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网络对当代研究生学习的影响与对策

2011-08-15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研究生素养信息

薛 冰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 天津 300191)

浅析网络对当代研究生学习的影响与对策

薛 冰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 天津 300191)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校园网络的完善,学习者的学习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作为时代精英的研究生尽管其有着独特之处,然而其学习生活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这些影响是好是坏,多大程度促进研究生的学习,如何扬长避短,这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网络环境 研究生 心智模式 学习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网络时代。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深入发展,网络已经对各行各业的人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教育界,无论是中小学、高校还是党校,在有条件的地方已经逐步建成完善了校园网络环境。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网络不仅提供了一种新的自我学习方式和平台,而且逐渐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作为时代教育中的精英——研究生,他们有其自身独特的一面,其生活、学习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网络对当前研究生学习的影响。

一、网络对研究生学习的影响

研究生在长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无论从身心发展、思想,还是从学习意识等各个方面已经基本形成了一定的风格,即彼德·圣吉在他的“第五项训练——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提出的心智模式。所谓心智模式就是指由于过去的社会经历、习惯、地位、知识素养、价值观等形成的基本固定的思维认识方式和行为习惯。心智模式一旦形成,将使人自觉或不自觉地从某个固定的角度去认识和思考发生的问题,并利用习惯的方式予以解决。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特殊的心智模式。研究生正是在这种心智模式下挑战传统,接受新事物,适应和利用网络环境进行科学研究活动。而网络本身有着开放、互连、资源丰富、动态更新的特点,不可避免地对研究生的学习活动造成一定影响。笔者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分析这些影响。

(一)有利影响

1.提供了便捷的文献检索工具,提高了学习效率,降低了成本。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中,除了要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外,最主要的部分就是进行科研活动、撰写科研论文。无论是课程论文还是学位论文都需要搜集大量的文献资料。传统的方式是在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目,逐本逐本地翻阅、摘抄,以获得所需文献资料。这种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还不全面。网络技术的发展,将大量文献资料做成数据库集中存放,通过检索工具,只要输入论文的主题词或关键字就可以获得大量相关资料,省时省力。一般来说,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搜索技术,就可以获得比较全面的文献资料。另外,传统的图书馆查阅资料时,有时候需要将资料复印下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成本。而现在各类院校中,一般理工科都提供已经联网的计算机实验室,研究生宿舍也都可以接入Intel网,所以可以很方便地将查阅的相关资料保存下来,随时查看。一般实验室或宿舍的网络都接入了校园网,不仅速度快,而且学生本人的费用很低,降低了成本。目前,通过网络检索文献资料,已经成为研究生撰写论文时搜集资料的重要途径。

2.提供了不同于传统的交流平台,使得学术交流更方便,更易于接触和掌握学术前沿。随着网络的发展,很多专题学术网站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我们从这些网站中很容易获得丰富的专业资料,还可以很方便地获得学术动态,接触到学术前沿的问题。在一些网站还有与学科专家交流的版块以及论坛,可以与不在同一个地方的专家或相同专业的学习者进行学术交流,促进对本专业知识的了解和学习。另外,还可以登陆国外的网站,查找许多外文资料,了解自己的专业在国外发展的情况,使自己在专业方面不至落后,与世界先进水平保持一致。比起传统的方式,这种方式有很大的伸缩性,可以随时进行,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

3.网络信息新且传播快捷,能刺激研究生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实效意识。网络开辟了校园文化的新领域,形成了新的文化范畴和文化精神,使研究生的道德观念、生活态度、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心理发展和价值取向等方面表现出新的发展与提升,落后、封闭、保守的观念被抛弃。

(二)不利影响

1.网络信息非常多,容易造成一定程度的信息冗余。在检索文献的时候,由于一些检索工具的缺陷,例如不能进行二次检索等,结果常常得到许多无关的信息,需要进一步筛选判断,比较浪费时间。与此同时,容易造成信息迷航。尽管研究生专业性和独立性都比较强,信息判断能力也相对较强,但是面对海量的信息以及网站导航结构不友好等情况,或者自身搜索策略不得当等原因,也容易迷失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忘记自己的学习目标,而转而关注其他信息,造成许多无效的时间和注意力的浪费。

2.网络传输速度比较快,信息传递比较简捷,给一部分研究生抄袭他人论文带来了便捷的渠道。尽管学术舞弊并不是网络时代才出现的问题,但是可以说网络是造成当今学术舞弊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在网络上,只需要轻轻点击、复制、粘贴就可以将大量相关信息拼凑在一起,这就使得抄袭现象更加严重。

3.网络高度的开放性、全球性、自主性的特征,使我国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的控制力受到冲击。各种思潮纷至沓来,相互激荡。特别是西方思潮的大量涌入,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网络对我进行西化、分化和思想文化渗透,冲击着社会主义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使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取向产生迷惘,甚至动摇其理想信念。从因此,如何提高意识形态的防御能力,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如何在多元的世界文化中保持我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价值取向,如何增强研究生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这是各类院校研究生教育亟待解决的课题。

4.而网络时代,教育者原有的优势受到挑战。网络的高效快捷,使教育对象通过网络快速获得大量知识和信息,其速度甚至超过教育者,这对教师的教育内容和知识结构是个严峻的挑战。网络的交互性,使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又是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教育者所面对的教育对象也不再固定。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是平等的,研究生主体意识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他可以在更加广阔的空间自由地进行思想交流,而无须直接面对教师的压力。网络的交互性、隐蔽性、开放性,使传统的单向灌输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者的权威都受到挑战。教育工作者难于对受教育者实施有效的监控,传统道德规范的约束力在网络上相对减弱,这也容易造成研究生道德意识的弱化。

二、网络时代促进研究生学习的措施

网络给研究生的学习带了很大的影响,但是如何扬长避短,使得网络更好地为研究生的学习服务,而进一步减少给其带来的困扰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去考虑。

(一)从客观角度来讲,如果说网络时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时代,那么网络文化也就属于文化发展的新形态,是文化进步的新趋势。网络也有许多的形式和手段,可以承载文化的丰富和创新。我们不能回避网络文化的客观规律,必须用先进的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引导社会文化网络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努力营造一个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氛围,从而丰富和发展我们党的教育的内涵。应该采用研究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例如利用电子论坛、聊天室等交互式的信息传输方式进行有说服力的、有针对性的宣传和沟通,把科学理论灌输和渗透到研究生头脑中去,培养是非判断能力,让他们在多元化的价值观体系下学会鉴别、学会选择,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观念的侵袭。

(二)从主观角度来讲,首先,加强研究生自身信息素养,提高其网络信息意识以及检索判断利用网络信息的能力。在过去,我们通过阅读书本、报纸等获取知识和信息,因此必须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而今天,我们通过网络来获取知识和信息,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网络信息素养,这不仅以传统的阅读能力为基础,还包括对信息的感知意识、获取判断信息和利用处理信息的能力。信息素养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种生存能力。就研究生的年龄阶段来看,他们一般接触网络的时间并不是特别长,网络信息的意识有待加强,但是研究生有自身的优势,他们思想敏锐,知识丰富,易于接受挑战。要培养研究生的信息素养,具体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学校方面要注重加强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例如专门针对研究生开设文献检索课。研究生作为各类院校中一个特殊群体,尽管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非常成熟,但是由于年龄跨度大,对网络的接受程度以及网络信息素养的高低是有差异的。在各类院校开设文献检索课程,是培养研究生信息素养的一种有效方式和途径。二是研究生自身要注重学习,自觉培养自己的信息素养。研究生应该充分发挥自我管理和自我导航能力,学会如何合理分配自身有效的注意力资源,明晰自身需要哪些信息,不被无效信息所干扰,从而提高网络学习的效率。同时,研究生也应该学会调整自己的学习步调,在网络环境下学会合理留出思考时间来消化和吸收信息,并学会适时筛选和学习有效信息,不要做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要做信息的主动鉴别者、吸收者,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信息素养。

其次,要加强研究生道德素养教育,并对抄袭剽窃等行为给予相应的处罚。网络的来临,不仅带给学校德育工作一些新的内容,也提供一些很好的途径和方法。而且网络环境对德育工作有新的挑战,对研究生也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诸如网络道德问题,如何在道德规范范围内利用网络信息等等。面对这些新的问题,必须进一步加强研究生道德教育,才能提高研究生的素质,才能使网络更有益于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我们可以通过网络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打破以往单一的德育教育的局面,充分发挥网络教育功能,加强研究生道德培养教育,提高研究生道德质素。

[责任编辑:李先荣]

[1]赵群.浅析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昆明.2001.12

[2]项国雄 孔利华.高等教育中基于blog的导学制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北京.2004.12

doi:10.3969/j.issn.1674-6287.2011.01.102

G201

A

1674-6287(2011)01-0102-03

2010-11-20

薛冰(1981~),男,汉族,天津市人,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研究生部助理研究员,法学硕士,研究方向: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和干部教育培训,

猜你喜欢

研究生素养信息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军事科学院招收1995年研究生
军事科学院1993年招收20名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