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氏中医儿科诊治多汗症体会
2011-08-15史来恩
史来恩
江苏省兴化市戴窑中心卫生院,江苏 兴化 225741
《医宗金鉴》云: “自汗属阳有虚实,或因胃热或表虚,睡中盗汗为阴弱,心虚血热随证医”[1]。也就是说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为汗液外泄失常的病症,小儿自汗、盗汗往兼有之。汗证是指小儿在正常环境中及安静状态下,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甚则大汗淋漓的一种病证。多发生于5以下儿童,其有偏汗、自汗、盗汗、臭汗的临床表现。身之左右一侧有汗,一侧无汗,称偏汗;睡中出汗,醒时汗止者,称盗汗;不分寤寐,无故汗出者,称自汗。《医宗金鉴》云:“自汗表阳虚恶冷,阳实蒸热汗津津,温汗阴虚分心肾,心虚不周火伤阴。”汗为人体五液之一 ,由阳气蒸化津液而来。《素问·阴阳别论》云:“阳加于阴,谓之汗”[2]。小儿汗证的发生,多由体虚所致。小儿脏腑娇嫩,元气未充,腠理不密,如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脾胃失调,肺气虚弱,均可出现自汗或盗汗。中医认为肺主皮毛,脾主肌内,表虚不固,故汗出不止。其因有气虚、湿热、脾湿、肾虚、胃热、营卫不衡等。即阳热致自汗,有实虚之分,又有肺、胃、肾等不同脏腑以及夹痰夹湿之别。气虚所致者,又有肺气不足及营卫不和之异。全身自汗多为卫气不固和湿热郁蒸,局部自汗多为肺胃湿热、阳明胃热、肾水不足及虚火上炎之证。在临床上应审证求因施治。
1 审证求因组方
1.1 气虚证
可见面色微黄而不华,全身易出汗,情绪亦易波动或活动则剧,伴有轻度畏风或怕冷,易感冒,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治宜益气固表,敛阴入阳。给家传验方《补气敛阴汤》:党参、嫩黄芪、甘草益气固表;炒白术益气和胃;健脾祛湿;乌梅、浮小麦收敛清热止汗;五味子、煅牡蛎、煅龙骨、黄精、肉苁蓉等敛阴入阳。
情绪易燥而舌红者,加黄芩、茯神清热祛燥,益气定神。睡眠欠佳者,加合欢花、钩藤熄风镇静。
1.2 湿热证
可见全身多汗,胸脘满闷,纳少恶心,倦怠无力,小便黄,舌质红或淡,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化湿,理卫敛营。给家传验方《清化敛营汤》:黄芩清热燥湿;制半夏消闷止呕;生薏苡仁、川厚朴健脾祛湿;乌梅、麻黄根、煅牡蛎、煅龙骨理卫敛营;黄精养阴生津降火;六一散、淡竹叶等解肌渗湿。
气虚者,加黄芪、太子参益气固表。痰涎多者,加橘红、竹茹化痰利湿。湿甚者,去黄精 ,加炒苍术健脾燥湿。脘腹胀甚者,加炒枳壳、莱菔子行气消胀。
1.3 脾湿证
可见头部多汗,纳差无力,腹满脘闷,畏风头重,或见形体消瘦,舌质淡,苔腻而黄,脉滑数或濡数。治宜芳者化湿,清热敛营。给家传验方《祛湿敛阴汤》:广藿香芳者化湿;黄芩、炒苍术清热燥湿;陈皮行气祛湿;茯苓、泽泻清淡渗湿;乌梅、煅牡蛎、嫩黄芪等敛营止汗。
头重畏风甚者,加桑叶、菊花、蔓荆子散风祛邪。腹脘胀甚者,加厚朴、枳壳、莱菔子健脾祛湿消胀。汗多者加黄精、浮小麦滋阴收敛止汗。
1.4 肾虚证
可见头部多汗,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倦怠无力,舌红苔薄黄。治宜滋阴养肾,敛营入卫。给家传验方《养肾敛卫汤》:熟地黄、黄精 、麦冬、五味子滋阴养肾;怀山药、泽泻健脾渗湿;乌梅、煅牡蛎、煅龙骨、浮小麦、糯稻根须等敛营入卫止汗。
阴虚甚者,加何首乌、山萸肉滋阴益肾。虚火盛者,加黄柏、知母滋阴降火。头晕耳鸣者,加菊花、川芎、天麻熄风祛邪。
1.5 胃热证
可见精神一般,手心足心易出冷汗,腋下有时汗多,味腥臭,口干且臭,时有饥饿感,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脉洪数或弦滑。治宜清热和胃,敛营固卫。给家传验方《清热敛营汤》:鲜生地、黄精 、麦冬滋阴生津清火;牡丹皮、黄芩、龙胆草清热泻火;白术益气和胃;乌梅敛营固卫;苍术、六一散等燥湿渗湿。
大便干结者,加大黄泄泻导湿。口干甚者,加玄参,知母清咽利喉。
1.6 营卫失衡证
可见偏汗 (身体一侧多汗)汗侧肌肤不温,皮肤划痕出现阳性,舌薄苔白或黄,脉细缓。治宜,调和营卫,收敛止汗。给家传验方《调和收敛汤》:桂枝温阳散寒;白芍、大枣、嫩黄芪益气调节营卫;乌梅、煅龙骨、煅牡蛎、浮小麦等收敛止汗。
苔黄有热者,加麦冬、地骨皮、六一散滋阴清热,解肌利湿。苔白有寒者,加鲜生姜温中散寒。
1.7 臭汗症,
证见手足心、阴囊自出汗,浸润不止,色黄而粘,奇臭,难与他人接近,尿黄,便干,舌红苔薄黄,脉滑数。为心火亢盛,湿热蕴熏而致,治宜清心泄火,清热化湿。给家传验方《清化收敛汤》鲜生地、黄精、知母养阴生津,潜热降火;黄柏、丹皮滋阴凉血泄火;地骨皮、黄芩清热祛湿;茯苓、六一散清热渗湿;乌梅、浮小麦、煅牡蛎等收敛止汗。
便秘者,加大黄泄火通便。尿少色赤甚者,加车前子、泽泻利尿祛湿。
2 中成药
(1)黄芪精口服液,1日3次,1次1支。作用:补血养气,固本止汗。用于气虚血亏,表虚自汗等。
(2)玉屏风口服液,1日3次,1次1支。作用:益气、固表、止汗。用于表虚不固,自汗恶风等。
(3)虚汗停颗粒,1日3次,1次1支。作用:益气养阴,固表敛汗。用于气阴不足的盗汗,自汗。
(4)龙牡壮骨颗粒,1日3次,1次1支。作用:强筋壮骨,和胃健脾。用于小儿多汗,夜惊等。
(5)生脉饮,1日3次,1次1支。作用:益气,养阴生津。用于气阴两亏自汗。
(6)家传自制《敛汗丸》,1日3次,1次3克。益气固本,收敛止汗。用于小儿多汗症。
3 讨论
史氏治疗时,首先是注重审证求因,从因论因,不可执一废从。《内经》谓:“阳加于阴,谓之汗”,又谓“阴虚者阳必凑之,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也”[3]。常言;“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自汗虽属阳虚,但亦有属阴虚者。《景岳全书·汗证》所言:“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4]。”也就是说盗汗者未尽属阴虚,治疗也未必囿于滋阴降火,清代王清任主张活血化瘀治疗多汗症也可获捷效。其次在任何一类的多汗诊治疗的方剂中均辅佐用乌梅。乌梅具有收敛肺气、心神,化生津液之用。《医门八法》谓:“神气散也,乌梅以敛之,”汗为心液,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汗液之固泄犹赖神明以驾御。《本经疏证》谓其“敛虚火”[5];配浮小麦可增其清热之不足。《本经逢原》云:“乌梅酸收,益精开胃,能敛肺涩肠,止咳敛汗”[6]。史氏认为:乌梅味酸涩,善清凉收涩,具有收敛生津的功效。既能养阴清虚热,又能涩肠,还可益精和胃,生津敛肺。史氏在治疗多汗的方剂中均巧配乌梅,用其之长,而避其之短。使乌梅可涩而不滞,敛而不阻,酸甘敛阴,合理发挥,均收到良好的疗效,供同仁参考。
[1]吴谦.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151.
[2]汪受传.中医儿科[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26.
[3]张荣春.张德超治疗汗症验案5则[J].中医杂志,2003,4:260.
[4]王红霞.盗汗未必尽属阴虚[J].中医杂志,2002,10:795.
[5]董其圣.盗汗净治疗盗汗75例疗效观察 [J].中医杂志 ,2000,9:549.
[6]凌一揆.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