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顾客合理的预期

2011-08-15沈理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1年7期
关键词:验光师验配老花镜

文 沈理

给顾客合理的预期

文 沈理

李先生是一家大型私营企业的老总,今年45岁。过去视力一直挺好,近期发现批阅文件或者操作电脑时,看近有点吃力,听朋友说这是老花了。于是,他来到当地一家较为知名的眼镜店,准备购买一副老花镜。店员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李先生,并告知他,老花镜可以买现成的,也可以验配,相对而言,验配老花镜戴起来更舒适,他欣然接受了后者。

于是,李先生选了一副售价为400多元的镜架,并进行了验光。在验光过程中,验光师很耐心地与李先生沟通,并根据他经常上网、经常开会作报告的实际情况推荐他验配一副渐进多焦点镜片。李先生听了验光师的介绍后答应了。验光师把他的处方交给配镜顾问,并说明李先生有意向验配多焦点镜片,配镜顾问拿出产品价格表开始推荐。李先生考虑到,既然这副眼镜平时都要戴,而并非之前理解的仅仅是看近时佩戴,干脆把镜架也选好一点。于是,一张“大单”就这样完成了。李先生最后选择的是卡地亚的镜架和日本某品牌的渐进多焦点镜片,总价近15000元。付款的时候,李先生提出了一个要求:因为平时工作繁忙外加应酬多,没有时间和眼镜店“打交道”,这副眼镜他希望戴着很舒服,不希望有什么问题。配镜顾问一听这话,心头一紧,因为她知道,初配渐进多焦点镜片的顾客,都需要适应过程,如果对李先生实话实说,很可能跑一笔大单。犹豫之后,配镜顾客嘀咕了一句:“应该没问题的。”于是,李先生交付了5000元定金后离开了。

一周后,店里通知请李先生来取镜。李先生戴上新眼镜觉得天旋地转,顿时大怒,摘下眼镜,再也不肯戴了。和店家一番交涉之后,李先生留下话:要么退货,要么给换一副一戴就舒服的眼镜,除此以外的条件都不接受。配镜顾问再三解释,配戴渐进多焦点需要一个适应期,李先生反驳道:“我配镜的时候你为什么不说?”然后就扬长而去。

我去这家眼镜公司做培训的时候,已经是事发后的两周了。这十几天里,店家曾经多次致电李先生,希望他回来处理问题,李先生依旧坚持自己的观点。我仔细看了李先生的处方,发现他的远用处方是双眼均有远视单散,便建议店家为李先生更换镜片,把上加光的散光去除,增加下加光,为顾客配一副“上平下加”的渐进片,并且等顾客来了后再加工。

随后致电李先生,向他说明,我们可以满足他的第二个要求——换一副一戴就舒服的眼镜,并邀请他回店。

顾客回来之后,我拿出顾客所选择的镜架(当时已经把之前的那副镜片卸下来,换了原装撑片),为顾客试戴。顾客戴后说,这次很好,一点不适感觉都没有。我笑着对顾客说:“您误会了,现在给您试戴的是没有装渐进片的”。顾客一听,纳闷了,问我为什么。我解释说:“我先要确认一下这副镜架您戴是否合适,有可能之前戴不舒服与镜架有关,并且我需要重新为您确定一下瞳孔高度。我们已经为您重订了一副镜片,马上就为您加工。”确定完瞳高之后,我特意把卸下来的报损镜片和重新订回来的镜片一一展示给顾客看,表示我们的诚意。随即,让加工师进行加工,并特意当着顾客面对加工师进行叮嘱。

在等候加工的时间,我就和顾客闲聊,当我得知顾客的身份之后,便说道:“如果开会作报告时,戴上这副眼镜和戴普通的老花镜是不一样的!你看国家领导人开会作报告有谁会把眼镜一会摘下一会儿又戴上的?”顾客听了挺开心的,又问我:“为什么这么贵的眼镜戴了还会头晕呢?”我说:“这好比一台计算器很便宜,功能也很简单,随便谁买了都会用。但一台电脑,功能很强大,价格也是计算器的几百倍,买到的人还未必会用。”顾客听了后说:“这倒是,我也经常搞不懂电脑里面那些乱七八糟的程序。”我立即接茬道:“所以价格贵的东西,功能一定很强大,但需要使用者去适应。等您适应过后,就会发现,电脑比计算器管用多了!”

这时,加工师把加工完成的眼镜送了过来。我嘱咐顾客闭上眼睛,把眼镜给顾客戴上,我坐在顾客对面,观察远用光区的位置与顾客眼睛的位置是否相符。然后,我拿下眼镜,让顾客睁开眼,擦去镜片上的标记线之后,再给顾客戴上。这次,我用3个手指扶住顾客的脸颊,让他抬头看我的眼睛(我站着,顾客坐着)。我把手抽回来,注视着顾客的眼睛,问顾客感觉怎样。顾客说:“看着挺正常,没不适应。”我的目光依旧注视顾客,右手拿过事先准备好的一张报纸给顾客看。顾客低下头,找到一个最合适的角度,开始看报纸。我不断地询问顾客的感受,顾客反馈都是“很好,不错,蛮清楚的”。我让顾客多看一会儿,确认看近没问题。

然后我走到顾客身旁,让顾客站起来,随我一起走到店门口,在将要踏步的时候,我问顾客:“您往地面看的时候,会发现两侧地面好像有点变形、模糊,对吗?”顾客说:“是的”。我说:“这就对了,渐进多焦点就是这样的,看近可以,看远也没问题,就是走路时觉得有点晃动感,这是正常的。”于是,我又带顾客回到取镜台前,拿出厂家提供的渐进多焦点原理图,向顾客做了解释,并且建议顾客今后只是到公司、逛商场、出席重要会议时戴这副眼镜,走路以及开车时可以选一副浅色太阳镜。

终于把李先生送走了,他不仅付了余款,还再配了一副诗乐镜框外加渐变色染色片。通过这个案例,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第一,在销售时,应该巧妙地暗示顾客,任何产品都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戴多焦点眼镜走路时会有些小问题,但相比普通老花镜还是方便很多,普通老花镜走路根本就不能戴。

第二,验光师要有判断力。像李先生这样低度单散的顾客,完全可以把散光去掉,毕竟顾客的主要意图是改善近用视力,加了散光,很可能造成看远不适应。

第三,取镜是多焦点眼镜验配的关键点,和顾客沟通要充分,坦诚相待是解决任何问题的不变法则。

第四,引导顾客合理使用多焦点镜片,满足顾客的主要需求,不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作者单位:上海理咨询机构

本栏目由 上海点进光学眼镜有限公司 协办

猜你喜欢

验光师验配老花镜
难不倒我
Meet Truffles
老花镜三年一换
老花镜
老视镜验配中的疑难问题及处理
7300度近视眼镜真的适合验配吗?
黑熊奶奶的老花镜
戴老花镜溜达容易摔跟头
如何验配中老年渐进镜片
验光师技术决定配镜效果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