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湘西州苗族村落体育的主要因素及发展对策研究

2011-08-15高静飞周道平

武术研究 2011年8期
关键词:湘西苗族村落

高静飞 周道平

(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影响湘西州苗族村落体育的主要因素及发展对策研究

高静飞 周道平

(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考察、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影响湘西州苗族村落体育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影响湘西州苗族村落体育发展的首要因素是经济;其次是湘西州苗族村落社会结构的变迁、村落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文化水平、体育意识、村落体育的组织及管理指导等方面是影响湘西州苗族村落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对策是发展湘西州苗族村落经济,加快村落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提高湘西州苗族村落农民的体育文化知识;强化湘西州苗族村落村民体育意识;培养湘西州苗族村落体育骨干,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提高湘西州苗族村落领导对村落体育的认识,营造良好的村落体育软环境。旨在对湘西州苗族村落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给予深刻理解,为湘西州苗族村落体育的积极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可操作性的建议。

村落体育 湘西州苗族 影响因素 对策

1 前言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中国体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农民体育的根本问题,但是体育活动的人群最常活动的地点和最基本的单位是村落,由于村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广大村落特别是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少数民族村落体育,发展缓慢,体育资源缺乏,村落里面的体育服务也比较少。因此,少数民族村落体育的发展对于增进农民健康、提升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的文明素养,促进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湖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东侧的武陵山区,与湖北省、贵州省、重庆市接壤,总面积15462平方公里,总人口273.93万人,全州有少数民族人口203.36万人,占总人口的75.3%。境内居住着土家、苗、汉、回等30个民族,苗族89.5万人,占总人口的33.15%,占少数民族人口的44.75%;辖吉首市和泸溪、凤凰、花垣、保靖、古丈、永顺、龙山七县,全州共有7个街道、66个镇、92个乡、2655个行政村,其中农业人口16.33万人,占总人口的56%。作为少数民族集聚地,在其特定的社会发展水平、生产方式、历史条件、文化水平以及宗教、民俗等因素的影响下,村落体育也呈现出其独特的民族特点。因此,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对影响湘西州苗族村落体育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提出湘西州苗族村落体育发展对策,同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村落体育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价值。

2 影响湘西州苗族村落体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2.1 湘西州苗族村落农民经济状况因素

经济是村落体育发展的基础,也是制约湘西州苗族村落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经济发展了,湘西州苗族村落农民的口袋才能真正的鼓起来,进而提高农民对体育锻炼等精神领域的追求。这几年随着国家政策法规向西部的偏移,农民的经济发展势头很好,但是经实地考察后得知:湘西州苗族村落经济发展状况比较差,村落农民收入比前些年稍微提高了一些,家庭平均年收入最高在3000左右,大部分还是集中在1000元以下,这部分人群主要从事农业劳动,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和积极性比较差。尤其是湘西州苗族村落农民生活在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信息闭塞地区,加之本来就缺乏时间、技术、条件方面的支持,不可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2.2 湘西州苗族村落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因素

湘西州苗族村落农民的生产方式仍是以封闭式农业、非机械化的劳动耕作方式。而生活方式则可以理解为个人或群体在生存实践活动过程中,长期共同在特定生活环境中形成的全部活动模式。湘西州苗族村落农民凭借日常生活的传统、习惯、风俗、血缘等,来维系着他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湘西州苗族村落农民采用“走亲串户”的传统和习惯来建立和调和自身人际关系,用“玩牌、打麻将、看电视、聊天等”传统习惯来填补自己的农闲时间,没有从内心深处去接受体育锻炼。因为湘西州苗族村落农民进行的是强度较大的体力劳动,使他们一年到头忙于田间地头,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体育锻炼,即使他们有点时间也不想进行体育锻炼。

2.3 湘西州苗族村落社会结构的变迁因素

随着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不断分化,湘西州苗族村落农民中的经济行为有较严格的层次划分,对于体育生活的投入是在他们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基本满足之后的经济行为。尽管国家多方采取措施,但是目前农村的贫困问题未能取得明显的改善。何况在长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理论、体制与政策的影响下,城乡收入的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湘西州苗族村落农民远远没有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农民无论在教育、就业,还是社会保障和生活福利等方面与城市居民差别非常悬殊。因此,湘西州苗族村落里出现了另外一种现象,31岁47岁之间的青壮年出外打工,只有在传统节假日才会回到村落里,留守在村落里的为小孩子和老人,他们根本不知道怎么去参加体育锻炼,也没有家庭成员的带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他们的积极性。均衡城乡二元结构,发展湘西苗族村落经济,加大提供社会福利保障,体育和健身才能进入千家万户。

2.4 湘西州苗族村落农民体育意识的影响

目前,湘西州苗族村落农民的文化程度较低,他们对体育的理解和认识受传统思想和价值观的影响。认为没病不需要锻炼的人数最多,他们的健康意识还停留在没病就是身体健康的水平上。认为劳动就是体育运动,农民参加体育锻炼就是“不务正业”,特别是农村妇女“怕别人讥笑”而不参与健身活动占相当大的一部分,这一切都表明农村体育健身意识淡薄。农民在解决了基本生活问题之后能否在余暇时间内参加体育锻炼,还应取决于他们对体育的认识。那种视体育活动为“不务正业”,“劳动即体育”、“体育是有钱人的事”、“体育与自己无关”,“无病即健康”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这一切表明湘西州苗族村落农民的体育意识普遍不成熟。因此,我们更新体育观念,增强体育意识,使湘西州苗族村落农民在相互的耳濡目染及亲身领悟中产生对体育的正确理解和爱好,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念,改变传统思想影响的旧观念。

2.5 湘西州苗族村落农民文化水平的影响

由于受封建思想和经济等方面的影响,湘西州苗族村落文化素质偏低,访谈之后得出:中老年群体以文盲为主,青年人群体大多数以小学和中学毕业为主,在如此的文化氛围中,湘西州苗族村落体育的开展情况就可想而知了。再加上全民健身体系或者说大众普及与推广更多的是以城市的文化为基础,走的是城市文化道路,从而使湘西州苗族村落对全民健身体系不能得到切实理解和贯彻,从而影响了湘西州苗族村落体育的进程。因此,应紧密结合农村传统文化和城市文化,从而更好的调动湘西州苗族村落农民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促进少数民族村落体育体育良好、健康的发展。

2.6 湘西州苗族村落体育组织及管理指导因素

在本次访谈中可以看到,湘西州苗族村落里没有专门的体育组织机构,往往是村委会兼管或根本没有机构去管,这样使得湘西州苗族村落体育在管理和运行上缺乏组织性和系统性。现在湘西州苗族村落中有文化站,但具体分管湘西州苗族村落体育工作的人员大多属于兼职,其管理者缺乏体育专业知识和技术,也没有得到相应的培训和辅导,其对群众体育理解不深是显而易见的。再加上湘西州苗族村落中经过正规培训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严重缺乏,而又没有相应的培训机构和措施,更加难以保证开办体育活动的经费,并且与上级级体育机构构缺乏衔接,组织机构不够健全,有的甚至有名无实。从而导致湘西州苗族村落体育工作的开展严重受阻。

湘西州苗族村落体育的管理差不多是放任自流的,导致农村体育的开展缺少强有力的政府支持,一些从事基层体育工作的同志也因条件差、待遇低而缺乏积极性,造成农村体育工作边缘化,使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开展起来困难重重。而且一半以上的湘西州苗族村落体育场地设施严重不足,他们仅有的体育场地几乎都集中在学校院内和政府机关单位院内,除了一些中小学的操场在放假期间对外开放以外,平时大致上都不对外开放,并且有的学校的操场、篮球场地已经年久失修,还有的甚至被占用和改造。

3 促进湘西州苗族村落体育发展对策

3.1 发展湘西州苗族村落经济,加快村落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

搞活湘西州苗族村落经济,为村落体育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湘西州苗族村落体育的发展更是受到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随着农村家庭收人的增长和农村生产的现代化,余暇时间也大大增加。因此,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扩大农民的收人,减轻农民负担,为农村体育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是发展农村体育的根本出发点。

3.2 提高湘西州苗族村落农民的体育文化知识

有关体育职能部门要按照全民健身计划的要求,利用电视、广播、书籍等社会媒介,加强对农民健身知识的宣传工作,增强广大农民的健身意识,提高农民对体育活动的认识水平和参与健身活动的热情,从而形成良好的体育健身氛围,使广大农民自觉参与体育运动。

3.3 强化湘西州苗族村落村民体育意识

认识是指导实践活动的基础,认识的水平及程度直接关系到实践活动的认识水平和了解程度。通过调查表明:湘西州苗族村落农民目前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水平及了解程度整体上偏低,仅有少部分的村落农民对我国颁布的体育健身政策法规有所了解。因此,要积极强化湘西州苗族村落村民的体育文化知识是很必须的。

3.4 培养湘西州苗族村落体育骨干,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

针对湘西州苗族村落农民进行体育健身锻炼缺乏指导这一事实,建议体育职能部门在农村建立体育活动咨询站,同时实行健身指导员制度。政府也应利用各种媒体资源宣传、宣扬,深入开展“体育三下乡”活动,重视和加强遍布乡镇、直接服务于农民的体育指导站点、文体活动站(点)、农村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的建设。体育组织及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可加快发展农村体育事业,使农村极为有限的体育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使湘西州苗族村落体育全面、快速、科学地开展下去。

3.5 提高湘西州苗族村落领导对村落体育的认识,营造良好的村落体育软环境

湘西州苗族村落体育的发展在具备了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外,更加需要一个软环境,然而传统文化观念和现代文明方式也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个软环境。我们应利用新闻舆论工具、乡(镇)文体站(点),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教育、移风易俗的教育,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1]张艳霞.中国农村群众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开封大学学报,2007(2):94.

[2]徐成立,严 珍,王丽清.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农村体育文化问题[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2):66-69.

[4]马先英,杨 磊,沙 磊.农村体育:制约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瓶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0):1310-1312.

[5]肖建忠,郭 裔等. 广东省农村体育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4):60-63.

[6]李文睿.杂散居少数民族的村落经济——以福建罗源八井畲族村为例 [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7]谭延敏,张铁明,董启林等.农村村落体育组织生存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邯郸学院学报,2009(3).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Xiangxi Miao Village Sports

Gao JingfeiZhou Daoping
(Jishou University Sports Science Institute,Hunan Jishou 416000)

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interviews,field study,logical analysis,the paper does the analysis of the main influcencing factors of Miao village sports development in Xiangxi,the findings include: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 is economy;then is the changes of Xiangxi Miao villiage social structure,peasants'living ways,education level,their sport awareness,the management of villiage sport organizations and their directions.The countermeasures:developing their economy,improving their sport facilities and construction;improve people sport awareness and sport culture knowledge,developing sport teachers and participants,form effective sport organizations and management systems;improving villiage leaders'sport knowledge,and form good sport atmosphere.The aim of the study isto form deep understanding of Xiangxi Miao villiage sport developing factors and fins out som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and theoretical directions for Miao villiage sport development.

village sports Xiangxi Miao factors measures

G85

A

1004—5643(2011)08—0104—03

2011年吉首大学校级课题立项资助项目,编号:11JDY028。

1.高静飞(1987~),女,硕士。研究方向:社会体育组织与管理。

作者简介:2.周道平(1965~),男,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社会体育组织与管理。

猜你喜欢

湘西苗族村落
林中村落
苗族蜡染
静谧村落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欢乐湘西
盛大节庆——苗族牯藏节
走进湘西凤凰城
湘西 国画
苗族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