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首批定向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2011-08-15蒋培余沈志坤陆永良卢东民吴康丽吴勤生

中国全科医学 2011年19期
关键词:社区卫生定向全科

蒋培余,沈志坤,陆永良,卢东民,吴康丽,吴勤生

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投入的加大,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但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依然严重,其根本原因是合格全科医生的严重匮乏[1]。《浙江省卫生强省建设与“十一五”卫生发展规划纲要》中“实施乡村卫技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对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2]。湖州市为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市政府十分重视“农民健康工程”,根据“卫生强省”发展战略,针对农村卫生技术人才后继乏人的现状,于2007年3月下发了湖州市“关于定向免费培养农村医生工作的意见”[3]。受市政府委托,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于2007年率先在浙江省开展了定向免费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工作,并成立了课题组,围绕如何为农村社区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型全科医学人才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革研究与实践探索。

1 系统设计了定向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方案,以保证“用得上”

1.1 以“农村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科学确定了定向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课题组通过对湖州市农村社区卫生队伍现状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岗位要求的调研,将定向免费农村社区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为:面向农村社区,培养综合素质较高,能在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开展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六位一体”社区综合卫生服务的全科医学专门人才。

1.2 以“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为参照,初步制定了定向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标准。社区卫生服务不同于医院医疗服务,它要求社区医生为农村居民提供“六位一体”的社区综合卫生服务[4],而且为农村社区培养医学人才不能降低门槛,放宽要求,农村居民同样应该享受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5]。课题组根据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和岗位要求,参照“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对世界任何国家医学院校培养的医生在医学职业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交流与沟通技能,临床技能,群体健康和医疗卫生系统,信息管理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等七大领域必须达到的最低基本要求,开展了“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在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中的本土化研究,并制定了相应的培养标准。

1.3 以“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为依据,整合完善了以“一优化、二加强”[6]为特色的课程体系。“一优化”即在遵循“突出专业主干课,减少公共必修课,适当压缩医学基础课,增设农村社区全科医学必修课”的原则下,通过精简、整合、增设等方式对原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二加强”是加强预防医学、中医学和医学人文知识,加强社区综合卫生服务能力,以体现我国新时期“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的卫生方针以及农村社区“六位一体”综合卫生服务对全科医学人才“亦医亦友、亲情服务”的医学人文要求。为此,专业主干课程在原临床医学专业“人体形态学、人体机能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等6门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了“预防医学、中医学、全科医学概论”3门课程;必修课则调整为体现“六位一体”岗位要求的“社区保健与康复、社区急诊与急救 (院前急救)、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生育与生殖卫生、农村常见疾病防治”等课程;医学人文课有“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学、人际沟通学”等。为加强学生“社区综合卫生服务能力”的培养,将专业课中的实验实训内容以“项目化”形式整合为《临床基本技能课程》、《社区常用中医技术》、《社区常用护理技术》、《临床综合技能训练》以及《执业医师考试规范化培训指南》等独立开设的实验实训课程。

1.4 以“社区综合卫生服务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了定向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农村社区培养医学人才,要求其临床技能通科化、社区技能社会化[7]。故围绕这一核心,对校内实验实训、临床见习、岗前培训、毕业实习以及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环节进行系统衔接和整体优化,构建符合社区卫生服务岗位要求的、体现“防治结合、中西医结合、医护结合、服务与管理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针对该专业学制短、岗位要求高、学时少、任务重等特点,在学生“社区综合卫生服务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构建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学校、医院、社区三位一体、三年融通”的教学新形式。即以学校资源为主体,充分利用医院、社区的教学资源,按照学生能力培养的不同阶段和不同要求,将“学校教育、医院教育、社区实践”融通在学生三年的教学环节中,实现了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学生毕业时能基本达到助理执业医师的资格要求,较好地适应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岗位要求,成为新型农村居民满意的本土化全科医学人才。

2 探索实践了“校地共育”定向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新模式,以确保“下得去”

课题组根据定向农村社区医学人才“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订单式”人才培养路径,探索建立了“校地共育”定向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新模式。即紧紧依靠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共同参与培养方案制订、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教学质量管理以及招生就业等全过程,从而把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各地卫生行政部门的政策优势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需求的市场优势整体发挥出来,实现学校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以确保“下得去”。

2.1 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由课题组先行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了解政策导向,深入调研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以及去江西九江学院“取经”等,制定培养方案初稿后,邀请医学学科专业建设委员会专家以及卫生行政部门、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部门负责人参加培养方案修订认证会。将卫生政府部门及卫生行业对定向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的要求体现在培养方案中。

2.2 共同建设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利用市政府在实施“卫生强市、乡村卫技人员素质提升工程”等方面的政策优势,采用“校地共建,借力发展”模式,整合学校、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的优势人力资源。一方面,鼓励学校临床教师支援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参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的规范化建设、管理等,以加强临床教师社区卫生服务能力的建设;另一方面,从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选拔一批业务骨干,进行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充实师资队伍。建设一支具有全科医学教学理念和全科医学思维模式、掌握全科医学理论和实践技能、能满足定向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要求的师资队伍,切实有效地承担起培养高素质全科医生的重任。

2.3 共同开辟实践基地。实践基地是医学人才培养的根本保障。定向培养农村社区医学人才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必须以贴近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环境为出发点,以学生达到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岗位要求和适应未来发展为目标,构建了“以学校的临床技能实验中心为基础、以附属医院为业务指导、以县级医院为实践基地主体、以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辐射”的综合实践教学平台。2009年3月由市卫生局召开协调会,遴选了县区级医院、疾病控制中心和条件较好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27个实践基地,并开展示范性实践基地建设。

2.4 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在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高等医学院校作为实施医学教育的主体,有着不可替代的教育资源优势,但用人单位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此,一方面,通过开设专题讲座、政策解读报告会等,发挥好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行业在政策解读、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服务农村意识培养等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发挥好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床兼职教师在课程教学和实习带教中的重要作用,共同参与学生综合素质和社区综合卫生服务能力的培养。

2.5 共同参与质量管理。定向农村社区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管理应以满足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岗位要求和适应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为依据,由学校、卫生局职能处室、附属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部门选派专业人员组成质量管理检查组;通过“教学常规”以及“毕业实习中期教学检查和质量评估”等专项检查,对各教学环节实施全程实时过程管理和监控。在毕业实习中期教学检查中,检查组通过召开实习医院管理层、实习生二个层面的座谈会、检查教学资料、教学查房及病历分析、农村常见病种的技能操作、医患沟通等环节对实习医院带教情况以及实习生实习情况进行全面的质量评估,并将评估情况进行双向反馈,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2.6 共同参与招生就业。在定向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的招生就业工作中,学校紧紧依靠地方教育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用人单位等的合力作用,切实解决好生源的本土化问题、生源的质量问题以及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对人才数量需求和质量要求问题,最终保证定向免费生招生计划、培养任务和就业单位的落实,避免供需矛盾,实现学校与社会的共赢。

3 改革创新了定向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机制,以保证“留得住”

3.1 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构建了定向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的终身教育体系。为解决学生毕业后的学历提高、知识更新等问题,课题组在统筹本校高等医学教育、成人教育、湖州市全科医学培训中心教育资源的基础上,专门为“定向农村社区的全科医学生”设计了一个融“专科层次全科医学高等教育、全科医学专升本学历教育、毕业后全科医学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一体的终身教育体系。即学生在完成专科层次全科医学高等教育的学业后,可全部进入临床医学 (全科医学方向)专升本的学历教育项目,并将学历教育与全科医学岗位培训有机融合在一起,使学历教育真正成为一条满足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素质提升的主要途径,逐步完善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目前,浙江省首批122名定向农村社区全科医学毕业生参加全科医学方向专升本学历教育的有72人,占59%;参加全科医学岗位培训的有89人,占73%;直接到县级医院业务进修的有26人,占21%。该体系既相对缩短了人才培养周期,又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了学生对全科医学岗位的适应性,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对全科医学人才的要求。

3.2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积极开展定向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改革与研究。2007年至今,课题组围绕如何为农村社区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全科医学人才,在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研究与实践探索。先后有校级及以上教学研究课题8项:其中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1项,浙江省新世纪课题2项,浙江省教育教学规划课题2项,湖州市市校合作课题1项,湖州师范学院校级重点课题2项。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研究体系,为“校地共育”定向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3.3 以探讨农村卫生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为己任,进行了“校地共育”定向农村全科医学人才发展的对策研究。从2006年开始,课题组围绕定向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先后开展了多项调研活动。其中2006年12月形成的《关于湖州市农村社区医学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的报告》为市政府开展定向培养农村社区医生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2010年课题组与市卫生局职能处室合作开展了《湖州市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发展的对策研究》,研究报告中“未来10年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对社区医生和全科医生人才需求的预测以及湖州市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队伍建设的保障措施与发展对策”等,得到了市卫生局的充分肯定。

4 浙江省首批定向免费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成效

4.1 学生社会实践成绩显著 2008年暑期组织学生参加了《城市社区中老年居民健康状况大型调查》、《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现状及农村居民社区卫生服务利用与需求》等调研活动,“统筹高校资源、普及医疗知识、建设美丽乡村”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项目荣获2008年浙江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开展的《湖州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现状调查及研究》被评为学校2008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成果奖;学生深入社区,开展“医心医意”社区义诊活动,深受农村居民的欢迎和好评。

4.2 实习单位和用人单位评价满意 实习单位根据《湖州师范学院2010届 (首届)定向农村社区医学生毕业实习评价表》对122位学生实习期间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优秀53人,占43.4%;良好46人,占37.7%;中等22人,占18.0%;及格1人,占0.8%;无不及格人员。2010年7月浙江省首批122名定向农村社区全科医学生全部毕业到岗,其中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业66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就业25人,社区卫生服务站就业31人。12月课题组设计了《湖州师范学院2010届 (首届)定向农村社区医学毕业生工作情况反馈表》对毕业生的质量进行跟踪调查,用人单位评价结果显示:优秀称职72人,占59.0%;称职44人,占36.1%;基本称职6人,占4.9%;无不称职人员。

4.3 政府部门高度认可 “校地共育”定向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为浙江省开展定向免费培养农村社区新型医学人才探索了一条新路子,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2009年3月由省卫生厅、教育厅等四厅联合发文,确立了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浙江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等3所院校为定向免费农村社区医学人才的培养基地,从而开创了浙江省定向免费培养农村社区医学人才的新局面。2009年11月在《关于报送定向培养农村社区医生前期试点工作总结的报告》会上,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作为已招收三届学生、完成一轮培养的惟一学校,对“‘校地共育’定向免费培养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的研究与实践”做了重点介绍,得到了教育厅、卫生厅有关领导的高度认可;2010年浙江省卫生厅又把“校地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编入了《浙江省卫生科教事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的“基层健康卫生人才保障行动计划”中,在定向免费培养农村社区医生项目中加以推广。同年,“‘校地共育’定向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荣获湖州师范学院教学成果奖评比一等奖。

经过近4年的改革研究和实践探索,科学设计了定向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方案、探索实践了“校地共育”定向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了定向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策略,并在我校开展的定向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中进行了教学实践。实践证明,“校地共育”定向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策略等为本校定向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确保了人才培养质量。2010年首批122名定向就业的农村社区医学生已全部到岗,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在全省定向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工作中起到了一定的示范、推动作用。

1 叶水福,李小明,王遂龙,等.浙江遂昌县开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探索和体会 [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8):1450.

2 浙江省卫生强省建设与“十一五”卫生发展规划纲要[S].浙政发 [2006]55号.

3关于定向免费培养农村医生工作的意见 [S].湖政发[2007]36号.

4 王桂云.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2):2185.

5 蒋健敏,朱炜,孙政,等.对当前农村卫生队伍建设的分析与思考 [J].中国卫生经济,2009,28(2):32-34.

6 沈志坤,蒋培余,钱金方,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22(2):56-58.

7 鲍勇.把握卫生服务和谐模式 全力培养合格社区 (全科)医生[J].中国社区医师,2008,24(2):6-7.

猜你喜欢

社区卫生定向全科
中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大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基于FANUC-31i外部一转信号在三档主轴定向中的应用
全科医生培养还需添柴加油
突显独特之美 发挥全科价值
芜湖:社区卫生机构公办民营
社区卫生发展“老大难”还在
全科专业招生“遇冷”
农村社区卫生机构试试“托管制”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