多从事情绪表达的工作,如教师、护士等,从而使女性有更强的接受态度,并相信自己的极端情绪会被社会认可;而男性角色不强调情绪表达,这些差异会引起男女对幸福感的判断不同,所以女性比男性有更多的主观幸福感。
5.主观幸福感与文化、环境的关系。不同的国家、民族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个体按照其社会规范行事并由此决定其满意度,感受幸福的方式比较接近,幸福感的波动也比较同步。但是国家与国家之间以及一个国家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幸福感水平则存在较大差异。在以个人取向为主的欧美国家,个体注重自己的主观体验,幸福感与自我情感紧密相关,表达快乐被认为是积极的。而在以集体取向为主的亚洲国家,个体的行事原则是与社会规范一致、与他人保持和谐,个体的主观情感与群体相关,人们习惯了谦虚低调,较少展示自我情感。家庭环境、自然环境和政治环境也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家庭稳定、家庭成员互相关怀信任、没有明显矛盾的个体主观幸福感普遍较高;生活在交通堵塞、环境噪音污染、生态遭受破坏的地区的人们幸福感普遍较低;政策稳定、公共安全和个体福利有充分保障的富足国家公民基于对生活的稳定预期,比政局动荡、低福利的贫穷国家公民的幸福感更高。
三、主观幸福感的提升
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不是物质财富的最大化,而是人的主观幸福感最大化。研究主观幸福感的目的以及主观幸福感的提升依赖于改变个体认知,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培养正向思维。主观幸福感的认知成分主要是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一个社会比较的过程,不同的比较可导致主观幸福感提升或者降低。社会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具有非同步性。当社会分化程度不大,个体差异不多的时候,人们主要是作纵向比较,与自己的过去状况比较,较易产生满足感和幸福感。当社会分化加剧,贫富差距日渐显著,在竞争激烈、资源短缺的环境下人的幸福感相对降低。丹麦作为全球幸福感最高的国家,源于其合理的社会结构、开放的社会氛围、平衡的城乡经济和生活水平。因此,减少横向比较、降低心理预期、减轻焦虑情绪是提升幸福感的法宝。不同的归因风格也会带给人不同的幸福感体验。研究发现,常把失败和挫折做内归因的人幸福感普遍较低,他们把失败的原因归咎为自身的某些欠缺,而幸福感较高的人更善于把失败作外归因,认为失败有其外在原因,成功可能与自身的能力密切相关。当然盲目的积极归因并不可取,较为合理的做法是客观分析实际情况,面对失败少责难少做内归因,面对成功多做内归因从而更积极努力。正向心理学研究表明,经常思考一些消极事件或事物的消极面会使人越来越不快乐,而常常思考积极的事件和事物的积极面会带给人更多的快乐。因此,把积极的思维养成习惯的思维方式,培养正向思维有助于提高幸福感。
2.改善人际关系。人是社会的人,在社会互动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取得较多的社会支持能够感受到较高的生活满意度和更多积极情感。据欧盟调查研究,本土居民的幸福感高过移民,因为当地人享有更高的社会包容度,拥有更广泛的社交网络。科技发达的当今,人们日渐习惯于右脑思维模式,右脑掌管权力、地位等,对幸福的感受力却是零。生活中不是幸福感少了,而是人们的心灵疏远,逐渐缺失了感受幸福的能力。因此,增强人际间的信任、取得更多的社会支持、提高政府机构的公信度有利于提升社会个体的幸福感。
3.明确生活目标。通过对50万美国人的调查发现:幸福感与金钱有关,但年收入超过7.5万美元后,金钱就不会改善人的情绪了。当基本的物质条件达到后,经济日渐富足的人们却更易感到精神空虚,生活毫无意义。因此,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身心健康的基础,积极乐观的生活信念是幸福生活的精神支柱,明确的生活目标有助于消除人生岐误感,提高对生活各方面的满意度,从而提升人的主观幸福感。
[1]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2] 吴明霞.30年来西方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发展[J].心理学动态,2000,(4).
[3] [美]戴维·吕肯.幸福的心理学[M].黄敏儿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