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画艺术中的节奏设计分析

2011-08-15

科学之友 2011年3期
关键词:动画师节奏动画

黄 鹤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语言与传播系艺术设计专业,北京 101118)

动画艺术中的节奏设计分析

黄 鹤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语言与传播系艺术设计专业,北京 101118)

各个门类的艺术创作都由“节奏”起到一定的贯穿作用。动画作为一门得到越来越多应用的艺术形式,节奏感影响了动画传达信息的准确度,也影响到观众的观看效果。所以对动画中节奏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动画制作实践。无论传统二维动画,还是如今风头日益上涨的三维动画,在基础理论中,节奏都被视为重要的一部分。文章通过对节奏的分析与说明,起到对动画创作中节奏设计的指导。

节奏;动画曲线;背景因素;运动曲线

随着各类新兴媒体的不断涌现,动画产生了多种表现形式,包括传统卡通二维动画、实物定格动画、利用数字技术的三维动画。同时,动画也逐步渗入到了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影视、娱乐、虚拟现实、建筑漫游,甚至于科学实验的模拟、医疗过程演示等。

计算机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毫无疑问计算机也成为动画创作不可或缺的工具。但无论是传统手绘动画或CG动画(即Computer Graphic动画,计算机生成的图像动画),其核心价值都在于动画的基本原理,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是动画创作长久发展的保证。离开电脑,我们仍可以拿起画笔直接表达美妙的故事。

任何艺术创作都讲究节奏的把控。音乐领域不用多说,绘画艺术要注重画面构图的节奏,舞台剧要讲究剧情的跌宕起伏、松弛有度,诗歌散文也要讲究文字搭配的节奏韵味。节奏感的重要性尤其体现在与时间和空间相关的艺术形式上,动画的创作也很好地体现了这点要求。

1 角色动作本身的节奏

动作本身的节奏是动画设计中的重中之重。专业类学校会有长达一年之久的、针对这一方面的训练课程。

以最基础的训练“弹跳小球”为例,小球自由落体时间、积压时间、与地面接触时间、拉伸时间、弹起时间以及这些分段时间的比例搭配都决定了这段动画的成功与否。观众以平时无意识积累的常识根据动画中小球的弹跳节奏去判断这个小球的材质、重量、起落高度等因素,而这些判断是在瞬间内传递给大脑的。如果节奏把控不正确,观众也许不能第一时间说出哪里出现了问题,但会立刻反应出某些地方有些不对劲或有怪怪的感觉。“弹跳小球”是最基本的例子,如果把这个例子延伸至人物的跳跃动作,情况就会更复杂,除了上述例子中提到的时间控制,还涉及预备动作的时间、人物手臂摆动时间、头部跟随动作时间、落地后缓冲动作时间等等一系列节奏的问题,可以说修改一处,处处都有连带的修整。这些节奏问题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如下分类调控。

1.1 传统手绘动画

在传统手绘动画中,有原画师和动画师之分。原画师负责将动画中的主要动作画出来,然后在画面上标注出动画师需要添加的中间动作画面,这些标注通常用类似数学中的线段来表示,线段长度表示动画一共的张数,中间的断点表示要插入中间画的时间位置,这样动画师对这个动作的节奏就一目了然了,剩余的工作就是严格按照原画师的指令去完成中间张的绘制。

原画师在画面上标注的线段就代表了动作的节奏,这些动作的节奏来源于他的生活与工作经验,怎样的节奏更适合表现夸张的卡通动画,怎样的节奏适合表现基于准确物理原理的写实动画,都要通过这些长长短短带数个中间点的线段来表示。如果动画出现节奏问题,就要从这些点点线线来找答案。

1.2 三维电脑动画

电脑的发展使人类的工作与生活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动画也不例外。电脑三维制作无疑创造了一种新的动画生成方式,但动画的基本原理是通用的,对于动画师来说,节奏的抽象表现形式仅仅从线段变成了曲线。

三维动画里动画调节也分为关键帧和计算机自动生成帧,动画师需要完成的就是设计关键帧动作和计算机自动生成帧部分的曲线调节。在这里,动画师的经验不仅仅是生活中的体验,还有对曲线的理解,比如基本的走路动画,经验丰富的动画师没有观看动画之前,仅仅查看动画曲线就能分辨出动画的节奏感,腿部动画曲线要呈蝴蝶形态才会有很和谐的步伐。不管是个性走路,还是常规性走路,变换的仅仅是“蝴蝶”形态间的差异,不会有更大的偏离。

优秀的动画节奏会保持很光滑优美的动画曲线,不会出现突兀的波动或者尖锐的锐角折线,这与动画基本定律中的“弧线”不谋而合。在中学时代,我们都有这样的数学常识,象限图中的抛物线或是双曲线都代表了具有一定加速度的运动。物理中我们也学过,自然状态下没有恒定不变的运动物体,它们都受到各种各样的外力影响当下的运动状态。无论我们刹车、拍手、跺脚,全部都有由快到慢或由慢到快的渐进过程组成,而这样的节奏全部体现在优美的曲线中,无论是动画曲线,还是动作曲线。而平稳的直线代表着匀速运动,只有在理想的物理试验中才会发生。

我们对节奏的表达与掌控不仅仅是一种感觉,更可以用图像化的方式在草稿纸或者电脑中表达出来,这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动画中的节奏,检验我们的想法是否正确。同时,多观察绝对是把控动画节奏最有效的手段。网络的普及让学习更有效率,可以在视频网站上下载到各种各样的动作资料,去模仿去临摹,做出最符合影片要求的动画。

2 背景因素的节奏

2.1 对话控制节奏

最常见的动画形式是叙事类动画短片或长片,这就需要影片中角色的对话来调控节奏。如果是事先录好的对话声音,那么动画师就需要紧密配合对话来控制运动节奏,不能出现人物的表情动作与声音搭配不和谐的现象。这也就是业界常说的“动画师就是幕后演员”,动画师需要有深厚的表演功底,能从角色的角度体味台词的意义,这也是优秀动画师所需要具备的素质。此外,制作前认真反复地听台词录音也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之一。

如果是先制作动画,后录制声音,那么就需要每个步骤严格按照剧本来执行,用秒表计算每个动作的时长,甚至以帧为单位设计动作的节奏。

任何情况下,动画师都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来配合对话进行动画中动作的调配。

2.2 背景音乐控制节奏

另有一类动画是有情节无对话,或者是抽象类无情节的片段,这就需要动画师根据背景音乐来调节动画。对音乐的理解十分关键,音乐的节奏、重音、转折、停顿、高潮都需要动画中的动作去配合,才能使画面与背景音乐配合得天衣无缝,为观众带来浑然天成的全方位感受。

3 动画镜头中的整体节奏

动画的节奏不仅仅存在于动作本身,整个镜头也要有张弛有度的节奏,这些镜头再构成整体的影片。正如小说一样,一个故事有它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作为电影艺术的一个分支,动画中镜头的节奏是同时表现在空间运动和时间流程形态上的一种“旋律”,渗透在每个动画镜头与镜头衔接的各个环节。我们要针对动画希望观众产生的心理感受去设计节奏,例如,快节奏的暗杀镜头、催人泪下而缓慢的分别场景、慷慨激昂的战斗镜头节奏可以让观众在心理上跟随动画师的步伐,驱赶人们去思考下一个情节,从而达到动画影片深入人心的效果。

综上所述,3种节奏互相关联、互相依存,有体现细节的节奏,有掌控全局的节奏。美国电影研究家威廉·汉拖曾说过,节奏是影片的最基本特征,同时也是最微妙的,很少被研究过的特性。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作为电影艺术分支的动画,将节奏把控好是制作优秀动画的关键部分。

The Rhythm Design Analysis of Animation Art

Huang He

The“rhythm”plays a role throughout various categories of art creation.Animation,as an art form,has more and more application.The rhythm not onlycan affect the accuracyofanimation’s conveyinginformation,but alsoaffect the viewingofaudience.So the research on the animation rhythm can better serve the animation creation practice.Whether the traditional two-dimensional animation,or nowadays rising limelight three-dimensional animation,in the basic theory,rhythm is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part.The article plays the guiding role in the rhythm design of animation crea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explanation ofrhythm.

rhythm;animation curve;background factor;motion curve

G210

A

1000-8136(2011)05-0139-02

猜你喜欢

动画师节奏动画
Clifford hits the big screen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我的动画梦
轻快漫舞
简析动画运动特性美
浅析角色动画和表演之间的关系
月入30万,婚礼动画师石秀大赚浪漫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