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钢琴作品在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1-08-15丽水学院艺术学院浙江丽水323000

大众文艺 2011年11期
关键词:钢琴教学内容音乐

徐 青 (丽水学院艺术学院 浙江丽水 323000)

中国钢琴作品在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徐 青 (丽水学院艺术学院 浙江丽水 323000)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质量也在不断地提高,更加追求精神上的欣赏,尤其在钢琴音乐方面。因此,钢琴的学习、教育已经成为了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中国的钢琴教育逐渐升温,学习钢琴的人们已成为追风,然而正因为盲目的随众心理,钢琴的教育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如兴趣的丢失,一味的追求利益;教育不成系统,只为牟取暴利。在钢琴作品教育中存在很多值得关注的问题。

钢琴教育;教育问题;解决对策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在物质上和精神的生活日益丰富,在很多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精神生活欣赏方面,人们对钢琴作品的欣赏情有独钟,钢琴的教育已经成为一种风尚,不仅仅是因为钢琴尤其美妙的歌声,使人们陶醉其中,而且还因为其伴奏效果的速效兼容性,为日常生活增添了许多的乐趣。其美妙的音色,动听的调子,完全被人们接受认可。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人要学习钢琴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如今,艺术音乐不断地普及,孩子和成年人们已经形成了一支颇为壮观的钢琴学习大军,也就是现如今的“钢琴教育热”现象。

二、中国钢琴作品教育中存在的几个典型的问题

1.学习的动机不纯,急于求成

虽然现在学习钢琴的人很多,但是他们学习的目的根本不是在学习一种艺术,而是单纯的追求一种名利。急于求成,能够通过考试,得到证书是他们唯一学习的理由,这种观点的人不占少数。这种现象的产生完全是利益所驱使的,利益成为其原因有以下几种:一是很多学生对钢琴的认识根本就不是很多,完全是父母的影响,许多同学在家长的错误鼓励之下对学习钢琴产生了兴趣,认为只要将钢琴学好了,以后的生活就不用愁了,衣食无忧。可是他们完全不知道,音乐等艺术的学习是靠人的兴趣的,不是一个简单的生存的理由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兴趣的,学习钢琴艺术是一个漫漫的学习之路,不是利益的诱惑可以趋势成功的;二是学习钢琴是一种攀比的现象,在这种心态下才选择了学习钢琴,将钢琴的学习看成是可以丰衣足食的筹码,拿到十级证书成为演奏钢琴的标准。在这种思想利益下学习,同学们只是盲目的进行学习。古板的学习模式,运用各种的强硬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在学习的时间内,只是单纯的学习几首出名的曲目,而忽略了钢琴的联系要领,钢琴的基本功还不是很扎实,就开始机械的练习那几首曲目,到头来,真正学会的只是在钢琴上简单,完全靠记忆背下来的机械敲键子,失去了对艺术的深层理解、创造。这种错误的观点不仅耽误了那些学习的人,同时也是钢琴这门艺术的发展受到了阻碍。真正的钢琴艺术,需要不同种类的音乐风格和音乐类型,还有音乐的艺术性和创造性。这样盲目、急于求成的学习钢琴艺术,很大程度的影响阻碍了钢琴音乐的升华和完善。

2.古板的教育方式,极大减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钢琴的学习是一件很奢侈的行为,大部分都是采用一对一的形式进行授课,正是因为这种方法,使得对于钢琴的学习显得很枯燥无味。现在的教育方式主要是老师教,同学学就是了,一点点的跟着老师的步调走,就这样每天重复着同样的事情,就是学习。这样是一种完全灌输式,机械式的授学方式,这样会使原本有兴趣爱好的同学在这种枯燥的学习中失去自己的兴趣,又是同学们会在这种强制学习的压迫下产生一种抵触和反对的想法,这样会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力学生的学习,如此这样下去,钢琴的教育事业就会在陷入一种瘫痪的状态。随着这种问题的出现,老师必须采取一些积极地措施来挽回这一严重的问题,例如老师可以开展一次小型的钢琴演奏会,吸引各个地方学习钢琴的同学们,这样的话,使同学们接触到了其他的音乐,也在演奏会上展示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也会给同学们带来一点的成就感,就会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带动起大家学习钢琴的兴趣,把钢琴的学习当成是自己的一份荣誉,当成是自己的一种爱好。

3.钢琴教学有忽略审美教育的倾向

由于过于强调钢琴自身的技能体系传递与教学,钢琴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重技巧、轻理论,使得在技术训练上过于追求较大难度的乐曲,而学生被动地练习,这与现代素质教育侧重以人为本、发展学生的认知和个性的目标相违背。同时,当前招生人数不断增加。在教学时,教师面对的大部分是靠唱好几首歌或弹好几首曲子考进了音乐系的学生。由于选择考试曲目时求大求难,忽略了技术培养的循序渐进。学生普遍存在着技能结构不合理的情况。由于忽视了音乐的审美的培养,阻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形成了现在学生“一专不专,多能不能”的状况,导致部分学生不能胜任中小学的教学工作。

三、钢琴教学改革策略

1.从小培养兴趣,而不是给予负担

每个人都是有优点的,没有人是一无是处的,但是为什么有的人擅长这个,而有的人擅长那个呢,一方面是能力问题,另一方面就是兴趣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比如说学习,有的人在学校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但是到了社会之后,同样没有被社会所抛弃,而是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不是说那个人不聪明,只能说那个人的兴趣不在学习。就像是爱因斯坦,在老师的眼里绝对是一个问题儿童,但是你能说爱因斯坦是傻子是白痴么,相比于他,我们更像是一个傻子或白痴吧,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所以,一定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兴趣,家长只是充当一个配角,而不要把孩子的时间都安排好,要让孩子在心里喜欢上学钢琴,这样孩子在弹琴的时候渐渐地培养起兴趣,就是爱上了钢琴,这样对孩子学琴有很大的帮助。

2.启发和培养大学生的民族乐感

音乐学习中的乐感问题,这个是困扰很多学生学习的大问题。如果不能顺利解决,演奏出的音乐老是味同嚼蜡、平淡无奇,学生学习积极性当然会受到很大打击,并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而我们如何来提高学生的乐感呢,每个音乐老师都会有不同的方法,有的让学生听名家演绎的CD、磁带,还有多听老师的示范的,或者是让学生充分的展开想象的,有去是体会自然界的美好的。但都可以总结为被动的感受,但往往这些没有乐感的学生,并不是体会不到美,而是表达不出来,有人说过:“最大的痛苦,不是没有灵感,而是有灵感却表达不出来的人。”我觉得完全有必要从理论上让学生理解乐感的含义。

3.以培养规格为轴心,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

为了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实现学科课程的整体优化组合。我们有必要对一些传统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调整与组合,把在教学内容上有重复的课程合并在一起。比如,乐理课与视唱练耳课在教学内容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乐理课大部分教学内容需要结合音响效果进行教学.所以两课合并是可行之举。另外,钢琴即兴伴奏课教学内容中的音乐理论知识,都属于和声课里面的内容。所以,和声课在教学内容上应该调整,由易到难,可与钢琴即兴伴奏课合并。这样不仅能解决资源浪费问题,而且能让学生接受得更完整、更直接。

选择钢琴课教材授课,是通过学生的钢琴程度和学习的时间长短来决定的。那么,对于钢琴程度相近,但有一定基础、程度并不高的学生,在基础技术训练的同时,教师要多选择一些伴奏音型较规整并有一定旋律性的伴奏曲作为学习的教材。例如,我们可以从中外声乐作品中选出一些不同程度的、有一定教学价值的、有一定针对性的歌曲成品伴奏进行钢琴集体课教学,把钢琴基本练习曲、复调、乐曲教学相对地削减。这样,既可以改变学生学习钢琴的被动情绪,又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钢琴视奏、伴奏能力。

结语

上面说的几个问题确是存在,但是也不仅仅就那么几个问题,只是列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同样,改革策略也不是就那么几个,我只是把我认为可行的几个拿出来供大家分享,教师与教师之间需要多沟通,多交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教学也是必要的。希望我的这个文章能给大家一些启迪,让我们一起为中国钢琴教学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1]樊禾心.钢琴教学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1.

[2]袁瑾.试析钢琴教育中的“以人为本”[J].医学院学报,2010(30),729-730.

[3]王晓璇.对我国钢琴教育现状的思考[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0(11),42-42.

[4]爱乐.与学琴孩子说几句心里话[J].小演奏家,2011(1),71-71.

猜你喜欢

钢琴教学内容音乐
圣诞音乐路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纸钢琴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音乐
钢琴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