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然林保护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11-08-15黄波

绿色科技 2011年5期
关键词:天保天然林林区

黄波

(贵州省水城县林业局天保办,贵州 水城563000)

1 引言

天然林资源是我国森林资源的主体,也是我国森林经营的主要对象。天然林资源的发展关系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是一个立足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国家工程。它既是构筑国土生态屏障的重大措施,也是为中华民族的后代留下宝贵的生态资源的重大举措。

天然林资源是国家的重要生态、经济资源,对于蓄水保土、调节气候、改善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林产品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天然林已经为数不多。现有天然林主要位于大江大河源头和生态脆弱地区。这些森林保护着三江、松嫩平原、八百里秦川、河西走廊、四川盆地的万亩良田,防护着呼伦贝尔、天山南北、川西草原的辽阔草原,维系着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等众多大型水利工程的安全,具有极其重要不可替代的生态作用。这些森林破坏容易恢复难,一旦遭到毁灭,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重要功能减弱或者消失,必将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对人民的生产、生活和国民经济建设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2 我国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的天然林面积约8 727万m2,约占森林总面积的65%,大体上分为以下3种情况。

(1)处于基本保护状态的天然林,主要包括552个森林类型的自然保护区、874个森林公园、尚未开发的西藏林区等,面积为2 000万m2左右,约占天然林总面积的23%。

(2)零星散布于全国各地的天然林,面积为1 769万m2左右,约占天然林总面积的20%。

(3)亟待保护且集中连片分布于长江、黄河、松花江等大江大河源头、大型水利工程周围和重要山脉核心地带等重要地区的天然林,面积为4 958万m2左右,约占天然林总面积的57%,主要包括西南、西北和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的135个森工企业局和长江、黄河中上游天然林集中分布的重点地区。

但长期以来,由于过度采伐以及毁林开垦、乱砍滥伐、非法侵占等多种破坏森林的行为频繁发生,致使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特别是天然林资源呈逐年下降的势头,造成雪线上升,林缘回退,资源分布范围逐步缩小,水土流失加重,土地荒漠化加剧,水资源短缺,生物栖息环境恶化,全国性自然灾害频繁,给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造成重大损失。1998年长江、松花江及嫩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水灾,直接经济损失2 000多亿元,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上游地区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森林生态功能大大削弱。

3 天然林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

3.1 生态功能偏低

森林自我调节能力和建设、改善生态环境、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下。在天然林中,原始天然林越采越少,次生林比重增加,且质量越来越低,森林的防护效能削弱,已不能适应改善生态环境的需求。近年来的水土流失加剧、长江和松花江洪水泛滥、沙尘暴肆虐都与天然林的破坏密切相关。

3.2 后续产业发展滞后

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全省范围内停止了天然林的商品性采伐,这给后续产业发展带来了许多问题和困难,包括负债经营;投融资渠道窄;国家林业重点工程项目经营机制比较单一,林农无法拥有国家投入林业资金的使用权;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制度尚未建立,各级金融机构对利用森林资源进行抵押、担保贷款持十分谨慎的态度;市场体系不完善,主要表现在:缺乏规范有序的资源转让市场,缺乏多门类公平竞争的木材和林产品专业市场;缺少流动有序的人才和科技市场。

3.3 天然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尚未建立

由于我国许多天然林禁伐区多处偏僻山区,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贫困,实施天然林禁伐后,这些地区人民的生活更加困难。这说明了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过程中尚存一些问题需要有效地加以解决,这些问题涉及国家、集体、个人等多方面因素,但其中关键的一个问题是尚未建立一套天然林公共服务功能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建立切实有效的天然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建立天然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是实现天然林有效保护的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实现天然林资源永续利用的关键。

3.4 林分质量下降

由于受采伐政策的限制,一些人工林林木分化非常严重,自然整枝不良,林木生长严重受阻,林分生产力明显下降。陕南地区于20世纪60、70年代飞播的人工针叶纯林,多数密度大,未适时抚育间伐,树势衰弱,火险等级升高,有发生森林病虫害及火灾的潜在危胁。采种基地和母树林建设也因没有抚育间伐指标,导致林分密度过大,林内光照不足,侧枝自然死亡严重,影响树木结实。

4 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的对策与建议

4.1 科学规划,分类经营

随着新技术在林业调查上的不断应用,应尽快构建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和网络技术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手段来管理森林资源。通过精确的卫星定位系统给每个林班桩实行卫星定位然后利用GPS或全站仪对林班界进行精确测量,用计算机操作使调查和制图一体化,排除用手工转绘引起的图面误差。林班桩、小班桩统一制作应全部为钢筋水泥桩,建立固定林班、小班永续利用。为避免毁坏林木,改掉以往用砍刀砍出班界线的方法,用醒目红铅油涂抹法进行区划,小班界线一律用红铅油涂抹做标记,按照森林的用途和生产经营目的划定公益林(重点生态公益林、一般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分类管理,建立新的林业经营体制和发展模式,将社会、生态、经济效益有效地统一起来,使公益林和商品林建设协调同步,持续发展。

4.2 加大林区后续产业的扶持力度

以天保工程建设为契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在天保工程区第一产业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林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以实现林区一、二、三产业良性互动发展和优化升级。在实践中,应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产业,培养新的林区经济增长点。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找准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大力发展生态型经济林,拓宽林农及企业职工增收的新路子。创新机制,大胆探索开展多种经营,培育一批致力于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龙头企业、协会和个体户,进一步拓宽发展林业的途径,增强林业发展的后劲,为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4.3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为加快天保工程建设,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国家应加快天保林区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应该完善社会保险法制体系,增强对保险市场的宏观调控。要扩大林区社会保险的覆盖面,使实施范围扩大到林区全体成员,即从原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工作人员,扩大到所有企、事业单位和林区个体劳动者。对林区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劳动者,国家也应给予一定的社会补助。开拓社保基金的筹措渠道,强化社会保险费的收缴,清理追缴企业拖欠的社会保险费,加强对收缴社保基金的管理,增强社保基金的支付能力。林区应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制,采用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等相结合的办法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此外还应建立起林区再就业服务中心,通过培训以及提供各方面的就业渠道,促进林区富余人员再就业。

4.4 强化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工作

认真开展年度天保工程市县级自查、省级复查、国家级核查工作,严格执行天然林保护工程“四到省”考核制度,开展了天保工程资金的定期审计和不定期稽查工作。组织开展全省234个国有林场天保工程实施情况检查工作,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

4.5 加强工程档案管理和信息系统建设

天保工程档案管理是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法律法规所赋予的重要职责。“数字林业”就是通过对各种林业信息进行数字化、网络化管理,实现林业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精确化。天保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数字林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就是通过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提高工程管理的效率,从而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益。为此,各级应加强工程管理人员及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和工作水平。重视天保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尽快实现数字林业,以适应形势需要。

5 结语

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林业局实现由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的重大举措。确保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的顺利实施,建议国家加大资金的投入,将保护天然林资源作为一项长期稳定的政策,纳入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要不断提升总体工作水平,完善森林管护工作方式、方法,帮助森工林区和企业进一步走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强健林区生存和发展能力,切实保护好有限的天然林资源,加快林业发展,构建和谐林区。

[1]郝淑清.浅谈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应做好的工作[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7(15):61~62

[2]郭彦青,叶渭贤,吴焕忠,等.广东省天然林资源现状及其保护对策[J].广东林业科技,2007(4):33~34.

[3]王振华,陈建军.保护天然林资源必须抓好几项工作[J].中国林业,2008(13):61~63.

[4]巍智海.小陇山林业局天然林保护工程社会经济效益分析.西北林学院学报,2004,19(1):111~112.

猜你喜欢

天保天然林林区
浙江省首个市级天然林保护修复实施方案通过评审
学思践悟 | 隋洪波代表:作好“林区三问”新答卷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分布对土壤交换性盐基组成及比例的影响
天津: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天保工程:把天然林都保护起来
天然林保护任重而道远
向日葵的故事(下)
昌宁林区有了首条水泥防火通道
张学勤:我为林区建设“鼓与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