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莒南县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与治疗

2011-08-15

中国猪业 2011年12期
关键词:莒南县患猪体病

王 佳

(山东省莒南县畜牧局,山东省莒南县 276600)

1997年莒南县首次发现猪附红细胞体病,临床上所见患猪均为断奶仔猪。近几年来该病发病率逐年递增,规模猪场和散养户各种年龄、品种和用途的猪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病,发病猪只的临床症状也有一定差异。笔者亲临各规模猪场 (户)对病猪进行详细检查、反复观察,经过综合诊断,采取针对病因和症状的两种疗法相结合,治愈率95%以上,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将对该病的综合诊断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 临床症状

不同年龄、品种的发病猪临床表现有差异,与猪群免疫状况、有无继发感染和猪群的饲养管理等因素密切相关。

发病母猪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大多在39.6~41℃,食欲减退或不食;眼结膜潮红,有少量眼屎;拉栗状干粪,尿浓茶色。部分母猪耳部、腹下及外阴皮肤出现紫斑;乳房和阴唇肿胀。极少数母猪死前出现吐血、便血。大部分被感染的母猪表现为流产、产弱胎、死胎和产后无乳、屡配不孕等繁殖障碍现象。病程一般在1~2周,有的长达1个月左右。

发病仔猪临床症状:病初一般体温升高至40~41.5℃,呼吸加快,有的呈腹式呼吸,食欲减退或废绝,可视黏膜苍白,耳部、尾根、体表皮肤发紫,个别仔猪耳廓边缘发生坏死。粪便多干燥或干稀交替,尿量少而黄,患病猪互相拥挤在一起,被毛粗乱,肌肉震颤,病到后期体温下降,衰竭死亡,死亡率多在30%左右。病愈猪生长缓慢,有的成为僵猪。

发病育肥猪临床症状:病初患猪体温升高至40~41.5℃,精神萎顿,少食或不食,喜饮凉水,粪便干燥,有的患猪排出黑色粪便,病重猪排出似煤焦油样黑色稀粪,尿多深黄。少数患猪排出暗红色血尿,呼吸急促,咳嗽,哆嗦,行走不稳,后肢麻痹,不能站立。

部分患猪全身皮肤发红 (其中一例右侧皮肤发红),继而耳部、鼻盘、颈、腹下皮肤及尾根等处出现紫红色瘀血斑。病到后期,体温下降,机体逐渐衰竭,卧地不起,皮肤苍白,黄染,可视黏膜苍白,全身循环系统障碍,衰竭死亡。病程一般1~2周。

发病种公猪临床症状:后备种公猪发病症状与育肥猪基本相似,但其阴囊皮肤多呈紫黑色。成年种公猪表现症状略轻,镜检精子数量减少,活力下降,配种受胎率大大降低。

2 剖检变化

患猪皮肤、黏膜苍白,耳尖、腹下、四肢末端出现紫红色斑块;血液稀薄水样,无粘性,凝固不良;全身肌肉色泽变淡;肠系膜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出血肿胀,切面多汁,有的呈铁锈色;肝脏明显肿大、质脆;胆囊膨胀,囊内充满绿色胶冻样胆汁;脾脏肿大,质地柔软,呈暗红色,有的有梗死灶或少量出血点;肺有出血斑或出血点;胃肠粘膜脱落,有的出现出血块,曾见一患猪胃内有200g血块;肾脏肿大,外观颜色发白,可见出血点;心脏肌肉非常柔软,颜色变淡,心内、外膜有出血点。

3 实验室诊断

从高热期病猪耳静脉采血,取血一滴放在洁净载玻片上,再放一滴生理盐水稀释,推移涂片,待自然干燥固定,姬姆萨染色,置高倍油镜下观察,发现盘状、逗点状、月牙形紫红色虫体附着在红细胞上,红细胞边缘不整,呈锯齿状或星状。依据临床表现,剖检病理变化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

4 治疗

治疗该病应将对因疗法和对症疗法相结合,同时要加强饲养管理,适当增喂青绿饲料,以增进食欲,逐渐恢复胃肠功能。

对因疗法:土霉素注射液:20mg/kg·bw,每天肌注 1次,连用 5天;血虫净:5~10mg/kg·bw,用生理盐水将药物稀释成5%,隔日1次肌注,一般用 2~3次即可;914注射液:0.2mL/kg·bw,1天注射1次,连续使用2~3次,本品每头用量不宜超过30mL;病猪感染本病后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为防止继发感染,可同时应用长效复方治菌磺注射液,每隔3日1次,连用3~4次。

对症疗法:高热不降的,可用柴胡针剂,该病一般不宜使用安乃近类退热药物,以防诱发溶血性贫血;气喘明显的,可用卡那霉素或丁胺卡那霉素;排血便、血尿的,可用维生素k类、安络血、止血敏及钙质剂等;贫血、黄疸严重的,可用VB12、补铁王、VC等;尚有食欲的,可在每公斤饲料中加入阿散酸 (或洛克沙胂)200mg,四环素原粉300mg(或土霉素 400~600mg)、磺胺增效剂 (TMP)100mg,连喂10天,以后改用一半的剂量,连喂1个月。

5 体会与小结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近几年新发现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的疾病,一般认为该病主要由节肢动物传播,多发生于5~11月份,从莒南县流行情况看,7~9月份为高发期,12~1月也有发生。今年1月份有2个小型养猪场发生过此病,发现猪圈内外有不少老鼠窝。

该病的发生除了与蚊蝇等节肢动物有关外,与鼠类也有一定关系,所以应该注意灭鼠。

该病的临床表现不一,有急性、亚急性、慢性之分,不同年龄、品种的猪表现也有一定差异,若有继发感染,可见继发病的相应症状,使临床表现更为复杂,应注意鉴别诊断,要与症状相似的病毒病和细菌病如猪瘟、副伤寒、链球菌病、猪肺疫等区分开,以免误诊。

病程除最急性病例外,一般在1~2周,极少数病程长达1个多月。对于本病的治疗单一药物疗效不理想,需采取对因疗法和对症疗法相结合的方法,方能取得理想效果。应根据患猪的病情轻重、缓急进行对症治疗,治疗此病不要过于心切而乱用药,必须视病情的发展科学用药。

猜你喜欢

莒南县患猪体病
肉牛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防治措施
猪疝的手术治疗方法探讨
星空下的我们
闲散生活
浅谈高热性猪病诊疗和防制对策
平欧杂交榛在莒南县的栽培技术
猪副伤寒的诊断及防治
2016年莒南县城镇化发展状况简析
猪弓形体病的诊治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治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