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昌吉市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1-08-15谢国峰崔冀民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昌吉市农村党员市委党校

谢国峰 崔冀民

(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 新疆 乌鲁木齐市 830000;中共昌吉市委党校 新疆 昌吉市 831100)

昌吉市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谢国峰 崔冀民

(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 新疆 乌鲁木齐市 830000;中共昌吉市委党校 新疆 昌吉市 831100)

农村党员是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先进性建设、执政能力建设中居于重要地位。随着城乡一体化党建新格局的日益形成,农村党员队伍结构、素质和能力状况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适应”的问题日益突出。这就要求各级地方党组织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问题,把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作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努力把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成为推动农村改革发展、服务农村群众、凝聚农村人心、促进农村和谐的生力军。

农村党员 建设 研究

一、昌吉市农村党员队伍呈现的特点

(一)整体结构不合理,呈现“三多三少”特点。通过对昌吉市其中5个乡(镇)的10个村363名党员的基本情况进行梳理,女性党员比例低于30%,50岁以上党员占13以上,高中以下学历占87%。以上数据充分表明,农村党员队伍男性多女性少、中老年的多年轻的少、接受中学义务教育的多高等教育的少。

(二)外出务工党员分布复杂化,呈现“二性”特点。外出务工党员大部分为农村中有高中以上文化、有一定专业技能、思想解放和观念较新的党员。通过对农村党员外出流向的调查,80%的外出党员在天山北坡312国道沿线城市流动;在创业方式上,主要从事餐饮服务、装潢、运输等行业。以上数据表明,农村党员已呈现出就业地点的流动性、就业方式的多样性等特点。

(三)发挥作用差异大,呈现出“二化”特点。受年龄、教育程度、家庭因素等影响,农村党员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方面具有明显的群体化趋势,主要表现为:一是年老党员党性观念强,但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等方面弱势化。老龄党员政治觉悟高、党性原则强,但是多数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在家庭中不再“当家”,没有精力参加社会活动,在政治活动上也因文化素质低而难以适应,甚至少数还成为困难党员。二是青壮年党员成为政治活动的主体。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和工作的主体主要由青壮年党员组成,但他们参政议政能力不强,表现一般化,就连参加基本的“三会一课”也积极性不高。

二、昌吉市农村党员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农村党员先进性凸显不足。一是缺乏党员的荣誉感。部分农村党员在工作和生活中常常把自己等同于一般群众,甚至于做群众的“尾巴”。少数党员在党不讲党,稍不如意就在群众中发泄对组织的不满,有的甚至成为了怂恿群众上访的领头人。二是带领群众致富积极性不高。有些先富起来的党员不能发挥自身优势,帮助和带动周围群众共同致富,出现了“有想法,没办法”的现象。有的不但没有帮助其他生活上贫困的党员群众,反而害怕别人学了自己的技术,抢了自己的饭碗。这些问题制约着党员先进性,制约着党员作用的发挥,败坏了党的形象,损害了党的威信。

(二)农村党员管理流于形式。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农村党组织负责人认为管理党员就是对党员下任务,而对保障党员权利、关心关爱党员不够重视。二是制度落实不到位。近些年来,各级党组织对党员管理出台了很多好的制度,但在农村却坚持不够、落实不够,成为“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嘴上”的摆设,目的就是为了应付检查,就连基本的“三会一课”制度都坚持得不够好。

(三)农村党员进、出口渠道不畅。一方面发展新党员、尤其是发展年轻党员“难”问题比较突出。相当一部分优秀青年外出务工经商而难以被党组织发现,或受经济大潮影响而缺乏入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或认为入党程序繁杂、不自由、权利和义务不相称,而不愿意入党。另一方面民主评议党员流于形式的问题比较普遍。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党员队伍由过去的单一务农身份逐渐演变成以务农身份为主,经商、加工、外出务工等多种身份的综合性群体,而民主评议工作仍然沿用过去的集中开会评议、统一标准衡量的办法,在实际操作中,难以保证评议工作的针对性和评议结果的全面性、准确性,同时,农村党员本身没有区别于群众的既得利益,对评议结果不很看重,往往是“你好、我好、大家好”,除出现违法违纪情况外,基本上评不出“基本合格”、“不合格”档次的党员。

三、主要对策与做法

(一)强化组织力量,夯实组织基础。针对村干部学历不高的问题,以远程教育为有效载体,以州、市党校、农广校、乡镇党校为主要培训基地,加强对党员干部群众政治理论、市场经济、农村实用技术、政策法规、科普知识等各类知识的培训。针对部分村干部年龄较大,创新意识不强的现状,通过启动"村村都有大学生"工程、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年轻干部到村任职、在农村致富能人中选拔村干部等方式,加强薄弱村、后进村的基层组织建设。截止目前,昌吉市先后选拔了近百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当"村官",选派了22名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有业务专长的机关干部到经济薄弱村任职,从政治素质高、经营能力强、示范带动作用好的致富能人中选拔了28名村干部,夯实了党在农村的组织基础。

(二)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依托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在农业特色产业相对集中,党员数量相对较多的乡镇和行政村,积极探索建立产业链党支部65个,在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立农村党员和群众培训新阵地,采取集中培训、观摩学习等形式,积极开展各类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和群众的致富能力。近三年来,昌吉市依托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开展集中培训640余场次,组织观摩学习430余场次,培训农村党员干部和农牧民群众7万余人次。根据行政区域划分,在产业链党支部中成立若干个党小组,结合农村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把那些懂技术、会管理的党员集中起来,每月组织开展一次交流活动,向农牧民群众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帮助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使党员的“双带”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近三年来,共向农牧民群众传授实用技术230项,开展交流现场会370余场次。

(三)创新自我纯洁机制,确保农村党员队伍吐故纳新。一是要严格落实发展党员工作责任制,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实行“公推选优”入党人选机制。每年年初组织村党支部采取党员推、群众推、群团组织推的办法,拓宽视野选“苗”,建立了农村优秀青年信息库。通过“公推选优”,使村中优秀青年脱颖而出,他们既有着为人民服务的意愿和抱负,又有着很好的群众基础,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储备人才。在推荐发展对象上,必须紧扣“三为主”,即发展对象在年龄上以35岁以下为主,在文化程度上以高中以上为主,在能力上以科技示范带头人和致富能手为主,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使党员队伍年龄结构趋为合理,文化结构明显改善。二是要创新党员退出机制,畅通农村党员队伍的“出口”。要做好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并把握好以下环节。一方面要改进民主评议党员的方式方法。应积极尝试新路子,如实行“两票制”评议,即党内与党外相结合,由党员评议票加上群众评议票来综合评定党员是否合格,这样可以提高评议工作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对评议认定为不合格的党员要进行批评教育,要求限期改正;经教育仍不改正的,劝其退党;拒不退党的,予以除名,以纯洁党员队伍,始终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四)推行“党员贡献积分制”,探索发挥农村党员作用的新途径。昌吉市在全市农村党员范围内推行“党员贡献积分制”,依据党员在不同情况下的具体表现设定相应分值,其中党员在“急、难、险、重”事件及抵御各种自然灾害、应对重大紧急突发事件和危急时刻冲锋在前的记10至20分,带头参加义务清扫卫生、义务植树造林、治安巡逻、防火的一次记5分,扶助孤寡老人、残疾人、特困家庭及学生的一次记5分,领办创办实体经济并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发展农村经济贡献特别突出的计10分。另外还设立其他5类15项积分标准。党员的贡献积分获得情况由各村党支部依照积分标准进行建卡登记,年底汇总公示后报乡党委审核,对年内积分达到85分以上且奉献精神突出的党员,经乡党委审定后授予“优秀党员”称号,并视村集体经济情况给予500元到2000元不等奖励。今年以来,昌吉市356名农村党员先后获得贡献积分,累计帮助解决热点难点问题559件,59人自办实体经济,吸纳256人就业。

(五)实施“四培养工程”,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一是把能人培养成党员。对农村中那些头脑灵活、文化水平较高、具有一技之长、致富能力较强的能人特别是年轻人进行重点培养、重点考察。二是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实施“党员带富”工程。三是把农村优秀党员、致富能人培养成村干部。加强对致富能手、农村优秀党员的教育引导,促进他们树立为群众办事、为党分忧的意识,自觉担当起为一方百姓造福的重任。四是把优秀农村干部培养成村党组织书记。2007年以来,昌吉市农村通过专业协会党支部共培养96名致富能手成为党员,160余名贫困党员走上致富道路,其中26名成为致富能人,200余名党员成为村干部和村级后备干部,80%的村干部成为致富带头人。

(六)针对流动党员,建立城乡一体化管理机制。在市、乡、村三级层层签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责任状,并坚持每年全面调查摸底、每季度定期排查统计,及时完善流动党员信息动态、教育管理、跟踪服务等三个台帐,形成“一状三账”责任落实机制;按照“一对多”的形式,建立市、乡、村三级定向联系对子,并开展“保持先进性,为家乡、异乡建设作贡献”主体活动,促使他们争当家乡形象的宣传员、群众致富的信息员。使上级党委和基层党组织,流出地党组织与流入地党组织之间,纵向相通,横向相连,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分别抓好农村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消除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中的“盲点”和“死角”。

[责任编辑:唐旻星]

doi:10.3969/j.issn.1674-6287.2011.01.029

D26

A

1674-6287(2011)01-0029-03

2010-11-03

谢国峰,新疆乌鲁木齐市委党校高级讲师。崔冀民,新疆昌吉市委党校高级讲师 。

猜你喜欢

昌吉市农村党员市委党校
进一步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编排规范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来稿须知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8年组稿方向
380名农村党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多措并举调动农村党员积极性
富裕县 设立农村党员创业扶助基金
银行服务质量与客户满意度调查研究
太原市委党校元旦茶话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