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哈尔滨香坊区域的不同称呼
2011-08-15葛妍
葛 妍
历史上哈尔滨香坊区域的称呼比较多,如“田家烧锅”、“老哈尔滨”、“上号”、“香坊”等。
“田家烧锅”是香坊区域出现较早的称呼。相传大约在1805年(嘉庆十年),田保辉兄弟6人从山东省登州府黄县松林田家庄逃荒到吉林省榆树县田家屯投亲谋生,不久田保辉、田炳辉兄弟2人来到哈尔滨香坊区域的东部开荒种地。当时哈尔滨地区归属阿勒楚喀副都统协领衙门管辖,按清政府的规定,汉人不得任意开荒。田家兄弟只得托人以居住在阿城的旗人温八秧子为房东,交租开荒种地。历经三代人的辛勤劳动,在如今的红旗大街以东,油坊街以北,拉林屯马家窝棚以西,安埠大街中部地带开垦约300垧土地种植庄稼。几经奋斗,家产日丰,除了交给房东的粮食,自己也渐渐有了余粮。因其祖上传有酿酒的手艺,于是兄弟俩决定把余粮酿成酒。饱满的东北红高粮加上当地清冽而甘甜的井水,酿造出来的烧酒醇香可口。他们刚开始酿酒只是为了给自已家人喝,后来酒酿得多了,就卖一些给邻居或路人。特别是东北的冬季漫长,气温又低,喝上一口烧酒,能抵御严寒,也能让人暂时忘记对家乡的思念。渐渐来买酒的人越来越多,随着规模的扩大,烧锅也有了字号叫“永兴德老田家烧锅”。田氏兄弟诚实、仗义,待客又和善,遂使田家烧锅远近闻名。当时路过的人,不喝一口田家烧锅酒,就会有人说他“白走一趟!”。田家烧锅酒不仅畅销于哈尔滨、双城、阿城、呼兰等北方地区,而且也远销到南方很多地方。
田家烧锅酒厂大院呈长方形,东西长4lO米,南北宽182米,占地面积达7.46万平方米。酒厂围墙四角建有炮楼。酒厂院内有房屋32间(大部份为砖筑),设有账房、车间等。酒厂中间由一墙分为两院,前院(朝西)存储高粮和干草,围墙周围树木林立。后院宽敞(朝东),是住屋和储存物资的场所。东面短墙有一扇大门,墙外有一个村庄,住着200多户人家。
田家烧锅的生意红火,也带动了周边大车店、杂货铺等买卖的兴旺,由少数渔民、农民、手艺人组成的小渔村逐渐形成一个大集镇,曾被称做田家烧锅镇。1903年钱单士厘女士随丈夫钱恂(晚清外交官)从日本经朝鲜、中国东北、西伯利亚,前往俄罗斯的彼得堡。在历时80天的亚欧旅行期间,写成了中国第一部女子异国游记——《癸卯旅行记》。钱单士厘女士在书中写道:“烧锅者,满州境上一大生业。其主必富资财,役人畜,制高粱为酒,所称烧酒者也。其酒不但为北方所盛行,且销售于江南。锅主既营此大业,每扼要筑垣,如城如隍,以防外侮。垣中亦有街市,群奉锅主为长,俨有自治风气。垣周大者二三十里,视江浙小县邑,有过之无不及。”足见田家烧锅当时的规模与影响。
1898年4 月23 日,俄罗斯工程师施德洛夫斯基率特别考察队来哈。他们以微小的代价、威逼的办法占用了田家烧锅,把田家烧锅大院作为中东铁路工程局的驻地。
1900 年,东北发生了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为驱逐沙俄,夺取被占领的田家烧锅酒厂,田家兄弟及酒厂的工人们也加入了义和团的行列。经过几天顽强的战斗,于7月15日将田家烧锅大院夺回。当时大院里约有200名义和团战士驻守,田家烧锅大院成为进攻沙俄的一个重要堡垒。7月20日,沙俄派洛基诺夫援军,对义和团战士进行血腥镇压。驻守在田家烧锅大院的义和团战士与沙俄侵略者进行了英勇战斗,终因寡不敌众,势力相差悬殊而失败。田家烧锅大院经过俄军炮火的猛烈功击,酒厂的围墙和房屋遭到严重破坏,变成一片废墟。“田家烧锅其”名也渐渐被人遗忘。
“老哈尔滨”是继田家烧锅之后香坊区域的另一个称呼。1805年前后香坊区域形成田家烧锅和香坊两个村镇,1895年时,有居民1000多户,人口约4000人,陆续出现了“哈尔滨屯”、“小北屯”、“小南屯”、“保府大院”、“魏家窝堡”、“菅草岭”等村屯,当时香坊区域的农业比较发达、工商业比较繁荣。
1898 年,俄国人为了修筑中东铁路、在田家烧锅(中东铁路管理中心)一带进行市政建设,将当时的各村屯联片规划,建设了工兵路(公滨路)、草料街、陆军街等30多条街路,总面积7.9万平方公里,香坊区域田家烧锅一带街市初具规模,成为当时的交通枢纽及政治、经济中心,并被称为“哈尔滨”。1898年10月,中东铁路建成第一个运营站,站名为“哈尔滨驿”。1903年,中东铁路管理中心移至新市街(南岗),并建成规模较大的哈尔滨火车站。香坊区域被改称“老哈尔滨”或“旧哈尔滨”,“哈尔滨驿”被改称“旧哈尔滨驿”。
1903 年钱单士厘女士途经哈尔滨期间,目睹了俄国侵略者无法无天的掠夺罪行:“予等所栖者名旧哈尔滨,土名香坊,旧为田姓者‘烧锅’所在。五年前,俄铁路公司人欲占为中心起点,乃逐锅主而有其地。予与蒉、李夫人所居,尚是旧址,尚有断垣。”俄人接着见到附近的秦家冈(南岗区域)地势更好,又“以己意划界,不顾土宜;以己意给价,不问产主”,当时共侵占了132平方里的大片土地。于是,将这片新城“定名为诺威倮特,译言新城(新哈尔滨)”,“已建石屋三百所,尚兴筑不已,盖将以为东方之彼得堡也”。钱单士厘在《癸卯旅行记》中从一个侧面见证了哈尔滨当时被沙俄掠夺的情形。
“上号”是香坊区域的又一个称呼,其范围主要是指香坊东部(红旗大街以东)地方。1901年,张玺增之父在如今的综合商店后面开设聚源烧锅,同时在埠头区开设分号,称源聚烧锅,聚源烧锅称上号,源聚烧锅称下号。因此,香坊区域“上号”之名开始兴起,且得到官方首肯。1913年滨江县政府称香坊区域为上号镇,同时滨江县政府还在那设立了警察分局和商会等管理机构。1916年前后“上号”这个称呼曾多次出现在《远东报》上。
香坊区域为何被称为“上号”还有几种传说:一是1932年松花江发大水,道外被淹,群众逃难至香坊,因香坊地势高故称“上号”,道外地势低被称“下号”;二是中东铁路修建时香坊区域曾是堆放建筑材料的地方,因地势高于道里,故称“上号”。老百姓还习惯于把香坊区域东部称东号(东香坊),把香坊区域西部称西号(西香坊)。
香坊区域被称为“香坊”,得从河北省乐亭县人李某在香坊屯做线香生意说起。1805年(嘉庆十年)李某来到香坊屯以种地为生。当时的人们在庆祝丰收和祭祖敬神的时候都离不开线香,得知李某有做线香的手艺,当地的人们就推举李某出来制作线香。随着人口的增多,香坊屯逐渐扩大,线香生意日益兴隆,于是李某便在草料街(香坊大街)和卫生街拐角处盖起砖瓦房,竖起了门楼,门楼上刻有“香坊”二字的牌匾,从此“香坊”生意更加兴旺。李某又置田产在香坊公园东侧开起了烧锅,同时还在卫生街南头开设杂货铺。当时李某是继“田家烧锅”之后香坊西部区域工商兼营的又一富商大户。
1898 年,俄国人修建中东铁路时李某的线香作坊被征用,田产被没收,“香坊”被迫迁往香庆街。俄国人进行市政建设时,把当地的中国人强行赶走。李某开设的“香坊”、“烧锅”生意都随之倒闭,但“香坊”的称呼却得以保留。1925年,旧哈尔滨驿扩建后,改称香坊火车站,1938年7月1日,日伪当局公布了市区条例,废除“保甲制度”,实行区制,将哈尔滨划分为10个区。其中香坊区域由第二办事处改称香坊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