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城新疆少数民族学生适应状况研究
2011-08-15刘丽玉
刘丽玉 叶 开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民族工作的方针政策,广州大学城内的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等学校校区自2005年起招收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目前,广州大学城内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已达400人。随着少数民族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广州大学城内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也更加频繁。在特殊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少数民族聚居区进入以汉族为主体的大学校园,不适应是不可避免的。这种不适应反映在他们的生活起居、学习、课外活动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甚至影响到他们及他们的亲友对广州的评价。众所周知,2009年新疆“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的导火线,就是广东韶关某玩具厂内部分新疆籍员工与该厂其他员工的冲突。可见,处理好新疆生在广州的跨文化适应问题,对做好新疆生的管理教育工作意义重大。
在国外,美国的Powell在1883年第一次使用“文化适应(acculturation)”概念,并定义为来自外文化的学习者在新文化中的行为模仿过程中所导致的心理变化。而后,文化适应的理论定位不断发展,产出了系统的理论成果[1]。Parks和Miller提出“熔炉观”(melting pot)的教育理念[2];Ward及其同事提出文化适应可分成心理适应(psychological adaptation)和社会文化适应(sociocultural adaptation)的观点[3];Berry及其同事提出了文化融入与适应的理论框架,并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4]。但是,目前我国国内相关研究仍较为匮乏。以“篇名”为检索途径,以“文化适应”和“民族”或“心理适应”和“民族”或“生活适应”和“民族”为检索词在CNKI 《中国期刊全文库》进行操作,仅找到1980- 2010 年10月间的57篇相关文章,多数是理论研究与问卷调查研究成果,未发现定性研究成果。定性研究是一种形成性研究,它提供特殊的技术以获得人们较深层次的想法、感受等方面的信息。通过定性研究,可以了解目标人群在受到语言或非语言刺激后产生的想法和反应,为更好地交流以及进行深人研究提供信息[5]。目前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主要有个人深入访谈和专题小组讨论两种,均属于访谈法的范畴。本研究应用定性研究中的个人深入访谈的方法了解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适应状况。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本次调查主要通过方便抽样和滚雪球抽样对16名来自广州大学城内5所不同高校的不同年级、专业、民族的本科生进行了深度访谈。访谈对象的具体信息如下:总人数16人,其中男生6人,女生10人;其中维吾尔族8人,哈萨克族6人,回族2人,乌兹别克族1人;其中预科班来源7人,内地高中班来源9人。
(二)方法
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听取专家意见,制定了初步的访谈提纲,并在与5名不同高校的新疆少数民族学生进行访谈后,结合专家意见重新修整,继而向16名对象进行正式访谈。访谈时间为30—50分钟,为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在征得被访谈者同意后,调查员对访谈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记录。
二、访谈发现
(一)基本情况
广州大学城现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10所高校,其中,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等5所学校在广州大学城校区内有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共约400人。这些学生主要来自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也有少部分来自乌兹别克族、回族和蒙古族等。他们中有的是在内地高校上了一年的大学预科班,有些则是内地高中班直接考入大学的,但在这两种情况下,他们都是离开了原来全部少数民族学生共同生活学习的环境,而进入了以汉族学生为主的广州大学城。受访的学生反映,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大学城内普遍经历不适应期;从很不适应到基本适应,需要了2个月到一年不等的时间,大部分在一个学期可以基本适应;内地高中班来源的新疆生会普遍比预科班来源的新疆生更容易适应。
(二)不适应的表现
受访的女学生几乎用“哭”、“想家”、“失眠”来形容不适应的表现;男生则较多使用“沮丧”、“不出声”来形容。“跟想象的完全不同,我感觉父母把我抛弃在这里了,我完全失去了目标,我真想转学回家去!我天天哭呀,感觉呼吸都很难!我天天睡不着觉,很想回家。”受访新疆生不适应的表现没有明显因学校、专业、民族等的不同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但受访的内地高中班来源的新疆生会普遍比预科班来源的新疆生不适应的“症状”轻些。
(三)主要适应障碍
Ward及其同事提出文化适应可分成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两类[6]。根据这一分类,本文的访谈也主要围绕着受访者社会文化生活方面的适应和心理方面的适应问题而展开。
1.自然环境适应问题。几乎每一位受访的学生在谈起“初来乍到”的情形时,都会强调不适应广州的夏天。广州大学城内各高校的新疆生与其他新生一样,一般也在9月初到大学报到,一些学校紧接着就展开新生军训。顶着9月份广州的大太阳在室外集训,受访学生表示“晕倒”、“无法呼吸”、“满身红疹”。即使9月份不用参加军训活动的新疆生,也表示广州的夏天是“湿热”、“身上粘糊糊”、“很难受”。
2. 日常生活适应问题。从内地高中班或预科班到广州大学城,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们离开了族人群居的环境进入汉族聚居区,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环境。在日常生活的适应方面,受访学生表示饮食是最“不方便的”。大学城内的大学只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大学建了清真食堂,其他高校的新疆生需要每天到其他学校用餐,这给他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早餐就吃家里寄来的干粮或者不吃,晚餐去中大的清真食堂,中午看时间的安排,有时12点多下课就吃不上什么了。”受访的新疆生中绝大部分是不敢吃这边的面包、牛奶的,因为“或许含有大肉(猪肉)成分,比如牛奶含的明胶就是驴皮和猪皮的制成品”,因而吃不上早餐是经常的事情。而对广州大学城内的清真食堂或餐厅,受访者普遍反映口味不地道,“应该是宁夏、青海或兰州的师傅多吧,他们做不出地道的新疆维吾尔族口味”。其次是住宿,受访的新疆生都是与汉族学生同居一室的,有新疆生表示“其他室友带猪肉到宿舍用餐让我很烦恼”。但大部分受访者表示能通过“宿舍约定”等解决这些问题。
3. 学习适应问题。当访谈进入学习适应相关问题时,所有受访者都表现出摇头、叹气、皱眉、感慨,可见这一问题也是其适应的又一难题。
(1)课程学习。“英语太难了!老师整堂课讲英语,我一点都听不懂!”“专业课的那些语言我实在无法理解。”“高年级的专业课本几乎是全英的!”“不明白大学的数学怎么那么难!”“我每天都在努力学习,我很努力才不会挂科,奖学金是根本不敢想的。我知道其他新疆生很多都挂科的。”总结访谈记录,发现英语基础差是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普遍的难题,在特别重视英语教育的广州高校,这一难题无疑加重了他们的学习负担。另外,在专业性较强的高等数学、会计、金融等学科的学习中,新疆学生也普遍反映困难较大。
(2)课余学习活动的参与。受访者课余时间参加的学习活动最多的是到学校图书馆阅读书报或自修,对于学校组织的其他像演讲比赛、专业竞赛等学习活动,他们大都表示没有能力参加。
4. 日常交往问题。受访的新疆生大多表示在大学期间遇到的老师、同学都是友善的,汉族师生能尊重他们的信仰和生活习惯,能迁就他们汉语表达能力较低等特点。他们感觉与汉族师生的日常交往不存在重大问题。但仍有个别受访者表示,“身边讲粤语的人太多了,感觉好像被排斥了”;“广州这边的媒体有时候会报道新疆人偷抢的现象,我感觉身边有些人对‘新疆人’会有异样的想法吧!我感觉他们是不会从心理上接受我做朋友的”。在问及会否与汉族异性交往时,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表示很难跟非伊斯兰教的异性交往、成家。“我无法接受,吃饭就是一个大问题。”“也有人这样做,需要对方完全迁就我们的所有习俗,会很痛苦的。”
5. 经济问题。由于新疆和广州的消费水平差距较大而导致的经济问题是受访者感觉到比较困扰的问题。受访者表示每月能从家里获取的生活费为200元到500元不等,而他们在大学的开支至少需每月800元。“我们不能进学校饭堂,早餐吃干粮和水果需要5元左右,中午和晚上去清真餐厅吃,每餐至少要10元,每月只是伙食费就需要700元了,当然还有其他的开支,像电话费、交通费。”“期末回家很头疼,我要经历5天到7天的坐车、等车,要1000多元的车费才能到家。”因此,受访者都表示需要政府、学校的资助。据考查,目前广州大学城内的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可能申请的资助主要有国家助学金(每人每年2000元)、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新疆少数民族特殊困难学生专项补助(每人每年600元至2000元不等),以及来自各大学校方的济困助学金或勤工助学机会。对于这些经济资助,受访者大多表示非常受用。但小部分受访者表示并非每年“都有自己的份”,经济仍然比较紧张。
6.心理适应问题。在心理适应方面,访谈主要关注的是受访者“应对当地人异样眼光的能力”和“如何克服想家的情绪”。在前一个问题上,受访者大多表示异样的眼光是正常的,“就像我自己见到外国人也会多看几眼”。也有受访者为此困扰,“刚来时感觉同学们都盯着我看,我不喜欢像猴子那样被人盯着。而且他们总会问很奇怪的问题,像什么你怎么长得这么漂亮呀,你们家乡是不是要骑骆驼去上学呀,我总要重复地解释,感觉挺烦恼的!”在克服想家的情绪方面,受访者都表示,刚来的时候都经历了特别想家的时候,但后来融入了,也就慢慢适应了。
三、讨论
深度访谈是源于人文学科的定性研究方法之一,在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中应用较为普遍。既往研究证明,定性研究是一个发现问题的过程。在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适应问题上,往往存在一些比较敏感、深刻的问题,定性研究方法可以在研究者和被访者之间建立合作关系的基础上,通过语言交流来深入收集各种信息。
本研究表明,广州大学城内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普遍经历不适应期。他们初到广州,感觉没有朋友,语言不适应,是“人生”;气候不适应,饮食不方便,住宿环境不适应,是“地不熟”,于是,“水土不服”的各种症状都出来了。他们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自然环境、饮食、英语及专业课学习、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等方面。这些新疆生不适应的表现各异,总的来说,内地高中班来源的新疆生会普遍比预科班来源的新疆生不适应的“症状”轻些。新疆生们从很不适应到基本适应,大部分需要一个学期左右的时间。而《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粤府办〔2008〕35号)[7]指出,广东省“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输入最多的省份”,要“切实帮助少数民族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其中“要根据回族等10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人员生活中的特殊需要,做好清真饮食网点设置和清真食品管理工作”。可见,关注广州大学城内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适应问题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它直接关系到广东民族关系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幸福。
[1] 孙丽璐,刘燕.国外跨文化教育中的文化适应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24(7):115—120.[2] 余伟,郑刚.跨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适应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6):836—846
[3] Ward, C & Kennedy, A. (1992). Locus of control,mood disturbance and social diff i culty during cross-cultural transition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16 (3): 33.
[4] Berry, J. W. & Annis, R. C. (1997). Acculturative stress:The role of ecology, culture, and differentiation[J]. Journal of Cross Cultural Psychology, 382-406,491-511.
[5] Michael, Q. P. (1992).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M]. 2ndEdition.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The International Professional Publishers, 143-227.
[6] Ward, C. & Kennedy, A. (1992). Locus of control,mood disturbance and social diff i culty during cross-cultural transition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16 (3):33.
[7]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EB/OL] .[ 2008-06-10] . http://www.gd.gov.cn/govpub/zfwj/zfxxgk/gfxwj/yfb/200809/t20080910_638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