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养成教育实践研究——以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为例
2011-08-15崔慕岳乔卫李霄锋
崔慕岳,乔卫,李霄锋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1191)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大学生群体较之以前表现出思想价值取向多元、素质层次交错的特征。相较于公办高校,民办高校在学生管理和质量提升上,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在此情况下,民办高校要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必须辅以更为深刻的教育手段,而养成教育无疑是重要的选择。以升达经贸管理学院的养成教育为重点案例,着重研究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养成教育开展的内容及实施途径,并通过考研、考证、就业及社会评价等方式考量养成教育成效,寄期养成教育获得更多的关注,使之切实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教育方式。
一、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开展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伦理养成教育
所谓伦理,就是要对学生进行传统的道德教育,使学生懂得男女有别、长幼有序,学会尊重人,孝敬父母,礼貌待人[1]。一个有德性的人,才有可能找到自己成长和发展的广阔空间。
升达经贸管理学院的创办人王广亚博士自幼受儒家文化熏陶,研习颇深,感触很多。在学校管理过程中,也融入了诸多传统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例如,升达办学理念为“伦理,创新,品质,绩效”,其中“创新”、“绩效”理念是当代社会的管理理念,“伦理”、“品质”则是秉承延续了儒家的传统;升达校训为“勤俭朴实,自力更生”,皆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升达学生追求的精神特质;升达提倡感恩教育,感国家生养之恩,感父母哺育之恩,感老师授业传道之恩,感亲朋扶植帮衬之恩,创办升达,其本身就是王广亚博士感恩家乡、回馈桑梓之举。
(二)秩序礼仪养成教育
整个中国的古代教育,从孔子创办私学开始,就是以“礼”为核心,以教为基础的。“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礼”已成为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规范和礼仪。升达学院作为一所民办院校,同样重视秩序礼仪的教化作用。王广亚博士认为,文明礼仪已经成为衡量个人文明气质的尺度,也是表现社会文明的指标。一个有文化教养的人,言语举止,文质彬彬,既无矫饰,又不粗俗。这样的人,温文儒雅,一接触,就让人感到亲切,愿意接近,容易相处。有如此涵养的人愈多,社会文明的程度就愈高,所以,文明礼貌又是表现社会文明的指标[2]。
在升达经贸管理学院,秩序礼仪是特色教育之一,也是落实学校校训的具体表现,其贯彻落实主要通过竞赛的形式进行。竞赛内容涉及校园秩序、课堂秩序、宿舍秩序、集会秩序,同时也包括文明礼貌、风度仪态的要求。秩序礼仪的养成教育并不是“运动式”的竞赛,而是被当成一项长效工作来做的。目前,秩序礼仪的养成教育已成为升达学院学务工作中的常规“三大竞赛”之一。
(三)学习养成教育
让一个学生学习,不是很困难的事情,但要把强迫式学习转化为学生个体对学习的喜好,就需要教育者付出更多的努力[3]。学习养成教育,目的就在于引导培养学生把学习当做一种发自内心的、反应个体需要的活动,这是一种主动学习的习惯,本质上是“任何时候都把求知当成自己的第一要务”,视学习为自己的迫切需要和愿望,坚持不懈地进行自主学习。“好学”,是升达精神之一。为了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学院提出“要有好的师资,要有好的设备,要有好的制度,要有好的管理,要有好的福利”。为此,学校高薪延揽人才任教,重资投入软硬件建设,制定符合学校发展的规章制度,严管慈教,目的在于保证办学质量。为了让学生方便学习,即使在宿舍楼内,也为学生提供了专用的自习教室;为了让学生及时有效地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学校在学籍管理系统中,增加了学期成绩比较的功能,只需键入各个学期成绩,上下两个学期的成绩及名次升降情况一目了然;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校设置了四种奖学金制度,即新生入学奖学金、优秀毕业生出国奖学金、学业进步奖学金、成绩优秀奖学金;为了创造“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学校定期开展“英语、数学、计算机”等教学三大竞赛。
(四)心理养成教育
对于生活在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来说,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显得格外重要。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在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坚持“预防重于治疗”的原则,建立健全了四支队伍,即政工干部队伍、“两课”教师队伍、心理咨询队伍、班级心理信息员队伍。心理咨询队伍有自己专门的心理咨询中心,即心理咨商室。一方面,通过门诊活动,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同时通过心理测量、心理调查、心理敏感期预警等,为学校学务管理部门提供参考信息。此外,学院还针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可能的心理困惑与障碍,利用校园广播、板报宣传、普及心理健康讲座等,加强大学生心理疏导,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人生目标、职业选择、人际关系、恋爱及性问题等举办心理健康专题讲座,给学生积极的心理引导,提高其心理调适能力,提高其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五)创新养成教育
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明确提出创新办学理念,在行事原则中亦把创新放在首位。
该校在规章制度设计上,无不体现着创新的思想。为促进学生就业,便于开拓就业市场,学校在河南省较早地设立了就业辅导处;学院设立了“考取研究生奖”,奖学金既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肯定,同时也减轻了学生考取研究生费用的负担,还起到了良好的激励引导作用,学校考取研究生人数、比例逐年攀升。为了鼓励学生突破自我,实现后进转化,设立了“进步奖学金”,使得更多的后进学生获得了较好的正面激励。为使学生改正过失,进德修业,学校制定了《违纪受惩学生改错销过实施办法》,减轻了学生心理负担,同时也为学生反思纠错提供了机会。为使行为习惯养成长效科学,学校制定了《学生操行成绩评定办法》,评定结果单列,与智力考试成绩地位同等重要,弥补了学生重智力轻德育的缺陷。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良好的秩序礼仪习惯,学校把秩序礼仪纳入到竞赛序列,成为校园“三大竞赛”之一,并在每年三月份举行“文明礼貌月”活动,使秩序礼仪养成教育更有深度。学校制定了《国旗教育实施办法》,统一着装,严肃认真,每天举行升国旗仪式,风雨无阻,既贯彻落实了学校社会主义办学方针,又对广大学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爱国主义教育。
(六)审美养成教育
所谓审美,指的是主体人对客观事物的审美意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审美情感、认知和能力的总和。审美是一种积极主动的价值取向活动或者说价值实现活动,其内涵是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审美能激发学生对生活、对人生的创造激情,能锻炼和培养学生自强自信、热爱生命的激情和信念,能培养学生高雅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情趣。升达经贸管理学院的审美教育改变了传统的审美教育观念和方法,让美落到学生的现实环境中,用心营造美的校园环境,用看得见、摸得着的美向学生传递着美的信息,使大学生在美的环境中接受美的教育和熏陶。这种教育方式,是说教式的教育所无法比拟的。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楼宇栉比,花木扶疏,道路宽畅,湖水明澄,杨柳依依,纵横规整的水泥大道将千亩校园隔成教学、行政、运动、生活、休闲娱乐五个功能区,美的环境接受多了,美的敏感力和审美情趣自然就会得到提高。
(七)劳动养成教育
所谓劳动养成教育,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施加的一种以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劳动技能为内容的教育活动,其目的在于培养他们热爱劳动,尊敬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习惯,并使他们获得一些基本的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4]。为使学生养成爱劳动、爱整洁的习惯,该院主要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一是设置劳动课程,把劳动纳入教育教学序列加以规范,规定每学期劳动教育成绩以60分为及格,如没有修满,在下学期还需补修,补修及格方准毕业;二是建立劳动管理科室,学务处设置有劳动卫生科,专司负责学生劳动教育事宜;三是组织学生劳动实践,主要以基本劳动、团体劳动和工读劳动三种形式进行。通过劳动习惯的培养,使学生树立起“劳动神圣,环保可贵”的思想观念,以劳培德,进而落实“勤俭朴实,自力更生”的校训。
二、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开展养成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一)养成教育的直接方法与途径
1.制度规范。养成教育离不开规范的制约,建立健全科学完备的规章制度,是对大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基于此,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以制度管理为依托,强化养成教育理念,先后出台了德育大纲及实施细则,进一步落实养成教育规定,涉及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容具体明确,易于操作,做到了事事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如《操行成绩评定办法》、《秩序礼仪竞赛办法》、《文明宿舍竞赛办法》、《学生整洁竞赛办法》、《劳动教育实施办法》、《国旗教育实施办法》等,这些规则办法对学生的晨练晨读、整理内务、衣食住行、课外活动、礼貌礼仪等作了详细规定,教育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思想教育。由于大学生群体思想理论储备不够,社会阅历较浅,由此导致他们既可以在正确思想的教育引导下健康成长,也可能在错误理论和思潮的影响下走向畸形。大学生在思想道德上的这种发展与不成熟的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核心。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院政工管理队伍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每个学生的尊严与独特性,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陶冶、自我强化和自我调节。采用对话和交流的方式,适当地加以点拨,以正确的理论引导学生,使学生明确前进的方向,增强前进的动力。“两课”教师队伍教育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把个人理想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识大体、顾大局,提高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自觉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学科渗透。学科教学是大学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养成教育的主要途径。教学内容、教学氛围及教师的人格都承载着重要的育人责任,对大学生的养成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是学科教学的组织者,在授课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学术水平、治学态度、思想品德和言行举止都对学生发挥着深刻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教师要用心上好每一堂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不仅要言教,更要身教。在授课内容方面,不仅仅是“两课”教师,其他学科教师也要尽力保持授课知识的全面性,在进行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一点一滴地教育勤奋学习、勤劳俭朴、惜时守信、礼貌待人、尊师爱友等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培育正确的行为习惯。
4.健全机制。建立健全考评机制,不仅是对养成教育进行外部约束的长效机制,同时也是对学生养成教育成果阶段性的总结。考评的结果,也为以后的养成教育提供了参考。在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对学生养成教育的考评,主要是通过专门独立的操行评定来衡量。学校制定有《学生操行成绩评定办法》,并经三次修订,使得评定办法日趋完善。评定办法规定,学生操行成绩每学期评定一次,由辅导各项活动的教师、任课教师、团委、学务处相关教师及社团辅导教师参与,由辅导员具体操作评定。辅导员是作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专职干部,对于学生的思想实际、日常行为表现有着比较全面的了解,因此要使学生的成绩名实相符,就离不开辅导员的密切配合。考核内容,重点参考思想政治、学习勤惰、品德行为、生活习惯、课外活动、奖惩事实、出勤情况等。操行成绩的处理运用,一方面作为各类奖学金、各类荣誉及发展入党的依据,同时为辅导教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针对性的参考,对于引导学生规范自己的言行、文明修身、促进知行统一具有积极意义。
(二)养成教育的间接方法与途径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亚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在广大学生直接参与和积极建设下发展起来的。这既包括硬件建设,也包括软件建设。用校园文化育人,就是要创设优良的软硬件环境,“以境激情”,利用周围的环境来激发学生情感,达到教育的目的。在硬件建设方面,升达经贸管理学院相继投入大量经费,优化校园环境,切实加强学生宿舍、食堂、教室、图书馆及娱乐活动场所的建设,改善这些场所的条件。在学生经常出入的重点场所,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及秩序。该院在校园环境营建方面,成果丰硕,获得了“花园式校园”的美誉。在软件建设方面,学校重视精神环境的创建。从现代课程论的视角看,校园的精神文化属于隐性课程的范畴,通过隐性课程所具有的认知导向、情感陶冶、行为规范作用,激发学生高尚道德价值观的形成。学院加强校风和学风建设,大力开展文明、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遵循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时效性、整体性的原则,从环境卫生、展览橱窗、板报海报到标语横幅等,都要高标准、严要求,形成良好的学习知识和陶冶情操的氛围。设立许多楹联名句,创造出一个现实的“德育场”,不但可以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而且对他们的情感起着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时刻提醒置身于其中的学生加强修养,规范行为,使学生在优良的环境中产生自觉约束自己的意识。
2.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在校园环境中,教师是学生接触最密集的群体,也是学生主要的“模仿源”。一个师德高尚、业务上有成就、学术上有造诣的教师,往往成为学生争先效仿的楷模。因此,教师群体的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到模仿者的“德”与“行”。学院狠抓教师队伍素质建设,要求教师不仅要做“经师”,而且要做“人师”。所谓经师,“应该是学贯中西,通晓古今,具有专业特长的老师”[5]。老师要首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造诣,要有具备“一桶水”的知识容量,才能满足学生“一碗水”的渴求。“人师”是对教师更高的要求,所谓“人师”,必是才德双优的教师[6]。古语说,取法乎上得乎中,取法乎中得乎下,意即你学习最好的榜样,用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仅能得到中等的效果,如果你的目标很一般,对自己只有中等的要求,得到的只能是下等的结果[7]。升达为了把学生培养成家长所期许的“骐骥”、“凤凰”,以“取法乎上”教育学生。同时,严格要求教师能够发挥示范作用、言教身传,从点点滴滴做起,做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路人,以优厚的道德素养,促进学生道德的养成。
3.注重行为训练与行为实践。养成教育不是教条式的教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养成教育同样需要行为的训练及实践。在养成教育中融入实践的元素,有助于学生更好更深刻地体会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丰富内心世界,改变行为习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各种机会和场合让学生进行行为实践。这种机会有些是特意安排的,而大量的是隐含在教学活动、社会服务、校园集会等日常校内外教育活动之中。例如,安排公益性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净化、绿化、美化校园环境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美,更自觉地珍惜美;开展防盗、防火、防疾病等安全防范的实践活动,既加强了学生安全意识、知识、技能等素质的实践训练,又创造了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开展关爱他人活动,帮助特困生等度过难关,在学生中营造一种“和谐、友爱、协调”的人际氛围,有益于学生优秀品质的养成;开展维护公共秩序的实践活动,包括公共活动秩序,院系学生会均设立有“风纪部”,吸纳学生在重大活动时维持秩序。其中也充满了道德行为养成训练的痕迹,也同时洋溢着顾全大局,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此外,学院还把实践与社会结合起来,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参加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专业实习、社会问题调查、政策宣讲、社会兼职、勤工俭学等活动,使校园与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增长才干、增长见识,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使良好品质得到检验巩固与提高。
[1][2][3][5][6]王广亚.光亚锦言拾粹[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
[4]孙俊三,邓身先.家庭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7]徐柏才.关于对大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