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温病理论浅析手足口病

2011-08-15安钢

关键词:温病外感疱疹

安钢

(天津高等医学专科学校,天津 300222)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诊治及预防方法的一门临床科学,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温病学将温病病名与传染性、感染性疾病对应,主要针对于病因治疗,同时对传染病有辨证优势和治疗优势。近年来,随着传染病的不断新生,温病学在现代医学的多种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的诊治中亦得到有效应用。温病学对疾病的命名,主要以四时主气、发病季节、临床特点为依据,一种温病可包括多种传染病及感染性疾病,即某一季节发生的多种疾病,概括为具有多种证型的某一种温病。

手足口病实际上是一种全球性的传染病,由柯萨奇A16型、肠道病毒7l型等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性急性传染病,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前者多感染了柯萨奇A16型,后者多由肠道病毒71型感染引起,本病致死的主要原因为脑膜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手足口病有季节性发病特点,多发于春季[1]。

手足口病命名在中国古代无明确记载。但是,古代医籍中有关“湿温”、“疮疹”等的大量论述,对于我们以中医学理论认识手足口病有一定借鉴价值。如《小儿药证直诀·疮疹候》说“其疮出有五名:肝为水疱,泪出如水,其色青小;肺为脓疱,如涕稠浊,色白而大;心为斑,主心血,色赤而小,次于水疱;脾为疹,小次斑疮,其主裹血,故赤色黄浅也。”提出疮疹有多种,因病变脏腑不同而有异。因此,可将手足口病归为“疮疹”、“疱疹”等范畴。《丹溪心法·痘疮九十五》说:“小儿疮疹……始发之时,有因伤风寒而得者,有因时气传染而得者,有因伤食呕吐而得者,有因跌扑惊恐蓄血而得者。”详细概括了小儿疮疹的四种病因。《温热论·二十八》说:“春夏之间,湿病俱发疹为甚。”提出发疹性疾病与外感湿邪有关。此外《活幼新书·明本论·疮疹二十六》说:“疹毒乃天行气运变迁之使然,亦随天地乖戾之气而受病,故日时气”。更加明确了时邪疫毒与疱疹性疾病发病的联系[2]。

中医温病将传染病病原体命名为“戾气”、“杂气”等。因“戾”乃暴戾之意,主要是指致死率较高的烈性传染病病原。手足口病为急性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应属于“疫”病范畴,从患者的临床表现来看,多以热证为主,属温热性质的疫病,故当属于温疫(瘟疫)。由于从手足口病预后来看,绝大多数预后良好,多经l周左右而康复,危重症甚至导致死亡者比例很小,应属于“微疫”或“杂疫”而非“大疫”,因此认为手足口病的病原似应列为“杂气”更合理。由于手足口病发病又有较强的季节性,也可归于“时疫”(时气病)的范畴[1]。

温病属外感热病,致病因素是温邪;有明显的急性发热过程。其次温病中的温疫是感受“天地之疫气”,病邪从口、鼻、体表侵袭人体,感染后又可通过呼吸或接触传染他人;再次温病发生与外感邪气关系密切,非其时而有其气,不同季节、气候、地域,引起不同类型的温病。最后温病发展变化有特殊的规律性。病程变化由表入里、由浅入深、因实致虚、由功能失常到实质损伤。后期若正气足以祛邪外出则渐愈,若邪盛正衰则病情加重或死亡[1]。

温病“卫气营血”分析,手足口病时邪属温热疫疠之邪,其发病及传变过程具有卫气营血病机演变规律。从卫气营血的传变出发,时邪由口鼻或皮毛而人,首犯肺卫,肺气失宣,则见发热、流涕等肺卫失宣证。若邪毒入里,燔灼气营,外泄肌肤,则出现壮热口渴、心烦躁扰、肌肤发斑、发疹等气营两燔证;若病情进一步发展,血热炽盛,耗伤阴血,累及心、肝等脏,则可出现痉、厥、闭、脱等各种重危症候[2]。

温病“三焦辨证”分析手足口病,《温病条辨》“温病由口鼻而入,自上而下,鼻通于肺,始于手太阴,太阴金也,温者火之气,风者火之母,火未有不克金者,故病始于此”“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则传下焦,肝与肾也”。故凡温病初期,邪在卫分,归为上焦温病;凡温病后期,热甚伤津,邪人肝肾,归为下焦温病。根据手足口病的起病、病程、临床特征,当属于中医温病学“湿温病”范畴。由于外感湿热邪毒,湿热内蕴,内外交争,心经之火上蒸于口舌,脾胃湿热熏蒸于四肢,循经而发为疱疹。其发病具有邪正消长特点,分为邪盛初期、邪盛极期、邪减正复期;为上焦实热,中焦虚寒,下焦阴火,各经传变所致的特性[3]。

综上所述,温病学是用来指导治疗现代热病及传染病的一门临床学科,而手足口病归属中医学的温病范畴,其病因病机为外感时邪疫毒、内有脾胃湿热或蕴热,内外之邪相互搏结,循脉而行,上蒸口舌,内伤脾胃,外及四末,故见口舌生疮、溃疡及手足心疱疹,少数重症患者会出现毒邪内陷,蒙蔽心包,扰动肝风,窜及经络,病位在肺、脾,涉及心、肝、脑窍。采用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的温病学的辨证纲领,即前者主要反映温热病邪感人以后浅深传变情况,而后者则主要反映温热病邪在人体传变的部位高低以及与脏腑的关系,以及手足口病病程、皮疹特点及全身症状来辨别邪正消长情况,从初起病邪在肺卫,继而邪及气营而见疹,终则达到邪减正复而向愈[4,5]。

[1]杨华升,杨薇,李娜等.手足口病的中医学病因特点分析[J].环球中医药,2010,3(6)413-415

[2]孙晓虹,薛飞.手足口病中医理论溯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6):154-155.

[3]王丽杰,董宇翔.甲型H1N1流感的温病学探讨[J].吉林中医,2010,30(2):99-101.

[4]高阳.谈温病学及其临床中的运用[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4,6(5):363-364.

[5]庞秀花.温病的辨证技巧[J].北京中医,2007,26(12):780-783.

猜你喜欢

温病外感疱疹
基于温病古籍的寒疫辨治规律分析
痰热清治疗小儿疱疹性峡炎的疗效分析
清咽散外敷涌泉穴在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治疗的应用价值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100例
止嗽散加减治疗外感咳嗽36例
参与式教学法在温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疱疹性口炎疗效观察
留学生温病学教学体会
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走罐治疗外感高热30例
宣肺止咳汤治疗外感咳嗽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