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基本规律的探索
2011-08-15邹谨姚红
邹谨,姚红
(吉林医药学院人文社科部,吉林132013)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着力回答时代课题,提出适应时代要求的新理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有规律可循的,9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基本规律进行了不懈探索,取得了重要认识成果。
一、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逻辑起点
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首先要遇到的问题,就是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解决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无法进行。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逻辑起点。90年来,历代中国共产党人都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既坚持其基本原理,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对其加以丰富和发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命题。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邓小平强调“永远丢不得祖宗,这个祖宗就是马克思主义”[1]。胡锦涛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同时,马克思主义只有同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更好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2]。正是因为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才使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呈现出鲜明的创新性。
二、认清世界的时代特征和国内的阶段性特征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基本前提
科学把握时代特征,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基本前提。而时代特征,既包括整个世界的基本特征,也包括一个国家内部的阶段性特征。90年来,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过程中都既注意认清世界大势,又关注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阶段性特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对国际形势进行了科学判断,认为战争与革命是当时世界的主题。他还对当时中国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科学判断,提出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国以后,他又作出世界大战可以延缓的判断,并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邓小平对当代世界的时代特征和当代中国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科学判断。关于当代世界的时代特征,他提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关于当代中国的阶段性特征,他提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3](P252)江泽民提出“总体和平、缓和、稳定,局部战乱、紧张、动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的基本态势”[4]。他还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从九个方面集中概括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胡锦涛认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5]。他还从八个方面全面概括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的新的阶段性特征。正是因为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认清国际形势与认清国内阶段性特征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才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三、尊重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根本要求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本质属性,尊重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根本要求。90年来,历代中国共产党人都主张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过程中尊重实践。之所以强调尊重实践,主要是基于以下四个因素:第一,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认识来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马克思主义本身是在总结国际工人运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得以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所取得的每一次重要进展,都是深刻总结实践经验的结果。第二,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根本动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之所以能不断推进,根本原因在于实践的需要。第三,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目的。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根本目的在于指导实践。第四,实践是检验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理论成果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理论成果的真理性,也要在实践中去加以检验。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理论成果得到检验,从而做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使自己得到扬弃。正是因为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主张尊重实践,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才呈现出鲜明的实践特色。
四、在回答时代课题的基础上探索相关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活的灵魂
回答时代课题与探索相关规律,统一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过程之中。回答时代课题,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要突破口,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践体现;探索解决时代课题的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质的飞跃,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表现。回答时代课题,探索相关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活的灵魂。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要在回答时代课题的过程中积极探索相关规律。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是一个贯穿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全过程的根本性课题,也是需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来不断加以回答的课题。同时,在不同的时代条件下,需要我们重点回答的时代课题也不同,相应地,需要探索的规律也不尽相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对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课题进行回答,探索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规律。在过渡时期,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改造、怎样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一课题进行回答,探索了社会主义改造规律。1956年以后,他又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时代课题进行回答,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课题进行回答,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正是因为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回答时代课题,探索相关规律,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才呈现出鲜明的务实性和科学性。
五、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主体条件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领导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领导核心。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关键在党。邓小平认为:“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这不是任何力量所能够改变的。”[6]坚持党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领导,是顺利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关键所在,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主体条件。党的先进性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同时善于根据时代和实践的变化进行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始终保持先进性,党才能始终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承担好引领和推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任。正是因为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注意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才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六、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智慧源泉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90年来,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过程中,都强调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邓小平认为,“在全国人民中,共产党员始终只占少数。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3](P4)。江泽民强调,“要经常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要求和意见,努力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并依靠群众加以解决”[7]。胡锦涛也指出,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既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又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动力”[8]。正是因为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才获得了智慧源泉,使其呈现出鲜明的群众性。
七、借鉴国际经验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外部条件
马克思主义具有开放性,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必须树立世界眼光和开放思维,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借鉴国际经验,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要外部条件。9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强调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过程中积极借鉴国际经验。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积极借鉴了苏俄革命经验。建国以后,他又注意借鉴其他国家尤其是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他认为:“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他们的短处、缺点,当然不要学。”[9](P41)。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3](P373)。他还在实践中为我们借鉴国际经验树立了光辉典范。正是因为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积极借鉴国际经验,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才呈现出鲜明的开放性。
八、与各种错误思潮作斗争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发展方式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与各种错误思潮作斗争的历史。与各种错误思潮作斗争,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发展方式。90年来,历代中国共产党人都在与各种错误倾向作斗争的过程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前进的道路。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在斗争中才能发展,不但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必然还是这样。”[9](P230)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真理,它是不怕批评的。马克思主义者不应该害怕任何人批评,相反,马克思主义者就是要在人们的批评中间,就是要在斗争的风雨中间,锻炼自己,发展自己,扩大自己的阵地。为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毛泽东与王明等人的教条主义和陈独秀等人的右倾机会主义等错误思潮进行了坚决斗争,邓小平与“两个凡是”和资产阶级自由化等错误思潮进行了坚决斗争,江泽民、胡锦涛与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等错误思潮进行了坚决斗争。正是因为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过程中与各种错误倾向进行坚决斗争,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道路才越走越宽广。
[1] 邓小平年谱(1975—1995):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1332.
[2]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96.
[3]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20.
[5]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
[6]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66.
[7]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640.
[8]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12-19(1)
[9]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