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月亮题材作品看中国传统音乐美——以《春江花月夜》为例

2011-08-15绵阳师范学院音乐系四川绵阳621000

名作欣赏 2011年23期
关键词:春江花月夜乐曲宇宙

⊙王 瑶[绵阳师范学院音乐系, 四川 绵阳 621000]

作 者:王瑶,绵阳师范学院音乐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是音乐美学。

清代的画家戴熙曾在《赐砚斋题画偶录》中说:“宵分人静,风起云涌,长林潇潇,如做人语。聆之者,惟一丸冷月而已。”月是夜的眼睛,它赋予夜晚生命和灵性。月在中国文化中,不是自然的天体,而是生命的象征。它的阴晴圆缺,它的皎洁柔和,它的恍惚迷离以及似真似幻的朦胧,无不是人生的启示与象征。无论是在人们的日常的生活里,还是在永恒的艺术殿堂中,月亮,对于中国人都具有一种特殊的意义。一轮高悬于夜空中的明月,在几千年的悠悠岁月里,已经成为墨客伶人笔下写不尽、唱不完的审美意象,她的柔美淡雅、宁静隽永,赋予了中国传统艺术一种独特的审美效果。中国传统音乐和月亮是分不开的,我们常常听到以月为题的乐曲,比如《关山月》《彩云追月》和《春江花月夜》等。这里,我们以其中的丝竹合奏曲《春江花月夜》为例,共同讨论中国传统音乐美。

一、曲中听月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旧题,曲调始创于陈后主,后主常和宫中女学士及朝臣唱和为诗,《春江花月夜》是其中最为艳丽的曲调。初唐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诗,则是以春、江、花、月、夜为背景,书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别恨,交织着对人生哲理、宇宙奥秘的探索。由琵琶曲《浔阳夜月》改编的丝竹器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更是中国古典音乐名曲中的经典。

《春江花月夜》原来是一首琵琶曲,曲名为《夕阳箫鼓》,它宛如一幅山水画卷,把春天夜晚的静谧、东山升起的月亮、江面荡漾的小舟、两岸轻轻摇曳的花影,徐徐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给人以高度艺术美的享受。

曲谱分为十段,每段的标题分别为: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云深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桡鸣远濑乃归舟;尾声。意境的和谐与优美是这首曲子突出的审美特征:春天的柔和、温暖,江面的辽阔、空旷,月夜的恬静、朦胧交织在一起,共同烘托出一种神秘、朦胧、和谐的美感。

首先体现这种和谐在改编者对乐曲意境的营造上。“江楼钟鼓”描绘出夕阳映江面,熏风拂涟漪的景色。然后,乐队齐奏出优美如歌的主题,乐句间同音相连,委婉平宁;大鼓轻声滚奏,意境深远。“月上东山”和“风回曲水”展示的是江风习习,花草摇曳,水中倒影,层叠恍惚的意境。进入第五段“水云深际”时,那种“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壮阔景色油然而生。乐队齐奏,速度加快,犹如白帆点点,遥闻渔歌,由远而近。第七段“洄澜拍岸”中,琵琶用扫轮弹奏,恰似渔舟破水,掀起波涛拍岸的动态。全曲的高潮是第九段“乃归舟”,乐曲表现归舟破水,浪花飞溅,橹声乃的情境。归舟已经远去,缓缓弦乐齐奏显得放松自然;万籁归于沉寂,归舟在洞箫渐慢的旋律中渐行渐远。此刻,月光更为皎洁,春江显得更加安谧。整个乐曲在意犹未尽的主旋中徐徐谢幕,最后一个音符轻击着锣声,更衬托出夜已静,意未尽,人们还沉醉于整个乐曲的意境之中。

其次,这种和谐体现在乐曲中不同乐器的音色搭配上。人在无穷宇宙的面前,欣喜、震惊、悲怆和一缕惆怅,只有用不同乐器的不同音色,才能表达出生命个体面对永恒无限时的复杂情感。细听此曲不难发现,曲中多次运用到洞箫这一乐器。在我国古代吹管乐器中,洞箫是最具古典风味和人文气质的一种。洞箫的音色柔和、典雅,发音低沉哀怨,有很强的穿透力和振动力,特别是弱奏时的余音,袅袅不绝,给人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之感。《春江花月夜》中的洞箫,也就越发显得悠长、清秀,使全曲获得一份浓厚的文人情调和书卷气息。

《春江花月夜》中琵琶的运用在乐曲中叶格外引人注目。琵琶的音色总是给人清脆又柔和的感受。弱奏时发音清晰明净,富有弹性,具有柔美轻盈的抒情风格;强奏时虽然音量不会加得很大,但发音变得扎实、沉稳,做多弦弹奏时能给人一种威势和魄力。在《春江花月夜》全曲中,琵琶时而舒展,时而深远,时而急促。如“花影层叠”中,用琵琶的华彩乐句表现水中花影摇曳的景象;“水云深际”中,那偶尔用琵琶点出的泛音,使人想起透明的水滴……

民族管弦曲《春江花月夜》力图从音乐的角度来刻画美丽动人的月夜江景。乐曲的旋律流畅婉转,格调古朴典雅。曲作者充分地利用各种音乐手段,形象地描绘祖国春江月夜的良辰美景,激发着人们丰富的联想与想象。整首乐曲既超越了诗歌所表现的意境,同时又保持着同名诗歌的空间感和宇宙意识。聆听乐曲,如置身于无尽的玉宇之中,为宇宙的大美所震慑:惊愕、喜悦、惶恐、神秘、隽永……在乐曲中游子、思妇之情的忧郁和感伤被淡化,仍然保留了孤独个体在无限宇宙面前的虔诚与感动。在对音乐的倾听中,与无限相遇,与永恒相遇,“于有限中感受到无限,又于无限中回归有限。”在无言的静谧中,感受原始的完整和神秘。“中国人不是向无边的空间作无限制的追求,而是‘留得无边在’,低徊之,玩味之,点化为了音乐。然后,我们从无边世界回到万物,回到自己,回到我们的‘宇’。”②在我们与音乐的相遇中,达成了三个层面的和谐:从音乐本身的和谐,到宇宙中万事万物的和谐,最后又回到自我心灵的和谐。此刻的自我已经与自然万物成为一个整体,融入音乐诠释的无边的寂静,最终到达内心的平和与圆融。

二、曲中思月

在中国,月亮从来就不是自然的星体,它伴随着神话飘然而至,负载着深刻的人文内涵,启示着中国古老的哲学和艺术。几乎所有的艺术家都对月亮这一宇宙天体表示出特有的青睐,月亮成了中国艺术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意象之一。月亮象征着和谐、宁静,代表了中华文化崇尚柔情的一面。人们之所以对月亮情有独钟,是因为在月亮(自然)中找到了某种精神的契合,在这种契合中寄托着中国人对于生存的超越及其想象。

首先是“虚静”。如果说,太阳主宰的白天意味着人们使用理智和力量去征服世界,北约光拥抱着的夜晚就意味着轻松、寂静与超脱。白昼的日光下,一切显得嘈杂而喧闹;而夜晚感受到的则是宁静和温馨。此刻,人们从日常的功利活动中超脱出来,远离腐朽和粗鄙,内心一片和谐。“静”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精妙之所在。只有“静”,才有空灵之感,才有渺远的思绪。中国音乐追求着绝对的“静”,在“静”中冶澹心灵,也通过“静”来表达对宇宙的独特理解。月的阴晴圆缺为“虚”。朔望之变化,盈亏之消长,上弦下弦之不同,给人们的审美情感提供了无尽的想象空间。中国画重视留白,月亮的上弦与下弦的残缺,就是画面上的留白,给人无限的遐想。中国音乐中,“虚”的运用也是十分充分。中国大部分乐器声音都比较柔和、微弱,音量的幽微,音色的空漠和演奏时的舒缓,都表演出静虚缥缈的意境。在前面提到的乐曲中,都出现过这种若有若无、似断似续的旋律,这正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韵味所在,也是中国传统音乐虚无缥缈的意境所在。

其次是“淡远”。“淡”,既是指月亮的色彩。又契合着中国人的审美情感和色调。中国与西方不同,西方艺术的主流是崇尚壮美,注重色彩的华美和情感的激扬,结构大开大阖,气势波澜壮阔。而中国的艺术自古以来则更倾向于以阴柔为本质的优美。以委婉、平淡为上,无论是在形象的色彩上,还是在感情的色彩上,中国艺术总是讲究雅致、素朴,中国古典音乐也以“清幽”、“简淡”为上。中国艺术受道家影响深远,中国的传统音乐也处处渗透着道家的“淡泊”精神。“远”则是由静、虚、淡所致,所谓宁静致远。中国音乐在结尾处,很少有像西方音乐那样在高潮处戛然而止,却总是在悠长、舒缓的乐音中渐渐趋向岑寂,将思绪引向无限的远方,直达宇宙的深处。

三、生命如月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和”,和谐之美是儒道两家为中国文化共同营造出的一种特质。儒家的文化是以礼乐为中心的文化,孔子追求仁与乐的统一。孔子认为音乐的审美效果在于能够使人人之间的关系和敬、和顺、和亲,使各种互相对立的性质消解,从而趋于和谐统一。

如果说儒家强调社会伦理之和,道家更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崇尚自然、追求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无间的契合,是道家思想的核心,“从大处着眼,传统中国的诗和艺术多倾向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③但是道家,特别是庄子,并不是以追求某种美为目的,而是以个体生命的自由及心灵的和谐为其目的。在艺术审美上,道家强调人与外界对象的超功利的无为关系,即审美关系,这是内在的、精神的、实质的美,是艺术创造的非认识性的规律,这与儒家的艺术审美传统是恰恰相反的。“道”是一种心灵与精神的境界,这种精神境界的基本特征是“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将“道”赋予了强烈的审美特征。庄子的思想是心灵的哲学,是主观对客观的超越,自然对社会的超越,精神对物质的超越,心灵对现实的超越。这是一种审美的人生哲学,所以,我们从中国的艺术中领悟到得就是一种深刻的人生哲学,一种审美的人生状态。

中国传统音乐中所体现的“和谐”,更多地表现为对道家特别是庄子哲学中自然精神的认同。道家从崇尚自然的思想出发,认为音乐美的本质表现为人的自然情性及其超越的精神。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美是一种特殊的人生哲学的产物。这种哲学在本质上具有人的特点;美使人的全部价值得到升华,并在神的圣体上曾以鲜明的形式显示出来。艺术与宗教是自然的理想化,特别是对人——自然发展的顶峰——的理想化。”④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美,就是庄子哲学中的自然精神所呈现的美,自然、恬淡、虚静、和谐。

中国的艺术,自古尚自然、重和谐。在古代音乐作品中,人们常常听到平和的声音。“中国艺术强调人内在心灵的和谐,艺术是导入平和境界的窗口,而不应勾起人心灵的欲望,引起人心灵的不安、竞争、角逐,往往被视为机心,这些都应从艺术的世界悄悄荡去,惟留下怡然的境界,让你徜徉。”⑤它强调的是人内在心灵的和谐,在和谐中平灭一切冲突。中国人对月亮的无可比拟的崇拜,也正是源于这种对和谐的追求。“和谐的根本在于人对自然的回归,在与自然的亲和中,感受无上乐感。自然的境界才是真实的境界、本源的境界。在中国哲学的影响下,中国人认为,自然原本和人为一体,人就是这生机勃勃的世界中的一分子,自然就是你的朋友,就是你安身立命的天地。”⑥中国音乐艺术精神,受到传统世界观、艺术观的影响,讲求“天人合一”,既崇仰创造万物的大自然,又重视人的心灵体验——在音乐中感悟人生。从直观感性的摹写,活跃生命的传达,到最高灵境的启示,体现中国传统哲学与美学推崇的最高审美境界,“物我合一”,“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人在自然中,月亦在自然中,中国人对月亮有着无可比拟的崇拜,这一切都源自于对和谐的追求。以月亮为题的音乐作品是一个象征,是人类曾经拥有的人与自然永生共存的初始状态的象征:在音乐中回到人与自然的原始同一性。

中国是一个审美的国度。中国人的精神内核中审美的或者说“乐感”的因素,一直被视为华夏文化一个重要特征。宗白华在1947年就这样说过:“中国人的个人人格,社会组织以及日用器皿,都希望能在美的形式中,作为形而上的宇宙秩序,与宇宙生命的表征。这是中国人的文化意识,也是中国艺术境界的最后根据……中国人感到宇宙全体是大生命的流行,其本身就是节奏与和谐。人类社会里的礼和乐,是反射着天地的节奏与和谐。一切艺术境界都根基于此。”⑦中国传统音乐所传递的正是这种审美的人生境界。那清高超迈的品格,淡泊宁静的态度,圆融和谐的心灵,也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生命、自然、艺术三位一体的精神写照。无论是创作者、演奏者,还是聆听者,一旦沉浸其中,生命便返璞归真,进入一种盈满状态。在某种意义上,回到了自然,也就是回到了家,回到了初始——天地人神同生共存的和谐与完整。在月与人的独处中,在中国艺术那虚静、淡远的境界中,犹如回到本原,回到永恒。

① 陈四海:《中国民族音乐概论》,陕西旅游出版社2000年版,第221页。

②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95页,第98页。

③ 叶维廉:《中国诗学》,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212页。

④ 里德:《艺术的真谛》,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

⑤⑥ 朱良志:《曲院风荷——中国艺术论十讲》,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12页,第212页。

⑦ 宗白华:《艺术与中国社会》,《宗白华全集》第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415—416页。

猜你喜欢

春江花月夜乐曲宇宙
春江花月夜 唯美扬州行 中华好诗词大会征稿启事
宇宙第一群
春江花月夜 唯美扬州行 中华好诗词大会征稿启事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张若虚和他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这宇宙
悲伤的乐曲
宇宙最初的大爆炸
STORIES ABOUT FAMOUS PERSONS
练乐曲vs基础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