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文学经典遭遇消费时代——以《荷塘月色》的阅读为例浅谈文学经典阅读的界限

2011-08-15侯昕燕菏泽学院中文系山东菏泽274015

名作欣赏 2011年23期
关键词:荷塘月色荷塘语境

⊙侯昕燕[菏泽学院中文系, 山东 菏泽 274015]

作 者:侯昕燕,硕士,现供职于山东省菏泽学院中文系,研究方向:文学阅读与文学教育、外国文学。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散文经典,创作于1927年,最早发表在《小说月报》第18卷第7号上,迄今已有八十余年了,这八十余年来它被不同的读者以不同的方式阅读着。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人们对初生的它尚显幼稚的文学性阅读正待深入;五六十年代中国特定的政治背景重新塑造了人们的阅读方法,读者用政治、思想标准检验它,艺术阅读开始隐退,政治阅读成了那个时代无可替代的阅读方式。其中短暂的政治松懈,让《荷塘月色》的阅读得以继续深入。好景不长,十年浩劫的到来让一切都变成了遥远的梦。终于等到了改革开放,在一种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里,摆脱了政治文化的束缚,读者的阅读也变得自由开放,多元解读的时代来临。读者从《荷塘月色》中读出了女性美,读出了作者的品质高洁,甚至读出了性……正当它受到读者与文学专家们热情洋溢的赞叹、评析与吟味时,消费时代来临了,消费文化的盛行让文学经典阅读遭遇了一场比五十年代的政治风霜更为严酷的考验,它们作为文学经典的地位被颠覆了,它们久已为人们熟知的形象与主题被戏谑地重写与恶搞。我们看到,在这一阅读的历史过程中,读者的权利似乎总是倾向于不断地越界,以自己当下的阅读视界去重新涂抹与重构作品——无论这种视界是出于某种极端化的政治理念还是出于某种特定学派的学术观念或者是充满娱乐欲求的嬉戏态度。而这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究竟什么样的阅读才是合法阅读,在文学阅读中读者权利是否是无限的?如果不是,那么这个界限究竟在哪里?

一、消费语境下的颠覆阅读

20世纪末期,我国进入了消费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消费成为社会生产生活的主导动力和目标。它极力追求炫耀性、奢侈性消费,追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并以此作为生活的目的。消费社会的到来带来了消费文化,消费文化以调侃、嘲讽、恶搞等使现代社会的各种压力得到暂时摆脱。感官享受取代了理性思考成为了阅读的第一需要,这使消费文化成为一种以大众为猎物的市场文化。

以《荷塘月色》为代表的文学经典在遭遇以“市场、俗、大众”为特征的消费文化时,必然要遭到颠覆与解构。近几年《Q版语文》风靡起来,素有“出版界周星星”之称的林长治大肆“改编”中小学语文课本里的经典文本,把三十一篇经典作品改头换面成“无厘头”的爆笑故事,其中“孔乙己”偷窃盗版光盘、“卖火柴的小女孩”是演艺界新星、“司马光”砸缸时碰到了流氓兔和机器猫、《背影》中的父亲在月台上做起了托马斯全旋……其中《荷塘月色》里的作者完全是个新新人类,他去荷塘的理由是“荷塘里应该有MM在洗澡吧”,形容荷叶:“叶子与花像吃了摇头丸一般抖动了起来,像闪电似的,霎时整个荷塘的叶子和花都抖动了起来,其传染速度比禽流感还快啊”,等等。①这样时尚、调侃式的语言充斥全篇,完全消解了《荷塘月色》本来的意蕴,带有太多的“无厘头”味道。②而“无厘头文化”的精髓就在于颠覆,它以后现代主义的方式解构一切传统和权威。它的出现使传统的文化道德、价值观念、生存方式都受到最强烈的冲击。

此书迅速在网络上走红,刊印成册后在各大城市热销,一时读者无数。它的流行使学者担心文学经典的地位受到威胁,并引发了一场关于语文教材能不能“无厘头”的争论。有的家长认为它的畅销是社会进步的标志,适合当代少年儿童的思维模式。不至于威胁到经典美文的地位。暨南大学中文系孙有康教授认为《Q版语文》“不值得一提,完全是糟粕”,是无聊、低级趣味的东西。一些老师则认为像《荷塘月色》《背影》等一些优秀文学作品一般用词精准、贴切,而《Q版语文》里过度卡通化的语言使学生难以深入体会文字背后所蕴含的人间真情。有的学生则认为它很搞笑,其中的调侃笔法值得学习。主创者认为“有利于白领减压,对孩子的影响有限”。③这样的情况并不鲜见。2001年,庄周《齐人物论》说《荷塘月色》是“20世纪中国散文史上最大的一张六合彩,朱自清先生赖此文赢得声名,相当于花五元钱中了五百万。结构呆板,情感暧昧,联想不出香草美人,比喻无不家常庸劣。作者年未界而立,满纸却一片迟暮之气,而朽腐之绮念又纷至沓来:乍别妻儿,方沿荷塘,满心满眼却尽是‘亭亭的舞女的裙’、‘刚出浴的美人’、青雾成‘牛乳’,叶子见‘风致’、杨柳含‘风姿’,‘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恶俗之气,弥漫荷塘。”④

二、多元有界阅读

学界一直在倡导对文学经典的多元解读,可是对于这种看似多元实则是颠覆阅读的误读,我们应该从何处搭建文学经典阅读的边界呢?虽然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但这个人毕竟是哈姆莱特而不是别人。这就是多元阅读的界限。这个界限可以用四个字概括——文本语境。

我们是首先从文本开始进入阅读活动的,那就不能忽视这样一个阅读前提——文本。艾柯《开放的作品》一书中,肯定了诠释者在解读文学文本时所起的积极作用,但是他发现,读者把注意力过分地集中在作品所具有的开放性一面。这使得他不得不重申,“我所提倡的开放性阅读必须从作品文本出发(其目的是对作品进行诠释),因此它会受到文本的制约。”⑤如果我们脱离文本,过分倚重于一些主观意识的进入,天马行空地任意阅读,那极有可能误读。比如在阅读《雷雨》时,有些读者一看到周朴园是资本家的形象,于是就认定他从头到脚都是丑恶的,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导致读者判定文章的主题就是对资本家的批判。这种阅读办法也不能说完全错误,但是过分依赖已成定式的主观感觉,会导致不自觉地脱离文本,无法提取文本的有效信息。这都源于读者主体意识的过度膨胀,才导致漠视文本的存在。诚然,文本的阐释阅读有很大空间,但是这种阅读不是随意的,它要受文本的语言、语境的约束,我们必须从文本出发,听从文本的言说,不能凌驾于文本之上,这样才不会落入阅读误区的泥淖。

文本语境是多种语境的综合,首先它包括文本自身所包属的文体语境,这点是最重要的,文体语境首先是要把文学文本当成文学来读,遵循文学的自身规范,比如在阅读《愚公移山》里,有的读者认为愚公移山是在破坏生态平衡,这种阅读就脱离了作品。有的读者把《背影》里父亲翻越铁道买橘子的片段解读为父亲的行为违反了交通规则,明显是违背这一规范的。其次是渗透于文本字里行间的社会历史语境,再者就是作者语境。不同的文体呼唤不同的阅读方式,以《荷塘月色》为例,它是一篇写景散文,它的字句词都相辅相成,都是为了写景散文这个主体服务。阅读它时,我们必须遵照阅读散文所要求的规范来阅读,不能任意地把它读成小说或者诗歌,这就是文体语境对阅读的制约。文本诞生于一定的时代,文本中的话语受到社会习俗和文化传统的支配和规范,打上了一个民族语言运用习惯和思维品质的烙印,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时代风貌,这就是社会历史语境。阅读《荷塘月色》时,我们绝对不能把作品中的感情放置于消费文化的语境下理解,而必须放在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的20世纪20年代的背景下阅读。最后就是作者体验语境,也就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社会阅历、文化素养、思想倾向、审美情趣等内在因素。在《荷塘月色》里,作者夜游荷塘是为了排解心里的不平静,我们的阅读必须紧盯这点,通过朱自清的生平传记我们了解到朱自清是一个宽容、没有偏见的人,他待人真诚虚心,在国家情势危机的时候,他从一个自守的狷者变成积极的狷者,有着高尚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在《荷塘月色》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苦闷的知识分子寻找释放途径的过程,在荷塘月色这样一个虚构的、如诗如画的梦幻世界中寻求精神的寄托和心灵的慰藉,他“颇不宁静”的心确实也得到暂时的平复,但内心深处的苦闷又浮现出来。作者通过对采莲的生动描述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与现实不同的可以使人性得以自由舒展的世界。文中虽有不少女性意象,但这种女性意象和月下柔美的景色契合,来渲染一种宁静的气氛,来平复作者心中的“颇不宁静”。如此这般,所谓的“意淫说”也就难站得住脚了。

阅读文学作品,我们应该在作品“文本语境”的前提下和基础上延伸阅读。任何非文学视角的阅读都不能说是合法阅读,自然不在多元之列了。

文学经典代表了文学的最高成就,它经历了历代的淘漉和筛选,以比较完美的形式体现了一个民族的道德观念和审美理想。经典是文化传统的承载,对经典的阅读是文化传承的一种渠道。因此我们应该以科学审慎的态度阅读文学经典,最为理性的阅读方法是从文本出发进行适度文学性解读,要提倡多元有界阅读。这种阅读既能使文化保持其连贯性,利于文化的传承,又容许了创造活力和再创造空间的存在,因此多元有界阅读是文化保持其连贯性与创造活力的一种平衡策略。

① 林长治:《Q版语文》,http://book.sina.com.cn/nzt/10945274 62_qyuwen/

② 《Q版语文的流行是洪水猛兽?》,http://www.southcn.com/edu/zhuanti/q/200412070590.htm,2004,12

③ http://www.southcn.com/edu/zhuanti/q/default.htm

④ 庄周:《齐人物论》,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9页。

⑤ 安贝托·艾柯等《诠释与过度诠释》,王宇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4页。

猜你喜欢

荷塘月色荷塘语境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荷塘联欢会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热闹的荷塘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荷塘月色
荷塘三记
荷塘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