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谈右手演奏方法
2011-08-15刘乐婵渭南师范学院艺术学院陕西渭南714000
刘乐婵 (渭南师范学院艺术学院 陕西渭南 714000)
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在发音方面有着极高的要求,规模宏大,篇幅较长,其难度的焦点就在于勃拉姆斯使用了极其纯朴的音乐语言、最简单的音阶、琶音作为乐曲的基调,可谓平凡中见神奇,而演奏这种看来极其简单的音阶与琶音,首先就需要演奏者具备高质量演奏最简单、最容易的弓法的能力以及右手极好运弓的控制能力。学生演奏这首《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首先应树立正确的发音概念,音色宏大宽厚,刚中有柔,这是训练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教学者应对学生的演奏实际能力做出正确判断,客观评估学生的一般技巧和应用技巧水平以及诠释音乐方面的修养程度如何,只有在这些方面都能接近作品的需求时才可以学好这部作品。当然这个观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符合科学规律。
右手练习在于运弓,首先要解决运弓的直、平、稳,因为只有直、平、稳、的运弓,我们才有可能解决运弓中的各种技巧。如顿弓、各种速度的分弓、跳弓等一系列弓法以及在运弓中对右手臂肌肉的练习,这些练习都会对发音起到良好的作用。在勃拉姆斯D大调协奏曲中对厚重声音的要求尤为突出,乐曲的一开始就直接体现了这一点,如果我们在运弓训练上功力不足,就会缺乏力度,仅仅独奏部分的引子就难以奏出那种惊涛骇浪、摧枯拉朽的气魄。在此我们对这一段,运弓、发音上的方法进行分析。(见谱例1)
(见谱例1)
这一段主题丰富,在交响乐的气势烘托下展现出来,我们要衔接好这种气势必须对发音,弓弦接触点,顿弓的拉法有所系统性的练习,首先SOLO一开始的第一个音就必须做好,它必须有重厚的声音,但不是压力,它需要我们将手贴住弓子,弓子再贴住弦,将其二者的力量相加凝聚成一点,在弓子拉弦的第一时间迸发出去,这里要强调的是肩膀到手的杠杆作用,我想做这样一个比喻,肩膀、手相当于两个平衡称上的秤盘,中间部分就像是秤杆,他们中间力量是流通的,左边的力量直接会影响到右边,这就像我们的右胳膊,要想使右手具有强大的力量,中间关节就不能僵死而是松弛而有弹性的,一直让臂膀的力量畅通的传入手上,这又好比我们见到的鞭子,它看上去是软的但你将其用力甩出去,落点上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还需要强调的是弓在弦上的位置、运弓的速度、使用的重量以及用弓的部位都要合理有机的结合才能奏出理想的音响效果。随后要重视的是两个连续下弓,这个弓法看似简单但要做到声音的不流失我们还需要专门的练习。(见谱例2)
(见谱例2)
这一段中有六小节连续下弓,首先我们需要做放、拉、回到弓根,再贴弦这一过程,在这个回到弓根的过程中我们要让自己的胳膊看成是一个画笔在这个提弓的过程中画出了一个似椭圆的形状,这样的一个循环动作可以使两个下弓具有连接性。在语言中只有字与字之间的连贯才能保证句与句之间的流通,在音乐中也如此,那怎么样才能将这个“椭圆”做好呢?首先,提弓过程中,肩、臂、手要松弛,这三点的力量始终是向下沉的,每一次的下沉都要从肩开始,肩起到了发动作用,这种发动的感觉就好比一双无形的手在助推你的肩一样,带着这种感觉再去做非常扁平的椭圆形我们才能把这个循环连接动作做好。除此外此段中的顿弓也是一个难点。顿弓,有人看作是冲弓、断弓、重音弓法,只有奏顿弓时音与音之间有停顿,而奏重音时音乐本身并不需要停顿,如果为了粘弦不得不停,也必须把停顿的瞬间减少到最短的限度。顿弓之后虽然有停顿,也要寻找近似钟声的感觉。在这里冲与松在时间上的配合是很重要的,所谓力是要用在刀刃上的,就像吃“拔丝苹果”,刀刃就如筷子尖,要夹住苹果才能拉出丝来。在这六小节和弦演奏中低音声部是这段旋律的主声部,所以在演奏时要突出这个声部的声音,那怎么样才能即突出旋律又让整个声部听起来丰满连贯呢?这主要体现在换弦的技巧上,这样的技巧可以在练习音阶中找到体会即边走边靠,走一个平面边走边靠下一条弦,用臂膀的力量带动手的力量,臂膀的力量是向下沉的力量,拉奏时感觉是围绕一个轴在运动,这样贴近其他两根弦更容易发出共响的效果,总之,落下的瞬间以低音为主中间为核心进行平面转换,这样奏出的和弦听起来才有共鸣。以上是我要说明的左右手发音练习,其实万变不离其宗,再难的技巧都是最基本、看似最简单动作的蜕变,所以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用自己的心得体会不断总结与归纳。
结论:是我认为这首勃拉姆斯协奏曲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像这样的问题在这首协奏曲中还有很多,但解决的方法归根结底是一样的。在此我建议练习者可将难点、重点、要突破的地方一一进行练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好的技术基础上对乐曲的风格进行良好的把握,才能对乐曲进行尽可能完美的演绎。
[1]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
[2]杨民望.世界名曲欣赏(德俄部分)[C].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4.
[4]肯尼迪,布尔恩.牛津简明音乐词典[Z].唐其竞,等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5]最新名曲解说全集(协奏曲部分)[z].台湾:大陆出版社,1983—1992.
[6]于润洋.浪漫主义音乐—为《音乐百科全书》•词条释文而作[J].音乐研究,2004,(1).
[7]苏立华.安妮•索菲•穆特谈勃拉姆斯“小协”.月视听技术,1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