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明的悖论:解读戈尔丁《金字塔》的现代文化内涵
2011-08-15郭青格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焦作454000
⊙郭青格[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焦作 454000]
《金字塔》是英国著名作家威廉·戈尔丁富有争议的一部小说。表面上看,这部小说故事情节简单,层次清晰,似乎没有什么创新,但事实上这部小说却蕴藏了作者精心的构思和深刻的寓意,它不仅体现了戈尔丁的一种艺术智慧,而且还体现了作者的一种思想智慧,即对现代文明的悖论性的反思和揭示。
20世纪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科学的发展和两次世界大战的荼毒,这一切使人们自然而然地更多地去依靠科技、物质等现代文明去寻找一种安全感,而内心失控的危险却更大了。现代文明出现了变异,现代文明的发展和人性的进步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冲突。现代社会的物质文明越发达,人类的精神文明却越失落,越颓废和越荒诞,人性走向堕落。所以戈尔丁认为20世纪人类社会的缺陷主要归结为人性的缺陷,“人对自我本性的惊人无知”。在《金字塔》中,现代文明所造成的人性的缺陷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即爱的缺失和精神的失落。
一、爱的缺失
《金字塔》讲述了一个有关爱的故事,但小说的主题却是爱的缺失。在小说中,作家虽然着意表现人性之恶,但并非如一般作品那样,直接将恶呈现在读者面前,而是将“爱”一步步解构,从而突出人与人之间的“无爱”。小说分三大部分,由主人公奥利弗以自述的形式贯穿全篇。第一部分写的是奥利弗十八岁那年夏天,锲而不舍地追求斯蒂伯恩城中下层女孩艾薇。这一段爱是奥利弗青春和欲望强烈萌动的结果。他对艾薇健美的肉体几乎是一种本能的迷恋。但这样的爱却让彼此结下仇恨。其中的悖论在于奥利弗越是得到艾薇的肉体之爱,艾薇的灵魂离他就越远,以至于后来二人重逢,艾薇当众编造十五岁时,奥利弗强奸她的谎言来报复他。这不能不让人思索当爱遭遇报复时,爱是否还具有爱的价值和意义。第二部分叙述了奥利弗在牛津大学上了一年学后回家度假,参加斯城歌剧社的演出,结识了从伦敦来的专业导演埃弗林·迪·崔西先生。埃弗林向他暗示了自己爱穿女装的癖好,甚至同性恋的倾向。作为变态爱的代表,埃弗林指出了奥利弗暗恋的偶像伊莫锦并非如他想象那样完美。这一部分的内容表明如果肉体之爱被看做是一种兽性或丑恶的话,那么,精神之爱应该是纯洁而高尚的了。实际上,奥利弗在精神上对伊莫锦的暗恋也没有保持太久。因为生活始终“像化学”一样,不停地发生本质的变化。这便使得奥利弗感觉自己越是爱,越是想到“解脱和逃跑”,因为他并不懂得真爱,他的心中没有爱,他缺乏爱的能力。第三部分叙述了二十多年后的奥利弗,故地重游,在童年的音乐老师墓前回忆往事。这一部分从两个方面揭示了爱的悖论。其一是奥利弗跟老师彭斯的师生关系,表面上两个人相互尊重,互相热爱,真实的情况是彼此都在心里埋藏着憎恨;其二是彭斯跟亨利的情人关系,没有婚姻禁锢的爱情并非如想象的那样自由和浪漫,相反,其中掺杂着更为肮脏的人生交易,即亨利真正要得到的是彭斯的出身和金钱,以便发展自己的商业。他越是表现出爱彭斯,他渴望交易的野心就越险恶。亨利在彭斯的墓碑上刻下“天堂即音乐”的碑文,正暴露出其爱情的虚伪性。奥利弗认识到自己毕竟不能为爱以生死相许,而只肯付出合理的代价,于是离去。因此,在整个《金字塔》中丝毫找不到任何真“爱”的温情。艾薇和罗伯特在一起,但她清楚地知道她“绝不可能拥有罗伯特,连追求都谈不上。要是她想试试,那就会撞上一座坚硬的峭壁。但她爱他的摩托车,为骑它而付出了代价——是的,付出了代价!”同样,奥利佛追求艾薇也并不是因为爱她,而是为了满足对异性的好奇和性欲的需要;伊莫锦嫁给克莱默也不是因为爱他,而是为了他的金钱和地位能够满足她的虚荣;亨利追求彭斯更不是为了爱情,而是打着仰慕高雅音乐的幌子来骗取她的金钱,发展自己的事业。作品中所有人都是在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利用别人。作者看似写“爱”,实则突出现代人性的弱点,以表现人性之中的阴暗面,达到写“恶”的目的,从而起到讽刺的效果。这一切表明,在现代社会,人类已被物质文明的私欲所吞噬,人类已没有了灵魂,人类已丧失了爱和被爱的能力,人间已经缺失了真正的爱。
在小说的第一部分中,艾薇金十字项链丢失的情节非常值得我们咀嚼。刻着“爱可战胜一切”的十字架是艾薇与罗伯特在树林里偷情的时候丢失的,而事后艾薇千方百计地想寻回十字架并不是因为它本身的意义,而是为了躲避父亲的一顿毒打。奥利佛在意外之中喜获十字架之后,它又成了他对艾薇提出要求的另一个砝码,“艾薇要她的金十字架。我要艾薇”。从始至终,象征“爱”的伟大力量的十字架并未发挥它的任何作用,相反,它却成为一件解构和摧毁“爱”的利器。在人的欲望迅速膨胀的现代文明里,“爱”的力量变得如此渺小。而我们越是在呼唤“爱”的存在,就越证明了现实中“爱”的缺失。
二、精神的失落
《金字塔》的整个故事是围绕着一座城市“斯城”展开的,“斯城”即stillborn,有死产的意思,索性谓之“死城”。在这样的城市中生活,人们毫无生气,犹如行尸走肉。戈尔丁把该小说命名为“金字塔”,大概也有这样的寓意,“金字塔”一方面是一个雄伟、神奇的建筑,象征着人类的文明和爱的神圣,另一方面,它的历史和现实身份却又是一座坟墓,于是,金字塔的如此身份恰恰象征了现代文明的悖论,即物质文明的外在形式中却潜藏着人类精神腐朽的暗流。
因此,对于这部小说作者给予《金字塔》这样的命名似乎就是暗示在现代社会文明的金字塔下人类精神的失落,人们没有理解和爱心,只有肉欲和现实利益,人们已经失掉了灵魂。如小说的内容可以分为三个乐章,每个乐章都在表达着这样的一个主题。在第一乐章中,小说所写的主要内容是奥利弗跟艾薇没有爱情的男女关系。第二乐章是谐谑曲,包括舞台上的闹剧和奥利弗无法理解的埃弗林暗示的非男非女关系。第三乐章是主题的变奏与重申,即亨利与彭斯之间同样没有爱情的男女关系。在这部小说中,这两对男女关系尽管其表现各不相同,但最终结果都是始乱终弃的“乱爱”。艾薇与奥利弗是青少年;亨利与彭斯是成人。艾薇有美丽的肉体,下贱的出身,低俗的精神;彭斯是丑陋的肉体,高贵的出身,优雅的精神。于是,奥利弗只要艾薇的肉体以满足自己的生理欲望和所谓的精神安慰——战胜对手鲍比,填充暗恋伊莫锦不遂的空虚,却鄙视她的出身,绝不敢公开展示两人的关系,也鄙视她对流行音乐的爱好,从没用心去理解她的精神世界,最终还是带着一腔迷惘分手。而亨利要的则是彭斯的出身所带来的金钱,作为资本供他发展商业。尽管他曾假惺惺地将“天堂即音乐”镌刻在了她的墓碑上,但事实上他却是把肉体和代表高雅的精神生活的音乐抛在一边的。结果是奥利弗出卖了灵魂得到生理的满足,以音乐交换了化学、精神毒气取得人生的成功;亨利牺牲了爱情得到资本,以道德交换了商业的蓬勃发展;艾薇是带着死亡的心灵逃离了斯城,进一步走向以肉体交换生活的道路;彭斯是肉体死亡,精神疯狂,脱离了斯城,去到那对她来说并不十分美好的音乐天堂。故事不同,但所表达的主题却是一样的。
所以说,在小说中,主人公奥利弗尽管辨音能力高强,但是不管是对男女之爱、同性之爱还是师生之爱,他都无法辨明,因为他丧失了灵魂,他是一个只剩下生理欲望的躯体。亨利也是一样,彭斯希冀得到他的真爱,哪怕是一点点,他都无法给予。他跟奥利弗一样,他们都十分热衷于在社会等级的阶梯上向上攀登,看到的只有肉欲和现实利益。即便是对音乐,他们也不曾真爱。亨利的态度和奥利弗一样,亨利也有一副好嗓子,但是他并不曾真正喜欢音乐和热爱音乐,结果他仅仅为了开车行就把音乐的天赋埋没了。斯城的其他居民又何尝不是如此?他们对同类有打探隐私的兴趣,却无一丝怜悯或同情。彭斯的遭遇便是如此。看到彭斯引来了落魄的亨利,斯城的其他居民曾十分兴奋、而又鄙视。看到彭斯的失恋绝望,他们一致掉转背去。因此,这正是斯城之所以是死城的缘故,斯城是一座没有人情、没有灵魂的精神失落的城市。所以,小说中艾薇从斯城的经历中得出了男人都是野兽的结论。回乡后,她在街上大喊:“总该有人吧!……活人!”此外,在小说中,彭斯也曾告诉奥利弗:“要是一间房子着了火,我只能从中救一个孩子或者一只鸟,我就会救那只鸟。”由此可以看出,在斯城这座城市中,人是没有爱没有灵魂的,所以人便心死,人便虽生犹死,因为这座城市是一座死城。这正是埃及箴言所示的道理。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斯城这样一种现状呢?《金字塔》中,戈尔丁又把视野扩展到现代文明社会的压力对人格塑造的影响方面。小说中,主人公奥利弗时时感觉到斯城的这种无形压力,不管是在海尔街上,还是在那片性感的树林中。由于与艾薇交媾被父亲看到,后来又由于艾薇被逐,彭斯变疯,这一切都让他内心感到不安和恐惧,他不敢面对斯城这座本该是一个十分亲切的属于他的家乡的城市。直到多年之后,唯一的见证人他的父亲去世,而他自己又有了家小、金钱、地位,他才敢重回故乡。同样,艾薇尽管是韦莫特上尉的性虐待受害者,是鲍比、奥利弗排泄的“厕所”,却因在琼斯医生的嘴角留下一个吻痕而被驱逐出城,并在伦敦真正地走向堕落。而彭斯则因畸形地反抗性压抑而裸行,尽管那是她最平静、最幸福的一刻,但同样被斯城一致唾弃和抛弃,并被送进精神病院,直到被诊治得痛苦不堪而最终走进坟墓。由此可以看出,在戈尔丁所建造的这座金字塔身上,无疑可以看到20世纪30年代英国社会现代文明浮华表象下人的精神的压抑和失落。在那个人人向往高度物质文明的社会里,为了向上爬,艾薇出卖了肉体,亨利出卖了爱情,奥利弗则出卖了音乐天分;虽然奥利弗乐感很强,有绝对音高,又有欣赏力,听得出老师彭斯的演奏局限,但是为了在生活这只牡蛎中取得珍珠,他放弃了这一切,去研究化学,制造毒气,为了谋取现代社会的所谓物质文明而放弃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因此,在《金字塔》这部小说中,戈尔丁通过对人物内心黑暗的深刻洞察,通过描写一个以商业为代表的物欲横流缺少爱的世界来批判一个失去和谐而混乱的无爱的斯 (死)城,来反思和批判现代文明的失落和悖论,这是威廉·戈尔丁的小说《金字塔》的深刻之处。
[1]威廉·戈尔丁.金字塔[M].李国庆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2]王岳川,尚水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3]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4]马尔库塞.审美之维[M].李小兵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5]郑新立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书[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2.
[6]阮炜.二十世纪英国小说评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7]刘若端.寓言编撰家威廉·戈尔丁 [J].世界文学,1984, (04).
[8]王宁,顾明栋编.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谈创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