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后溪穴配合功能锻炼治疗颈型颈椎病35例疗效分析

2011-08-15彭旸熊勇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9期
关键词:颈型颈椎病颈椎

彭旸熊勇

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1

颈型颈椎病临床上极为常见,以颈部痛、酸胀及不适感等颈部症状为主,如果不经及时有效治疗,易致反复发作而使病情加重。笔者自2008年5月至2010年12月,采用针刺后溪穴配合功能锻炼治疗颈型颈椎病35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5例,男16例,女19例;年龄15~53岁,平均40.1岁;病程1月~8年,平均1.3年。25例有明显外伤史或长期从事伏案低头工作等慢性劳损史,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颈肩部疼痛、酸胀症状。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颈部肌紧张、颈部活动受限、压痛,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和椎间孔挤压试验均为阴性。辅助检查X线片或颈椎CT、MRI显示:不同程度的颈椎生理曲度变浅、变直,颈椎椎体骨质增生,钩椎关节增生,椎间隙变窄。

1.2 诊断标准

参照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制定的“颈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1]:颈局部疼痛,颈部不适感及活动受限等症状,颈部肌肉痉挛,散在压痛点;X线片或颈椎CT、MRI显示颈椎骨质增生,椎间隙或椎管狭窄,颈椎曲度变直等表现;排除其他占位性病变。

2 治疗方法

2.1 针刺后溪

取穴:后溪。患者取坐位,选用28号毫针斜刺进针,针头朝向劳宫穴向,刺入深度约15~20 mm,用捻转泻法,留针30 min,针刺治疗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2.2 功能锻炼

针刺后溪的同时嘱患者做颈部左右旋转及前后运动。并教患者练习24式太极拳左右倒卷肱动作,每日3~4组,每组练习8次左右倒卷肱动作。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工作和劳动;有效:临床症状部分消失或明显改善,但仍有一些伴随症状需要继续治疗;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反而加重。

3.2 治疗结果

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35例颈型颈椎病患者痊愈15例,有效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3%。

4 讨论

颈型颈椎病临床上极为常见,以颈部症状为主,也是其他各型颈椎病共同的早期表现,是治疗的最有利时机。

针刺后溪穴配合太极拳功能锻炼是湖北中医药大学彭锐教授治疗颈腰椎病常用的方法。后溪穴为手太阳小肠经之输,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后溪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主要机理为“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因此后溪穴可治疗小肠经所过的头颈痛证。刺后溪穴的同时,指导患者做颈部左右旋转及前后运动,针刺疗法与运动疗法相结合,起到疏通经络,活血解痉的作用。24式太极拳左右倒卷肱,以脊柱为中枢,进行颈、肩及腰部功能锻炼,恢复颈椎的灵活性、柔韧性,可增强颈椎的稳定性,并可预防颈部低头所导致的疲劳性损伤。针刺后溪穴配合功能锻炼可以较好的缓解颈部疼痛、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也可以增加颈部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预防疲劳性损伤,达到比较好的临床效果。

[1]孙宇,陈琪福.第二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2003,31(8):72-76.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猜你喜欢

颈型颈椎病颈椎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四式一运”治疗颈型颈椎病30例
骨痛灵酊联合TDP治疗仪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游泳 赶走颈椎病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颈椎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失眠可能与颈椎有关
复方南星止痛膏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型颈椎病36例的临床探讨
巨刺灵骨、大白治疗颈型颈椎病急性期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