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性意识与中国当代油画艺术

2011-08-15安顺学院贵州安顺561000

大众文艺 2011年19期
关键词:油画画家色彩

何 谦 (安顺学院 贵州安顺 561000)

在当代中国油画界涌现了众多知名的女画家,她们用富有女性特质的油画语言去表达她们的思想和情感体验,并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大的反响。

长期以来,中国女性一直生活在男权的统治之下。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进程中,儒家用“三从四德”的标准来要求女性;道家用“无为”的主张教化女性,让她们“听天由命”“逆来顺受”;佛家引导女性寄希望于来世,开导他们要安于现状。在以佛、道、儒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识的长期影响下,以逆来顺受,屈服顺从,娇小柔弱,贤淑聪慧为特征的传统审美模式中浸透着中国女性悲惨屈辱的苦难史。

中国女性画家的成长经历是坎坷的,被称为“中国印象第一人”的民国时期的油画家潘玉良,以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以不同凡响的艺术才情在中国油画史上划亮了一道亮丽的光环,然而在男尊女卑的观念盛行的封建文化糟粕中,她的艺术成就很少被人提及甚至被遗忘。她在作品中所流露出的情感的悲凉、命运的坎坷等悲剧情调以及不安于现状,努力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内涵很少有人能够理解,也无人问津,无人关爱。倒是她曾经为妓的经历时常引起人们的好奇。该时期的其他女性画家的命运大抵也是如此。

新中国成立以后,妇女得以从封建礼教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但是又矫枉过正,置男女天生的生理、心理上的差异于不顾,而宣扬男女的绝对平等,女性时刻以男性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争取进入传统的男权主宰下的男性话语空间时,女性不得不努力掩饰自己的身份和特性,一切都向男性看齐,女性意识于是就湮灭在这种所谓的“男女平等”之中。从该时期的油画作品是领略不到画家性别上的差异的,女性画家没有找寻到本真自我,没有在画面上体现出女性特质,而是与男性画家一道,使用相同的语言去关注相同的题材。

而在当代中国,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女性开始正视自身的存在,不再刻意强调或回避自己的女性身份和特质,在油画领域,当代女性画家也有了更多的展现舞台,他们不再一味地跟随着男性话语的潮流,而是努力利用女性自身的特质去开创属于自身的空间。她们开始有意识地追求女性自然、本质的美,用女性自己的视角观察世界,用女性的敏感去感受世界,用女性独特的情感方式去体验世界,用女性特有的话语方式去表达世界。

女画家申玲在她的作品中以强烈的方式传达了女性意识。她以女性的视角将当代都市男、女最平凡最自然的一面揭示出来,用自己的方式加以调侃。在申玲的笔下,一些平常看来最不起眼的场面都被描绘地淋漓尽致:悠闲的阅读,台灯下独自打毛衣的女人,对镜的梳妆,清晨的洗刷,凌乱的发廊等,都被呈现在她的画面上。九十年代中后期,申玲的绘画主题从关注女性世界的私生活转向对两性关系的一种思考,她把有关性爱的话题反映在画面上,作品中出现了对男女生殖器官或是男女在一起的各种状态的描绘。申玲对此类题材的表现虽然大胆、直接,但基本是是从正面肯定的立场上看待性的。“申玲觉得,性在生活里扮演了太重要的角色,虽然个人的性生活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是个禁区,但艺术领域没有不可表达与诉说的东西,如果这个自己的、私密的事物足够美好,她特别希望能够让别人也感受到这份美好与动人。”1对于刚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礼教的中国人来说,申玲的这种对性的态度显得很人性化,她用画笔讴歌了人的自然本能,站在女性的角度向世界喊话,肯定了女性享受性爱的权利,对在中国存在数千年的“清教徒”思想进行了颠覆。

女性意识也体现在她的特色鲜明的形式语言上,强烈的出透露出了女性特有的感性的一面。她的作品风格介于写实与抽象之间,带有浓重的德国表现主义色彩,笔法粗犷、有力、直接。画面总是挤的很满,似乎没有了章法,却又乱中有序,随性地发挥反而有了意外的效果,画面上的任何一样东西拿出来似乎都没有什么稀奇,但组合起来就足以震撼了,在颜色的使用上,申玲非常的大胆,几乎在每幅画面上,都将纯颜色进行到底,整个色调似乎带有某种“色情”的意味。她说“在我的画中,颜色是我的奴隶,我无理地控制它们,想怎样就怎样,仿佛是支配一个爱你到痴迷的恋人,他所能做的就是绝对的服从。”2

另一位女画家闫平从未描绘过重大的事件和人物,也不在作品中宣扬自己的艺术观点,而是以自己作为女性的生活经历、情感世界为坐标,去关注存在于身边的都市生活中的简单的人、事、物,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去表达自己对它们的深刻理解和真挚情感,从有限的题材挖掘出无限的生命体验。在画家的笔下,对日常生活的描绘与画家情感态度的表达是融为一体的,在画家直面身边的生活琐事的时候,也直接逼近了画家内心的情感世界。她的画是发自内心的歌,她把那种来自于生活中的真切感受用如歌的语言描绘出来,生活被融在语言之中。闫平外表谦逊内敛,作画时却判若两人,作为一个女性,她在色彩上的挥洒自如和用笔上的豪迈、泼辣应该是令诸多男性画家都自愧不如的,强烈而浓重的笔触,冷暖对比明快的色彩,是画家绘画语言的魅力所在。女性对色彩的特有的敏感使得闫平能够毫不费力的捕捉外光带来的色彩感受,她极力追逐外光笼照下的人和物的流动感,用极其强烈的笔触让色彩的光辉无处不在,画笔随外光色彩笼罩下的人和物流动着,在母子身上、在沙发上、在茶几餐桌、花瓶和地板上,把色彩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

在她的以普通都市家庭为背景的油画《母与子》系列作品中,她以一个母亲的生命体验和情感体验,将丰富细腻的纯情母爱用热烈的语言准确、生动、激情地表现出来,重新诠释了这个古老永恒的命题,在母爱的倾泻中,表达了女性真实的生命感受和情感状态,象山泉般自然流淌,又如瓜熟蒂落般顺理成章,顺其自然地传递了她对生活的感激和回馈,这种单纯和朴素的个人感情在人与人相异化的今天,尤其显得珍贵和缺稀。她画的孩子是充满慈爱的母亲眼中的孩子,画面上的任何一部分,都可以让人感受到母亲对孩子的那种溢于言表的情感。她对画中的人物并未作深入的刻画,但同样能让人感受得到母与子之间地那种深情的对视。母子之间的亲情本身就是人性中最发光的一部分,画家的《母与子》系列作品便是歌颂人性的赞美诗,一首接着一首,画家犹未知足。阎平说:“绘画表达的是我的一种生活状态,它带着我的孤独和梦想,带着许多琐碎的爱恋与牵挂……所以‘母与子’我会继续画下去的……虽然在我的生命中,母性的东西很丰盈,但丝豪不影响我作为女人的敏感,去认真地感受世界发生的一切,构思着我愿意发生的事情,并把她们变成画。”3

除了申玲、闫平之外,喻红、陈淑霞、夏俊娜、蔡锦等等也都是当代女性画家的杰出代表,她们用充满生命激情的画笔,书写着自己的生命体验,用女性特有的细腻的情感体验着绘画的纯真和人性的真诚,为自身在当代中国油画领域赢得了不可替代的地位。她们的画让人们从男性之外的另一个角度感受到人生和生命的含义。

女性画家勇于走出男性话语统治下的绘画世界,大胆的表露女性真实的自我,把女性气质透露在画面上,用女性自己的眼光关注这个世界、关注自我和他人,并取得了成功,这无疑体现了当代中国油画艺术已不再是由男性话语一统天下, 女性意识的崛起构成了当代中国当代油画艺术的重要特征。

[1]康弘.申玲 我要尽情地表现爱[J].2006,2.p55.

[2]申玲.无所谓[A].见周长江.油画家工作室报告.解读创作[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p66.

[3]阎平.画论[J].艺术界,2004,5.p15.

猜你喜欢

油画画家色彩
万类霜天(油画)
酷炫小画家
油画去哪了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油画《惊涛拍岸》
楚雨的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