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明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与对策
2011-08-15嵩明县植保植检站651700黄四化
□嵩明县植保植检站 651700 黄四化
1 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1.1 着重宣传,坚持开展普法专题培训
把提高农药经营者从业素质作为加强生产投入品源头治理的有效措施来抓。全方位、多层次地深入开展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药管理条例》为重点的普法宣传工作,每年都邀请省、市农业主管部门的有关专家,举办农产品质量安全普法培训活动。结合农业部“农药登记管理年”活动的开展,举办了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药管理专题培训班,对170余名农药经营者进行了集中培训。
1.2 加强农药监管
增强农药经营户的质量安全责任意识,规范农药经营行为,加强行业自律。本着“着力治本、标本兼治、打防并举、综合治理”的监管原则,实行专项治理与日常监管相结合,在农业生产管理的关键时期,积极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活动,重点对蔬菜生产基地、农药销售市场进行专项整治,对违规销售、使用禁用农业投入品、销售不合格农业投入品的行为进行严查、重罚。规范农资经营行为,净化农资市场,为我县农产品生产营造良好的农业投入品经营环境。
1.3 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
为全面实行标准化种植生产,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认证工作稳步进行,2010年止,全县共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4个(其中蔬菜19个,养鱼4个,猪肉1个),面积4 027.7hm2。
1.4 农药残留检测
农残检测设备配置很不齐全、简陋落后,技术力量薄弱,检测水平只限于定性分析,不能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执法依据,检测结果不能真实反映当前农残情况,已经停止了检测工作。
2 存在问题
2.1 农药的泛滥使用
一是一些农民为了达到速效防治病虫害的目的,使用农药未按国家有关规定,超剂量、超范围使用;二是一些人在经济效益的驱使下,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随意在蔬菜、水果等作物上使用高毒甚至剧毒农药;三是未按国家规定的安全间隔期使用农药。
2.2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
到目前为止,我县还没有成立正式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也没有独立的管理部门及专业的技术人员。农残检测工作由植保站担任,农药监管工作由法规科负责,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不能形成有效对接。
2.3 化验室建设滞后、专业检测人员缺乏
从全县范围看,目前还没有一家设施完备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化验室,各乡镇设备配置也很不齐全,部分机构的仪器设备已经老化,受设备和人员限制,检测水平只限于定性分析,因资金困难无法及时更新,难以正常开展检测工作。现有的专业技术人员大多从事管理工作,专业不对口人员较多,检测与管理人员混用现象非常普遍,检测技术力量薄弱成为制约当前检测工作开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2.4 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市、县对农产品质检站化验室建设、检验检测和人员培训等工作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人员技术水平得不到提高。
2.5 监管制度不够健全
农产品质量监管体制不够健全,缺乏统一权威的对城镇农产品销售市场、尤其是县乡农贸市场监督执法。县乡村农贸市场及无公害生产基地都没有设立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点。
3 对策措施
3.1 加强检测机构建设
农业部门应与县人事部门协商,成立独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转变管理与检测人员混用的现象,并配备专业检测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应当不少于3人,保证检测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3.2 加速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步伐
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应购置必备设备,重点围绕保障农产品、农业投入品和农业生态环境监管和检测的需要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督与执法相结合,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专业队伍及基础设施建设、设立定点及流动检测站、进行不定期抽检和定期检测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农业投入品执法检查,净化农资市场。并抓好基地及市场的抽检和自检,建立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责任市场追溯制度;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建议农产品批发市场及超市设立检测点,对市场销售的农产品进行质量监控;实行批发市场与生产者、经营者签订质量安全责任书,建立生产者、经营者信誉管理档案,加强跟踪管理;对农产品实施售前检测,凭检测合格证明获得市场准入资格,进入无公害农产品销售专营区;加大对流通市场的检验力度,对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要求的产品予以公布曝光;加强产地源头管理,逐步建立定点采购和检测制度;扩大无公害农产品专卖点的网点,严格履行保证质量的承诺。
3.3 推行市场准入制度
对生产者耐心宣传和灌输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及国际国内市场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与工商部门联合推行市场准入制、农产品追溯制度。加大农产品安全生产、农业标准化制定、产地认定、产品认证、检测体系建设、产品例行监测检测等工作投入力度。
3.4 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
加强基地管理,采取公司加农户及农民合作社的形式,开展对生产投入品的监管,实行规范的标准化生产,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有机农产品的认证工作稳步进行。在农业投入品使用上,全面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并在生产过程中,建立田间生产档案等措施,其次,建立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长效机制,完善管理制度。
3.5 落实有关政策措施,加大工作经费投入
市、县两级政府应加大投入,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化验室建设、市场监管和人员培训等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足额的经费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