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兰黄平,魅力无限
2011-08-15李文昌
李文昌
且兰黄平,魅力无限
李文昌
素有“且兰古国都·云贵最秀地”之称的黄平,全县总面积1668平方公里,辖5镇9乡,共243个行政村、3个居民委员会、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总人口37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64.2%。黄平被誉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贵州省“长寿之乡”、“泥哨艺术之乡”“蜡染之乡”。
一、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
黄平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北部,具有较为明显的区位优越性,距州府凯里50公里,距省府贵阳179公里,连接三地州、接壤六县市。湘黔铁路、株六铁路复线横穿县内谷陇、苗陇、翁坪等3个乡镇,境内火车站有旅游列车停靠,湘黔公路横穿县境,省道湄黄公路直达遵义通重庆、四川,凯里到黄平至施秉的二级公路已通车。随着夏蓉高速公路、贵广快速铁路的建成,余庆至黄平到丹寨、黄平至施秉到三穗、石阡至余庆经黄平到瓮安三条高速公路和凯里黄平机场、沪瑞快速铁路的投建,阳河、清水江通游通航工程的启动建设,黄平现代立体交通物流优势将更加突出,北上南下、东进西入更加便利,承接东部沿海产业梯度转移更加快捷,发展条件更加有利。
黄平县地处黔中丘原向黔东低山丘陵过渡地带,地势自西、西北向东、东南逐渐降低,县境内沟壑纵横、崇山峻岭,海拨在600~1300多米之间。黄平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年均气温14.7~15.7℃,年均降雨量1307.9毫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宜人。黄平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全县有山林73.35万亩,森林覆盖率为35.42%。云贵高原的地质构造形成了这里山、丘、陵、河流、溶洞、峡谷、坝子等地形地貌。
(二)历史沿革
“黄平”名源于旧州,因有万亩大坝地平“厥土为黄”而得名。黄平周代属“且兰”古国,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平且兰置牂牁,黄平隶属之。南宋理宗宝佑六年(1258年)兴筑黄平城,赐名镇远州,黄平之名始见于史。史称“黄平在黔为文物声名之地,科名辈出,甲于他郡。”
明清以来,黄平先后置黄平安抚司、黄平守御千户所等,隶属播州。康熙十年(1617年)省所入州,二十六年移黄平州治于兴隆卫(今县府驻地新州镇),裁卫。卫地称“新州”,原州治地称“旧州”或“老黄平”。雍正十三年(1734年)增配黄平州同知一员分驻旧州。嘉庆三年(1798年)黄平州改隶属镇远府。民国三年(1914年)改黄平州为县,改旧州巡检司为旧州分县。民国十六年(1927年)撤分县,改县公署称县政府,划全县为新州、旧州、平溪、太平、重安、谷陇6个区。1956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成立,黄平县隶属黔东南州。
(三)人文资源
黄平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其人文资源积淀深厚,旅游资源较为丰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境内有且兰古都旧州,“黔南第一洞天”飞云崖,“中国桥梁博物馆”重安三朝桥,“中国洞中漂流绝景”野洞河洞,贵州漂流“特级金矿”飞云大峡谷,贵州“高原明珠”、“国家级水利旅游风景区”阳湖,“苗疆圣水”浪洞森林温泉等。黄平现有人文景观48处,有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4处;并有浪洞温泉度假山庄、野洞河漂流、飞云大峡谷漂流、重安江三朝桥峡谷风光、阳湖及朱家山原始森林风光等自然景点景观。在民族民间文化方面,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3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4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89个。全县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村寨33个,其中苗族文化村寨25个,家文化村寨7个,仫佬族文化村寨1个。
“史称黄平科名辈出”,“在黔为文物声名之地”。至清末,黄平共出进士29名,举人251名。明景泰五年(1454年),周瑛中甲戍科进士,官任广西布政史;明末解立敬任过广、饶、衡、徽地区巡抚;清初石赞清任湖南巡抚;朱定元任山东巡抚。现代黄平更是人才辈出,黄平籍在外工作的硕士、博士、工程师、教授、艺术家等就有100余人。
(四)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黄平县现有飞云崖古建筑群和旧州古建筑群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重安江铁索桥、岩门司古城垣及黄飘大捷遗址三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平龙桥、平播桥、玉峡晴虹双桥、安澜桥、龙角桥、四灵桥、瓮湄桥、万福桥、岩鹰例碑、中桥河义渡碑、“中”字摩崖、草庭书院、纸房写字岩、十万营、吾玄墓、一碗水烈士墓陵园、谷陇烈士墓陵园、谷陇九月芦笙会会址、重安文昌阁、重安万寿宫、上塘古驿道、教岛洞、太平洞及轿顶山屯兵遗址2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全县共有文物点324处,其中复查文物点67处,新发现文物点257处,消失文物点3处。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黄平县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主要分布在南部乡镇的民族聚居区,涵盖翁坪、重兴、谷陇、苗陇、黄飘、重安、新州、野洞河8个乡镇,占全县91.46%,北部乡镇占8.54%。根据普查,黄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了《苗族古歌》、《家蜡染》等89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目前黄平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有《苗族古歌》、《黄平苗族泥哨》和《苗族银饰》等3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有《苗族古歌》、《黄平苗族泥哨》、《苗族银饰》、《哥蒙的“哈冲”》、《黄平苗族“弄嘎讲略”》、《家服饰》、《谷陇苗族九月芦笙会》、《哥蒙芦笙乐》、《黄平苗绣》、《苗族刻道》、《苗族祭桥节》、《岩英高跷》、《黄平蜡染》、《苗族服饰》14个。已申报和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代表性传承人2人,省级传承人6人,州级传承人10人,县级传承人52人。
(六)民族文化浓郁
黄平素有“歌乡舞海”之称。苗族、家能歌善舞,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习俗,并较好地传承至今。黄平节日集会颇多,内容丰富,有吹芦笙、芦笙舞、板凳舞、斗牛、赛马、斗鸟、对歌等形式。典型的民族风情谷陇大寨培养了著名苗族歌手阿幼朵,她把苗族飞歌唱到了维也纳金色大厅。谷陇“九·二七”芦笙会是贵州省有较大影响的民间集会之一。在黄平境内,生活着一个鲜为人知的弓箭部落群体
家人,古时农闲时节男人以射箭打猎为乐,女人则以点蜡、绣花为荣。家人自称为羿的后人,身穿铠甲式盛装,头戴鲜艳红缨帽,神龛上供祭着弓箭,传承着祖先开天辟地的动人故事。30至50年一届的“哈戎”节更向世人展示出它的神秘诡异。
(七)历史文化灿烂
黄平有文献可考的历史可追溯到228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旧州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且兰古国都,为历代州、郡、府所在地。黄平开化时间早,人才辈出,从明景泰时期到清朝末年,有进士29人,举人251人,史称“黄平在黔为文物声名之地,科名辈出,甲于他郡”。集宗教、建筑、古迹和生态于一体的具有明清时代特色的旧州古建筑群、飞云崖古建筑群璀璨夺目,异彩纷呈。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红军长征二次经过黄平,毛泽东率红军将士攻克黄平,在黄平度过了不平凡的41岁生日;旧州天主教堂的一张法文版贵州地图,为肖克将军率领红军部队顺利转战云贵作出了重要贡献;现代文化名人郭沫若与黄平有割不断的情缘,明代王阳明、清代和珅等一百多位历史文化名流在黄平先后留下诗文墨宝赞美黄平;2003年10月,著名作家、现任国务院参事冯骥才畅旅黄平后欣然挥毫写下“黄平美无涯”的赞词。
二、绚丽多彩的文化资源
(一)民族服饰文化
黄平县民族服饰文化,以苗族民族服饰文化和
家民族服饰文化为代表。
黄平境内苗族服饰相当统一。解放前,男女服装多为自纺自织自染自制,男士服装为兰靛浸染布料的黑色短底,对襟布扣,包青色头帕,过膝桶裤。长者喜穿长衫,拴青布腰带,入冬裹腿。解放后,男装多选购国家商品,与汉族无异,妇女则极重视服装式样。解放前,服装以自纺织自染的青土布为主要材料,解放后多购国家绸缎和自织绵布为主要材料,用几何图案纹样、花草虫鱼绣花装饰,色彩艳丽,有其独特风格。每逢节日集会,姑娘们穿上盛装,佩戴琳琅满目的银饰,踏着悠扬的芦笙曲,翩翩起舞,其景非常动人。
苗族头饰十分讲究,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及是否已婚而有着不同的打扮方式。尤以黄平苗族女盛装最为华丽,上装以“欧嘎跟星”(译汉意,“欧”是“衣”,“嘎跟星”是升子的四只“角”),又称“欧肴”(汉意即是“红装”)为代表,以其后衣片偏上中部的四方形图案得名,是最贵重的苗族女上装,为未婚姑娘和新婚少女的礼服。穿着“欧嘎跟星”,一则表示富有、华贵,然而更重要的是表现姑娘的心灵手巧,显示针线工艺水平之高和内在之美。
“欧嘎跟星”,设计考究,工艺精巧,华而不俗,素而不简。其衣后片镶嵌繁多的挑花图案,图案布局讲究对称性和规整性,所以繁而不杂,整件衣服为深紫红色,用青、红、黄、紫、绿为主丝线挑花成四方形的花朵,嵌于后衣片偏上中部,有的则为紫红底色四方形。方形之上的三组挑花布接至后衣领,与四方形下方至衣摆的四组挑花布图案形成对称。四方形左右各有三组相对称的条形挑花布接至腰身。双袖嵌以整块挑花布,其边镶小条浅红色、浅蓝色绸条,后衣领下方至两胸襟是一组条形图案,左襟中嵌一组“蚕娘图”一般为七、九条或十一条,以示先民养蚕业绩,两襟配以织锦花带作系衣用。
家的服装分为妇女服饰、男装和童装三大内容,其中妇女服饰尤为独特,而妇女服饰又分为盛装和便装。妇女盛装,又称古装,主要是由红缨珠帽、花冠帕、花衣、贯首衣、围裙片、围腰片和百褶裙、红绑腿、银饰等组合而成。便装则款式简朴大方,便于劳动。老中青服式相同,右胸开襟,布纽、衣长齐膝,不同点则是青年装的衣领、袖口有蜡花嵌边、裤脚多用阴丹布缀边。便装在劳作或闲时都能体现家浓浓的乡土气息。
家服饰男简女繁,尤以妇女盛装服饰奇特鲜艳而成为家服饰的主要代表。妇女服饰给人的整体感觉就是白与蓝相映、红与黑媲美,蜡染花纹图案基本上是以太阳为中心,辅以极为抽象夸张的各种花虫鸟兽变形图案,刺绣图案则是以红、橙、白色为主,并在刺绣的几何图纹中交叉配色,既艳丽多彩,又和谐统一,是一种凝炼的装饰美、一种十分纯朴的健康美。
家服饰是纯手工制作,所用布料、线料等都是妇女们自种、自养、自纺、自织、自染,经十几道手工工艺流程加工制作而成,每套盛装要经过十多年的漫长时间才能制作完成,光占用的时间就十分罕见,其工艺水平极为讲究,要求极高,要完成一套盛装绝非易事。为此,每位家妇女一生中,独立制作盛装者最多只能完成两套而已,其珍贵和价值不言而喻。
盛装从其外观精美,技艺精湛,不易褪色,保存长久的特点来看,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科研价值,2007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民族银饰文化
黄平苗族妇女着装时,还佩戴银质首饰。苗族银首饰以其种类繁多、制作工艺精湛、造型独特而驰名于世。
其种类有:银帽顶、银帽片、银泡、银菩萨、银铃簇、银响铃、银耳花、银耳柱、银耳钉、六方项链、小米项链、空心项链、响铃项链、空心雕花项圈、六方螺丝项圈、小米项圈、响铃项圈、麻花空心手圈、空心手圈、小米手圈、龙头空心手圈、刨花手圈、筛子手圈、六方螺丝手圈、四方雕花戒指、小座凤冠(女童饰)、银凤冠、银衣、银腰带、银裙等。
银饰的装饰图案比较固定,多取材于猫、狗、虎、鸟、花、虫、鱼。图案简朴,造型粗犷明快,有浓厚的地方民族特色。黄平苗族银饰中,最显其华贵、工艺特别精巧、造型特别美观的,当属女青年佩戴的银凤冠、银响铃项圈和银腰带,俗称“三大件”。银凤冠亦称大花帽,做工精湛,造型别致,帽顶满是银质花片,花片上焊满细银丝做的螺状支杆,杆尖撑着呈盛开状的上百朵银花,高低错落,使帽形状如银花篮。除上百朵银花外,还有略带夸张变形的银质螳螂、蝴蝶散缀于银花之上。帽之周围缠三层有吉祥含义的“双龙抢宝”,刻于约三指宽的条形薄银片上,其下挂上数十根银链系着的银坠,帽之左、右两边各坠一枚银灯笼,使人的耳朵半隐半现,帽后垂吊三层各三片短至肩、长至腰的银羽尾,帽之顶部缀以一银凤凰,看上去酷似皇冠上栖息着一只凤凰。银凤冠佩戴者走起路来,银冠帽上的花草虫鱼微微摆动,而顶上栖息的凤,欲飞还留,十分美观动人。
每逢节日聚会,苗族姑娘们衣着盛装,佩戴琳琅满目的银饰,在阳光下,光彩熠熠,可谓五彩缤纷。姑娘们踏着轻快的芦笙舞曲,舞姿翩翩,银饰叮铛作响。人似花艳、情似酒浓的场面,引人入胜,乐而忘返。
(三)古建筑文化
黄平县独见特色的古建筑文化主要体现在旧州古镇建筑群及飞云崖古建筑群。
1.且兰古都旧州
旧州古建筑群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平县旧州镇,位于县城西北25公里处,距黔东南州首府凯里市77公里,距省会贵阳市221公里。旧州是历史悠久的古老城镇,它曾是黄平府和黄平州的驻地。旧州曾是贵州商业重镇之一,在1935年阳河泛滥之前,是水陆交通的枢纽,货物的集散地,商业发达,手工业应运而兴;西郊的万亩大坝,被誉为“黔东粮仓”,农副产品极为丰富。经济的繁荣,人民的富庶,带来了文化的兴盛。
旧州寺观馆祠众多,且始建年代久远,这里原有唐代古刹宝相寺,宋代古刹宝珠寺,元代道观福智院,明初庙宇太平寺,在仅一平方公里多的城区内,就有“九宫、八庙、三庵、四堂”。江西临江会馆仁寿宫,在今黔东南州16个县市中,仅这里建有一座,连拥有17座会馆之多的省城贵阳也无;福建会馆天后宫黔东南只有历史文化名城镇远和这里建有,其祀神天后,即台湾居民广泛崇祀的妈祖。这些寺观馆祠的兴建,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旧州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情况。
旧州地灵人杰、文化发达。清道光时“独赴夷营”怒斥英军统帅的天津知府石赞清就出生在旧州石牛的寨勇;随南明永历帝流离滇、缅并与其一同殉难的太常博士陈正心,也是旧州人。选录贵州明代诗人作品的《黔诗纪略》中,旧州就有8位诗人入选,而历代科举获俊者亦不乏其人。旧州群众文化活动历来活跃,清代,仅戏台就有七八座之多;一年之中,庙会和民族节日集会达几十次。
旧州尝与名人结缘。郭沫若的生母出生在旧州官署,2003年7月旧州发现郭沫若外祖父杜琢章基碑1方。史可法的祖父史应元曾在这里任黄平知州并被列为名宦,他所作的《鼓台山赋》被采入地方志流传至今。
旧州又是中央红军和红六军团长征经过的地方,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在这里住过,给旧州历史增添了光辉。红军召开济贫大会和举办文艺演出的仁寿宫已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肖克同志住过的天主教堂,至今犹存。在这座教堂里,当年他得到一张法文《贵州地图》,经传教士阿尔弗雷德·勃萨哈特口译,他亲自笔录,解决了进军中不了解贵州地理情况的困难,勃萨哈特也随红军辗转560天,成为长征中的两个外国人之一。
旧州仍保留着抗日战争期间修筑的停放美军飞机的机场,它不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遗存,现在黔东南农林作业的飞机也在此起降,并且今后还可资开发利用。
旧州现在保存了西大街一批各具特色的文物古迹和古色古香的民居建筑,西上街古民居全长170余米,街面两侧建筑18幢,都为“多进封统印子房”,三开间,单檐硬山顶,穿斗式构架,两侧封砌三山屏风墙,既防火,又防盗,独具特色。由旧州至施秉的上阳河风景备受称赞,阳河风景名胜区于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后,1990年贵州省即作出旅游规划,旧州被列为一个景区,此外,景区的少数民族风情也是人文旅游的资源之一。
2.黔中胜迹飞云崖
“天下云山,萃于云贵;云贵之秀,萃于斯岩”。这是著名哲学家王阳明对飞云崖的高度赞誉。飞云崖,一作飞云岩,初名东坡山,亦名月潭,又以崖间有洞而称飞云洞。它位于贵州省黄平县城东北12公里处,占地约0.5平方公里,属县驻地新州镇的东坡村。明清时期,由北京至云南、贵州及邻邦缅甸的古驿道临山门而过,兴隆卫(今黄平县城)距北京4065公里,距南京2315公里。飞云崖距北京4052.5公里,距南京2302.5公里。当今的湘黔公路经过这里,公路里程距省会贵阳市191公里,距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凯里市70公里,并有公路与湘黔铁路连接。
飞云崖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贵州省著名的名胜古迹,又是贵州东线旅游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民族风情于一体的文化旅游胜地。
飞云崖古建筑群,计有月潭寺、大佛殿、韦驮楼、接引阁、皇经楼、关圣殿、月潭书院、月潭公馆、养云阁(大官厅)、小官厅、凝香馆、圣果亭、滴翠亭、幽云亭、碑亭、长廊以及飞云崖牌坊、月潭寺牌坊等等,并有花园、井池散缀其间,秀水溪上还有“曲栏浮梁”,其前又有圣果桥横跨两岸,具有较大的建筑规模。但由于建后5个多世纪以来累有自然损毁,且其间还经历了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和清咸丰六年(1856年)的两次兵燹,曾修葺、重建多次,有的建筑也还未予恢复。今存建筑,多为清光绪年间所重建。近年来,各级政府曾多次拨款维修,使多年来被损坏的飞云崖古建筑又恢复了原貌。
明清时期,飞云崖虽远距北京4000余公里,行期2月余,距省城贵阳也需5天行程,然而,到飞云崖游览并留迹的名人亦为数不少。王阳明、林则徐、傅恒、福康安、和珅、吴维岳、郭子章、王昶、彭而述、张澍、王训、吴中蕃、郑珍等均到此游览,还有明嘉靖朝首辅执政、武英殿大学士夏言,列为“明前七子”之一的文学家何景明,誉为“皇甫四杰”之一的明学者皇甫汸,明文学家“竟陵派”创始人钟惺,誉为“天末才子”的著名诗人谢三秀,有清初首任云贵总督赵廷臣,清初平定吴三桂的“绥远将军”蔡毓荣,还有清著名画家、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邹一桂,著名画家、状元钱维城,画蟹名家郎葆辰,著名书法家、宋诗派杰出诗人何绍基,为颐和园书写榜额并获慈禧赏识的贵州书法家严寅亮,著名戏曲作家、戏曲理论家杨恩寿,清末民初教育家严修,后任民国北京政府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的李经羲,后任民国袁世凯政府清史馆总裁和段祺瑞政府临时参政院议长的赵尔巽等。其他六部高官、封疆大吏及其以下官员更是不胜枚举。在贵州境内的风景名胜中,能像飞云崖这样有如此众多的名人雅士、朝廷命官前来游览并留迹的,实为罕见。
(四)民族饮食文化
黄平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该食品如再加一些鲜肉和酸菜做馅,味道更为鲜美。肉食多来自家畜、家禽饲养,苗家的食用油除动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以辣椒为主要调味品,有的地区甚至有“无辣不成菜”之说。苗族的菜肴种类繁多,常见的蔬菜有豆类、瓜类和青菜、萝卜,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制品。苗族喜食酸味菜肴,酸汤是用米汤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发酵后,即可用来煮肉,煮鱼,煮菜。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采用腌制法,蔬菜、鸡、鸭、鱼、肉都喜欢腌成酸味的。苗族几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坛子,统称酸坛子或腌坛子。
苗族酿酒历史悠久,从制曲、发酵、蒸馏、勾兑、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艺,酸汤也是常见的饮料。典型食品主要有酸汤鱼、鸡稀饭、老烟刀等。
(五)民间传统节庆文化
黄平苗族历来以农业生产为主,其民族传统节日、集会,多与生产活动紧密地联系着,都在农闲收割庄稼后进行,无不蕴涵着人们祈求人畜平安、五谷丰登的良好愿望和对丰收的庆祝。
传统节日除了春节外,尤以祭桥为隆重。二月二各户自备红绿蛋、糯米饭等各种佳肴和酒,及香、钱纸,邀集房族各户同去祭祀祖桥,凡遇过路行人,无论男女老少,不论亲疏,均请来同欢共食,客人半醉离去时,妇女们还赠送一团糯米饭和几片腊肉、红绿蛋让其带去。祭桥神的当天,各家精心打扮自己的孩子,凡孩子要求均尽量满足,给孩子穿上最好的衣服,胸挂红、绿蛋,这个节日可谓苗族儿童最快乐的一个日子。
黄平县的民族集会节日多达三十余个,以黄飘高坡芦笙盛会、飞云崖“四月八”民族节日集会和谷陇大坪坳“九·二六”芦笙盛会为著名。
黄飘高坡芦笙盛会—爬高坡是三月传统节日集会的中心。县境内共有十多个集会,尤以黄飘高坡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全县各地及凯里、炉山、福泉、瓮安、施秉邻县(市)民众都要赶来看会。黄飘高坡芦笙会址,位于黄飘乡境内,距县城约21公里。会期以甲子推算,于三月的第二个“午”日举办,会期三天,观众达三四万人,赛马一百多匹,芦笙近二十排,斗鸟近两百笼。黄飘高坡芦笙盛会,时值阳春三月、春暧花开的时节。赛马道和芦笙坪四面环山,是观众的天然看台,山上映山红开遍山头、山腰,站在山顶上,极目远处,可见施秉等地山脉连绵,散落于丘陵地带的苗村寨也尽收眼底。芦笙坪内外,笙歌喧天,马蹄哒哒,百鸟争鸣。盛装的苗族姑娘,头顶银冠帽,腰系银腰带,佩戴着串串的银项圈、层层银手圈,围着排排芦笙,踏着轻快的芦笙舞曲,翩翩起舞,时而向前,时而后退,时而转身,银饰叮铛着响,在阳光照耀下,光芒闪烁。而盛装的苗族家男女青年,对唱山歌不绝于耳。
九月芦笙会是秋后喜庆丰收的节日集会。县境内共有十多个集会点,尤以谷陇大坪坳“九·二六”集会最为热闹,规模最大,影响深远,与会者来自全县各地,以及施秉、凯里、镇远、台江、雷山等邻近县(市)。集会会期三天,群众达六七万人,有外宾慕名前来观光,采风。热闹年份有芦笙二十多排,斗牛近百头,赛马几百匹,斗鸟近两百笼。各类商贩云集,是黔东南州最大的民族节日集会之一。会址位于谷陇镇,距县城33公里,距谷陇镇约1公里,离谷陇火车站约5公里,施秉至凯里公路通过会址。芦笙场设在谷陇中学大操场,校门对面的几块大田已辟为斗牛场,场之东西两侧的秃山正好是观众的天然看台、座位。西面的山脚下是赛马道,南高北低,长150米,宽25米。赛马道侧的山顶上是一片苍翠的松树林,为斗鸡场。松树林间挂着数百笼画眉鸟,争相歌唱,十分悦耳动听。
(六)民族歌舞文化
目前在黄平县民族节日集会上到处可见动作刚健有力的芦笙舞;节奏欢快,男女共舞,让人流连忘返的板凳舞;规模宏大,人数众多的铜鼓舞;声调浑厚,宏亮,反复,让人回味无穷的酒歌;还有原汁原味味的酒歌、大歌、飞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