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着眼实效搞谋划

2011-08-15张传禄

当代贵州 2011年31期
关键词:机关干部阿波罗点子

■ 文/张传禄

着眼实效搞谋划

■ 文/张传禄

机关干部出谋划策是为了解决问题。如果谋划了半天,出了一大堆点子,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没有效果或收效甚微,那就失去了意义。所以,我们出主意、提建议,还必须讲究实际效果。

要能行得通

有一个寓言,说的是有一只猫抓老鼠的本领很大,老鼠们召开会议,研究对付这只猫的对策。大家思来想去苦无良策,最后有只足智多谋的老鼠出了个主意,说在猫脖子上挂一个铃铛,只要猫一动,声音传出,老鼠们就能赶快躲避逃命。大家都感到这是个有创意的高招,一致表示赞同。可是,真正实行起来,又遇到了难题,谁去给猫的脖子上挂铃铛呢?大家推来推去,谁也没有能耐把铃铛挂在猫的脖子上。

现实工作中这样的现象并不鲜见,有的机关干部提出的建议,理论上可行,实际上行不通;局部可行,全局上行不通;暂时可行,一段时间后就行不通。这就提示我们,在考虑问题、提出建议的时候,不能一厢情愿,不要出那些一听似乎不错,实际根本行不通的主意。

真正行得通的好点子,通常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切中要害,或者完全符合实际;其次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易于落实,能够办得到;再就是具有很强的可控性,便于检查,便于工作成效不断巩固和发展。概括起来说,必须是符合单位实际的点子,不是照抄照搬别人的东西,而是融会贯通上级指示,结合本单位实际,具有单位特色,能走出一条新路,能取得崭新的业绩;必须是既治标又治本的点子,深谋远虑,寻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能取得全局的、系统的、长远的效益;必须是快刀斩乱麻的点子,能抓住关键,牵一发而动全身,使久拖不决、久治不愈的问题较快得以解决,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不留后遗症

有的点子确实能够解决问题,但把老问题解决了,又引发出新的问题,甚至留下久治不愈的“后遗症”。历史上留下“后遗症”最大的点子,当数用人实行“论资排辈”制度。

“论资排辈”最早是北魏一名叫崔亮的人提出的。据《魏书》卷六十六记载,崔亮当吏部尚书的时候,正赶上武官得势,太后下令要选拔武官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中做官。但是官位少,应选的人太多,前任吏部尚书按老办法提拔人,众人都心怀怨恨。于是崔亮上奏,建议采用新办法,不问贤愚,完全根据年头任用官员。年头不够,即使这个职位需要这个人,也不能任命他。庸才下品,年头够长就先提拔任用。于是,久滞官场的人都称赞崔亮能干。

从史书考察看,崔亮当时采用论资排辈是不得已的权宜之计,也可能比较好地解决了当时的难题。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制度的“后遗症”至今还没有完全消除。类似会留下后遗症的点子,机关干部尽量不要向领导进言。

利应大于弊

任何决策建议,都可能有利有弊,有风险性。机关干部在为领导参谋的过程中,应认真权衡利弊得失,看看到底有多少成功的把握,有多大失败的风险。有的决策建议,要进行精确计算,其中重大的决策建议,还要交专门的研究机构进行系统论证,以对其效益和风险作出定性和定量的评估。有的决策建议,要按规定程序履行论证手续,如进行立项论证、各类战术技术指标论证、总体技术方案论证等,从中选出最佳方案。总的要求是:纵横比较,反复衡量,系统论证,力求找出利大于弊的最佳途径,以及探索趋利避害的方法和措施,按照“两利相权取其重,利弊相权取其利,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形成基本意见或处置建议,供领导抉择。

不出馊主意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机关干部在工作中应具备“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出谋划策的时候,有违规嫌疑的点子坚决不出;影响领导机关形象的点子坚决不出;不受群众欢迎的点子坚决不出;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点子坚决不出。

更具体一些说,要把动机与效果有机统一起来,好心要办好事,不能好心办坏事。再好的点子,如果与党纪、军纪、国法和政策、制度、规定相偏离,甚至相抵触,只能称之为“歪点子”、“馊主意”。对自己的政治生命和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机关干部,一定不要出有违规嫌疑的点子。具体讲,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投机行为,防止亵渎政策这条“生命线”;不搞“知法违法,钻法律空子”的冒险行为,防止触摸法律这条“高压线”;不搞“无视规矩,擅闯红灯”的散漫行为,防止越过纪律这条“警戒线”。

防止“霍布森选择”

在决策理论中,称只有单一方案而无其他选择余地的决策为“霍布森选择”。机关干部在提意见建议时,要注意多提几个方案,给领导留有选择余地。当然,多提几个方案,也不是越多越好。一般来说,解决一个问题,提出两三个方案为宜。当年,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实施前,有关机构就提出了三种方案,这个事例就很值得我们在出谋划策时效仿。

阿波罗登月的第一种方案是“直接登月方案”。即用新的三级火箭直接将大约7万公斤的太空船送上太空,飞向月球。第二种方案是“地球轨道会合方案”。用“土星”运载火箭,将登月船的航天飞行器和液氧贮箱等组成部分,分别送进环绕地球的轨道,再在轨道上将这些部分连接起来组合好。第三种方案是“月球轨道会合方案”。从地球上发射的“土星五号”火箭,将装载三个宇航员的阿波罗飞船推向月球,使阿波罗飞船绕着月球轨道运行;再从阿波罗飞船里放一艘小登月舱,带着两个宇航员,用反推火箭降落在月球表面;另一宇航员留在阿波罗飞船上环绕月球轨道飞行,等到月球表面勘察工作完成时,两名宇航员发动登月舱,离开地球重新和阿波罗飞船会合,再返回地球。

阿波罗工程负责人对上述三种方案从技术因素、工作进度、成本费用和研制难易程度,进行了系统的可行性分析比较后得出的结论是:第三方案是能确保在短期内、最经济地完成阿波罗登月计划的方案,决策者最后决定实施第三方案,并终于在1969年7月实现了把人安全送上月球又返回地球,并对月球进行初步直接考察的目标。

这一典型事例可给机关工作人员以深刻启示,一个好的建议方案,各个要素都应该是全面的:首先,不仅有方案,而且要有充分论证。论证既要有优点,又要有缺点,特别是要把困难因素、风险因素讲清楚,不能只报喜不报忧,不能只讲有利因素,隐瞒不利因素,尤其是不能把方案说得尽善尽美、白璧无瑕,因为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其次是要有比较。各种方案之间,既要横向比较,又要纵向比较,对技术因素、工作进度、成本费用和难易程度、主客观条件等环节,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比较,这样有利于决策层从中选择最佳方案。再就是方案建议要具体。不能太原则、太笼统,只有为什么、是什么,而没有怎么办,就会缺乏操作性,使人摸不着头脑,无从下手。任何建议方案,都应该做到:不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而且要拿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和具体措施。简而言之,每一个成熟的决策建议方案,都应该回答三个“?”是什么方案?为什么提这个方案?怎样实施这个方案?

关注实践检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领导采纳了机关的建议,下定决心之后,机关干部的“职责”并没有履行完,还要继续对决策的执行情况及时把握,并针对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提出新的修正意见和建议。

一是跟踪检查到终端。决策下达后,机关干部要注意跟踪检查贯彻落实情况,特别要下到最终端的基层单位,进行多种形式的测验和检查。要认真检查基层对上级的指示、决议内容知道得全不全,对精神实质理解得准不准、透不透,对落实工作抓得紧不紧。特别要检查决策好不好操作,基层的承受能力怎么样,在人、财、物等方面还有什么矛盾和困难,需要帮助协调解决的,应积极协调,需要调整方案解决的,应抓紧拟制。

二是反馈问题要及时。机关干部下去检查决策落实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向党委、领导汇报,不能隐瞒,不能拖拉,更不能对问题视而不见,盲目地唱赞歌。在某种意义上说,掩盖问题就是失职,发现问题就是政绩。因为机关干部对问题发现得越及时、反馈得越及时,领导决策的失误才能得到较快地纠正和弥补,从而避免造成更大的失误和损失。

三是修正意见要果断。发现决策在执行过程中的不足和缺陷后,要及时拿出修正意见和建议,迅速果断地向领导提出,不能顾虑重重,犹豫不决,丧失纠正错误的良机。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机关干部要有勇于自我否定的精神,因为领导的决策里有你的心血,对了有你的功劳,错了有你的责任。不能过于自负,不能要面子不要真理。只要经过充分论证证明是错了的,就自觉放弃和纠正,把由此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这也是一个机关干部应有的品德。

(责任编辑/哈文丽)

猜你喜欢

机关干部阿波罗点子
王海龙作品选
乡村点子锣
如何用点子图进行 “凑十法”的建模
回望阿波罗11号
为何我想不到阿波罗尼斯圆
嘉定区人大代表、常委会领导、机关干部 摄影书画作品选登
由阿波罗尼斯圆衍生圆锥曲线的优美性质
激发机关干部事业心责任感的几点思考
某部机关干部脂肪肝发病及相关因素研究
让人惊叹的极客好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