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时期对外战略演变规律研究
2011-08-15张泽宇
张泽宇
在苏联存在的74年时间里,①其对外战略不断演变,对苏联本国的发展、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国际共运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力图通过对苏联不同时期对外战略的研究,展示其十分独特的规律性。
一、苏联时期对外战略演变规律分析
国际主义和国家主义是本文论述的两个重要概念。所谓国际主义,就是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简称,这个概念最早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工人没有祖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两个著名的论断就集中地体现了国际主义的思想。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团结起来共同推翻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世界范围内的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这就是国际主义的核心内容。
国家主义是针对两个参照系而言的。其一,以个人为参照系,指的是在主权国家内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要以国家为中轴;其二,以全球为参照系,强调的是在国际社会中主权国家与人类共同体的关系要以国家为中心[1]。国家主义强调,为了追求和维护国家的利益,国家(或国家的代表)可以采取任何手段、形式。由此可见,国家主义的核心就是国家利益。一般来说,国家利益分为三个层面:首要和最基本的是国家的生存与安全,其次是经济利益,再次是国家权力(即一个国家掌控他国的能力)和国际威望。国家只要存在,无论政府如何更迭,意识形态如何变化,其维护国家利益的原则是绝不会改变的。
苏联主权国家的身份要求其对外战略必须以捍卫和谋求国家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但其世界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领导者的身份又要求其对外战略必须以国际主义为中心。这导致苏联对外战略中兼具国际主义和国家主义两种要素。
从国际主义角度来看,苏联是20世纪国际共运的领导者,必须要高举国际主义旗帜,通过各种方式推动其他国家的革命发展,帮助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建设,最终在全世界范围的实现共产主义。苏联也的确这样做了。例如,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3年共产国际解散,苏联通过共产国际向中国共产党提供了各种援助,主要是财政援助。据统计,1921—1931年,苏联通过共产国际共向中共中央提供208.86万中国元的财政援助[2],1931年—1937年提供的财政援助共计161.39万美元、210.5万卢布、10.2452万墨西哥元、30.75万法郎、5000瑞士法郎、1864荷兰盾和1000两白银。②全面抗战期间,遭到封锁的边区和八路军、新四军各种物质极度短缺,苏联又向中共提供资金、医疗设备、理论书籍等各种援助,1941年7月3日,苏联就一次性向中共中央拨付100万美元的款项[3]。所有这些援助都是无偿的。在革命斗争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多次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苏联仍然能够坚持提供援助,这显然不是在谋求本国的利益,而是国际主义精神的明显体现。
需要指出的是,苏联的国际主义与其历史上形成的救世主义颇为趋同。俄罗斯的救世主义源于俄罗斯宗教思想,最早表现为“莫斯科即第三罗马”这一信条,即认为俄罗斯是罗马和拜占庭帝国灭亡后基督教世界的领袖,俄罗斯民族因为极度谦卑和忍受苦难成为上帝的特选子民,必须按照上帝的旨意去完成拯救世界的使命。“在俄罗斯人心目中,俄罗斯不仅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大国,而且还肩负着某种神圣使命而注定要成为一个精神意义上的大国”[4]。俄罗斯在历史上曾经抵御了蒙古扫荡劫掠的狂潮,19世纪,俄罗斯又击败战无不胜的拿破仑军队,二战中,苏联再次发挥了力挽狂澜的重要作用,不仅击败了精锐的德国法西斯军队,还解放了近半个欧洲。历史的多次重演无疑强化了俄罗斯民族的救世主义思想。在世界革命的历史条件下,这种救世意识“从第三罗马演变成莫斯科王国,以后便成为帝国,最后则变为第三国际”,它“经过全部俄国历史直达共产主义”[5]。苏联领导世界各国的共产党和广大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统治,建立世界社会主义联盟国家,进而实现共产主义,这无疑与俄国历史上形成的救世主义相一致,成为苏联践行国际主义的内在动力。
从国家主义角度来看,苏联也是一个主权国家,也要维护自身的国家安全、推动国内建设、提高国际威望,这就与其国际主义原则产生了矛盾。国际主义要求将世界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置于国家利益之上,而国家主义却要求苏联的对外战略必须以国家利益为核心。在这一矛盾影响下,苏联有时会牺牲国家利益来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援助其他国家;有时又会以国际主义的名义,要求其他国家或共产党牺牲自己的利益,来维护和捍卫苏联的国家利益,例如1941年苏联遭到德国入侵后,非常担心日本从东线发起进攻,因而要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全线出击,向华北日军发起总攻,以达到牵制其北上、维护苏联战略安全的目的,这对于装备低劣,力量弱小的八路军来说是毁灭性的。虽然毛泽东婉拒了这一无理要求,但苏联借国际主义维护其国家利益的目的暴露无遗。在此后的社会主义阵营中,类似的事情也曾多次重演,成为社会主义阵营成员之间关系紧张乃至破裂的重要原因。
苏联的对外战略中国际主义和国家主义因素兼具,但在不同时期总会有一个占据上风。这样,苏联对外战略在国际主义和国家主义之间不断游移,类似一个钟摆,在二者之间摆动。具体来说,当苏联国力强盛,而资本主义世界呈下降趋势时,苏联对外战略就会倾向国际主义,表现为与资本主义世界对抗,积极策动世界革命,推动国际共运发展;当资本主义世界呈上升趋势,国际局势对苏联不利,或者苏联国内遭遇严重问题时,苏联对外战略就会转而倾向更为实际的国家主义,收缩世界革命战略,减少对国际共运的支持,与资本主义世界缓和或者结盟,以此确保苏联的国家利益。下面我们就对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苏联对外战略的演变规律进行研究和阐述。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因为在位时间太短,未纳入分析之列。
二、从列宁的世界革命战略到斯大林的“一国建成社会主义”
列宁是世界革命战略的积极推动者。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均损失惨重,而布尔什维克却借战争之机发动十月革命并取得胜利,加之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面临一定程度的危机,造成了比较有利的国际形势,这坚定了列宁推动世界革命的信心。除此之外,德国、日本、英国、美国等组成多国武装干涉军入侵苏联,这也加强了苏联领导人在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策动革命的决心。
1919年3月2日,共产国际在莫斯科成立。共产国际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条件成熟的国家和地区帮助建立共产党组织,推动革命的发展。在共产国际成立后的3年时间里,全世界就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共产党组织,其中就包括1921年建立的中国共产党。在苏联和共产国际的积极运作下,1918年11月德国爆发了革命,1919年3月匈牙利成立了苏维埃共和国,此后,斯洛伐克、巴伐利亚相继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但是,苏联领导人对形势的估计过于乐观,这些革命很快便遭致失败:匈牙利的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存在133天,斯洛伐克的苏维埃共和国存在3个星期,巴伐利亚的苏维埃政权仅存在2个星期。1923年1月,鲁尔危机引发了德国社会的动荡,苏联领导人决定在德国策动武装起义建立苏维埃政权。由此,苏共中央成立了由皮达可夫、拉狄克、鲁祖塔克和古比雪夫组成的4人起义指挥小组,将起义的日期定在11月9日。但是,此时德国的情况却发生了变化,鲁尔危机于9月末已经基本结束,德国紧张的社会局势有所缓和,策划了数月之久的德国“十月革命”最终流产。
1924年列宁去世后,斯大林成为苏联领导人。随着世界革命不断遭遇挫折和资本主义世界的日趋稳定,斯大林认识到在短期内发动世界革命颠覆资本主义世界已经是不可能的了。除此之外,苏联国内也遭遇严重问题,工业发展缓慢,农业现代化程度低,人民因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而不满。面对这一情况,斯大林提出“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他指出,世界格局正在发生变化,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呈现一种暂时的势均力敌的态势。在无法短期内消灭资本主义而苏联又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苏联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社会主义建设。这表明苏联的对外战略已经从国际主义转向国家主义,更多地关注国家利益尤其是国内建设。为了确保国家利益中最起码的要求生存和安全,苏联这一时期集中全部国家力量进行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工业总产值从1928年的158亿卢布增加到1932年底的368亿卢布,增长1.3倍;国民收入从244亿卢布增加到455亿卢布,增长86%。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工业总产值比1932年增长1.2倍,国民收入增长1倍以上,苏联已经基本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工业强国[6]。但这一时期苏联也存在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发展比例严重失调、肃反扩大化等严重问题。
在对外战略方面,斯大林认为,苏联是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世界革命和国际共运必须让位于苏联的国家利益,各国共产党都必须集中力量保卫苏联的战略安全。斯大林多次公开指出,谁决心“绝对地、无条件地、公开地和忠实地捍卫苏联、保卫苏联,谁就是革命者,……谁决心绝对地、毫不动摇地、无条件地捍卫苏联,谁就是国际主义者,……谁想撇开苏联,反对苏联而捍卫世界革命运动,谁就是反对革命,谁就必然要滚到革命敌人的阵营里去”[7]。中共中央由于婉拒了苏联的要求,招致苏联和共产国际的不满和批评。苏联倾向于国家主义使共产国际的地位不断下降。1939年二战全面爆发后,苏联与英美等国结成反法西斯同盟,共产国际的存在影响了反法西斯同盟的稳固,加之欧洲一些国家的共产党也对共产国际的集中领导和过多干涉表示不满,因此,1943年共产国际解散。
对于资本主义世界,尤其是对苏联表示出明显敌意的德国和日本,斯大林则是采取妥协退让方针,为此不惜违背国际主义原则。例如,伪满洲国1932年成立后即遭到各国的抵制,到1937年,世界上仅有日本和萨尔瓦多两国承认其合法性。而苏联这个一贯倡导国际主义的国家,竟在签署“日苏互不侵犯协定”后,对伪满州国予以承认,后来又将中东铁路出售给日本,这不仅严重践踏中国的国家主权,而且使中国共产党陷入十分被动的境地。
上述事实均表明,在国内问题重重、国际局势不利的情况下,苏联的对外战略开始由列宁时期的推动世界革命、倾向国际主义演变到斯大林时代关注国家主义,对外政策也完全以苏联国家利益为出发点。
三、从斯大林重新推动世界革命到赫鲁晓夫的三和路线
二战后,作为主要战胜国的苏联国际地位有所提高,东欧各国相继在苏联的扶植下建立共产党政权,成为护卫苏联的卫星国。这既解决了苏联的战略安全问题,也使其摆脱了以往孤立的地位。反观资本主义世界,虽然美国崛起,但英、法、德、日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均在二战中遭到极大削弱。面对这种有利的态势,斯大林开始调整苏联对外战略,开始倾向于国际主义。其实,此前斯大林提出的“一国建成社会主义”战略并非是放弃世界革命,只不过是在国际形势不利的情况下采取的过渡性政策,其目的是集中力量进行建设,增强国力,为掀起新一轮的世界革命创造条件。而在二战之后,这一条件业已成熟。除此之外,资本主义世界也对苏联采取了遏制策略,以邱吉尔的“铁幕演说”和马歇尔计划为标志,冷战帷幕拉开。苏联也针锋相对,开始积极推动世界革命的发展,主要表现为重建国际共运中心和建立社会主义阵营。
1943年,苏联迫于形势解散了共产国际,而当条件具备时,斯大林开始重建类似共产国际的机构。1947年9月22—27日,苏联、南斯拉夫、波兰、罗马尼亚等9个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在波兰组建了共产党情报局。斯大林意图在此基础上进行改组,将其升级为类似共产国际的国际共运中心。这一构想由于遭到多国共产党尤其是已经被内定为共产党情报局负责人的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陶里亚蒂的坚决反对而没有成功,[8]但苏联的对外战略的转变态势已经十分明显。
虽然重建国际共运中心的努力没有收效,但苏联促成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社会主义阵营创建于1949年,最初包括苏联、波兰、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中国、南斯拉夫等13个社会主义国家。南斯拉夫因为和苏联有矛盾,1950年后被苏联逐出了社会主义阵营。1955年,南斯拉夫和苏联国家关系正常化,但并没有重新加入社会主义阵营。中国在1960年和苏联关系恶化,实质上退出了社会主义阵营。后期越南、古巴、安哥拉、埃塞俄比亚等国也加入社会主义阵营,最多时达到17个国家。与此相对应,社会主义国家间的经济和军事合作组织也相继建立。经济合作组织主要是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于1949年,总部设在莫斯科,共有包括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内的10个成员国。经互会成员国之间进行经济合作,实行贸易优惠政策。1955年5月14日,苏联、民主德国、波兰、罗马尼亚等8国在华沙签署了《华沙条约》,在此基础上成立华沙条约组织,与资本主义世界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长期进行军事竞争和对抗。社会主义阵营、经互会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苏联的对外战略完全转向国际主义,与资本主义世界进行对抗,推动世界革命发展。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继任。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走出战争阴影,开始进入经济稳定增长阶段。而苏联国内却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问题,斯大林时代形成的政治上高度集权、经济上高度计划体制、文化上严重个人崇拜的僵化模式开始对苏联产生越来越严重的负面影响。此外,核武器的问世使美苏等超级大国都具备毁灭世界的能力,这使美苏等国领导人必须更加小心谨慎地处理国际关系中的争端,避免出现爆发战争、同归于尽的情况。因此,苏联的对外战略开始由国际主义向国家主义转变。主要表现在:
战争可以避免论。列宁、斯大林等苏联领导人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世界之间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而赫鲁晓夫则根据时代的变化尤其是核武器时代战争性质的变化,提出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战争可以避免”这一新观点。他指出,以往战争不可避免,是因为帝国主义好战的本性和反战力量的弱小,而到了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和各国人民反战的呼声使利用和平手段开展反帝斗争已经成为可能。除此之外,赫鲁晓夫这时也已经注意到核武器的空前的毁灭力量对战争的政治功能的改变,必须尽量避免战争的发生。因此,虽然美苏两国在波匈事件、炮击金门、古巴导弹危机等问题上矛盾尖锐,但最终都通过对话、谈判的方式解决了争端,避免了核战争的爆发。
三和路线是“战争可避免论”的扩展。在1956年2月召开的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提出三和路线并将其确定为苏联对外战略的核心。三和路线的内容包括:不同制度国家和平共处的原则,即资本主义世界和社会主义阵营不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而是可以在一个世界中和平共处;和平竞赛的原则,社会主义国家可以通过显示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优越性的方式,在和平竞赛中超越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和平过渡的原则。即推翻资本主义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不一定要通过武装斗争的形式,西方国家的工人阶级也可以通过议会斗争等和平方式来上台执政。
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对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以缓和、对话代替战争、对抗,不再倡导世界革命。这样,从斯大林执政后期到赫鲁晓夫时代,苏联对外战略的“钟摆”完成了第二次摆动,即从斯大林执政后期重建国际共运中心、推动世界革命到赫鲁晓夫转向国家主义,与资本主义世界缓和,更加关注苏联的国家利益和国内建设。
四、从勃列日涅夫的扩张政策到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
1964年,赫鲁晓夫被其他中央领导人通过政变剥夺领导权。他的继任者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面对的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变化。国际上,美国卷入劳民伤财的越战,石油危机导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低迷;苏联国内,勃列日涅夫终止了前任弊端多多的改革,代替以稳定的政策,1965年秋明地区发现储藏量极为丰富的油气田,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1967至1969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7%、8.4%、4.2%[6]p627。在资本主义世界江河日下、苏联蒸蒸日上的态势下,苏联的对外战略思想再次倾向于国际主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重新倡导世界革命。勃列日涅夫并没有完全放弃赫鲁晓夫的和平共处思想,认为和平共处原则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但是和平共处只是促进革命斗争的发展。和平共处会大大加强社会主义力量对资本主义力量的优势,进一步改变国际力量对比,提高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苏联的威望,为最后战胜资本主义世界奠定基础。与赫鲁晓夫调和的外交战略不同,勃列日涅夫强调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个体系之间的矛盾依然是当代世界的主要矛盾,苏联的全部政策是以此为出发点的。可见,勃列日涅夫时期对外战略思想偏向于国际主义,重新强调苏联领导社会主义阵营颠覆资本主义世界,推动世界革命发展。
开展军备竞赛。在国际主义、世界革命原则的指导下,苏联开始与美国开展军备竞赛,这使苏联军费开支不断增大,从1965年的326亿美元到1981年增至1550亿美元,占苏联财政支出的1/3。庞大的军费开支使苏联的军事力量迅速膨胀,逐步改变了苏美之间的力量对比。到70年代,苏联的军事力量已经能与美国平起平坐,有些方面如洲际弹道导弹甚至超越了美国。1970年,苏联拥有洲际弹道导弹1300枚,美国则为1054枚[9]。
严控卫星国。东欧的各社会主义国家既是两大阵营对抗的前线,又是维护苏联战略安全的卫星国,因此苏联不断加强对这些国家的控制。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开始改革苏联模式,按照本国实践设计发展道路。对此,苏联持反对态度并悍然出兵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终结了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在苏联的强力约束下,东欧各国完全按照苏联模式来进行本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为此后东欧剧变埋下隐患。
积极在第三世界扩张势力范围。整个70年代,苏联不断通过军事援助、经济援助等方式积极向第三世界扩张势力范围。1971年5月苏联与埃及签订《苏埃友好合作条约》,向其提供50亿美元的经济、军事援助,派遣军事专家顾问达18000多人。同年8月,苏联与印度缔结《苏印友好合作条约》,两个月之后,印度就入侵巴基斯坦,在这一过程中苏联向印度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装备;1978年11月,苏联与越南签订《苏越友好合作条约》,在苏联的支持下,越南入侵柬埔寨。苏联还不断插手第三世界的矛盾与纠纷,挑起局部战争。1975年,古巴军队对安哥拉内战进行了大规模的武装干涉,而苏联的军事人员也直接参与了军事行动。1977至1978年,苏联插手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的纠纷,指挥古巴和埃塞俄比亚军队的联合军事行动。除此之外,苏联还在1979年出兵入侵阿富汗,重蹈美国在越南的覆辙。
总体来说,勃列日涅夫时期由于苏联实力增强,资本主义世界呈下降趋势,所以对外战略思想倾向于国际主义。但我们不难看出,这一时期,国际主义已经逐渐演变成苏联对外扩张的工具,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世界革命,因此并没有带来国际共运复兴,只是苏联的不断扩张而已。
1982年11月10日,勃列日勃夫病逝。他的两位继任者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柯均短暂在位后就病逝。1985年,戈尔巴乔夫成为苏联新的、也是最后一任国家领导人。此时,苏联国内的情况已经非常严重:勃列日涅夫时代旷日持久的军备美苏争霸、支持第三世界国家、全球扩张等行为耗尽了苏联的财力;斯大林时期形成的僵化模式不但没有消除,反而影响不断增强,苏联已经变成一个庞大的专制国家机器;而资本主义世界却逐渐走出了经济危机的阴影,实力不断加强;中苏关系依然紧张,而中美关系却日益发展。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世界、苏联和美国之间出现了此消彼长的态势。在这种情况下,戈尔巴乔夫提出“新思维”理念,一改勃列日涅夫时代咄咄逼人的扩展态势,提出“安全的唯一牢固基础就是承认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利益,承认它们在国际生活中一律平等”[10]。 这意味着苏联开始收缩国际主义对外战略,转而倾向于国家主义,致力于苏联国内的改革和建设。其对外战略思想的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提出新安全观,与资本主义世界缓和。戈尔巴乔夫改变了长期以来的世界革命战略,放弃了苏共长期坚持的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观和资本主义总危机理论,提出了新的安全观念:苏联的战略目标是“反对核危险、反对军备竞赛、维护和巩固普遍和平”,“确保苏联人民能够在持久和平与自由的条件下劳动”[11]。与这种新的安全观相联系,戈尔巴乔夫反对军备竞赛,宣布把军事战略建立在防御的基础上。他认为,苏联不能通过武力战胜资本主义,核武器时代保障苏联安全只能通过和平手段,因此,苏联不再追求军事优势,而是争取低水平的战略平衡和足够的防御。为此,苏联采取了切实的行动。首先,苏联与长期的竞争对手美国改善关系。在戈尔巴乔夫当政期间,苏美进行了7次首脑会晤。1987年12月,两国签署了《苏美消除两国中程导弹和中短程导弹条约》(简称中导条约),条约规定消除部署在欧洲的1000多枚中程和中短程导弹并不再生产任何中程导弹和中短程导弹及有关发射装置。1991年7月,美苏两国首脑在莫斯科签署了苏美削减战略核武器条约,削减射程为4800公里以上的远程导弹及弹头,其中苏联从现有的11000枚削减到7000枚,美国从12000枚削减到10500枚,此外,苏联还裁减过多的常规军备,1988年到1991年4年裁军50万。[6]p723
其次,在第三世界国家进行全面的战略收缩。1989年2月苏联将军队全部撤出阿富汗,终结了这场劳民伤财的战争。1990年3月2日苏蒙双方签订的正式撤军协定,规定在1992年年底以前撤出全部驻蒙苏军。苏联关闭了在越南的苏联空军基地并撤回全部军事人员。1991年下半年,苏联从古巴撤出1100名军事顾问和军事技术人员,终止与古巴的一切军事合作项目。1990年下半年,戈尔巴乔夫宣布要将苏联与第三世界的关系建立在“互利互惠的原则基础上”,将苏联对外无偿援助削减75%。
改善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戈尔巴乔夫纠正苏联以往在社会主义阵营的霸权作风,开始与社会主义阵营的成员国建立正常外交关系。首先,实现了中苏关系正常化。这是戈尔巴乔夫时代苏联外交上最主要的成就。1979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领导层开始转变国家对外战略,扭转了此前“革命与战争”的斗争观念,将和平与发展确定为时代主题,1985年邓小平在接见外宾时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重大的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是发展问题”[12]。中共领导人对外战略的转变与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理念基本趋同,为中苏关系正常化奠定了基础。此后,经过中苏两国之间的互访和谈判,最终在1988年底达成共识,解决三大障碍。③1989年5月15日戈尔巴乔夫访华和1991年江泽民访苏标志着中苏关系已经完全实现正常化,这对两国、亚太地区以至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次,改善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战后苏联很长时间里都严格控制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不容许东欧各国出现离心倾向,这造成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与苏联貌合神离、关系紧张。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制定的新的东欧政策,一改以往横加干涉的作风,承认盟国间的平等,允许东欧各国独立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缓和了苏东关系,也改善了苏联和美国以及西欧国家之间的关系。
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苏联对外战略更加务实,由国际主义转向国家主义,收缩世界革命战略,停止对外扩张,产生了双重效应。一方面,苏联收缩国际主义,放弃扩军备战,使苏联的经济得以复苏。例如,苏联入侵阿富汗平均每年军费开支高达50亿卢布,结束阿富汗战争节省了大量军费开支。放弃对古巴、越南和非洲诸国中亲苏派的支持,停止对第三世界亲苏国家的经济援助,这些都对缓解苏联的经济困难、推进戈尔巴乔夫改革具有重要作用,对苏联国家利益也具有现实意义;另一方面,苏联对外战略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国际共运的衰落,对东欧各国控制放松最后导致东欧剧变,波兰、罗马尼亚、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民主德国等东欧卫星国在1989年相继红旗落地,演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东欧各国的剧变使经互会和华约两大组织完全失去了存在价值,1991年,经互会和华约组织宣告解散,第三世界国家失去了苏联的有力支持,很多也退出了国际共运,1991年苏联解体,持续了四十余年的冷战由此降下帷幕。
戈尔巴乔夫时代苏联对外战略的“钟摆”由国际主义再次“摆向”国家主义,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基本上继承了这一对外战略。从1991年建国至今,俄罗斯始终坚持将国家主义作为对外战略的指导思想,将国家利益作为对外战略的核心。
五、评价与结论
综上所述,苏联时期的对外战略始终在国际主义和国家主义之间游移,像一个钟摆,时而摆向国际主义,时而摆向国家主义。在这一演变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国际主义、世界革命、建立世界苏维埃共和国始终是其对外战略的核心。苏联国家领导人中,除了戈尔巴乔夫以外,基本都将国际主义作为苏联对外战略的重心,有时采取收缩政策也是权益之计,只要渡过难关,苏联国力蒸蒸日上,就一定会倾向国际主义、世界革命。列宁积极倡导国际主义,推动世界革命;斯大林虽然倾向国家利益,但一旦苏联国力增强,马上侧重国际主义,力图重建国际共运的中心;赫鲁晓夫采取缓和政策,实在是因为力不从心,但在一些重大事件如古巴导弹事件上,仍对美国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态势;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国力强盛,在全球范围与美国争霸,与资本主义世界分庭抗礼,积极支援第三世界,扩张苏联的势力。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与国家利益相比,苏联对外战略更倾向于国际主义、世界革命。这也正是苏联对外战略上的与众不同之处,因为一般主权国家都会将国家利益置于首位。苏联之所以会采取这样的政策,原因在于:其一,与俄罗斯民族历史上形成的救世主义相趋同,苏联推动并领导世界各国革命,颠覆资本主义世界,建立世界范围内的苏维埃共和国,完成神圣使命,这与救世主义殊途同归;其二,与苏联的地位和角色相一致,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导者,这种角色和地位要求苏联必须将推动世界革命、支持帮助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乃至“管教”个别“偏离正确方向”的国家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总体来说,苏联将国际主义、世界革命作为国家对外战略中心的理念是不正常的。近现代国际关系格局下的各个主权国家,均会将国家利益作为对外战略的出发点和核心。苏联虽然是国际共运和世界革命的领导者,但其自身也是一个主权国家,也要维护国家战略安全,确保经济利益,努力提高国际威望。因此,苏联在实施其对外战略时,很难真正做到将国际主义、世界革命置于国家利益之上,反而经常在国际主义的旗帜下扩张势力,牺牲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共产党的利益以维护自身的战略安全,这就导致苏联的对外战略并没有能够真正推动世界革命和国际共运的发展,反而紧张和激化了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以中苏关系为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国初期,苏联的确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援助,但国际主义和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导致中苏关系急剧恶化。苏联曾积极支持东欧各国共产党上台,提供保护和援助,但在1989年东欧剧变后,各东欧国家均视苏联如敝履。苏联对外战略重心设置的不合理以及国际主义和国家主义之间的矛盾成为苏联与各个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关系紧张、恶化以及苏联解体、国际共运低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注释:
①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建立的国家称为苏俄,1922年正式改称苏联。本文为论述方便起见,一律称为苏联。
②该数据根据以下史料计算得出:中共中央党史第一研究室编译: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苏维埃运动(1931—1937),第13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145、356.中共中央党史第一研究室编译: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苏维埃运动(1931—1937),第14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27.中共中央党史第一研究室编译: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苏维埃运动(1931—1937),第15卷.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7:283.В×Н×Усов.Советская разведка в Китае:30-е годы XX века,Москва.Товарищество научных изданий КМК,2007:108.季米特洛夫 :季米特洛夫日记选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4.
③中苏关系三大障碍就是苏联在中苏和中蒙边境驻扎重兵、苏联支持越南入侵柬埔寨以及苏联入侵阿富汗。
[1]蔡拓.全球主义与国家主义[J].中国社会科学.2000:(2).
[2]杨奎松.共产国际为中共提供财政援助情况之考察(续)[J].党史研究资料.2004:(2).
[3]РГАСПИ.Ф17.Оп.162.Д.36.Ч.1Л.41,65.ВКП(б),Коминтерн и Китай:Документы/Т.V.ВКП(б),Коминтерн и Китай: в период антияпонской войны.1937-май1943[C],Москва.Российская политическая энциклопедия(РОССПЭН),2007.
[4]学刚,姜毅.叶利钦时代的俄罗斯·外交卷[M].人民出版社,2001.
[5]尼·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M].三联书店出版社,1996.
[6]周尚文,叶书宗,王斯德.苏联兴亡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225.242.
[7]斯大林全集(第10卷)[M].人民出版社,1954.47.
[8]张盛发.五十年代初斯大林重建国际共运中心的努力及失败[J].当代社会主义问题.1998:(3).28.
[9]资中筠.战后美国外交史,下册[M].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598.
[10]米·谢·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M].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123.
[11]辛华编译.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主要文件汇编[M].人民出版社,1987.147.
[1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