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族药八边叶 (八角枫)的研究进展

2011-08-15马春云杨怀镜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21期
关键词:须根消旋吡喃

马春云 杨怀镜

1.云南省楚雄州食品药品检验所,云南 楚雄 675000;2.云南省大理州食品药品检验所,云南 大理 671000

白族药八边叶 (白语:piarpiaoryier)为八角枫科八角枫Alangium chinese(Lour.)Harms.的根,别名白龙须、八角梧桐、五角枫等[1],也有文献报道同属植物瓜木 (Alangium platanifolium)的根也作八角枫入药[2]。八角枫有毒,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散瘀止痛功效。主治风湿性关节痛、跌打损伤、精神分裂症。根有毒[1,3],我国西南诸省民间用于治疗风湿痛,常因使用不慎或过量发生中毒甚至死亡[4、5、6]。

1 生药学研究

1.1 药材性状 根呈圆柱形,略呈波状弯曲,长短不一,长者可至1m以上,直径2~12mm,有分枝及众多纤维须状根或其残基。表面棕黄色至灰褐色,栓皮纵裂,有时剥离。质坚脆,折断面不平坦,黄白色,粉性。气微,味淡[2]。

1.2 许华等[7]报道了八角枫花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及TLC鉴别方法,以区分金银花与八角枫花。蒋媛媛等[8]报道了八角枫与瓜木在生药学方面的区别:二者组织切片的主要区别是八角枫皮层与韧皮部的草酸钙簇晶多,石细胞少,而瓜木皮层与韧皮部的草酸钙簇晶少,石细胞多;二者粉末特征没有明显的区别,主要特征(1)纹孔导管中纹孔增厚的方式是以六边形或圆形增厚,排列紧密。(2)石细胞多,胞腔小,层纹明显,有些石细胞胞腔大,无层纹。(3)薄壁细胞有纹孔,细胞壁呈连珠状增厚。

1.3 八角枫呈现生物碱的沉淀反应,瓜木不呈现生物碱有沉淀反应。在实验条件下八角枫TLC在Rf值为0.76处有一个桃红色的生物碱斑点,而瓜木无对应的斑点。

2 化学成分研究

2.1 生物碱 八角枫及瓜木干燥的根、茎、枝条含喜树次碱 (venoterpine) 和消旋毒藜碱 (dl-anabasine)[2、9]。

蒋媛媛等[10]报道了针椒巴布剂八角枫的TLC鉴别实验研究结果。田金改等[11]建立了八角枫所含生物碱dl-毒藜碱含量测定方法。

2.2 挥发油 龚复俊等[12]用GC/MS/DS/联用技术分析了水蒸气蒸馏得到的八角枫枝叶挥发油,鉴定出59种化学成分,其主要成分为:1,8-桉叶素 (43.325%)、β-侧柏烯 (10.713%)、丁香酚甲醚 (7.088%)、A2松油醇(7.017%)、α-蒎烯 (5.830%)等5种化合物。被鉴定的59种成分,共占挥发油总量的97.04%。宋培浪等[13]应用GC-MS联用技术,结合标准谱库,对黔南地区惠水产八角枫干燥茎叶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乙醚精油共分离并鉴定55个已知成分;石油醚精油共分离并鉴定28个已知成分。精油不同制备方法,其主要成分差异较大,乙醚精油中以长链脂肪酸为主,石油醚精油主要成分为短链烷烃。

2.3 其他成分 Itoh A等[14、15]从八角枫 (Alangium chinese)的叶中分离到6’-O-β-D-吡喃木糖基水杨苷、6’-O-反式-咖啡酰基水杨苷、苯甲基乙醇β-D-吡喃葡糖基- (1→2) - [β-D-吡喃木糖基 - (1→6)]-β-D-吡喃葡糖苷、2’-O-β-D-吡喃葡糖基水杨苷、2’-O-β-D-吡喃葡糖基-6’-O-β-D-吡喃木糖基水杨苷、水杨苷、4’6’-O(S) -六羟基二酚基水杨苷、鄂西香茶菜苷 (henryoside)、6’-O-β-吡喃葡糖基鄂西香茶菜苷、苯甲基乙醇β-D-吡喃木糖基 (1→6)吡喃葡糖苷、Z-六-3-烯-1-醇β-D-吡喃木糖基 (1→6)吡喃葡糖苷。伊藤笃子[16]从中国云南产八角枫 (Alangium Chinense)叶中分离得到去甲基八角枫苷、水杨苷等。

3 药理作用研究

3.1 肌松弛作用 八角枫须根煎剂和八角枫总碱腹腔注射或静脉注射均可使犬、兔、大鼠和小鼠产生显著的肌肉松弛作用[17、18]。其有效成分为消旋毒藜碱,研究[18]表明消旋毒藜碱有明显的横纹肌松弛作用,其作用点在于阻断神经肌接点的传导,对肌肉本身无直接作用;消旋毒藜碱对神经肌接点有较高的选择性,在肌肉松弛剂量下对神经的作用并不明显。犬、家兔、小鼠实验表明,消旋毒藜碱的肌肉松弛作用开始时为去极化型阻断,以后逐渐转化为抗去极化型阻断,并可被新斯的明对抗,故消旋毒藜碱为双相型肌肉松弛[19、20]。丁辰等[20]实验显示 0.5mg/kg 消旋毒藜碱快速注入麻醉猫的静脉内后,隔肌自主收缩停止,电刺激胫神经时胫前肌的机械收缩反应停止。等量消旋毒藜碱缓慢注入静脉后,隔肌自主收缩良好,胫前肌的机械收缩反应却消失;0.75~1.1mg/kg消旋毒藜碱分次而缓慢注入时,胫前肌机械收缩反应消失,膈肌仍保留良好的自主收缩。

3.2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安徽医学院[21]的实验表明,八角枫中酸性成分毒性小,具有一定强心作用,且能增强强心苷和利尿药的作用,这些与临床观察基本吻合。浙江医科大学[19]通过观察呼吸麻痹量之八角枫碱对兔心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短时间的窦性心动过缓,其他心电图无明显改变;八角枫碱如所给剂量适当,且又缓慢静滴给药,一般仅引起短时间的血压略升与心率稍慢,对心血管系统的干扰不大。章元沛等[22]的研究显示八角枫碱如用快速静注给药,即使不到肌松量,也会出现血压剧升,室性早搏、窦性静止、房室阻滞以及室性心动过速等心律紊乱;快速静注八角枫碱的心律扰乱作用可因短时间内多次重复给药而明显减轻,显示有急性耐受现象;从使用α-受体阻断药、神经节阻断药、结扎肾上腺等实验的结果看来,八角枫碱的升压作用主要通过兴奋肾上腺髓部和交感神经节,促进去甲肾上腺素等儿茶酚胺类物质的释放而来。

3.3 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八角枫须根煎剂1.25~1.5g/kg或八角枫总生物碱1.0~1.0mg/kg家兔静脉注射,均可出现呼吸兴奋,剂量加大时呼吸停止[17、18]。余应年[23]通过动物实验证实八角枫碱可通过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菸碱型受体而反射地引起呼吸兴奋,还可通过延髓浅表化学感受装置的作用而引起呼吸兴奋。薛开先[24]通过清醒家兔与麻醉家兔的比较研究表明,八角枫碱具有一定的中枢 (包括呼吸中枢)抑制作用,而全麻药物增强了这一效应,从而加深和延长了呼吸抑制,影响了新斯的明的对抗效应,而中枢性呼吸兴奋剂蟾力苏则具有显著的对抗效果。

3.4 其他药理作用 八角枫支根醇提取液灌胃,可使小鼠产生抗早孕与抗着床作用[25]。

4 毒性[2]

小鼠腹腔注射八角枫须根煎剂的LD50为9.98g/kg。兔静脉注射须根煎剂1.25g/kg,犬静脉注射4g/kg,可产生抽搐,随即转入四肢瘫痪,呼吸停止。八角枫总碱静脉注射的兔最小肌肉松弛量与最小致死量分别为2.47mg/kg、0.17mg/kg与5.65mg/kg、0.58mg/kg。消旋毒藜碱静脉注射,家兔最小肌肉松弛量与最小呼吸麻痹量分别为1.18mg/kg、0.092mg/kg与 1.47mg/kg、0.13mg/kg。八角枫总碱1.9mg/kg,家兔静脉注射,连续15d,可见肾脏有轻微灶性炎症或坏死,肝脏轻度脂肪变性,轻度炎症或坏死。

5 临床及应用

5.1 白族用药经验 药用根、叶。微苦、咸,温,有小毒。祛风除湿,活血祛瘀。用于治疗风湿麻木,瘀肿,骨折、跌打损伤,疟疾。每次用量5~10g。忌豆类、腥味及酸冷食物。

选方:八角枫10g,三七10g,重楼10g,拐牛膝10g,共研细粉,开水吞服,1日3次,每次2g,治腰肌劳损;八角枫根15~30克,黄酒、水各半煎服,治跌打损伤、四肢麻痹;八角枫根1.5克,炖鸡吃,治半身不遂;鲜八角枫叶捣烂,敷伤口周围,治毒蛇咬伤。

5.2 陶伟垣等[26]报道了20例顽固性肺咯血病人经用复方八角枫煎剂治疗,治愈18例,2例无效,治愈者经随访均未复发。解放军第32陆军医院精神科用八角枫根须部分,配合小剂量安定剂治疗精神分裂症病人50例,痊愈13例,显进7例,进步9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为58%[27]。吕维斌等[28]报道用手法加八角枫散治疗肩关节周围炎56例中,治愈36例,好转18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为96.43%,推拿次数最少的6次,最多24次,随访35例,半年内未见反复。彭享娣[28]曾用八角枫根煎水外洗治疗皮肤病甚效,并以八角枫为主治疗几例多番治疗无效的脂溢性皮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3 苏爱诚[29]报道了八角枫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水服,以须根或鲜枝15~35克煎水服,每天2次。酒浸:一般以慢性患者为主,又适合于酒类,选择上好白酒或米酒酌量和一定的药量 (鲜者多放,干燥少用)。热天浸泡一周,冷天浸泡两周可以服,从小量开始逐渐增量,患者感觉病情和身体最舒适感为最佳用量。急性病:如起病急、疼痛严重、风湿病、跌打损伤等,取鲜根或须根,鲜枝适量煎好后,加入一定的白酒同服 (初服以少剂量开始)。炖肉:如猪瘦肉、猪脚,取洗净之鲜须、枝 (如用肉2~3两,药量适当,鲜者30~40g)共炖烂后一次吃完。外用:外薰、浸、泡、洗选择根须或花叶,鲜干不限多少,煎水先用热气薰患部,药液降温后将患部放入药水中浸泡,最后反复洗洁共约30分钟,每天1~2次,如风湿骨痛、局部神经痛、跌打损伤等安全有效。外敷:取鲜根、须根或花叶捣烂为糊状直接敷于患部,每天1次。或取干根、须根或花叶烘干研粉,用1/2凡士林调为软膏,敷于患部,每日1换。

6 小结

6.1 八角枫辛温有小毒,数千年来民间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腰肌劳损等疗效可靠,其优点是疗效可靠,药源广泛,经济方便,随处可采,随手可得。由于八角枫有毒,尤其八角枫须根毒性更大,服用过量或未炮制品可致中毒,故使用时必须严格控制剂量,一般从小剂量开始,直至出现不同程度的软弱无力、疲倦感为度,孕妇、小儿和年老体弱者忌用。有关八角枫的用量,文献记载根内服煎汤用量为3~9g、须根1.5~3g,最大用量不得过30g。

6.2 目前对八角枫的研究主要针对根所含的生物碱,对其它部位及其他化学成分的研究尚不充分。新的分离分析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这一民族药的深度研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大理中药资源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1:228.

[2]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大辞典 (第二版)[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2.

[3]全国中草药汇编 (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4.

[4]陈翼胜,郑硕.中国有毒植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58.

[5]张昌华,王登文,许小明,等.八角枫中毒死亡1例[J].法医学杂志,2008,24(2):155.

[6]潘友生,甘锡民.八角枫中毒致死1例[J].江西中医药,1984,5:47.

[7]许华,曾懿.金银花与伪品八角枫花的鉴别[J].基层中药杂志,2002,16(5):39.

[8]蒋媛媛,伍卫红,彭荣珍,等.中药八角枫生药学的初步研究[J].广东药学,2004,14(5):8.

[9]浙江医科大学,上海药物研究所.八角枫中有效成分的化学研究[J].新医药学杂志,1974,9:26.

[10]蒋媛媛,彭荣珍.针椒巴布剂中两面针和八角枫的薄层色谱实验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5):1071.

[11]田金改,杜庆鹏,金红宇.风湿胶囊中八角枫药材dl_毒藜碱含量测定[C].第八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与第五届全国药用植物和植物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

[12]龚复俊,王国亮,张银华,等.八角枫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J].武汉植物学研究,1999,17(4):350.

[13]宋培浪,韩伟,程力,等.到黔产八角枫茎叶精油成分研究[J].贵州化工,2006,31(6):20.

[14]徐诺摘译.八角枫中的二个新的酚苷[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8,20(3):152.

[15]龚苏晓摘译.八角枫中的苯甲基醇苷和水杨基醇苷[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2,24(3):183.

[16]伊藤笃子.八角枫的酚性糖苷[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7,19(6):52.

[17]八角讽临床研究协作组.肌松剂盐酸八角枫碱的临床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1978,58:345.

[18]浙江医科大学.肌肉松弛剂八角枫的药理研究与临床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1972,(1):44.

[19]浙江医科大学.八角枫碱肌肉松弛作用的研究[J].新医药学杂志,1974,10:45.

[20]丁辰,金中初.八角枫硷对隔肌的松弛作用及新斯的明对抗作用的研究[J].浙江医科大学学报,1981,10(6):270.

[21]安徽医学院八角枫基础研究组.八角枫 (瓜木)中酸性成分的实验研究[J].新医药学杂志,1974,8:46.

[22]章元沛,杨秋火.关子八角枫碱心血管系统作用的若干实验观察[J].浙江医科大学学报,1981,10(6):262.

[23]余应年.八角枫碱对外围和中枢性化学感受装置的作用[J].浙江医科大学学报,1981,10(6):267.

[24]薛开先.蟾力苏、新斯的明对抗八角枫碱引起的呼吸麻痹的实验研究[J].药学学报,1979,14(12):738.

[25]舒振兴,李雯.八角枫治疗不孕症[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82,4:13.

[26]陶伟垣,陶立青.复方八角枫煎剂治疗顽固性肺咯血20例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1999,1:34.

[27]解放军第372陆军医院精神科.八角枫治疗精神分裂症50例临床小结[J].1977,3(4):275.

[28]吕维斌,杨丽华.手法加八角枫散治疗肩关节周围炎56例报告[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1,6:22.

[29]彭享娣.以八角枫浸洗为主治疗泛发性神经性皮炎一例报道[J].湖北中医杂志,1979,2:23.

[30]苏爱诚.八角枫临床应用简述 [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4,(12):160.

猜你喜欢

须根消旋吡喃
植物的“嘴巴”
小分子螺吡喃光致变色化合物合成研究进展*
黄连须根提取物生物碱类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
麦冬须根正丁醇萃取物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空间旋转目标涡流消旋概念与仿真分析
基于刚体自由转动的连续推力消旋方法研究
一种氨基酸衍生物消旋的新方法
3-叠氮基丙基-β-D-吡喃半乳糖苷的合成工艺改进
1-O-[3-(2-呋喃基)丙烯酰基]-β-D-吡喃果糖的合成及应用
白及须根与块茎的多糖成分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