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钢琴课堂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创想
2011-08-15杨程程商丘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河南商丘476000
杨程程 (商丘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河南商丘 476000)
在钢琴课堂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创想
杨程程 (商丘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河南商丘 476000)
钢琴课程因其专业特性在大学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随着音乐教育理论的不断提出和教改进程的不断加进,吸收国内外面对钢琴课程的有益经验,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这两个角度对钢琴课程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力图构建出顺应时代特色的钢琴教学之路。
钢琴课堂;教学内容;集体课;钢琴艺术教育;发展
钢琴教学在高等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音乐教育中专业钢琴课堂的教学尤其需要结合当前教育实际,进行合理、科学、有效的设置教学目标和培养方向,高等院校音乐教育应从钢琴课堂的教改实际展开讨论,以顺应新时期发展趋势和新型人才的培养需求,以现代教育理念及现代教育技能为基本依据,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设置富有科学性和立体感的钢琴课程结构框架。
一、从教学内容来看高校钢琴教学
钢琴教学在当前高校音乐教育中的现状,它是一门以学习钢琴弹奏为基本目的,综合乐理、视唱、练耳、和声编配、简易作曲、即兴伴奏等教学内容的音乐理论课程。其内容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从钢琴课程的内容大多是从J﹒S﹒巴赫至德彪西这一音乐史段中重要作曲家的代表性作品范围之内,且主要选择独奏作品。②在音乐教育中,学生不可能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练习钢琴,而且,有些学生在进校之前从未接触过钢琴,从而使得钢琴教学工作只能分级、分步实施;③从师资上而言,部分高校音乐教师在教学水平、经验及教学能力和侧重点方面存在的个体差异,也会直接影响钢琴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与质量。
二、高校钢琴创新教学内容
在创新教学内容方面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需要对相关音乐历史的进一步扩展,如面对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可以适当引入亨德尔、斯卡拉蒂、拉莫等人的优秀作品,还应该融入二十世纪的不同风格、流派的钢琴作品,其中,还应该增加中国作曲家的钢琴作品,爵士、布鲁斯等美国黑人的钢琴音乐作品,使学生对对整个历史时期的钢琴特色与内容有一个完整的认识;②在演奏曲目上注重合作性曲目的数量,作为独奏性很强的乐器,钢琴在教学中往往容易忽视对学生合作演奏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创新上要加强,如:双钢琴作品、多种器乐重奏作品、钢琴协奏曲等,以弥补教学中的不足;③深入学习“钢琴教学法”的基本内容、规律、原则和方法,对于没有钢琴基础的学生,能引导他们准确把握钢琴学习中最基本、最具共性的知识,而对于有基础的学生来说,则有利于他们更深入、更全面把握钢琴演奏能力,把握钢琴学习中的相关要素;④扩展钢琴艺术史及钢琴作品赏析,钢琴艺术史能将大量看似孤立、零碎的历史现象串连起来,从其时代背景和历史角度来建立一副经纬交错的钢琴艺术历史宏图,加深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钢琴作品的理解与对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及演奏家的演奏心得进行消化吸收;⑤信息技术的应用,为钢琴教学提供了便利与资源平台,如对钢琴教学中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进行查询,对与钢琴相关的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建立钢琴教学数据库系统,比如钢琴文献、作曲家作品及风格资料、相关文学作品、美术作品的资料、演奏录音、录像及乐谱版本资料等,以进一步丰富和充实自身的艺术底蕴,提高自身的文艺素养。
三、对高校钢琴教学课堂体系的研究与探索
(1)传统钢琴教学以“一对一”为主要授课形式,受到多数教师的推崇与沿袭,因招生而引起的教、学比例失调使得现今钢琴课程中,钢琴集体课也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获得良好成效,综合分析可知,“一对一”授课能使教师深入细致观察并解决学生在钢琴演奏中所存在的问题,使其在技术与艺术上展开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与讲解,“小组化”教学通过依靠交互性较强的电钢琴来实现高效钢琴教学,更注重教学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的讲授,并解决其中容易出现的普遍性问题。
(2)钢琴集体课在教学中应把握的原则
钢琴集体课在积极融入音乐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渗入理论知识的切入点及技巧,通过设置富有启发性的教学课题来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丰富的联想,激发其对钢琴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抓住钢琴课堂与音乐理论课堂之间的共性与难易点,以针对性、直接性、实用性为原则,充分进行实际操作,由浅人深,循序渐进,以点带面,使学生自己学习中即兴伴奏和集体表演,使音乐理论课的讲授与钢琴集体课的内容浑然一体。
(3)钢琴集体课的实施技巧与方法
教师在集体课上的示范应灵活把握好课堂教学节奏,理论与弹奏并举;在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时,充分发挥“心理暗示”的效应作用,带领学生手脑并用,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熟练掌握教学步骤,示范、讲解、训练等要本着先动脑,后动手的原则,挖掘学生的观察、思维创新能力,实现有限课堂的无限知识的的有效传授。
(4)钢琴集体课遵循开放式教学
在集体课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音乐情境,如对音乐作品让学生自己演奏,自我检查,相互借鉴和指导,使得课堂生动活泼、教学紧凑高效,提升学生音乐素质和能力;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创造出和谐、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的应用,为钢琴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得枯燥的理论丰富多彩,通过多种媒体的展演,不仅为学生构设了美妙绝伦的音乐殿堂,同时也可以更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为教学所用。
四、钢琴艺术化教学与心理素质教育
钢琴教学中的艺术化情感表演,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感悟,并通过感悟来实现心理素质等能力的有效提高。钢琴演奏不仅需要复杂的、严格的技能规则要求,如单音、双音、和弦、八度、音阶、琵音等,这些都需要有其动作要领、规则、速度等一系列要求,在这些动作规则实现的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等能力,主要体现在注意和意志两个方面,如弹奏中,注意力不仅要在视觉上,还要在行为上,无论指尖轻轻地触摸键盘还是用全力奏出铿锵有力的和弦,都能体现出对注意力的控制上;另一方面,对演奏动作规则的持久注意和控制,也反映出由注意力转为意志品质的能力,这种意志品质具有良好的人格品质,如坚韧不拔的心理承受能力,生理和心理对事物的适应能力等,都有助于培养感觉思维能力和智慧的开发,树立健康的心理成长轨迹,确保学生人格化的心智素质的明显改善。
从钢琴演奏与学习中,锻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和阶段性的学习习惯,丰富知识,深刻体验,发散思维、协调综合等能力,这些思维活动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有利于思维敏捷性的提升,这种提升将直接作用于灵感的萌发,最终形成积极的、主动的直觉思维,就是经验,就是灵感的思维活动的具体表现。
五、对高校钢琴教学的展望
从我国钢琴教学的现状来看,推进高校钢琴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加大我国初中级钢琴作品的数量,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教材体系,从基础练习、曲复调作品练习、中小型乐曲等几个方面着重诠释中国音乐元素;②基础训练多从优秀的钢琴作品出发,既相学相长,又相辅相成,重视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深入理解中国民族文化精髓,如乡土人情、生活习俗、历史背景,去理解、去诠释、去演绎中国钢琴音乐;③加强交流,开展学术讨论,不断总结和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作品。
总之,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与元素,钢琴艺术教育通过情感来联系理性,表现共性,高校教师要积极探索音乐教学之路,尤其是钢琴教学中的理论课和难点、疑点问题,不断实践,勇于创新,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音乐教育人才发挥钢琴教学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