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氏武术的形成及特点

2011-08-15欧道生郭振华

武术研究 2011年5期
关键词:国政形意拳传统武术

欧道生 郭振华

(1.云南省武术协会,云南 昆明 650041;2.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沙氏武术的形成及特点

欧道生1郭振华2

(1.云南省武术协会,云南 昆明 650041;2.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沙氏武术是我国著名的武术家沙国政先生在继承中华传统武术优秀内容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努力开拓创立的武术流派。文章从沙氏武术形成的背景、条件、内容和特点等方面对既保留有传统武术的优秀精华,又适应于现代竞技武术表演比赛规则的沙氏武术流派进行了研究,对新时期传统武术的发展进行有益的探索。

沙氏武术 形成 特点

沙氏武术是我国著名的武术家沙国政先生创立的武术流派。沙国政先生(1904-1992),国家高级武术教练,曾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学会委员、国家武术裁判仲裁委员、云南省武术队总教练、云南省武术馆馆长、云南省武术协会副主席、武当山拳法研究会顾问等。曾获得“新中国体育运动开拓者奖章”、“国家体育三级奖章”、“国际武术贡献奖”、“全国武术挖整先进个人”等。

沙国政先生对中国武术事业的贡献十分突出,他的贡献在于“继承传统,发展创新”。他一生刻苦研习武学,能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在继承中华传统武术优秀内容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努力开拓,发展创新,创立了既保留有传统武术的优秀精华,又适应于现代竞技武术表演比赛规则的沙氏武术流派,他为古老的传统武术注入了新鲜血液,赋予了古老的传统武术以新的生命力,使之以崭新的面目出现,为新时期传统武术的发展探索了一条道路。

1 沙氏武术形成的背景

沙国政先生出生在山东荣成石岛北沟村,它位于胶东半岛的东端,面临黄海,目前石岛拥有中国北方最大的渔港。由于渔业的发达和海陆交通的便利,过去这里一直是一个繁华的商业小镇,国内外商客来往十分频繁,文化气氛十分浓厚,民间武术活动也相当普及,几乎村村有拳房,沙国政从小就是在这种环境中受到了熏陶成长。但是他并不是武术世家出身,而是九岁时父亲送他到邻近的文登县外祖父家读私塾时,在那里拜当地武师王业武、姜华亭为师受到启蒙才与武术结了缘。以后又随毕树裕、王者政、刘光兴、刘智学习。22岁时到天津当学徒,使他有机会在这个大舞台上结识和师从了许多近代武术名家学习武术,如张占魁、孙禄堂、翟树珍、姜容樵等。天津是沙国政进入社会的门户,是沙国政开阔眼界的阶梯,是沙国政露出头角的舞台,天津对沙国政的一生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沙国政登上武坛圣殿攀宫摘桂打下了坚实基础,此后沙国政开始了他艰辛的武术人生道路。他在天津只身打英国水兵救中国妇女,闯南韩在“万宝山事件”中保卫华侨的生命财产,于胶东抗击日寇,后来到抚湖、云南执教武术,足迹遍南北,寻名师高手,增阅历,艺达精纯。他行侠丈义,治病救人,当时被人称为“小侠士”、“下盘沙”、“神枪沙”、“剑痴子”等美名。我国著名武术家吴图南先生赠诗曰:“群空冀北早知名,而今江上始识君。侠气临时龙虎遁,剑光到处鬼神惊。”

沙国政的一生经历了两个重要的历史时期:第一时期是晚清民国至新中国成立,第二个时期是新中国成立以后。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直至1949年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文化的涌进,猛烈地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造成几千年未有的历史巨变,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形态也发生了剧烈而深刻的变化。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了主要矛盾。西方强列的侵略使中华民族饱受屈辱,人民大众的觉醒强烈要求社会变革,中国人民反抗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日益高涨,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旧更替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沙国政接受了进步思想,积极投入了这场变革。这一时期,中国武术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必然受到猛烈的冲击,于是开始提出向“健身强国”和“道德修养”方面发展。这一时期政府提倡武术,引入学校,武术大规模向城市发展,各种武术团体纷纷成立,并且开始用西方的体育理论来研究中国武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沙国政深深地体会到中国武术应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如何继承发展是关系到中国武术的命运问题,因此在武术事业上不断追求进步,逐渐形成了他武术上发展创新的新思路。

新中国成立以后,武术获得了新生,沙国政也获得了新生。任云南省武术队总教练,专职从事武术工作,这改变了他的人生道路,使得他真正有了施展技艺和才华的广阔天地,实现了他武术事业上“继承传统,发展创新”的人生抱负。晚年他定居昆明,集一生所得,萃百家之长创立了沙氏武术流派,在武术的百花园中独树一帜,成为一代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武林宗师。

中国武术协会主席王晓麟在为纪念沙国政诞辰105周年出版的画册《松柏风采映人生》中题词赞誉道:“一代宗师,武林楷模”。

2 沙氏武术形成的条件

2.1 基础扎实

沙国政少年启蒙,先习外家拳,在王业武、姜华亭、毕树裕的严格训练下,在腰腿等基本功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少年时在家乡曾经倒立走过被水淹漫的独木桥,被称为“水上沙”。由于有了坚实的基础,使得他有很好的条件进一步提高并转入内家拳,在创立的沙氏武术中表现出深厚的功底和独特的风格。

2.2 博学艺精

沙国政一生从名师众多,曾先后拜近代武术名家姜华亭、刘光兴、毕树裕为师,习少林、螳螂、通臂等拳械,后又拜当时武林中赫赫有名的王者政、翟树珍、修剑痴、姜容樵、孙椂堂、宫宝田等为师,潜心苦修八卦掌、形意拳、通臂掌、太极拳等,因此内外皆通,拳械具佳,尤以通背拳、形意拳、八卦掌、太极著称,又擅骨伤科医术,被称为“武术活字典”、“武术老仓库”。在武术界中很少有人能掌握这么全面技术的,这使他在继承传统,集中华武术之精华,汇百家之长,发展创新中拥有了大量的素材。

2.3 刻苦专研

沙国政数十年如一日刻苦研习,在武术道路上下的工夫是非常人可比的。在天津时期他白天打工,晚上习武。在云南大板桥务农时,砍柴、种地的间歇仍不忘习武。他谦虚谨慎,技术上精益求精,理论上不断追求,消化吸收。他勤记笔记,常写心得,常以“活到老学到老”、“三人行必有我师”、“温故而知新”、“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艺无止境,不可抱残守缺”等座右铭鞭策自己和教诲学生。在武术事业上沙国政算是流尽了血汗,用尽了心智。数十年的心血,浇灌出了自己的果实。

2.4 总结创新

沙国政一生谦虚谨慎,善于学习,善于消化,善于总结。他1949年来到云南,先在大板桥务农,1958年出任云南省武术队总教练。这一期间使他有条件全面总结了一生所学,是他总结创新的巅峰时期。沙国政深刻体会到传统武术纳入现代体育范畴的重要意义。因此,他从时代的需要和实际出发,不满足于传统的内容和表现方式而能刻意求新,不拘于成法,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增益发展,开拓进取。他汇一生所学,集各家之长,创立了在风格上、内容上、形式上、理论上具有鲜明特点的沙氏武术流派,成为开宗立派的一代武林宗师。

2.5 贡献突出

沙国政一生成绩突出,贡献极大,“继承传统,发展创新”是他的最大贡献。他又是一个优秀的教育家,在传艺育人方面老当益壮,倾注了后半生的心血。在执教云南省武术队30余年的期间,造就了大批优秀的专业运动员、业余运动员、教练员,为新中国武术事业的发展培养了许多武术人材。他的学生在海内外各阶层不计其数,其中武术家、高级工程师、大学教授、医生、教师、学生、机关干部,军政界著名人士等。沙国政桃李满天下,对推动社会武术的开展做出极大贡献。

沙国政培养的学生,有获全国武术冠军者四十余名,亚季军五十五名,并有获亚运会太极拳冠军者。又有武术硕士研究生、国家级武术高级教练员、国家级裁判员数十人。

沙国政生前曾多次应邀到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访问讲学和表演,为把中国武术推向世界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受到广泛赞誉。因此在国内外有极高的知名度,海外有媒体将沙国政称为“国宝级人物”,影响很大。

竞技武术方面,在沙国政主持省武术队期间,从1979年起直至1987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五、六届全运会中,沙国政所教授运动员的通背掌、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项目累累夺魁,共获得5枚金牌。接着又在1990年北京举行的第11届亚运会上勇夺太极拳金牌,使云南省武术队在国内名列前茅,震惊全国。当时这四大拳种被称为“云南特产”。

沙国政对武当山武术的发展贡献也十分巨大。曾多次到武当山授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当武术代表性传承人赵剑英老师在他的《我的武术生涯》一文中说:“沙国政老师传授我武当‘太极剑’、‘八仙剑’、‘八卦掌’、‘形意拳’等,使我在武术门派上又上一层楼”。

3 沙氏武术的内容和特点

3.1 沙氏武术的内容

沙氏武术是以通背拳、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为主体形成的拳械体系,它的分类虽然仍是以通背、形意、八卦、太极分类,并没有独出心裁的“创”出一种新的拳种名称,这样更贴近传统,也说明了沙国政是如何的尊重传统。但是沙国政的通背拳、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已经过了再创作,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沙国政是一位多产的武术家,一生创编的武术套路和著作非常多,给我们留下了十分宝贵的武术文化遗产——许多优秀的武术套路、近百万字的心得体会和手稿,这些都是我们继承、发扬沙氏武术的宝库。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

形意拳系列:形意拳散手炮、形意大连环等、形意鸡形拳等。

八卦掌系列:八卦狮形掌、八卦连环掌、八卦掌对练、八卦子午鸳鸯、子午鸳鸯钺对剑、八卦连环剑、八卦连环枪、八卦连环棍等。

通背掌系列:通背七十二基本掌、通臂掌葡萄满架套路(共六路)。六合通背掌(一、二路)。

太极拳系列:沙式太极拳系列,沙式太极剑系列(二十四式、三十六式,六十四式)、太极拳对练。

其它:梨花枪、八仙剑、青云剑等、健身益气法等。

他的许多著作也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许多国家出版。

沙氏武术具有完整的思想体系、技术体系和理论体系:(1)以继承传统,博采众长、与时俱进、发展创新为指导的思想体系;(2)以结构严谨、完美统一、丰富多彩、体用结合为表现的技术体系;(3)以治学严谨、去伪存真,用现代科学态度去研究武术形成的的理论体系。

3.2 沙氏武术的特点

3.2.1 拓新

拓新是沙国政最鲜明的闪光点,是他在武术事业上与时俱进的体现。

沙国政深刻体会到武术纳入现代体育范畴的重要意义。因此,他从时代的需要和实际出发,不满足于传统的内容和表现方式而能刻意求新,不拘于成法,增益发展。沙国政的这种创新不是无原则的,而是既保留了传统武术的优秀内容,又适合于现代竞技武术表演比赛的规则。它集表演、健身、技击为一体,使古老的传统武术以崭新的面目出现,给古老的传统武术注入了新鲜血液,赋予了古老的传统武术新的生命力,为新时期传统武术的发展探索了一条路子。

正是这种由于保留了传统,又开拓创新,自成为风格,使他的创作多产而高质量,丰富而新颖,意境极高,具有技击性强,健身效果好和造型美等特点。具有鲜明时代性,深受广大武术爱好者得喜爱。

3.2.2 博大

博大主要体现在沙氏武术内容的丰富多彩。

沙国政在武术上是一个不拘门派的集大成者,他从不固步自封,善于吸收武术各家、各派的优点,特别是将内家拳的内容进行融合再创作,因此内容十分丰富。他的八卦融合了孙禄堂、姜容樵、宫宝田和吴峻山传人蒋勋培的八卦的内容。他的形意拳起式是综合了翟树珍、孙禄堂、姜容樵的三种起式,别具一格。在形意八式拳中也融入了尚云祥尚式形意的内容。形意拳杂式捶是“形拳合一”,应该包含“五纲十二目”(五行十二形),但传统的杂式捶只有六形,沙国政的杂式捶补全了十二形。他的通背掌也是积几十年的实践和心得体会,集刘光兴、刘智、修剑痴三家通背之长,按先简后繁、由浅入深的原则,重加整理、创编了通背七十二基本掌法和葡萄满架六路串珠。

在沙国政创编的许多优秀套路中,“形意拳散手炮”、“形意大连环”、“八卦连环掌”、“八卦掌对练”、“太极拳对练”、“通臂掌葡萄满架”在广博精深方面最为突出。

沙氏武术的内容几乎包括了内家拳的主要拳种。在沙国政创编的作品中将通背、形意、八卦、太极进行了融合,既保留了各拳种的固有特点,又丰富了各拳种的内容和表现力。沙国政的这种集大成不是死搬硬套的拼凑,而是在内容、风格上有机的融合,形成了新的统一体。

3.2.3 奇巧

神形兼备、内外合一、身法灵活、奇巧多变、连环不断、层出不穷、刚柔相间、虚实有度、精妙灵活、气势磅礴是沙氏武术的精华所在。它是应强身健体、技击实用和表演效果的需要,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也是长期苦练,精心揣摩的结果,所以沙氏武术从套路的结构到表现形式都十分严谨,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它优美潇洒,精妙绝伦,协调大方,大气得很,很有韵味。充分表现了中华武术的技术丰富和造型优美,具有极高的技术性、健身性和艺术观赏性。

3.2.4 武用沙氏

武用就是武术的实用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技击对抗,二是养生、健身。

沙氏武术体用结合,技击和健身二者兼备,练习沙氏武术能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且实战性很强。技击是武术的根本,传统的形意拳、八卦掌、通臂掌、太极拳的技击各派风格都比较突出,而沙国政特别强调“学时有定规,用时无定法”。

因此,沙氏武术的技击不拘成法,一切从实战需要出发,集形意之刚猛,八卦之灵巧,通臂之凶狠泼辣,太极之以柔克刚为一体,是一种综合性的实战技术。这种实战技术是指不限于某个拳种的技术应用,而是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发挥自己的特长,任意对敌,不管是形意、八卦、通臂、太极拳的技法,只要得机得势,能恰到好处地发挥自己的实力、自己的技术,灵活地加以运用。

明朝唐顺之在他的《武编》一书中论拳说:“拳有定势,而用时则无定势。然当其用也,变无定势,而实不失势,此谓之把势”。沙氏武术充分体现了这种思想,他的技击是一个宝库,需要我们进一步去继承。

3.2.5 笃理

沙氏武术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十分系统,是一门学问——沙氏武学

沙国政是一位杰出的武术理论家,治学极为严谨而又诲人不倦。他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有深刻的了解,十分注重拳理拳法的研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地继承中华武术古老的武术理论和历代武术家的笔记、心得,并以现代科学的态度总结和指导实践。如果说沙氏武术的技击符合技击法则,表演符合美学原理,那么它的健身则是符合人体科学的,除先生创编的各种套路外,他的“健身益气法”就是一个杰作。

沙国政的每一项作品都十分注重人体内外的配合,力求用人体解剖、运动力学和生理、心理科学去进行研究,因而他的作品具有科学理论依据。可谓是举手投足无不含有技击功能,一呼一吸均符合人体科学。

正是由于沙氏武术具有以上几个特点,所以沙氏武术能够充分体现出中华武术多元化的文化价值。

4 结语

沙氏武术是中国武术这座百花园中的一颗灿烂明珠,目前在沙国政拳法研究会和沙国政武术馆的努力下,积极开展开展全民健身、群众性武术运动和对外交流。使沙氏武术得到了很好的推广。沙国政集毕生精力所凝聚的精湛武学技艺,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2009年8月,为了纪念沙国政诞辰105周年暨沙国政武术馆成立15周年,由云南省武术协会、昆明市武术协会、沙国政拳法研究会、沙国政武术馆和博艺轩文化沙龙联合举办了纪念活动,在纪念活动会上原中国武协秘书长康戈武教授说:“沙国政师技术上精益求精,理论上孜孜不倦的追求,他的一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总起来说沙国政师的一生是一个完美的武术人生,我们既要学习沙国政师留下来的技艺,也要学习这种完美的武术人生,他走过的路就是我们应该走的路,我们要在思想上,品德上,情操上完整地继承沙国政师给我们留下的一切”。

目前,经云南省武术协会研究已将沙氏武术作为云南的武术品牌进行推出。

[1]郭明忠. 武术大师沙国政传奇 [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于志钧.中国传统武术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沙俊杰,欧道生.松柏风采映人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The Form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ha Style Wushu

Ou Daosheng1Guo Zhenhua2
(1.Wushu Association of Yunnan,Kunming Yunnan 650041;2.Sports and Scientific College of Jishou University,Jishou Hunan 416000)

Sha Style Wushu was founded by Sha Guozheng who is a famous Wushu Master in China.Master Sha inherited the excellent contents of tradtional Wushu and kept up with the times to create the school of Wushu.The paper,from the background and conditions of Sha style Wushu formition,cont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ha Style Wushu,studied Sha Style Wushu,which both keeps down the excellent soul and adapts to competition rules of modern competitive Wushu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tradtional Wushu.

Sha Style Wushu 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G85

A

1004—5643(2011)05—0028—03

1.欧道生(1946~),男,中国武术七段。研究方向:传统武术文化。

猜你喜欢

国政形意拳传统武术
传统武术怎么了?
多视角下形意拳的传承与发展
UNIQUENESS OF THE INVERSE TRANSMISSION SCATTERING WITH A CONDUCTIVE BOUNDARY CONDITION∗
太谷县形意拳的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万籁声的传统武术观
排水沟引发的争议
传统武术与傩的传承与发展
形意拳源流与发展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