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2011-08-15纪振强
纪振强
(天津理工大学法政学院,天津300191)
网络时代,人们的交际关系打破了现实的约束,实现了跨空间和身份的交往。作为“新新人类”的当代大学生也在网上找到了交往平台。从早期的BBS论坛、QQ、MSN到个人主页,都曾为万千高校网友创设了一方交流的天地。而随着Web2.0时代的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将表达个性、追求平等话语权的网络革命推向新的顶点的就是时下方兴未艾的SNS社交网站。SNS,即“社交网络服务”,其实质是社会型的网络社区,它把我们现实中的社会关系搬到网络上,根据用户的不同情况建立属于自己的社交圈子。它以实名制为基础,以个人主页和本人的好友网络为基本架构,充分尊重和满足当代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交际意愿。作为时下最新的网络媒体技术,SNS社交网站掀起了新的交友文化的热潮,也引发了当代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念的变迁。因此,追踪并探索它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问题,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兴课题。
一、SNS社交网站的新特征
SNS社交网站的兴起标志着Web2.0时代以“个性化、去中心化和信息自主权为核心理念的新型网络技术革命”[1],也带动了一轮新型社交网络文化的风行。尽管社交网络文化仍然根植于传统的网络文化大熔炉,但还是呈现了与以往不尽相同、属于Web2.0时代的新特征。
1.实名制注册,带动真实文化的风潮。在Web2.0时代出现之前,互联网一直被人们认为是虚拟世界的代名词。美国《纽约客》杂志上曾有一张颇为著名的漫画,大致含义是,“在网络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2],形象地说明了网络的不真实性。早期的网络社区、BBS论坛、博客,用户常常化身为一个个ID符号,将自己的真实身份隐匿了起来。这虽然有助于保护个体的隐私,但彼此都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增加了网络信息的不真实性,降低了交往的信任感。而SNS社交网站则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网络的匿名性特征,以实名制为基本网络情境,以拓展用户的现实社交圈为主要特色,使得用户以鲜活真实的姿态出现,大大增加了交往的可信度,实现了社会情感的穿透,加强了个体之间的亲密感,带动了真实文化的风潮。此外,SNS社交网站还有技术优势,它可以通过系统设置让用户的个人信息只在好友圈内公开,使好友之外的人无法浏览自己的主页信息,因此用户可以放心地发布信息而不用担心隐私权的问题。
2.以好友和熟人社交圈为基础,实现开放式互动。SNS社交网站虽然是在线交往的虚拟社区,但它们绝非远离现实社会之上的“海市蜃楼”,而是深深扎根于现实社会,还原现实社交关系的网络平台。由于SNS社交网站的社交基础是好友和熟人社交圈,无论何种用户,都必须以自己原有的现实社交圈为基础构建网上平台。很多人都是通过“人人网”找到了久未联络的好友,并借此与好友保持固定联系,增加熟悉度。这体现了社交网络文化的人缘基础。不止于此,SNS社交网站还是一种开放互动的平台,用户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认识的人找到需要的人”,通过圈内搜索、朋友介绍加为好友或者加入群组的方式,与“朋友的朋友”甚至陌生人建立连带关系,通过信息的分享,扩大交流与互动、扩展交际范围。
3.以个体为中心,强调平等参与。SNS社交网络文化是一种参与式文化,更是平等式文化,它强调在平等的基础上实现交往的共享和开放。在SNS社交网站的大舞台上,没有所谓的演员和观众,每个用户都既是演员,又是观众,其身份都是平等的,用户可以通过信息反馈、留言板、群信息、朋友评价等功能,清晰地认识自我,也了解好友。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只有当个体身份的尊重需求得到满足时,才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可能。实践证明,当SNS网站用户基于平等需求的交际意愿得到满足,其富有创意的表达和积极参与的态度就会受到好友们的鼓励和肯定,使得他们对自己在网络世界的角色变得更有信心,从而产生正向效应,激励他们更充分、更主动地参与到社交网络活动中,有助于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社交网络文化引发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新变化
社交网络文化的兴起,适应了Web2.0时代大学生群体对于真实性、开放性和以自我为中心参与的交友文化的需求,引发了参与社交网站的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新变化。鉴于网络文化思潮的“双刃剑”效应,社交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既有积极的正向效应,也会有不可忽视的消极后果。
1.积极效应。一是强调真实和理性,注重道德自我约束。由于SNS社交网站采用实名制注册,所以用户的网络空间身份基本上是真实的。这与传统匿名网络空间不同,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用户因借网络身份的隐匿而言语无所顾忌、随便发表言论甚至进行人身攻击等道德失范行为。再加上“人人网”的用户群体基本上是现实中的好友和熟人。以高校学生为例,大多数是同学和朋友,相互之间比较熟悉,基于个人形象的考虑,也促使他们保持自我约束,避免出现失格行为。除了身份的透明之外,SNS社交网站的很多网络互动游戏也要遵守相应的规则,像“种菜”游戏就规定在采摘保护期内,不能随便摘取主人的蔬菜,还有“抢车位”游戏中,两次停车不能停在同一车位等等,通过这些网络制度规范的约束,用户可以理性地参与游戏互动,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秩序。这对很多对大学生来说,更是学到了培养网络自律意识的难得一课。大学生纷纷表示,在实名制打造的社交网络空间内,在好友的关注和一定的网络规则的约束下,他们懂得了即使虚拟空间也要遵守秩序的重要性,并在参与中自觉地学会进行自我道德约束。二是强调开放式互动和信息共享,交往功利性弱化。现实人际交往难免会戴上功利主义的有色眼镜。即便对很多身处象牙塔的大学生而言,随着日趋激烈的就业压力,也会有意识、有计划地积累人脉,为后来的发展作准备。但这种交往的功利思想却并没有在SNS社交网站上蔓延开来。通过一份对“人人网”用户的调查发现,大学生的网络社交依然保持了相对单纯的交往动机,如寻找故友、结识兴趣相投的新朋友、交流校园生活方面的信息、沟通感情等等,少了几分功利的色彩,而且他们中大多数都会使用分享功能,对好友甚至是陌生人开放日志,共享信息。这体现出大学生交往的单纯性和开放性。究其原因,还是与大学校园生活的简单有直接关系。对很多大学生SNS用户而言,他们的交友对象大多是年纪相仿的同学,彼此校园生活相似,话题相近,且没有复杂的利害冲突。对他们来说,进行情感沟通才是大学阶段人际交往的主题。这有助于维持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纯洁,回归人际交往的本原意义,也是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大学生群体中日益抬头的功利价值思想的有效抑制。三是强调平等参与性,有助于培养民主精神。社交网络文化的平等参与性,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中心——外围结构,它消减了中心权威的意义,凸显了去中心化的特点。这对渴望平等、追求自我个性表达的大学生而言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和感召意义。SNS社交网站以用户为结点,以信任相连接,织成一张扁平式的网络。这种扁平化网络架构,“使得每个结点(用户)都是信息的创造者、收集者、传播者和接受者”[3]。以“人人网”为例,用户可以在上面撰写日志,记录心情;可以利用“转帖”功能,与好友分享视频、文章;也可以发起投票,征求好友意见;还可以通过“朋友第一印象”、“朋友知我多少”等组件,获取好友对自己的评价。上述行为都是基于用户的平等参与权利,充分尊重和保护了用户交际的话语权和影响力。SNS社交网站这种以个体的平等参与为特点的人际交往文化,极大激励了大学生的独立表达意志,有助于克服现实交往的尊卑思想,培养民主精神。
2.消极后果。一是大学生过度依赖网络社交,容易与现实脱节,甚至产生心理失衡。SNS社交网站尽管模拟了现实社交的情景,但终究不能取代现实社交。网上的交际互动再完美、再理想,也无法全部还原真实交往的多元复杂性。实践证实,过度沉溺于社交网站这种新的人际交往方式,无形中也会加剧现实中人际关系疏远的状态。对大学生而言,SNS社交网站可以使自己与远隔重洋的好友自由交谈和亲密互动,但却无力改变现实中周围同学与自己的戒备、隔阂状况。如果只是沉溺于过去的好友群,而不在现实中开发新的交际空间,会把自己封闭在狭窄的网络社区,走不出虚拟空间,长此以往,就会降低自己现实的交际能力,导致和身边朋友关系的恶化,甚至引发交际障碍,容易产生心理失衡。二是大学生沉溺虚幻网络游戏容易幻想不劳而获,滋生投机心理。SNS社交网站为加强交际联系而普遍设置了很多游戏功能,吸引了万千用户的参与。在网上,用户可以购买豪宅、名车、可以拥有自己的花园、鱼塘、餐厅,还可以恶作剧一下,偷摘别人农场种的蔬菜,抢占别人的车位。这一切满足了用户的虚荣心,给予了用户现实中无法获取的成就体验,也在娱乐中拉近了与好友的关系。虽然这些游戏具有很强的情绪转移功能,通过一些简单的鼠标操作和愉快的交流互动,就能达到舒缓压力、宣泄感情的目的,同时还可以获得成就感。但这一切都只是虚幻的,是在现实中没办法轻易实现的网络体验而已。对于很多学生族而言,长此迷恋这些游戏势必影响学业,甚至产生不正当的道德价值观滋生不劳而获和投机心理。三是大学生沉浸在小群体的“亚文化”圈子,容易受到不良文化思想的干扰。SNS社交网站赋予了用户自主选择好友的权限,满足了用户以自我为核心搭建社交平台的意愿。在大学生自己认可的好友圈内,大家相互之间分享信息,制造话题,形成所谓“亚文化”圈。这样的文化形态既能兼收并蓄,包容不同思想,又能抹杀个人意志,将好友集体捆绑在无意义的话题之上,造成思想封闭,对外隔离。此外,SNS平台特有的话题制造和传播分享功能,容易被少数别有用心人士利用,借以散布不实言论和偏激思想,给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带来恶劣影响。
总之,SNS社交网站在校园的扎根,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学生现实交往的困境,实现了以自我为核心进行交往的自主权。尽管SNS社交网站强调实名制注册,立足于现实社交。但作为一种虚拟网络社交平台,还是与现实有一定差异,如若沉溺其中,依然会滋生网瘾,出现人格障碍,甚至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引发道德危机。所以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加强对高校社交网站的引导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三、高校引导社交网络文化发展的对策分析
大学生对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而“网络传媒的即时性与大众互动性使得它对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强化功能比传统媒体的单向灌输显得卓有效率而富于说服力”[4]。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转变思维,积极利用新型网络技术手段,开辟互联网教育新的阵地。高校教育工作者无论是教师还是辅导人员,都应注册SNS社交网站,将班级干部和普通学生加为好友,加强互动,及时关心学生所思所想,掌握最新舆情动向,将交友与教育相结合,做到“润物细无声”。具体的实践对策如下:
1.积极利用实名制大做文章。传统的网络媒体如BBS论坛、QQ、博客都因其用户身份的隐匿性而缺乏有效监管,而SNS社交网站因其身份信息的真实性,就成为绝佳的教育平台。高校要积极利用实名制注册做好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自律教育,鼓励学生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要为自己的网络言行负责任,求真务实,表里如一,培养他们诚信的网络道德观,做到虚拟网络与现实世界的统一。
2.鼓励学生合理开展网外网内人际交往,锻炼交际能力。在大学期间培养人际交往能力被很多学生视为将来融入社会的重要一课。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有助于学生求职和人生目标的实现。但现实的主客观条件却常常制约很多不善言辞的同学开展人际交往。SNS社交网站可以模拟现实的交际环境,跨越时间和空间障碍,为很多人打造交际平台。用户既可以将现实中良好的人际关系移植到社交网站中,巩固与老友关系,又可以有选择性的扩大范围,结交新朋,分享信息。但过度投入网络社交,容易诱发各种综合征,降低参与现实社会实践的热情,造成现实社交的困境。所以要鼓励学生走出网络社交,参与真实社会互动,积极融入校园和社会,在生活实践中提高自身交际能力。
3.引导学生参与有意义的话题制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SNS社交网站特有的分众化的传播方式和分享功能,比传统网络传媒更易催生小群体的亚文化。当个体对亚文化逐渐认可,习惯并享受即时的、互相鼓励的小圈子氛围,对相关观点、话题、信息的关注就会在群体中重构和发酵,产生话语权和影响力。因此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鼓励学生利用SNS社交网站平台进行有意义的话题制造,自觉抵制不良思潮和偏激言论的传播,引导学生理性思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教育过头,引发网络言论失真,导致“同质化”,要促使学生表达真实想法。
4.与学生共同参与社交游戏互动,引导学生合理有度地处理学习和娱乐关系。网络社交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了大学生现实的心理压力,同时又在互动中强化与好友的关系,促进相互熟悉。但很多游戏规则却突破现实秩序的约束,游走在社会道德的边缘,比如争议性很大的“偷菜”游戏。这对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极具刺激感和诱惑力,对缺乏判断标准的个体极易诱发道德危机和价值扭曲。所以,高校有关部门要积极介入,可在与学生的游戏互动中强化教育,既可以打破与学生的隔阂,增强亲密互动,又能够于无形中向其渗透法律和道德观念,引导学生合理有度地参与网络游戏,处理好学习与娱乐的关系,促进社交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
总之,SNS社交网站的出现以及网络社交文化的风行,将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全面推进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网络新媒体时代,也引发了网络对于大学生伦理道德的新思考。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互联网,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让网络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服务,是摆在高校思想教育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职责和使命。高校教育工作者要追踪并掌握这一网络传媒技术的最新发展,积极利用并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阵地,以此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踏上新的台阶。
[1]喻国明.关注Web2.0:新传播时代的实践图景[J].新闻与写作,2007,(1).
[2]薛芳.在网络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J].出版参考,2010,(Z1).
[3]崔娜,盛斌,贾婉莹.SNS网络文化探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4]蒋广学,李星野.高校BBS与SNS网站比较研究——以北京大学未名BBS和人人网为例[J].北京教育(德育),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