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挥洒青春,在煤海中放歌
——记阳煤二矿丈八区综采一队副队长李国栋

2011-08-15罗小丽

支部建设 2011年11期
关键词:副队长机电故障

■罗小丽

挥洒青春,在煤海中放歌
——记阳煤二矿丈八区综采一队副队长李国栋

■罗小丽

今年3月10日,首届全国煤炭工业百名优秀青年矿工评审会在成都召开。阳煤二矿丈八区综采一队副队长李国栋入围“首届全国煤炭工业百名优秀青年矿工”名单。之前,李国栋还于2007年获得“全国煤炭行业技术能手”,2009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0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等多项殊荣。然而,荣誉对于李国栋来说,并非只有鲜花和掌声,而更多的是责任和使命,是鞭策他不断前进的力量。

优秀源自勤学苦练

出生于1981年的李国栋,是一位地道的矿工子弟。他的脸庞年轻英俊,眉宇间流露出一丝坚毅和沉稳,如果是在街头偶遇,你肯定不会把他和煤矿工人乃至那些荣誉联系在一起。

与李国栋简短的交谈中,笔者发现,他身上具有强烈的不服输的精神,他不允许自己因为技术不熟练而延误井下生产,他也不允许自己的技术不如别人,所以他在工作中不断勤学苦练完全是出于一种高度的自觉自愿,而且自律性极强。这正是他在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内在动力。

刚参加工作那会儿,由于学艺不精,对电气知识掌握得还不够扎实,李国栋在处理电气故障时违反操作规程,带电作业发生短路,被电弧灼伤了眼睛,一个多月不能正常用眼。亲身经历了这次事故的危险后,他深刻地明白:井下的业务工作必须精湛,不能存在丝毫的侥幸心理,否则人身安全和生产安全将无法保障。从此,他上班的时候在井下虚心向师傅请教,上井后还要把技术要点记在笔记本上,不清楚的就找书本或图纸核对,直到弄清楚弄明白才肯罢休。

有一次李国栋上零点班,后半班突然“工作溜”坏了,工作面“停摆”。他打开开关一看,发现继电器和接触器没有烧坏,认为问题不大,便告诉工长很快可以处理好。但是,一个小时后故障没有处理好,工友们等得不耐烦了,围到开关跟前,而李国栋开始心慌了……两个小时后,工长也失望了,看着煤出不成了,就安排大家清理岗位。尽管没有人责怪他,但李国栋的汗水还是不停地冒出来……三个小时后,开关跟前只剩下李国栋一个人了,出了汗的窑衣贴在身上被风吹透,很冷,李国栋的心也冷静下来,对照图纸一遍一遍仔细地查看,挨个检查每个回路,最终发现竟然是个非常小的故障:就在眼皮底下,继电器板的一根内排线断了,重新引了一根小线,问题很快就解决了。李国栋说他当时不但没有高兴,反而是气得想打自己两拳。因为他知道采煤队很辛苦,在有限的工作时间内,所有的人都盼机组能顺顺当当的多割几刀煤,有个好收成。所以,当因为自己技术不精而使处理故障时间一再拖延,以至影响半个班出煤时,他就非常内疚,要求把自己当天的工分减成1分。

从此之后,李国栋更是从多方面加紧学习,工作中向师傅、向厂家技术员学,业余时向图纸、向书本学,对于组织上安排的学习培训机会更是倍加珍惜。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公司组织的技术比武大赛上,李国栋的勤奋和努力终于换来了一次次的脱颖而出。2005年,经过集团内部选拔,李国栋代表阳煤集团参加了全煤系统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原本信心十足的李国栋,却因为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故障排除而未取得任何名次。对于从来不服输且严以律己的李国栋来说,这不失为一次小小的打击,他难以宽容自己在赛场上的表现;然而,换一个角度来说,比赛失利何尝不是他在技术上再接再厉、更上层楼的契机,也是他在心志上砥砺成熟的难得机会。2007年9月,在河北省唐山市举行的“开滦杯”第二届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李国栋在与148名综采维修电工同场竞技中排名第四,被授予“全国煤炭行业技术能手”称号。

之后,随着技术的日渐成熟,公司组织也对他委以更重要的任务,李国栋被破格提拔为丈八区综采一队机电副队长,手机每天保持24小时开机,随时待命单独处理井下的技术难题。然而,李国栋也深知,如今的矿井设备更新速度非常快,作为一名年轻的井下电工,他不能仅仅满足于眼前取得的成绩,在技术方面的提高永远是学无止境的。所以,他还报名参加了函授学习,工作之余继续认真钻研专业知识。

几经磨砺,李国栋如今已全面掌握了综采电气理论,成为井区处理电气故障的行家里手,并成功地总结出了“望、闻、问、切”电气事故处理法。

价值在岗位上体现

二矿丈八区综一队是曾经荣获全煤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的现代化生产队组,机械化程度达到90%以上,综采作业中,保证机电维护质量就是确保井下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受命于攻坚克难之时的综一队机电副队长李国栋,毅然挑起了这副千斤重担。

能力和责任同在。在采煤一线,哪儿有问题,李国栋就往哪儿赶;哪儿有故障,他就带头在哪儿找原因。

2009年12月15日,综采一队正处于向全年任务冲刺的关键时刻。那一天,下班回家正准备吃晚饭的他,突然接到队长的电话。放下碗筷,他直奔井口。处理完事故上井回到家已是晚上12点多,就在他刚刚躺下的时候,电话再次响起,井下又发生了一起机电故障,机电科的技术人员在井下也找不到事故原因,就这样刚刚上井的他再次返入井下。类似的情况一个月里至少发生三四次,有时是在半夜。李国栋一接到电话,思想就全部集中于机电故障出在什么地方、应该如何解决等问题上,完全顾不得妻子的害怕和担心。

在岗位上面对“罢工”的机电设备,李国栋总是把故障排除彻底了才上井,从不把问题留给下一班。一方面,李国栋觉得留下没有解决掉的故障,即使下班回家后,也会因为惦记而吃不香饭、睡不着觉;另一方面,他也觉得这是一个与其他电工互相切磋交流的好机会,一个人面对复杂的故障时,容易钻牛角尖,如果和接班电工一起“会诊”,思路往往会豁然开朗,问题自然也迎刃而解。

作为一名技术能手,李国栋并不满足于一般性故障的处理和操作技能的提高,而是经常联系生产实际琢磨着进行一些小改革、小创新。面对丈八区第十采区使用的开关经常发生故障的问题,他以继电器上的接点来代替接触器的常开触点,这一尝试获得成功。2008年初,他所在的工作面新上了一套先进设备,但缺陷是不能和工作面的照明进行联锁,不能解决设备断电同时切断照明的问题。他通过反复思考,以馈电开关的加入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使安全生产又多了一点保障。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工友们遇到什么困难,李国栋都会援手相助;在工作中,他积极落实“导师带徒”制,毫无保留地给青年工人讲解设备维修技巧。2005年12月,李国栋加入了党组织,成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入党后,他更加勤奋工作,时刻记着自己红色帽子的特殊含义和要求,哪里最苦就在哪里干,哪里危险就往哪里冲,别人不愿意干的活他抢着干,别人干不完的活他帮着干,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2006年,党支部决定在全队党员中开展“1+10”助进工程,李国栋积极响应支部的决定,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所在检修班人人奋勇争先,个个争做贡献。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时,李国栋刚买了房、结了婚,在自己经济非常拮据的情况下,他仍然毫不犹豫地捐款2000元,并交纳特殊党费1万元,为灾区人民献上了一份爱心。

在采煤第一线奋战的十年,是李国栋成长成熟的十年。

十年间,他从一个普通的学徒成长为工人技师,从一名共青团员成长为共产党员,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全国劳模。他身上那种不服输的精神,那种好学上进、责任重于泰山的自律性,那种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严谨务实,那份感恩组织、回报社会的爱心,体现了新一代青年职工的价值取向!

猜你喜欢

副队长机电故障
请扫二维码
故障一点通
简述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站级机电维护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机械制造过程中机电自动化的应用
西沙来的战友
奔驰R320车ABS、ESP故障灯异常点亮
扛的是顶风的旗
故障一点通
江淮车故障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