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比N还N”结构的语里考察
2011-08-15李侠
李 侠
现代汉语中,尤其是口语里有一种特殊的“比”字句:“比N还N”(N代表名词),本文仅从“小三角”的第二个角——“语里意义”(简称“语里”或“里”)角度探讨“比N还N”的句法和语义结构等问题。“比N还N”结构中的介词短语“比N”作“还N”的状语。“还”是程度副词,表示程度的深浅,强调“比N”的程度更高、更大、更深,因此重音放在“还”上。虽然结构中未出现谓词,但“比N还N”结构的性质是谓词性的,其中“比”、“还”是常项,“N”是变项,变项“N”是构成整个结构的基础。
现代汉语“比”字句的常用句式是“比N还P”(P代表谓词性词语)。所以,“比N还N”是一种偏离其常规形式的变异形式。在现代汉语里,程度副词“还”一般只能与谓词语组合,如“比野马还快”、“比计算机还准”等。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比N还N”是一种超常组合。“比N还N”结构中的前N和后N虽然从形式上看是一个词,但由于两个N所处的位置不同,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前一个N是被比项,作介词“比”的宾语,用以表示人或事物即比较的客体,属事物范畴;后一个N是结论项,由于受程度副词“还”修饰,也由于其常式“比N还P”的类化作用,功能有所改变,已经谓词化,由事物范畴转入了性状范畴,与“还”一起构成状中关系,旨在揭示所指称事物的某种属性。这使得“比N还N”结构只具有“比”字句表比况的功能。
“比N还N”结构显现的是名词的性状细节,在显现过程中,程度副词“还”具有不可替代的双重作用:一方面它强制显现名词词义中的描述性词义内容,迫使名词丢掉其他的理性词义成分,在语义上获得了形容词的资格;另一方面,“还”也在量的方面对名词的描述性词义内容起到了加强程度的作用。所以,结构中的“还”必须重读,否则“还”的增量功能就不能发挥。“还”在“比N还P”结构中可以省略,只是程度上稍有差别,而“比N还N”结构中的“还”不可以省略,否则句子不能成立。
词义是一个有层次、有联系的系统。一般来说,名词除了具有直接反映、概括事物本质的理性意义之外,还要附加一系列其他意义。把名词的意义可分为两类:理性意义和性状意义。理性意义是名词的本质意义,是词义所指示的内容,一般是人们对事物进行客观认识的结果。性状意义是由名词所指称的人或事物的性状特点决定的,描写人或事物性状特点的这些内容就构成了名词的性状意义。所以,性状意义是名词词义中具有描写性质的成分,它使名词显示出了描述性特征。由此可见,名词的性状意义是名词词义中表示性状的部分,它在表达中能起到类似于形容词的描摹作用。
名词在指称现实对象的过程中,理性意义被整体运用,直接和现实对象发生联系,成为这个对象的语言代表。而名词在使用其性状意义的时候,并没有具体的指称对象。在交际过程中,名词以理性意义为前提,性状意义中的某些方面得以显现,此时的名词用来表示的是它所指称对象的某些相关特征。
根据性状意义成分显现方式的不同,我们把它分为两类:显性性状意义与潜性性状意义。显性性状意义通常直接出现在词典的释义中,它是可以通过义素分析直接得到的内容,它与名词的理性意义成分的关系是直接的、固定的。潜性性状意义是指通常不直接出现在词典中的释义成分,是词的理性意义所指称的事物所具有的性质、状态。对它的把握,往往是从名词指称的对象所表现出来的性状方面去认识的。与词的理性意义的关系是间接的、不固定的,一般受社会文化影响较大,具有不稳定的特点。
显性性状意义和潜性性状意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显性性状意义和理性意义的联系是密切的、直接的、固定的,其指向一般比较集中。如“美味”的显性性状意义是“味道鲜美的”,角度比较单一;反之,潜性性状意义与理性意义的联系是间接的、不固定的,所表性状的角度也是多样化的,如“美味”的潜性性状意义可以是“有吸引力的、受人欢迎的、令人向往的”等。
“比N还N”结构作为一种显语言现象是其潜性逐渐显现的必然结果。下面,我们将从两个方面论述“比N还N”这一结构是如何实现潜性语言显性化的。
一般来说,名词的性状意义不象理性意义那样显现在外的,而是潜藏、附着在理性意义之中的,带有社会文化色彩,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通过一定的语法手段才会引起人们的联想,使性状意义所反映的事物性质特征凸现出来,名词的性状意义也就由潜性变为显性。
名词所指的事物属性类别不同,不同的名词所具有的潜义也有强弱的差别,名词潜义越强就越容易显化。正因为如此,名词潜性意义显性化的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我们归纳出四种主要的转变方式。
第一,性格特征描述化。这种方式主要用于指称人的具体名词。这类名词一般是表示具有某种公认的、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特殊身份和性格特征的一类人。第二,专名特征泛称化。这种方式主要用于两类专有名词,一类是指人的专有名词。专有名词的潜义比较弱,而且并非所有的专有名词都有潜性意义,能够由潜变显的专有名词必须是那些非常著名的,具有独特个性特征的,能够引起人们联想的名物。第三,事物特征比喻化。一般来说,这类名词本身具有一定的性状特征,并已在人们的思维中固定化,很容易使人形成定势思维联想。第四,抽象概念具体化。这一方式主要适用于抽象名词。抽象名词的潜性意义最强、最明显的。
名词具有潜在的性状意义是“比N还N”结构潜性意义显性化的语义基础,而真正促使这一转变的关键是程度副词“还”。这是由汉语基本的语法特点决定的,汉语很少以形态手段改变词性,只能运用其他语法手段使名词表性状的潜性意义显现出来,实现词义的转变。
名词是用来指称人或事物的,在语法常规下,名词不能接受程度副词“还”的修饰,这是名词显性功能之一。但在“比N还N”这一结构中,后一名词受到了“还”的修饰,如果名词绝对地不可以接受副词的修饰,那么就不可能出现这样的用例了,既然在特定的语境中可以这样运用,说明有一部分名词本来就潜在地具有这样的功能,不过只是潜性功能,还没有实现,要实现就得具备一定的条件。
“比N还N”这一结构中的名词在特定语境中使意义范畴发生了变化,相应地,语法范畴也将发生变化。但需要明确的是,这一结构中名词意义范畴的改变并不是指名词的理性意义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而是指名词的理性意义由显义变成了潜义,而性状意义由潜义变成了显义,也就是名词用来指称人或事物性状特征的形容词性功能在程度副词“还”的作用下从潜在、依附的地位中凸现出来。其实,这是从词的组合能力上证明了名词已经具有了潜性的形容词的语法功能,从这一结构在句子中充当句子成分来看,更加证实了这一点。“比N还N”结构不仅在意义范畴促成了名词潜性意义的显性化,而且在语法范畴中成为名词潜性功能显性化的必要条件和手段。能受数量短语修饰是名词主要的语法功能之一,在“比N还N”结构中,名词是不能受数量短语修饰的。显然,在“比N还N”结构中,名词原有的十分重要的语法功能在“比N还N”这一特定的语法环境中变为潜性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