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心而乐
——漫谈钢琴即兴伴奏
2011-08-15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河南许昌461000
张 洁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许昌 461000)
随心而乐
——漫谈钢琴即兴伴奏
张 洁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许昌 461000)
完美的钢琴能力向来是与创造性的音乐思维,良好的音乐感觉,全面的音乐素质和来自灵魂深处的音乐激情密不可分的,因为音乐自始至终是来源于潜意识层面的感性涌动,并非简单的复制、模仿,所有的技巧说到底都是心灵音乐语言的表达形式,离开了内心情感的驱使,演奏就容易死板和程式化,一个好的钢琴演奏者必须具备良好的钢琴即兴演奏能力,要做到脱离了谱子依旧能“随心而乐”甚至“随性而乐”,因为伟大的音乐是来自于心灵的。雅尼是当今世界著名的作曲家和演奏家,他曾说过“我喜欢音乐,因为我喜欢演奏,我不喜欢正式的钢琴练习,我常常按照我自己所喜欢的方式演奏。”由此可见,成功的音乐家并非都按“套路出牌”,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对于音乐从业人员是尤其重要的。相对于古典演奏而言,钢琴的即兴伴奏在音乐中的实用性更强,但要真正达到“随心而乐”的演奏方式并非那么简单,下面笔者就通过自己在即兴伴奏方面的经验谈谈几点体会和建议。
一、即兴伴奏的定义
钢琴即兴伴奏是指在只有单旋律的情况下根据调式调性即兴搭配和声、节奏、织体和音乐情绪在钢琴上创作出立体完美的音乐形象,与主旋律或歌声相呼应,突出深化主题,起到烘托、渲染作用的伴奏形式。这是一门音乐感觉,音乐理论与钢琴演奏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良好的音乐感觉是创作音乐语言的源泉,是一切意识的精神主导,而良好的音乐理论又为丰富音乐语言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而好的技术又能将“心之所想”完整地表达出来,在即兴伴奏中这三点缺一不可。
二、钢琴即兴伴奏的三要素
1.音乐感觉
在大量的钢琴即兴伴奏教程中作者都突出讲到了即兴伴奏中的和声连接,节奏型运用以及弹奏方法,但我却把音乐感觉放在第一位。因为在实践中不乏很多理论扎实技术娴熟的钢琴演奏者,却还是难以弹出理想的即兴伴奏,当你有了理论素材,有了实践能力后以,怎样的方式搭配组合才能诠释出最美好的音响效果。这更多的是依靠个人的音乐感觉,需要你有敏感的音乐辨析能力,具有相对完美的音乐意识,并具有创造完美音乐语言的能力。为什么有的演奏复杂却像在“炫技”,水平无懈可击却了无生机,有些演奏简单质朴却感人肺腑,区别就在于“随心而乐”的良好音乐感觉。
有人生来就具有良好的音乐意识,敏锐的音乐神经,这是染色体及基因决定的。但音乐感觉也并非后天不可得,通过培养和训练,完全可以大大提高乐感。听觉培养乐感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耳朵是通往心灵的道路,聆听是感受音乐最好的方式,多听、多感受是一种捷径。乐感要通过长期的积累与锻炼来获得。如听歌曲时,尽量锻炼自己可以听出旋律部分的音符并模唱出来,能听出伴奏部分的和声进行与织体结构,建立听觉的首调概念,能够分辩出歌曲都调式调性。这对以后的即兴伴奏非常重要,也是培养音乐感觉的重点。在听的同时积累好的伴奏织体,记忆好的音乐片段,这种方法的作用是为了培养自己的音乐辨析能力,什么样的音乐是动听和美好的,什么样的和声是和谐和丰满的。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众多的搭配中选出最完美的音响效果,表达最理想的音乐情绪。多听一些编配优秀的钢琴曲,分析和声进行方式,借鉴他们伴奏中丰富而规范的表现手法为我所用,融会贯通渐渐成为自己的音乐内容。
2.音乐理论
(1)调性及和声
在为一个旋律伴奏的时候首先分析歌曲的基本情绪与内容,根据旋律的调式调性及风格特点找出大概的伴奏方向,即兴伴奏属于多声部演奏,和声理论基础和和声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演奏者所创作的音响效果。和声选择要根据具体的作品需要来考虑,处理好排列法、连接法、功能性、色彩性、表现力及和弦的结构与和弦外音,和声风格等等。在基本的伴奏范畴内,需要演奏者首先掌握正三和弦、副三和弦、转位和弦、属七和弦副属和弦及转调和弦的准确用法。以流行的即兴伴奏为例,它是以古典音乐的和声为基础,但在表现形式以及音乐元素的运用上却丰富的多,又会有一些自己的特点和进行逻辑。较之古典严格的和声连接,流行音乐在和声上用法较自由。流行音乐中突出了音乐内容和情感的需要,和声是为音乐情绪和音乐整体来服务的。我认为在理论与实践冲突的情况下以好听和演奏效果为首要考虑因素,因为音乐毕竟是听觉的艺术。爵士风格的即兴演奏还需要掌握大量的七和弦,九和弦及十一、十三和弦以及变和弦的用法。
(2)节奏及音型
谈到钢琴即兴伴奏中的节奏,首先需要我们掌握钢琴演奏中所能用到的音型伴奏方式并能熟练的演奏出来例如:和弦式伴奏织体、分解和弦式织体、带低音和弦式织体、琶音式伴奏织体以及这几种织体的组合形式。一首歌曲或旋律的节奏音型的布局,是以歌曲情绪风格为主,例抒情歌曲和进行曲,二者的伴奏音型肯定是不同的。我国有很多带有地域民族特点的节奏音型,可按公式化的方式布局和弹奏,另外在演奏富有画面感的音乐的时候,可加入大自然的模仿声音,例如,模仿流水、鸟声、古筝及琵琶的音型,以及用音型勾勒一种情绪、意境,这些都会为钢琴的即兴伴奏大增色彩。同一首歌曲在每一乐段之间以及从呈示发展到高潮再现的处理也是不可能一成不变的。因此,从伴奏的需要出发,对歌曲进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对伴奏音型的选择与应用更是不能缺少的一个环节。在流行音乐中,音型一般以多种组合以“散”的形式出现,多用琶音,和弦、和声多变,风格唯美、动人。而在爵士乐中,即兴节奏的选择更多样化,甚至打破以往的节奏重音规律,低音富于变化,各种舞曲风格,鼓点的节奏运用丰富多彩。
节奏是灵魂。在即兴伴奏中,准确恰当地运用节奏,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在掌握繁多各异的特性节奏后,针对旋律的特征,就会有选择地采用与之相适应的节奏,使即兴伴奏有声有色,富有通俗音乐的个性。
3.演奏技术
良好的钢琴演奏技术对于即兴伴奏也是至关重要的,但钢琴技巧不等于伴奏技巧,并不是钢琴技巧愈高,即兴能力就愈强,二者有本质的区别。钢琴即兴伴奏的训练应遵循首调概念进行,无论是D大调,bA大调等,头脑中反应的都应该是在音高不同位置上的(do re mi fa gol la si)这不仅能为伴奏中的即兴发挥打好基础,更能在临场因故突然变调而发挥自如。传统的即兴伴奏教程,并没有真正解决这方面的实际问题,在演奏升降号较多的乐曲时,马上反应用什么和弦及和弦连接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在弹奏通俗音乐钢琴即兴伴奏时,一定要采用首调概念的方法,将各个调归纳为两大类:大调、小调。一般情况下,8级以上钢琴水平都能够较好的弹奏即兴伴奏,钢琴技术的综合素质越好能够表现的内容越丰富。
另一方面要解决的问题是和弦连接。成熟的即兴伴奏者,不仅熟悉各类和弦的原位与转位,更重要的是能有规则、流畅自如地将每个和弦进行正确的连接。
三、钢琴即兴伴奏的整体布局和综合应用能力
在即兴伴奏时应先对歌曲的曲式结构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在弹奏时就能更好地把握全曲的伴奏框架,使之具有合理的整体布局。要弹出圆满完整的伴奏,不仅要把伴奏音型弹好,还要把歌曲的前奏、间奏和尾声弹好,只有这样,才能把歌曲的内容完整地表达出来。
前奏是指歌曲开始之前,预示歌曲的主题内容、思想感情,或描绘意境、渲染气氛,提示演唱者的情绪、音高、调式、调性、节奏、速度及力度等,给我们带来一个具体的音乐形象。
间奏是对歌曲的音乐形象、情绪变化、调式对比的衔接,特别对音乐内容的补充、烘托气氛、描绘背景起着桥梁连接作用,也为演唱者提供必要的提示和歇息机会。
尾声是通过钢琴伴奏对歌曲的终止进行加强和补充,进一步抒发作品的思想感情,让歌曲的内容表达得更充分、更完美。
可见前奏、间奏、尾声是与歌曲本身密切联系,组成完整的艺术形象。因此,在练习中,要全面考虑整体构架的合理安排。
综合应用能力是将这几个元素有机的结合,这个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是能否弹好即兴伴奏的关键。
四、结语
钢琴即兴伴奏的思维与动作都是在瞬间发生的,是乐感、理论、演奏的完美结合,是个人钢琴创造能力的巨大体现,在钢琴弹唱中的伴奏,即兴的方式应该更为自由,在为歌曲伴奏的时候伴奏者应该用自己的演奏来激发伴奏对象的音乐想象力与演唱激情,使对方的演奏与伴奏默契相融,歌声与琴声合二为一,完整地表达音乐作品,创造出和谐美妙的艺术氛围。所谓“随心而乐“就是要追求感觉层面上的动听与唯美,只有来自心灵的音乐才是最动人的,最大的音乐力量也是来自于心灵的创造能力,思想有多远,就能弹多远,发挥你的想象力、创造力,为你的手指插上翅膀,感受心灵飞跃琴键的魔力吧……
[1]冯德钢.《歌曲钢琴即兴伴奏》.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刘智勇.《钢琴公式化即兴伴奏》.陕西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