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叶名琛人格悲剧的原因探析

2011-08-15

黑龙江史志 2011年13期
关键词:英法联军鸦片战争士大夫

马 赛

(青海师范大学 青海 西宁 810008)

一、叶名琛生平及其经历

叶名琛(1809—1859年)字昆臣,湖北汉阳人,出身书香门第。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少年时就“以诗文鸣一时”。(1)叶名琛在仕途上可谓早年得志,青云直上。他在内政、外交上均颇有建树,是一位忠君爱国的封疆大吏。但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作为当时两广总督的叶名琛被英侵略军所俘,最终死于加尔各答。叶名琛死后,受到清朝朝野的攻击。1859年,他的尸骨从印度运回国内不久,广东就有人讥嘲他“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相臣度量,疆原抱负,古之所无,今亦罕有。”(2)这段话淋漓尽致地刻划了两广总督叶名琛在英法联军进攻广州时,不作战和,使广州失陷,自己被俘客死他乡的窘态。

其实叶名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并非完全的不战不和不守,而是一位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反侵略立场的封建官僚。尽管叶名琛采取了各种策略御敌,但是形势的日益恶化并不是叶名琛或某个人所能扭转的,因而失败的结局是不可避免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叶名琛最终陷与如此尴尬的可悲境地呢?中国的落后以及清政府的妥协投降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但是造成叶名琛的悲剧很直接的原因并不完全因为中国各方面的落后,而是有着更深层的原因。叶名琛的怪事实上是两个文化差异巨大的世界碰撞之初很容易产生的现象。

二、叶名琛人格悲剧的文化背景

1、近代中国士大夫普遍的文化心态是叶名琛人格悲剧的思想根源。中国士大夫传统的涉外心态,其核心在于“夷夏之辩”。到了19世纪,伴随着清王朝的闭关锁国政策,这一以“夷夏之辩”为标志的涉外心态发展到了极致,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叶名琛的人格悲剧。

“夷夏之辩”的涉外心态发展到近代实际上文化优越感与恐惧感的奇怪混合,就这样揭开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古怪而悲凉的一幕。这一次士大夫所面临的已不是那些披发左衽、断发文身的“蛮夷”,而是以先进的物质文明与文化观念为后盾的资本主义东侵势力。一次一次战争的失败使其文化的优越感中混杂了对外的恐惧感,但是近代的士大夫还是生活在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明白了这些,便不难理解,叶名琛何以“不战不和不守”了吧,战,力不从心;和,则意味着缔结屈辱的城下之盟,意味着文化优越感一定程度的失落。事实上,在道光、咸丰两朝的封疆大吏中,叶名琛并非贪生怕死之辈,看他当英军炮火打到督署,还端坐堂上“屹然不动”,我们不能不承认他有几分异乎寻常的勇气。然而可悲的是,像当时大部分士大夫一样,他始终视外国人为犬羊成性的化外谬种。所以就任两广总督后,便坚定不移的奉行所谓“不示人以短”的政策,凡涉外事务,总是三言两语搪塞了事,而与军备却无所整饬。结果城破被擒,最终客死异乡。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出现叶名琛这样一个人物,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剧,而是清朝政府这个“天朝上国”急剧跌落进程中的缩影,是道光帝虚骄吝啬作风影响下的清廷官僚的代表。

叶名琛被俘期间,日日赋诗作画,聊以自慰,上署名曰:“海上苏武”。叶名琛虽为阶下囚但始终着总督官服,陷囹圄而不“失节”,这种心态可概括为孤傲、偏执、迂腐。他至死也不懂清朝屡败,大国受欺凌,大臣受侮辱的原因所在,实在可悲可叹。

2、中国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制度与叶名琛的忠君思想是叶名琛人格悲剧产生的制度根源。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之下,在这种体制中,“君权神授”是其统治的基石,因此,皇帝具有绝对的权威,同时也被赋予了天经地义的圣明。于是,在这种体制下,只有没用的臣子,没有昏庸的君主,政策的失败在于臣子的无能,而不是决策者的失误。事实上,叶名琛在处理对外关系中的所谓的失当,主要也是缘于此。叶名琛的外交策略都是秉承清帝的谕旨,无论是两次修约谈判,还是英法联军攻广州前的中外交涉,叶名琛都尽力地做到“坚持成约”,不使外人别有要求,而且屡次被清廷认为是“洞悉夷情”,所作所为“颇为适宜”。(3)事实上,英法联军占领广州后,清廷也仍然继续执行这一外交方针。但是,在英法联军攻占广州城后,叶名琛却突然背上了“刚愎自用”的罪名,甚至被清帝认为是有负皇恩,生不如死。显然,这正是传统体制作祟的结果。对于叶名琛本人来说,少年饱览经、史、子、集,深受儒学伦常中“忠君报国”、“饿死是小,失节是大。”等思想影响。身为朝廷一品大员、“相”级官员,他对皇帝的愚忠通过城破之时本可以逃亡,却坐以待擒可见一斑。叶名琛的悲剧人生,是千万清廷守旧官僚的一个缩影。叶名琛迂腐的思想、行为深受“闭关锁国”状态下清朝落后的教育观和人才观的熏陶。也是专制制度和昏庸无能君主统治下对官员心灵过分扭曲的一种反映。

三、叶名琛人格悲剧的客观原因

叶名琛之所以落得被人戏谑为“六不总督”的可悲下场还在于他可怜的做了别人的替罪羔羊。实际上,这却是一个由清政府和侵略者联手捏造的百年冤案。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在广州建立了傀儡政府。英国人认为“叶名琛无疑是英勇、果断的人,广州人一定为有这么一个父母官骄傲”。要想完满解决如何占领广州这个难题,“必须把叶名琛的名声搞臭”。英法联军采取了这样的政策并利用一切机会败坏叶名琛的名声。这样做也正中了那些通敌者的下怀,因为他们巴不得通过抨击叶名琛来转移人们对他们可耻行径的注意。

广州沦陷以后,中国军队没有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导致作为帝国心脏的北京被占领。难逃历史罪责的满清政府利用当时在广州的英国人制造出来的谣言来转移视听,将叶名琛丑化成一个自大傲慢又愚蠢的官员,战败的责任就由皇帝和清廷那里转移到叶名琛一个人身上。

就这样,在外国侵略者、汉奸和清廷三者心照不宣的推波助澜下,出现了薛福成对叶名琛“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的戏谑。而叶名琛傲慢愚蠢的形象深深地烙在人们的印象中。一个历史人物就这样被扭曲了。谣言和曲解遮蔽了历史真实,连英国侵略者都惧怕三分的叶名琛反而被中国人丑化。他生前壮志未酬,死后遭人诟病,从民族的角度看无疑是一场悲剧。

四、结论

叶名琛之所以有此“六不”的怪异举动可以解释为:“不战”,其实是无兵可战,正规军正在讨伐洪兵,非正规军由于无薪可支,多数已经解散;“不和”,中英关系不断恶化之时,叶名琛仍有和平谈判的愿望,但英人苛刻的条件,令其无权也无法接受;“不守”,在无兵可守的情况下,仍采取了一定的防卫措施;“不死”,广州城破之时没有自杀,被俘时幻想能面见英女王论辩孰是孰非,以“海上苏武”自居。但在幻想破灭之后终不食英粟而死;“不降”,我们不禁会质疑此问是否认为叶名琛投降才是对;“不走”,破成之时,叶名琛遵从儒家知识分子和封建官吏应恪守的训示,没有弃城而逃,而这样却成为被人讥笑的把柄。(4)但是究其行为的深层原因可以概括为中国士大夫传统的涉外心态,自始至终都认为中国为天朝上国,而且形成一种宗蕃的外交体制与时代格格不入。还有中国的传统的君主专制的封建体制亦是罪魁祸首。再还有那就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叶名琛成为了替罪的羔羊。由此可见叶名琛人格悲剧出现有着深层的原因。

注释:

(1)蔡冠洛:《清代七百名人传》,中国书店出版社,1984年版,第806页。

(2)薛福成:《书汉阳叶相广州之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75页。

(3)陈双燕:《论叶名琛的对外交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关系》,《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版。

(4)黄宇和:《两广总督叶名琛》,中华书局出版,1984年版,第98页。

[1]蔡冠洛:《清代七百名人传》,中国书店出版社,1984年版.

[2]费正清:《剑桥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3]薛福成:《书汉阳叶相广州之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4]赵尔巽主编:《清史稿叶名琛传》,1997年12月第一版.

[5]黄宇和:《两广总督叶名琛》,中华书局出版,1984年版.

[6]韩仕海:《叶名琛在广东》,《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版.

[7]陈双燕:《论叶名琛的对外交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关系》,《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版.

猜你喜欢

英法联军鸦片战争士大夫
宋韵
——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英法联军侵华之役“通州八里桥之战”探析
中山君有感于礼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THE DRUG WAR
阅读拙著需要回到历史现场
英法联军为何没烧紫禁城
历史的真实与虚构
从中英经济交往看建国前两国关系演变
从关税自主权丧失的过程看鸦片战争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