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工培训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1-08-15岳素梅王静静朱新玉

种业导刊 2011年6期
关键词:劳动力农民工职业

岳素梅,王静静,朱新玉

(民权县农业局农广校,河南 民权 47680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始从农村流向城市,这不仅缓解了农村的就业压力,也为城市发展和方便城市居民生活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大量农村劳动力既没有打工所必需的一技之长,也缺少保护自己的法律知识和城市生活常识,因此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一定的专长和技术,增加获取参与人口流动的条件与机会,对于顺利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流动具有重要意义。

1 农民工教育培训状况的背景分析

中国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研究这些背景,有利于我们深入认识和把握农民工教育培训的问题。当前在城市工作的农民工面临高校毕业生就业高峰、城镇新增人口就业高峰、农民工进城高峰、城市下岗再就业高峰等就业市场的四峰交叠,而且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农民工就业压力增大。城乡二元结构和农民工的低质量、低层次教育培训加剧了农民工在平等进入城市就业市场的压力,他们面临再就业市场的不平等竞争,多数都被挤入低端劳动力市场。除了在法律上平等对待农民工之外,还要从观念上、心理上理解农民工,让农民工能够形成对城市的认同,促进有条件留在城市的农民工市民化,以改变城乡人口结构。

1.1 社会背景:劳动力过剩与素质竞争

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村劳动力不断从农村和农业中转移出来,这些劳动力的顺利转移需要接受必要的教育培训,给农村教育培训带来了相应压力。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后,也面临严酷的就业市场竞争,农民工由于素质相对低下,只能在低劳动力市场工作,而且许多行业还不能胜任,这也带来了相应的教育培训压力。

1.2 制度背景:二元结构与贫困积累

目前,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壁垒逐渐弱化,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制度壁垒逐渐被取消,但市场壁垒仍然存在。在市场经济中,乡村目前现代化水平的生产力水平无法与城市现代文明的生产力水平相竞争。农民工前期家庭经济积累难以支持现代城市文明下的生活和工作,难以支付相应的城市行业教育培训。

1.3 教育背景:质量低下与吸引力不强

今天的农村劳动力知识文化水平落后和技术缺乏与以往农村教育的发展和农村职业教育的缺乏有着必然的联系。农村教育长期以来的为农服务定位和基于户籍制度的城乡分割,使农村教育成为精英化的追求,大多数学生没有接受初中和高中阶段教育的积极性。

职业教育质量低下,没有为农村人口转移准备好技能基础。农村职业教师的情况可以反映出农村职业教育的质量状况,专业课教师和普通文化课教师的比例失调,文化课教师的比例普遍偏大。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职业教育所要求的知识结构不相适应,缺乏必要的工作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技能。职业教育教师参与继续教育机会少、层次低、培训形式单一、培训内容与教育教学实际脱离,追求学历达标,忽视内在质量。农村成人教育长期以来以扫盲工作为中心,没有承担起培养农村成人相应技能的能力。

2 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的分析

2.1 学历较低,文化素养差

必要的文化知识水平是农民工接受教育培训的基础。没有相应的学历教育,没有必要的文化知识学习,会对农民工教育培训形成很大障碍。学历低成为农民工接受教育培训的一个重要问题。

2.2 技能起点不同,整体素质较低

必要的培训是农民工进行城市工作生活所必要的,但是许多农民工在打工前往往没有机会接受培训。调查发现,只有12.5%的农民接受过进城打工培训,7.4%的农民工接受过进城打工培训。32.6%的农民在家里时接受过种植养殖培训,12.0%的农民工在家里时接受过种植养殖培训。多数农民工的培训都是“边干边学”形式进行的,接受政府和学校组织培训的农民工比例较小。缺乏必要的培训增加了农民工的跨行业流动和农民向城市流动的难度。

2.3 教育培训没有经济保障,时间缺乏

43.4%的农民工认为,城市生活费用高。农民工工资收入低是困扰农民工城市生活的一个重要问题。调查发现,54.7%的农民工认为“工资低”,36.9%的农民工认为“农资贵,粮贱,不赚钱”。而农民工又要以这样低的工资收入负担家庭很大的开支,有65.7%的农民工需要供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老人,33.7%的农民工需要供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女,有16.9%的农民工需要供养一个及一个以上的兄弟姐妹,他们的工资收入就显得更加不足。

当前农民工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民工接受教育培训,使农民工的培训可能性变小。调查发现,52.0%的农民工每天劳动8~12 h,12.1%的农民工每天劳动12 h以上。25.1%的农民工认为“工作又脏又累”。有小样本调查显示出同样的问题,农民工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 h的94人,占调查问卷总人数94%,仅有6人的每日工作时间符合国家规定的8 h。并且70%以上的农民工反映他们没有星期天、节假日,尤其是在实行计件工资的企业工作,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

3 加强教育培训的内容与方式

3.1 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

教育培训农民工最直接的目的是为城市塑造新型的产业工人队伍。农民工的需要是生存需要,我们必须紧紧围绕这个实际来讨论教育培训的内容、形式和效果等问题。

3.2 以职业能力训练为核心

农民工的需要有两点,一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是新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前者属于职业能力范畴,是显性的,农民工自知其需要;后者属于职业素质范畴,是隐性的,农民工未必知道自己需要。前者是实后者是虚,农民的见识决定了农民工就实避虚,因此,教育培训农民工,要顺势而为,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放在核心地位,让他们学了就能用,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只传授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不谈思想观念的更新,思维方式的改变是达不到培训目的的。针对农民工这一特定的对象,职业素质教育要尽可能渗透在职业能力培训过程中。职业素质教育的内容颇为广泛,诸如城市生活常识、环境意识,产业工人伦理道德、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对农民工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引导等。职业能力的训练是教会做事的,而职业素质的教育是教会做人的。对农民工而言,要在做事中学做人,而不是先学做人再学做事,这一点有别于普通教育,也有别于一般的职业教育。

3.3 以多样化、灵活性为办学特征

根据农民工的文化层次、技术水平、年龄结构、及行业特点,对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方式必须灵活多样,切忌套用全日制教学模式,如每班有固定人数,上课有固定时间等。长期以来形成的农民工工资制度决定了对他们的教育培训必须不拘形式,一人可以培训,十人八人亦可培训;业余时间可培训,上班时亦可培训;到社会上的学校、培训机构可培训,企业内部亦可培训。因此,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无论工学模式、校企合作模式、产教结合模式还是传统的师徒模式都应具备灵活多样性。

3.4 以免费、高效为立足点

农民工教育培训的一大难题是经费问题。据调查,要掌握一技之长,实现稳定就业,一个农民工需培训约三个月的时间,经费一般在800~1200元,这令农民工对教育培训望而却步。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之一是实行免费培训。作为对农民工义务教育欠缺的一种补偿,培训费由国家财政支出。另一方面,教育培训的效果至关重要,他们不想镀金更不想做表面文章。故立足农民工教育培训市场,免费、高效缺一不可。

4 中介协助

建立介于市场与政府、市场与学校、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桥梁性中介组织,这个组织就像一个综合办公室,通过中介组织,在学校与学校、用人单位与学校、政府与学校之间沟通搭桥,起到相互衔接、协调的作用。各企业、用人单位的需求,学校培养的人才现状等情况都在这里进行有序的汇总、调节,并通过政府有效地调控、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使职业教育能良性循环,促进可持续发展。

5 政策支持

一是要强化和切实落实持证上岗制度,对违反者严格惩处;二是对接收受过职业教育的上岗者,或者承担了职业教育责任和义务的企业,政府对其以减免税收的形式按人头给予经济补贴。培训和职业教育的经费,采取由用人企业买单,政府凭企业接受参加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人数落实兑现减免税收。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使农民工培训在职业教育体制下有效地运行,使政府、企业、学校都能发挥作用,各司其职、各尽所能。

6 重视民师

调查发现,外出打工的农民大多经历了技能准备期的过渡,这在建筑、装饰、加工制造等行业尤为突出。很多农民工在外出打工之前,均采取拜师学艺的方式做了技能储备,学会或掌握了一门以上的技能,进城后一般均能直接上岗。他们的师傅——那些民间技艺人,大都是些没有文凭和职称的实践教师,他们言传身教的实效是客观存在的,其教学成效也是不得不承认的。民间教师应该引起重视,并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发挥作用。首先,可由有关部门以相应的形式将这些师傅(人员)组织起来,通过政策的引导,将这些民间的拜师学艺活动纳入正规有序的范畴,颁发证书、签定教学合同,形成有计划有目标的教学和管理,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其次,以法规的形式,明确应接受职业教育的人员及义务,这对规范管理,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将发挥十分有益的作用。

农民工培训不是短期行为,职业教育应该在提高素质形成劳动力组织、培训、上岗就业的良性循环机制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对农民工的教育不能只是简单地传授技术,除向其传授基本技能外,还要针对农民工的职业观念、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从经济、社会、心理三个层面全面提高农民工的生存能力。通过法律常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劳动力转移政策法规、基本权益保护、交通安全、城市生活常识、就业指导和市场经济等方面知识的引导性教育,增强农村转移劳动力遵纪守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观念,熟知城市生活的基本规则,形成对挫折、困难甚至不公平待遇的正确认识和客观态度,正确处理自身与社会、他人的关系,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加快融入城市社会的进程。

[1]喻国良,何耀明.创新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工作研究[J].农家之友,2010(8):9.

[2]梁春丽.农民工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4):394.

[3]吴蓉.湖南省农村养老保障机制建设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1):391-392.

[4]杨帆.关于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0(3):388-389.

[5]张红雨.论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J].现代农业科技,2010(5):373.

[6]刘金帅,张小兵,诸夏鸠,等.江苏省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调查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0(6):357.

[7]林园春.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20):356-357.

[8]刘静.农民工回流问题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24):305-306.

猜你喜欢

劳动力农民工职业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