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1-08-15杨振军云南省歌舞剧院云南昆明650091
杨振军 (云南省歌舞剧院 云南昆明 650091)
职业院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杨振军 (云南省歌舞剧院 云南昆明 650091)
音乐教育是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音乐欣赏课是职业院校音乐教育的重要形式,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音乐欣赏课主是要在音乐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简要学习如何欣赏各类音乐作品,使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的音乐理论、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在学生欣赏音乐美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陶冶情操,提高人格品质。然而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音乐教育普遍存在着方方面面的问题,严重影响着音乐教育的进行。本文主要是分析大多数职业院校音乐教育存在的共同问题,并针对如何加强职业院校的音乐教育提出相应的对策。
职业院校;音乐教育;人文素质教育
职业院校音乐教育是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大多数职业院校只重视专业教育的发展,弱化甚至忽视音乐教育的发展,同时大多数职业院校的学生只重视专业课程及专业技术能力,而对音乐教育存在着片面的认识,甚至采取消极的学习态度,由此严重影响了职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也必然影响着职业院校本身的健康发展。
一、当前大多数职业院校音乐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领导观念落后,缺乏足够重视
调查发现,当前大多数职业院校的领导对音乐教育的意义及其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存在落后观念,对音乐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大多数职业院校的领导认为职业院校的工作重点是抓好专业课程的教学以及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的就业率,认为音乐教育是很次要的事情,甚至认为职业院校没有必要进行音乐教育。由此导致大多数职业院校对音乐教育的设施设备投入不足,实践活动场地匮乏,音乐器材、资料等严重缺乏,甚至没有音乐教育的设施设备和场地,只是在学校举行文艺活动时才临时借用或租用音乐设备,这种观念严重阻碍了职业院校音乐教育的开展和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因此严重影响着职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妨碍职业院校健康发展。
(二)师资力量薄弱,专职教师匮乏
调查发现,大多数职业院校由于很少或者长期不进行音乐教育,不开设音乐课,几乎不需要专职的音乐教师,因此音乐师资力量薄弱,专职教师匮乏。即使学校有一些音乐教师,由于学校长期不开展音乐教育,这些音乐教师大多数是从事和音乐教育无关的工作,这样必然降低他们的音乐专业水平,削弱了学校的音乐师资力量,限制了学校音乐课的开课和学生选课的人数,进而直接影响到学校音乐教育的开展。
(三)课程设置不科学,教学内容不规范
调查发现,大多数职业院校没有明确、规范的音乐教育教学计划,有的虽然开设了音乐课,但课程设置欠合理,只开设音乐选修课或者不做学分要求,课程开设流于形式。教学内容欠规范,主要是音乐史或者音乐欣赏,缺少音乐技能和乐理知识。开课的依据主要是教师的专长和喜好,任课教师随意安排内容,五花八门,既不能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满足学生的需要,也不符合人文素质教育的精神,缺乏统一性、规范性;教学形式以理论讲授为主,学生缺乏兴趣,教学效果低下。在管理机构方面,大多数职业院校没有专门的音乐教育管理机构,或者只是挂靠在其它的部门下面,这样本来就不受到学校领导重视的音乐教育,部门领导认为只是挂靠,也就更不会重视。
(四)认识不明确,音乐素质差
调查发现,大多数职业院校的学生对音乐教育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没有明确的认识,不能全面认识音乐教育对提高自身全面素质方面的重要性。大多数之所以选择上音乐课,主要是因为音乐具有的消遣娱乐功能,并且音乐课没有考试压力,容易过关,容易拿到学分,因为在考核时,大多数老师只是让学生写一篇心得体会就算过关,所以没有得到学生们思想上的足够重视。在选择音乐课的内容时,只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适合自己口味的音乐,因此大部分学生喜欢歌词直白、通俗易懂的流行歌曲,追求感官刺激的流行音乐,而对古朴含蓄、有深刻内涵的高雅音乐、民族音乐缺乏兴趣。另外,大多数职业院校的学生音乐基础薄弱,音乐素养不高,甚至不懂基本的音乐知识,总是追求时尚,认为教材内容太陈旧、落伍,甚至良莠不分,憎恨学习古典、民族音乐、甚至一些世界名曲。
二、加强职业院校音乐教育的对策
(一) 更新观念,明确目标
职业院校领导们更新概念是真正开展音乐教育的关键。“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院校办学的一个重要理念。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艺术教育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职业院校积极开展音乐教育是贯彻和执行国家关于职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方针和政策的基本体现。反之,如果职业院校的领导们仍然只是因循守旧,坚持“重实用轻美育”的陈旧教育思想,墨守陈规搞专业,对艺术教育不认同、不重视,忽视人文艺术教育对学生素质提高的重要作用,其结果违背国家关于职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方针、政策,必然阻碍职业院校的健康发展。因此作为职业院校的领导首先要破除陈旧观念,打破传统的不合时宜的、违背科学发展观的办学理念,及时更新观念,深刻领会国家关于职业院校开展艺术教育的精神内涵,真正把重视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及创新意识提到历史日程上来。同时借鉴并汲取国外先进艺术教育理念的精华,注重多元性音乐文化的吸收,结合自身实际加以运用,切实促进职业院校音乐教育观念的进一步更新,并以实际行动来证明其音乐教育成效、践行科学发展观。
明确目标是开展音乐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艺术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形式,音乐教育也是一种审美欣赏、审美创造的教育,音乐教育应该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质为主要目标。职业院校音乐教育目标主要是提高学生审美素质和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为核心,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实际进行施教,运用符合实际的音乐教育课程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音乐的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至创造美,在美好的生活中完善心灵。
(二)完善师资力量配备,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完善师资力量配备是职业院校开展音乐教育的前提和保证。近几年,职业院校的规模迅猛扩大,在校学生迅猛增加,导致各专业的师资力量严重短缺。由于领导落后观念的影响,音乐教师更是匮乏,音乐教师数量的不足必然影响着音乐教育的开展,因此职业院校的领导们应该站在人文素质教育的高度,完善师资力量、设备,设立音乐教育管理机构,保障音乐教育所需的场所、设备,完善、充实音乐教师队伍,保证音乐教育的正常开展。
要保证音乐教育的有效开展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音乐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目前,许多职业院校的音乐教育和音乐教师长期得处于边缘化,导致音乐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低、知识结构老化、工作热情低落,甚至无法满足基本的音乐教育要求。音乐教学专业性强、情感化强,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较高的教学科研能力和高度的工作热情。首先,音乐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和技能。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帮助音乐教师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完善的知识结构可以提高音乐教师的教学质量,音乐课是一门交叉性较强的学科,涉及内容多,这就要求音乐教师要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并能在教学中融会贯通。其次,音乐教师要具备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是对音乐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前提。一方面教师自身要努力,同时学校可以聘请校内外优秀的老师通过传、帮、带的方式提高年轻音乐教师的水平,还可以通过开展讲课比赛、研讨会、外出培训、学习等方式促进音乐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从而为学校音乐教学质量提高奠定基础。再次,音乐教师要有高度的工作热情。高度的工作热情有助于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音乐教育的质量。最后,音乐教师要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包括计算机应用能力、网络技术知识以及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开发与应用等,更好地发挥它们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三)科学设置课程,规范教学内容
职业院校音乐教育课程设置要立足于学生的音乐基础、需求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地设置课程。课程类型多元化,如音乐欣赏、音乐理论、音乐表演等;内容设置要层次化,既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又能让学生循序渐进地逐步提高自己的音乐水平,同时要做到内容多样化,满足不同口味学生的音乐需求,如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现代音乐等,也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提供音乐表演方面的内容;适当地组织学生、特别是有音乐特长的学生开展音乐实践活动,如组织各种音乐会、和校外音乐团体联谊活动以及组织院、系文艺团体来指导学生学习乐器演奏、歌曲演唱等,让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不断体验、感受音乐的魅力,潜移默化地升华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情操,从而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
在做到音乐教育课程设置科学化后,还要规范音乐教育和活动的内容。对于音乐教学及实践活动内容既要有统一性又要灵活性。统一性是指音乐教育的内容要符合国家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从学生的兴趣、音乐知识等实际出发,体现综合性、民族性、时代性,能够达到使学生健康向上、积极奋进、学有所成的目的,并由学校专业的音乐教育机构制定统一的教学计划。灵活性是指音乐教育的内容的灵活性,就是任课教师在执行学校统一的音乐教育教学计划时,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兴趣,灵活制定教学内容。统一性可以保证在执行国家人文素质教育的方针、政策以及学校统一的音乐教育教学计划,保证了音乐教育的方向和目的。灵活性可以保证任课教师在统一性的指导下,既能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需求,又可以发挥教师的专长,可以同时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达到开展音乐教育的目的。
(四)明确学生认识,提高音乐素质
职业院校要想开展好音乐教育,必须让学生明确音乐教育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只有明确了音乐教育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正确认识到音乐教育对提高自身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学生才能明确选择上音乐课的真正目的,实事求是地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来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音乐教育类型,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兴趣,又能让学生学到自己想学的知识,从而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达到了职业院校人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同时也有利于任课的音乐教师顺利地开展音乐教育活动。
当然要想提高音乐教育的效果,还需要提高学生的素质。职业院校的学生来源广泛,以农村生源为主,这些学生的中学教育阶段主要以文化课学习为主,学校大部分没有正规的音乐课程或音乐教师,因此音乐基础相对较差,音乐素质薄弱,到了职业院校后,很多学生渴望能够学习一定的音乐知识。这些学生目标明确,但是由于缺乏一定的音乐知识,他们只是对歌词直白、通俗易懂的流行歌曲感兴趣,而对自己不明白的古典音乐、民族音乐不感兴趣,这必然影响职业院校音乐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那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制定教学内容时,要先对学生进行充分的调查,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对于音乐素质薄弱的学生,适当地、简明扼要地向他们讲解基本的音乐知识,让他们循序渐进地掌握一定的、基本的音乐知识,这样他们就会逐步提高自己的音乐欣赏水平,逐步欣赏不同种类的音乐内容,从而实现职业院校音乐教育的目的。
[1]《高等音乐教育之我见》.黄碧源著《广州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1.3.
[2]《基础音乐教育新视野》郑莉.金亚文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
[3]《哲学与音乐教育学》(俄)阿普杜林•爱德华•保利索维奇.孙晓捷编译.2009.3.
[4]王立宁.论流行音乐的德育功能[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5]李琦.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及德育功能[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6]哈维•席尔瓦,理查德•斯特朗,马修•佩里尼著.张玲译.多元智能与学习风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转贴.
杨振军,云南宾川县人,1979年生,白族,本科,云南省花灯剧院 国家三级演奏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