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艺术审美之中和特征

2011-08-15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0053

大众文艺 2011年19期
关键词:文饰山水画文化

张 璐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河南郑州 450053)

正如先秦时期极少出现复合词一样,中和跟道德、精神、性命一样实际上是两个单纯词中和和的组合。对于中和审美特征中与和的解释,儒家贡献是最为突出的,中和审美也是儒家所提出的伦理道德规范和审美价值尺度。

中和思想的概念最早见于《中庸》:“喜怒哀乐之情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万物育焉。”这里的中,指对立的两个因素,或两个极端的中间。对于中的重视反映出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模式,达到与天地同样自然而然的状态,即天人合一。其次要从喜怒哀乐中树立中求统一的思想。这里的和是指,感情的发作必须有节制,从而达到和谐的境界,而不是矛盾与斗争的状态。总起来说宇宙万物有序发展的条件,就是中和。故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人的感情行为需有所节制,既不要做过也不要不及,要做到怨而不怒,做到哀而不伤,乐而不淫。朱熹解云:“淫者,乐之过而伤其正也;伤者,哀之过而伤于和者也”。中和是各种对立的,有差异的因素的统一,而使这些因素达到统一的思想基础就是阴阳,中和的另一个思想基础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和作为儒家道统思想的核心,对后世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作为儒家重要经典的《周易》经、传中,尚没有把中、和二字联用,而是分开来讲。例如“中”有:“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利见大人,尚中正也”。《师卦•象传》:“长子师师以中行也。”《泰卦•象传》:“苞荒得尚于中行”《豫卦•象》:“补中日,贞吉”等。讲和:《乾卦•彖传》: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咸卦•彖传》: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孔子讲:“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在孔子看来,狂与狷代表着俩种不同的状态,要做到中就要有所节制。以中国画来说,即是不激不励,不温不火,且遵循必要的程式,才能达道平和雅正的中道。

明初山水画坛浙派兴起,用笔刻露,钩斫分明,失于猛厉而缺少内敛。因浙派画家多在宫廷供职,故院体与浙派之称法,亦无明确的分别。院派画家较为突出的,即是自夸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唐伯虎。唐是明代文人世俗化倾向的代表,考其为人,放任性情,无所检束,极尽疏狂之态。其诗有“万场快乐千场醉,世上闲人地上仙”(《感怀》)云云,用词流丽放纵,已经悖离了儒家“温柔敦厚” 的中和观,无怪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讥讽他说“如乞儿唱莲花落”,批评他文采其表,市井其实。人的性情,必将流露在他艺术创作的各个方面。唐伯虎的山水画,同样是纵横挥洒,火气有余而神味不足。

明后期董其昌陈继儒等著画论,将划分南北二宗,画坛争而驰骛,纷纷攻击院体浙派,一味地高扬南宗文人画风。因其末流才力不济,出现了只会玩弄笔墨风格流于纤柔的画格。明代文人画染上好奇尚怪或专事柔糜的风习,无怪清除正统派文人耻于以文人自居,而自称学人。取积学深厚之意,以区别于市井文人的浅薄。足见中和审美在绘画中之重要性,既不可为过,亦不可不及,这个度,实在难以把握。

如果来论证文化史的发展,激进与保守可以说是现象的两端。总体来看,激进派比较正统派多少会有一些浮躁与浅薄。这是因为脱离了正统文化中良性因素的积淀。但同时,他又冲破了正统文化在长期稳定发展中形成的惰性审美,从而具有其创革性意义,并使整个文化在继承和反思中重新整合,破而复立,不断地发展嬗变。就像新文化运动西学东渐,我们今日用反思的眼光去看待这些变革,就会发现他们缺乏传统封建文化的深沉与稳重。但不是说激进与变革没有意义。《易》非常重视革新,其如,“日新之谓盛德”,“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与时偕行”等等。倘若一味地奉守中点,执守传统模式,文化也只会陈陈相因,毫无发展的生机了。再说和:和,是和谐的意思。并且一定是相异或是相对立的事物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和谐,相同事物的叠加不是和,而是同。《国语郑语》记载史伯对郑桓公所讲的一段话: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 (正如植物生长须要有适度的水分肥料阳光等),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综合以上之观点,可知“和”的形成须有以下条件:构成因素应是相异、多样或对立之事物,且构成因素之间的数量、度量必须适中。以此论证绘画,也就是多样统一,或对立统一的原则。从多样统一的角度来讲,文人画既是诗书画印的巧妙结合。虽构成元素不同,却相得益彰。文人画如果没有诗的意趣和境界,就没有了灵魂;如果没有书法用笔就会失去骨力;而图章又能起到平衡或点缀画面的作用。书与画之关系自不待言,单论笔与墨之和谐:黄宾虹先生用笔用墨极为讲究,他曾讲:“元黄大痴墨中有笔,倪云林笔中有墨。”就是要笔墨二种元素的和谐统一。又,“分明是笔,笔力有气;融洽是墨,墨采有韵。”倘能做到用笔不刻露,用墨不浮软,二者各得其度,才能达到气韵生动。从对立统一的角度讲,可以论及文与质的辩证关系。文即文饰,质即本质。文尚雕饰,而质尚直朴。这是一类相对的命题。孔子讲:“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执中之论也。《易,贲卦》上九:“白贲,无咎。”贲即是雕饰,经过一番雕饰之后,又回到白,亦即朴素无华的状态,便没有什麽大的过错了。王弼注此爻时说:“处饰之终,饰终反素”,即是既雕既琢复归于朴也。唐张彦远为:“失于自然而后神。”后来文人画更是主张质任自然,反对刻镂雕琢,或谓:“笔墨贪奇,多造丘林之恶境;丹青竟胜,反失山水之真容。”这种素朴的审美取向,并非完全否定文饰,而是要将文饰之功化为平淡质朴,含而不露。中国早期的山水画大多作为装饰性的配景出现,王维之后,山水画之形式渐已接近自然,对真实山水的表现力度也逐渐提高,遂摆脱六朝以前山水作为绘画装饰配景的地位。但山水画皴法或点苔等因素,作为抽象的笔墨肌理取代了六朝之前明显化的树石云水等装饰符号,仍然不失为其文饰之功用。

除了中国传统绘画,还有像书法、音乐、建筑等各个领域都有中和思想的体现。中和审美特征已渗透在传统、文化和生活的各个层面,甚至在一些日常而不知的领域中都产生着影响。对于中和的论证,可以找到不胜枚举的文化现象。在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事业中,中和的原则依然是我们不可忽略的重要依据。符合中和审美原则,才能恰当地对待各种文化的输出和输入,一方面确保我们的民族文化不会在当今的世界文化格局中被汩没,同时又能汲取西方文明的优秀成果。在东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中能够更加主动地把握二者间的平衡关系。

猜你喜欢

文饰山水画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雒红强山水画作品
关于激光洗文饰你要知道的
解开关于文饰的误会
程灿山水画作品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张和平山水画欣赏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