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蚁防治IPM策略中监测-诱杀技术应用概述
2011-08-15王余霞李阳艳阮健伟
王余霞,李阳艳,阮健伟
(湖北省武汉市白蚁防治研究所,湖北 武汉430015)
1 引言
IPM(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害虫综合治理的概念是从农业领域发展而来,其实施的目的是保护农作物。其定义为“运用综合技术防治各种对农作物有潜在威胁的害虫的方法。它最大程度地依赖自然的害虫种群控制机制及一系列有利于抑制害虫的综合技术,包括耕作方法、害虫特有疾病、抗病、虫害作物品种、昆虫不育方法、引诱剂、寄生或捕食性天敌增殖,或者在必要时使用除害剂”[1]。把IPM概念应用于白蚁治理时,其定义应有所不同。在农业上,IPM强调害虫种群数量监测,当害虫种群数量对农作物的危害所造成经济损失超过人类可接受或容忍的限度时,即在未达到经济阈值时,可以不使用化学农药对害虫进行防治。但这种概念不大适合城市环境。就城市白蚁而言,当白蚁入侵建筑物被发现时,已对建筑物业主造成经济损失,这种情况对业主来说是难以接受或忍受的。因此,白蚁治理的经济阈值与农业领域不同,其经济阈值应尽可能的低甚至为零[2]。
由于艾氏剂、氯丹、狄氏剂、灭蚁灵等有机氯等杀白蚁剂对人类及环境产生严重危害,为使世界各国尽早放弃使用这类杀白蚁剂,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粮农组织、全球害虫综合治理机构组织成立了白蚁生物学及治理专家组。专家组在研究白蚁生物、生态学理论基础上,提出白蚁治理的IPM策略,它包含建筑物设计、建筑物地基清理、木材处理、物理屏障、监测-诱杀等措施[3]。
2 监测-诱杀技术应用原理
白蚁监测诱杀技术是根据白蚁的生物学、生态学和行为学特性设计开发的一种白蚁防治技术和程序,其通过专用的设备和程序,实施白蚁防治活动。白蚁监测诱杀技术有两大技术组成,白蚁监测技术和白蚁诱杀技术,采取有蚁即灭,无蚁监测[3]。白蚁的诱杀分为两个步骤,引诱和处理[4]。白蚁引诱是指采用某些对白蚁有强烈引诱力的物质或材料,促使白蚁个体向人为确定区(点)大量集聚的过程。白蚁诱杀技术有毒饵诱杀和粉剂诱杀两大类。所谓毒饵诱杀是把灭白蚁活性物质加入饵剂中做成毒饵,白蚁取食后在群体中传播,最终造成群体的死亡。粉剂灭杀是用引诱物质把白蚁诱集于引诱坑(或容器)中,再喷施慢性灭白蚁粉剂,让授粉白蚁在群体中传播,或将白蚁带回室内分离,喷施慢性灭白蚁粉剂,再释放受粉白蚁于引诱坑(或容器)中,最终导致整个群体死亡。
目前国外多采用“监测-诱杀”,或者称为 “诱集-释放-杀灭”[5]法开展白蚁诱杀活动。采用此方法时,先在土壤中建立若干观测站,可以在100m2的范围内设置3~10个观测站,随后定期普查,发现有观测站被白蚁袭击时,用盛有毒饵(通常是慢性毒剂)的容器替代之。为了加速药剂的传播,施药者通常将观测站中原有的白蚁收集起来,放入占据其位置的盛药装置中。如果该盛药装置在下一轮的普查中仍有白蚁,则需继续施药;如果盛药装置中已见不到白蚁,可将其取出,将观测站重新植入。观测站可长期植入土中,受到攻击后及时施药,确保特定区域内长年无白蚁危害[6]。
3 白蚁防治监测-诱杀系统组成
3.1 饵料
投放在饵站中供白蚁取食的物质,其不含防治白蚁有效成分。饵料被装在饵站内,用于诱集或监测白蚁,其要求是白蚁喜食,不易霉变和腐烂,且较长时间放置不影响白蚁取食。饵料选用的材料以及大小、形状和松紧程度对诱集白蚁的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一般监测诱杀系统中的饵料选择白蚁喜食的木块,如白松、马尾松、小叶桉等树种的木块;也有的监测诱杀系统中应用的是皱纹纸卷或纸卷包裹的木片。
3.2 饵剂
投放在饵站中的饵剂,是含防治白蚁有效成分的供白蚁取食的物质。饵剂是监测诱杀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一种监测诱杀系统能否有效地发挥防治白蚁的作用,饵剂是关健。将防治白蚁有效成分加入到白蚁喜食的饵料中制作而成的饵剂能引诱白蚁取食,从而达到杀灭白蚁的目的。饵剂一般由载体、杀虫有效成分和添加物组成,其剂型上可分为片剂、颗粒剂、块剂、糊剂、水剂、胶饵等。白蚁防治监测诱杀系统中的饵剂一般都定量封装,能较长时间储存,性状不发生改变。有些白蚁防治监测诱杀系统产品,饵剂被存放在专门的外壳内,饵剂在投入饵站时连同专用外壳一起放入,在白蚁被消灭之后可以及时回收剩余的饵剂。饵站中投放饵剂的数量具统一的数量标准。
3.3 饵站
饵站,聚集白蚁,盛放饵料和饵剂的装置。白蚁能进出饵站,并将其作为一个活动和采食点,在饵站内活动,采食饵料或饵剂。饵站通常采用塑料制成,并依据用途设计成一定的规格和形状。根据饵站的使用部位、使用环境和作用,饵站通常被制作成地上型和地下型两种。
3.3.1 地上型饵站
并非所有监测诱杀系统都设计有地上型饵站。大多数地上型饵站如盒状,内部直接装有饵剂,在盒底设计有供白蚁进入饵站内的开口和固定饵站的装置,上面设计有可打开的盖,用于检查饵站内白蚁活动和取食情况。地上型饵站主要在白蚁灭治中使用。当在地面以上部位发现白蚁活动的迹象时可使用地上型饵站。将它直接安装在地上有白蚁活动新鲜痕迹的地方,如室内墙、地面出现蚁路的地方、内部仍有白蚁活动的分飞孔、白蚁的取食点等。通过白蚁进入饵站,采食饵剂,起防治效果。在白蚁灭治,它既可单独使用,也可配合地下型饵站使用。地上型饵站一般不用于监测白蚁活动。
3.3.2 地下型饵站
地下型饵站通常分为主体、顶盖等部件。主体通常为管状,管的直径约为5~15cm,管壁设有白蚁进出的小孔或孔缝。地下型饵站在使用时被埋设在土壤中,通常先放入饵料,发现白蚁后再放入饵剂。它既可用于灭治白蚁,也可用于监测白蚁。灭治时,地下型饵站既可单独使用,也可配合地上型饵站使用。
4 监测-诱杀系统饵剂使用药剂的种类
饵剂中使用的药剂应为白蚁种群控制剂。白蚁种群控制剂是指能消灭同一巢白蚁群体,或能抑制白蚁种群数量和活动的药剂。白蚁种群控制剂其控制白蚁的机理与化学屏障处理剂、只能消灭局部位置存在的白蚁的灭治药剂完全不同。被用于饵剂的药物有效成分必须具有缓慢的作用效果,无驱避性,能在白蚁群体中得到有效传递,在野外环境下具有较强的化学稳定性。依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白蚁生物学和控制全球IPM专家组推荐,目前有3个类型的替代物被推荐或在研究中被用于饵剂产品[7],但它们的作用效果目前仍存在一定的区别。
4.1 生物控制剂
主要有真菌、细菌、线虫等及它们的代谢产物。地下白蚁蚁道内的超出周围环境的湿度和温度对生物剂的生长是合适的。目前的研究认为,已知的致病微生物对白蚁具有驱避性,因此发现和寻找非驱避性的真菌品系是成功控制具有大量个体数量的地下白蚁种群的关键。真菌通过表皮和被白蚁取食的食物进入虫体而起作用,可在饵剂、土壤处理中得到应用。但现在还仅限于实验阶段,商业上使用还受到限制。
4.2 代谢抑制剂
在饵剂中已被使用的代谢抑制剂包括硼砂、伏蚁腙、A-9248、氟虫胺等。目前使用的代谢抑制剂的产品在消灭种群的效果上存在一定的争议。主要认为,这些产品只是限制了种群的数量和活动,而没有真正消灭种群。当将含有代谢抑制剂的饵剂应用于地下白蚁种群的时候,通常只是抑制了白蚁种群或目标蚁巢白蚁群体的寻找食物的活动,但是还会有寻找食物的活动存在。代谢抑制剂无法消灭白蚁群体或它们的取食活动是由于它们依剂量确定的致死时间[8]。尽管可以对饵剂中的浓度进行调整,以使饵剂能被白蚁取食,但是被白蚁摄取的饵剂总量不能变动。因此,在饵剂放置的数天和几周的时间里,一个巢的白蚁群体可能会包括了摄取了不同的药剂剂量(药剂有效成分重量/白蚁重量)的白蚁,不同的剂量包括致死剂量、亚致死剂量或未摄取药剂等的白蚁。由于代谢抑制剂的致死时间依剂量确定,所以摄取了较高剂量的白蚁死亡的相对较快,因此,无法实现通过缓慢作用的特点使饵剂能有效地被白蚁传递和吸收的普遍认同的要求[9]。然而,这些代谢抑制剂在土白蚁属、大白蚁属的控制中还是具有明显的效果。
4.3 昆虫生长调节剂
4.3.1 保幼激素类似物
能诱导兵蚁、前兵蚁和中间品级的产生,破坏蚁群的品级比例,工蚁数量下降导致食料匮乏、饥饿和互残,进而造成种群的衰亡。灭幼宝对散白蚁有效果,但对家白蚁效果较差。双氧威对散白蚁和家白蚁也有较强诱导活性。保幼激素类似物一般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对人畜低毒或无毒,随着新品种的出现和试验的深入,作为毒饵药剂的潜力将进一步显现。
4.3.2 几丁质合成抑制剂
作用的主要靶标是几丁质代谢,对非甲壳类生物安全,对昆虫作用较为缓慢,主要为胃毒作用,杀虫效果一般在昆虫蜕皮变态时体现。一些常见品种如卡死克、抑太保、除虫脲、灭幼脲3号、氟铃脲等对白蚁都有不同程度的生物活性。氟铃脲是应用较成功的品种,对大白鼠口服LD>5 000mg/kg。作为有效成分制成的毒饵是美国防治白蚁的重要药物,被认为是热带地区防治家白蚁最简单有效的方法。除虫脲作为白蚁防治诱饵的有效成分也已注册,商标为Exterra,Ensyslex[10]。
据目前统计,使用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尤其是氟铃脲,成功控制的白蚁种类有乳白蚁属、异白蚁属、散白蚁属、象白蚁属。采用以几丁质合成抑制剂为有效成分的白蚁防治饵剂系统进行的大区域白蚁控制的长期案例也已在国外和国内被实施[11]。但是,目前已成为产品的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对土白蚁属、大白蚁属白蚁还无明显防治效果。
4.4 国内外白蚁监测-诱杀产品
目前监测-诱杀产品主要分为3种,第1种需将监测诱集材料取出后用饵剂替换,如Sentricon系统。该系统有地上型饵站和地下型饵站2种饵站;饵剂有3种:RecruitⅡ、RecruitⅢ型、RecruitⅣ型。其饵剂的有效成分分别为氟铃脲、多氟脲、氟铃脲(0.15%)。
第2种为监测诱集材料不取出,直接在饵站的空余部位中添加饵剂,如Exterra系统。由地上型和地下型两种饵站,饵剂含0.25%的除虫脲。Exterra的地上型饵站可以直接应用于建筑物内白蚁危害区域。Exterra系统地下饵站安装的最大间距为6.10cm,白蚁群体被抑制或清除后,地下型饵站和白蚁未取食完的饵剂被取走,并在紧挨该饵站的地方安装一个新的饵站,重新监测白蚁。这种处理方式与其他地下型饵站是不同的。
第3种为部分监测诱集材料被取出后形成空间再添加饵剂,如Advance系统。Advance系统使用的是一种地下监测-诱集饵站,饵剂含0.25%的除虫脲。此外还有FIRSTLINE白蚁防卫系统,SUBTERFUGE白蚁饵剂系统,SPECTRACIDE TERMINAT白蚁饵剂系统等[13]。在我国,也有不少地区在研制用于商品化的诱杀系统,如浙江诸暨,湖南长沙等地的白蚁防治单开发了已成熟的诱杀管等技术为主的诱杀产品,并在实践中获得了成功。早期的仿生箱诱杀室内散白蚁、诱集箱等。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有晔康白蚁群体监测控制系统,饵剂含氟虫胺0.08%。监测控制乳白蚁、散白蚁效果明显。乐安居白蚁监测控制器等[7]。
5 结语
由于目前国内外对白蚁监测诱杀系统的IPM应用技术研究项目仅局限于点对点短期的以灭治为目的的引诱或诱杀,而缺乏以符合IPM理念的以点带面长期动态监控项目。随着该项技术的日趋发展,监测工作应朝发现白蚁早期预警方向发展,既可以在第一时间掌握蚁害情况,又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如通过将电子技术与白蚁监测控制技术的有机结合,将计算机网络控制融于白蚁监控装置中,实现监测数据自动采集、实时传输和在线分析功能的白蚁危害动态监测。或通过电子警报设备,向居民发出警报。或者通过传感装置,建立远程白蚁监测监视系统。如宁波市北仑区白蚁防治站发明了一种用于白蚁动态活动的电子监控装置(专利号:200720112059),该装置利用特殊的电路实现了监测装置内白蚁活动的自动检测。日本佳适株式会社发明了一种白蚁报警装置(专利号:94112995),该报警装置包括传感部分,由含纤维素的构件构成,该构件有多个横向延伸的通孔,各通孔的一端配备有一个发射元件,另一端配备有一个接收元件。通过发射元件的输出波为侵该孔的白蚁所遮住的情况来检测白蚁的出现与否,波受阻时就有检测信号产生,促使报警指示灯等亮,显示报警指示。有效的白蚁监测是科学防治白蚁,并减少或避免化学用药的重要前提,对防治白蚁和环境保护有重要的意义。为了使监测诱杀方法能够对白蚁种群数量的有效抑制、对整巢白蚁的彻底消灭,对建筑物的长期白蚁预防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该方法能够减少化学药剂的投放,减少化学药剂污染环境。对改善人居与自然的和谐环境,降低白蚁种群密度,提高白蚁防治技术含量,从局部防御走向区域综合管理有重要意义。白蚁防治行业需要大规模商业化推广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能长久使用的防治白蚁动态监测诱杀装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白蚁综合治理。
[1]孙儒泳.动物生态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2]张健华,刘自力,黄 雷.白蚁监测饵剂系统的研究进展[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1):3.
[3]庞正平,刘建庆.白蚁监测控制技术及药剂的应用[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8(14):5.
[4]Su Nan-Yao,Scheffrahn R H,Su N Y.A review of subterranean termite control practices and prospects for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programmes[J].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Reviews,1998,3(1):13~18.
[5]Rambo G W.Factors affecting termite recruitment to baits in laboratory and field studies[J].Czech Republic,1999(6):597~600.
[6]Rudolf H.关于IPM地下白蚁控制实践与前景的综述[J].城市害虫防治,2009(3):35~43.
[7]Su Nan-Yao,Scheffrahn R H,Ban P M,et al.Effects of sulfuramid-treated bait blocks on field colonies of the Formosan subterranean termite(Isoptera:Rhinotermitidae)[J].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1995(88):1 343~1 348.
[8]Su Nan-Yao,Scheffrahn R H,Su N Y.Fate of subterranean termite colonies(Isoptera)after bait applications- an update and review[J].Sociobiology,1996(27):253~275.
[9]肯尼斯·格雷斯.美国防治白蚁药剂的现状及未来[J].白蚁科技,2000(1):29~33.
[10]庞正平.国内外的白蚁监测控制产品及应用[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7(13):402~406.
[11]龚跃刚.我国白蚁监测控制装置/系统研发现状[J].城市害虫防治,2009(1):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