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留置胃管固定方法与新式留置胃管固定方法的探讨

2011-08-15梁喜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17期
关键词:胶管胃管我院

梁喜芳

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内三科,广东 阳江 529500

留置胃管的固定是一直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临床上我们在使用传统的固定方式的同时也进行了较多的探索[1],近年来,许多护理文献也报道过各种尝试,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胃管固定不牢,或固定方法复杂等不足[2],工作中经过反复思索我们总结出一种制作简单、适用的固定方法。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09年3月~2009年6月神经内科留置胃管人数236例,随机分为两组,传统固定方法 (A组)109例与新固定方法 (B组)127例,胃管均采用扬州市新星硅胶厂生产的一次性使用硅橡胶胃管,规格型号16号。

1.2 方法

1.2.1 传统方法 置入胃管后分别用胶布将其固定于鼻翼和脸颊处[3]。

1.2.2 胶管、寸带的固定方法

材料:寸带一根 (80cm长0.8cm宽),胶管 (日常输液用的止血带)一根 (1.6cm长、内径0.5cm)。

制作方法:在胶管中间处剪直径0.4cm的孔道 (胃管恰可通过此孔道贯穿胶管且非人力作用胃管不能移动),将寸带从胶管中间纵向穿过,胃管盲端穿过胶管中间剪好的孔,滑到60cm处,常规置入胃管后,将胶管移至鼻尖处,寸带分别从两侧耳廓上缘系于枕后,松紧以能容纳两指为宜。

1.3 评价指标

①意外脱管率。

②固定胃管处皮肤受损状况。

③固定后病人是否存在担心胃管脱出的心理状况。

2 结果

在2009年3月~2009年6月,我院采用新固定方法意外脱管率、固定胃管处皮肤受损情况及心理负担情况均明显小于传统固定方法 (P<0.05)。

3 结论

3.1 胶管、寸带固定方法使意外脱管率降低

由于病人活动、出汗和皮肤油脂分泌,胶布固定不牢固,传统方法固定胃管需反复更换胶布,增加意外脱管的风险和护理人员的工作量[4]。采用胶管、寸带固定方法明显将低脱管率,且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3.2 胶管、寸带固定方法固定处皮肤无受损

传统固定方法使用的胶布刺激皮肤易引起过敏、水泡等皮肤受损情况,而新的固定方法无需胶布,且胶管有一定的宽度,牵拉力量由面颊沿耳上共同承载至枕后[4],对侧鼻孔皮肤不受压,无过敏、水泡等皮肤受损问题。

3.3 传统固定方法易发生意外脱管,病人由于担心胃管脱出,减少很多活动,不利于外科病人疾病恢复。胶管、寸带固定方法外观就给病人一种安全感,病人无心理负担且取材方便,制作简单。

[1]郑微艳,叶飞.三打结、三胶布胃管固定方法[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5):30.

[2]李玲,肖艳秋,白琳.介绍一种胃管固定法 [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4):346.

[3]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 理学 (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10.

[4]吕娟,祝贺.改良鼻胃管固定方法介绍[J].护理研究,2007,21(12):3107.

猜你喜欢

胶管胃管我院
振动环境下液压胶管疲劳寿命分析
振动环境下液压胶管疲劳寿命分析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再次离心血清分离胶管对常规生化指标的影响
介绍一种导丝插胃管的方法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
人本位理念在我院体检中心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