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舞蹈《扇舞丹青》之神韵美
2011-08-15江西科技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江西南昌330000
杨 勤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江西南昌 330000)
试论舞蹈《扇舞丹青》之神韵美
杨 勤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江西南昌 330000)
舞蹈作品是生活的教科书,我们可以从中了解过去和现在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独舞《扇舞丹青》便以一把延长手臂表现力的折扇,演绎了中华民族书法艺术的神韵之美,表现了无限多样的人生和无限多样的情感变化。作品《扇舞丹青》具有生动、形象的动态艺术性能,这是对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它让我们感悟生活,是我们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舞蹈;《扇舞丹青》;神韵之美
一、舞蹈艺术的渊源
关于舞蹈的起源,人们有不同的看法,但其中的劳动论学说是我国许多舞蹈史论工作者所赞同的理论。他们认为:劳动创造了人自身,是劳动使人脱离了动物世界,也是由于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创造了艺术赖以产生的物质基础,创造了舞蹈艺术的载体——人的灵活自如的、健美的、有着丰富表情功能的身体。原始人的一些洞窟壁画中有很多表现他们狩猎生活的舞蹈场面;原始舞蹈的现代遗存中有许多反映狩猎和种植生活内容的舞蹈都可以使人们看到舞蹈起源和劳动的亲密关系。舞蹈是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用“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来表达他们最激动的思想感情。
二、中国古典舞的介绍
根据不同特点风格来区分,舞蹈可分为:古典舞蹈、民间舞蹈、现代舞蹈和新创舞蹈。而独舞《扇舞丹青》则属古典舞蹈。古典舞蹈是在民族民间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的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被认为是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古典风格特点的舞蹈。而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都有一定典范意义和古典风格特点的舞蹈。欧洲的古典舞蹈,一般都泛指芭蕾舞。作品《扇舞丹青》通过表演者似飞狂草,像描画丹青般的一招一式的精彩表演,在整个舞台空间,塑造了一种古雅、端庄、充满中国传统舞蹈文化体态形象。
三、舞蹈作品的结构
舞蹈作品的结构舞蹈作品的结构工作,并不是一项纯技术性的工序,它与作品的内容,与编创者的艺术思想是紧密联系的。它既要符合编者的塑造舞蹈形象,显示作品主题的需要,又要符合客观生活的规律。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生活事件的发展,总有因有果,有头有尾,有起有伏,有其发展过程。因此,舞蹈作品结构包括这样一些基本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开端:指作品的开头,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起点;在《扇舞丹青》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书案背后一方水墨山水画,冲淡高雅,韵味流长。纤细的身影渐近,画中女子清颜白衫,青丝墨染,彩扇飘逸,若仙若灵,仿佛从远古的梦境中走来。
发展:紧接起点,继之而展示走向高潮的运动过程。《扇舞丹青》中,天上一轮明月镜,月下女子时而抬腕低眉,时而轻舒云手,手中扇子合拢握起,似笔走游龙绘丹青,玉袖生凤,动作典雅而矫健。
高潮:事情发展到最紧张,最激情的阶段,而在高潮部分作品的主题,人物性格也获得最集中,最充分的体现。《扇舞丹青》中,舞者随着大幅度的音乐旋律将扇子“转”“甩”“开”“合”“拧”“圆”“曲”等一系列动作展现;至此,舞者挥尽情怀,将心底对书法艺术美的赞美与憧憬之情演绎的酣畅淋漓。
结局:与高潮紧密相连;《扇舞丹青》的结局是在继高潮一连串连贯的动作后,舞者抬头间迎来了缤纷雪落,几树寒梅间错,随着渐缓的音乐,舞者再次转入婉约典雅的状态。在音乐的最后时刻,舞者背身抱扇神态悠然的站在画面身穿处,一个雪中清丽的背影就这样久久地留在了观众的印象里,正应和了“淡出”的结局。
三、舞蹈作品的艺术化
〈1〉审美感情的渗入
大千世界、姹紫嫣红、万象纷呈、生动丰富的社会生活,深深感动着人们,对之舞蹈家巧以人、物抒发自己的情感,表现个人的艺术才华,达到“自我实现”,这就说明了舞蹈作品和舞蹈艺术家的亲身经历、人生哲学、审美意识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诚然,《扇舞丹青》生动地表现了编者对中华民族书法艺术神韵之美的追求,借以通过青年舞蹈演员王亚彬的传神表演,将书法艺术动态的展现为“纸上的舞蹈”,可谓文治“舞”功,塑造了一种高级的审美境界。然而,舞蹈作品是舞蹈家的审美意识和社会生活撞击、熔铸后产生的物化形态,在舞蹈作品中,舞蹈家孜孜以求运用人体动作为主要手段来创造飞舞流动的舞蹈艺术之美。
〈2〉艺术构思的精巧
当你渗入审美感情后,对于最初的舞蹈形象进行布局安排,采取适当表现形式及其重要,此过程即是作品的艺术构思。舞蹈艺术构思是一种发现,是一种创造,精巧的舞蹈艺术构思,来自深厚的生活基础,舞蹈编导总是努力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直接或间接地寻找发现具有艺术表现力;具有象征意义的舞蹈形象,用独特的结构、方法、画面,以及具有鲜明色彩的舞蹈语言,来创造一种意境,从而抒发人的思想感情和表达人的愿望和理想。作品《扇舞丹青》的编导将古典舞与中国书法文化、扇文化、剑文化融为一体,把舞、乐、书、画熔于一炉,以其巧妙的构思集中而凝炼塑造了一幅诗画般动人,美好的景象。在情景交融,人与自然浑然一体中达到含蓄蕴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营造了一个恬静、雅致、旷达的意境。《扇舞丹青》突破了传统女性舞蹈的柔美,更添加了些许刚毅。因此,它给予人们极高的神韵美之境界。
〈3〉运用专业技巧创作美
精巧的艺术构思需要其相适地技巧艺术来表现作品的内容。意象是舞蹈家头脑中所形成的舞蹈形象的《蓝图》和《胚胎》;不过有意象生成舞蹈作品中的形象,还需要舞蹈家的一种实际创造本领,即在长期专业学习和艺术实践中形成的表现内容的技巧。从事舞蹈艺术创造不仅是一般性质的创造劳动,而且是一种既要付出高强度体力,又要付出高强度智力、脑力结合的高智能、创造性的复杂劳动。舞蹈文化是一种有别于文字语言的动态性人体文化;舞蹈语言是一种远离自然形态技巧性很强的情感语言。《扇舞丹青》中:音乐清聆之声响于耳畔,旋律中出现大幅度滑音,画面中有见墨竹斑斑,舞蹈演员随着节奏将扇子“转”“甩”“开”“合”“拧”“园”“曲”……一系列的动作让扇子蕴含了中国古典舞的无穷魅力。在她手中扇子变成了笔,变成了弦,行云流水般的音乐与龙飞凤舞般的舞姿,让人深醉其中,欲罢不能,观忍不去。而舞者的表演也是一种经过长期艰苦学习磨炼才能掌握的专业技能。
〈4〉舞台艺术的美化
舞蹈表演综合了舞蹈服饰、道具及舞台上的光、色、音等配置。在《扇舞丹青》中音和道具尤为重要。作品所选用的背景音乐是十大古曲之首《高山流水》营造了一种淡雅、高远的氛围、传统的扇舞、传统的古典,而《扇舞丹青》却给人不一样的震撼,源于传统却突破传统。音乐将人带入一个意味深长的境界。在音乐高潮阶段,背景出现轻描淡画的菊花,舞者将扇子迅速开合,回旋流转,舞姿随节奏也一气呵成,扇子像彩蝶一样随着画中女子上下翻飞在菊花丛中,舞者与扇融为一体。由此舞蹈《扇舞丹青》无愧于雅俗共赏、赏心悦目,令观众目不转睛的“墨舞”精品。
[1]于平编著.《中国舞蹈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
[2]金秋著.《中国传统文化与舞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3]隆荫培著 .《舞蹈艺术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
杨勤,男,江西科技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职称: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