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维西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2011-08-15维西县农经站674600游美菊
□维西县农经站 674600 游美菊
□维西县白济汛乡农技站 674603 赵嗣林
1 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1.1 抓住机遇,乘“数字乡村”工程实施的东风,使维西县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
维西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一直以来农业农村经济收入都处在全省末尾,经济匮乏,信息闭塞。我县的各级领导积极响应上级的指示,通过实施“数字乡村”工程,狠抓计算机网络建设,使维西县的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一是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情况得到加强。全县七乡三镇都配齐了计算机,让维西县的更多干部职工掌握了在电脑上完成一般的图片处理、信息采集等工作。二是加强农业信息队伍建设培训。当年共举办“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培训11期,培训人员1 135人次。通过培训,使全县、乡镇技术人员掌握了数据采集、图片上传等技术要领。三是初步建起县、乡、村及自然村的基础信息数据库。数据库储存有210万张图片、10万多条乡村信息。四是提高了对计算机的操作应用能力。五是初步了解到农业信息在“三农”工作服务中的重要性。
1.2 “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继续稳步推进,农业信息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通过“数字乡村”工程信息平台建设的推进,全县各乡镇都配备了必要的硬件和软件设备,让全县各级干部队伍提高了对电脑知识的了解,为维西农业信息化网络建设奠定了基础。一是建起了覆盖全县各乡镇,连接省、州、县、乡村的“数字乡村”信息网络服务体系。二是加强数据报表、文字、图片等信息发布。三是切实掌握视频制作技术要领,视频制作工作稳步推进。2009年完成了10个乡镇的视频制作,完成率100%;完成70个村委会视频制作,完成率88%;完成了21个自然村视频制作。四是进一步提高农业干部队伍的计算机操作应用技能。
1.3 电子政务信息公开网站初步建成
认真落实“阳光政府、效能政府”四项制度,2010年7月县政府组织了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培训,形成了规范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流程,并在当月正式启动实施。
2 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经费没有保障
维西县的“数字乡村”工作经费主要来自省级的“数字乡村”项目工作经费,州、县、乡都无力为“数字乡村”工程建设提供经费。一是给网站的维护和更新管理带来了困难。二是部分需要拍摄的内容存在季节性,视频难以拍摄到,造成拍摄片面,难以反映当地真实情况。三是设备不足,工作难以集中开展。
2.2 人员不能适应“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要求
一是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或者人员技术素质不高。二是工作人员不稳定。频繁更换工作岗位,培训时参加人员是一个,具体担任工作的又是另一个。另外视频制作具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基层人员虽经培训,但离熟练运用还有差距。
2.3 机构不健全,职能不清
维西县目前都没有明确“数字乡村”工程建设专职人员,虽然“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由县农经站负责完成,但农经站仅有4个职工,还兼有全县的水产工作,不能在时间和精力上保证从事信息工作。
2.4 对农业信息化知识宣传力度不够
维西的部分领导对信息知识了解、掌握的少,特别是有些乡镇领导总认为好多工作只要按上级的指示精神按时贯彻、落实、实施完成就没事了,不用再去维护和管理。像“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工作一样,轰轰烈烈的投入工作,可是后期由于财力、物力、人力都跟不上,就造成后续工作不能完成,有些乡镇甚至没人去做,领导也不去点开“数字乡村”网页看看,达不到宣传的效果和目的,点击率低。
2.5 对信息网络的应用层次较低,在“三农”服务中没有发挥作用
目前,维西农业部门既懂计算机操作应用技术又懂农业知识的没有几个。大部分人都只停留在信息发布和浏览上,信息处理方面还停留在初级的手工阶段,还没有上升到网上文件流转、档案管理、视频会议、专业软件的开发等比较高的应用层次。
3 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
根据省、州的计划,结合我县的实际,到2015年我县农业信息化建设重点是:“数字乡村”和县、乡农业信息网的改造提升;县、乡“农信通”智能语音电话服务系统;“四电一站”(电脑、电视、电台、电话和农村信息服务站)建设;县农业专网和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建设;“十百千”上网示范项目等五大重点。
4 进一步加强维西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全新的、技术性较强的工作,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但因维西地处边疆贫困地区,县、乡两级财政十分困难,缺乏配套资金,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制约了维西农业信息化建设和发展。同时,县、乡两级没有专职的网站管理人员,业务技术能力参差不齐,影响了网站的建设和维护管理,亟需培训提高。建议省厅进一步加大对边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投入扶持力度,固定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网站的建设维护、人员培训以及功能拓展,才能确保农业信息化建设工程正常开展,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4.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农业信息服务工程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领域新、难度大、起步晚,在推进农业信息化、消除城乡信息化水平“落差”过程中,要把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列入当前“三农”工作的议事日程,提高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为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政策氛围、工作条件和外部环境。按照全省和全州农业信息服务工程建设规划的总体思路,结合我县实际,有组织、有步骤地精心组织实施。推进农村信息化,关键在应用,重点在落实,成败在领导,最好安排一个领导负责抓此项工程。
4.2 健全机构,分清职能
进一步加强完善和稳定工作机构,保障信息来源渠道畅通,明确责任人。县级配备1~2名专职的信息管理服务人员,乡镇级要整合乡镇各方面力量开展工作,最好配备2~3名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既懂农业专业知识,又懂计算机技能操作的专职信息管理服务人员。
4.3 加大宣传力度,充分了解农业信息在“三农”服务中的重要性
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全县人民都来了解和认识信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信息上了解外界,让外界了解维西。了解维西的经济、乡村文化,提高名特优农产品的知名度,学会正确使用信息,感受信息带给人们的便利和效益,并不断提高对信息的应用能力和水平层次。
4.4 继续做好现有网站的运行和维护
一是继续完善和稳步推进“数字乡村”网的维护管理,提升改造建设;二是围绕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和当地特色农业以及涉及“三农”的政策、政务、技术、市场、统计等方面及时发布信息。进一步加大信息发布量,发掘维西各地乡村历史文化和各种资源的开发潜能;提供劳务信息、产品供求信息的发布,培育农村市场,促进农产品流通、劳动力转移、农村经济全面的发展。
4.5 加强制度建设,强化项目管理
为确保“农业信息服务工程”有序、高效实施,县、乡两级农业信息服务网站建立起统一、规范的业务工作制度,健全涵盖信息流动全程的采集、处理、报送、发布、共享制度,以保证维西农业信息平台渠道顺畅运行。
4.6 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
农业信息服务工程是技术含量较高的一项工作,要通过培训,提高农业部门和广大农民对信息和信息网络的应用操作能力;要在三类市场竞争主体中发展信息服务人员,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几年的培训,应用实践、人才引进,初步建立起一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农业信息组织管理、技术保障、普及应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