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灵感在艺术创造活动中的重要性

2011-08-15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大众文艺 2011年23期
关键词:潜意识形象思维意象

韩 璐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0)

灵感是指艺术家在创造活动中,由于大脑皮层的高度兴奋,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是艺术家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意识和无意识的相互作用突然激发的、情绪特别亢奋、极富创造力的精神状态。

虽然学术界对于灵感的问题还有一些争议,但对于灵感的存在和作用是普遍认同的。古往今来,众多理论家和艺术家都对灵感有大量的论述,但有时却对灵感罩上一层神秘的光环。由于现代生理学、心理学和思维科学的发展,人们开始逐步揭开灵感的奥秘。事实上,灵感是在科学和艺术等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现象,它具有突发性、偶然性等特点,但这并非来自神的恩赐,或是人的遗传,而是与科学家、艺术家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自觉的显意识活动的积累有关,是创造主体在锲而不舍地追求和探索中所获得的顿悟和灵性。科学研究与艺术创造中的灵感现象所不同的特点是,艺术创造中的灵感现象具有更突出的美感与情感因素。

人们在研究中发现,在艺术创造活动中灵感实际上是在形象思维和显意识基础上的潜沉与深化,是潜意识与显意识相互作用和沟通、协调工作的结果,人脑对思维信息的加工处理,既有自觉的显意识的活动,也有不自觉的潜意识的活动。人类在推进社会进步的进程中,既离不开显意识活动,也离不开潜意识的活动。特别是那些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更与潜意识中的灵感突现有直接的关联。灵感的孕育和形成有一个过程,它往往需要一定的外部和内部的条件与契机,在潜意识、不为主体所察觉的情况下酝酿和成熟,一旦形成,便突然沟通,涌现于意识层面,成为富有才气的、闪烁着智慧之光的艺术精灵。

灵感并非不可捉摸,有其可知和可控的一面。对灵感的理解,不可陷入不可知论的泥潭。其实,人的潜意识活动是常见的,在其潜意识思维的形式和状态上,灵感与人的做梦有相似之处。人们在梦境中不自觉地编织各种奇异的故事,就是典型的潜意识活动。在其它一些情况下,如遇到某种契机,也有一定的潜意识活动存在。与人在艺术创造过程中出现的潜意识活动不同的是,做梦等状态下的潜意识活动是不自觉的和失控的,而人们在艺术创作中,是有意地和自觉地进入潜意识思维的状态,并且努力创造灵感生成的条件,即使在灵感思维的过程中,主体也不放弃以理性对其控制,总是若有若无、或隐或现地导引着灵感的路径、方向、格调与力度,甚至可以随时中止灵感的进程。更重要的是,艺术活动中的灵感总是在努力追求着创造,探寻着新意,有很强的创造欲望和明确的目的。而当灵感突然来临,意象纷然涌出之时,艺术家便会精神振奋、思路活跃、立刻将整合后的信息和创造的意象雏形迅速传导给显意识,交由形象思维进行加工处理,完成艺术意象的创造。

灵感具有鲜明的特征,特别是艺术创造中的灵感现象,更是呈现出积极的、活跃的、情感丰富的特点。

艺术创造中的灵感表现出突发性的特征。灵感的到来,往往是突然发生,在事前难以意料和控制的。这种突然的和偶然的情形,是每位艺术家都能体验到的。他们在创作中常常要为一段构思、一个意象、一个细节、一段话语或一个字词苦思冥想,久久不得要领,正是“山重水复疑无路”。而艺术家又会在突然在料想不到的情况下豁然开朗,文思泉涌,意象纷呈,可谓“柳暗花明又一村”,使艺术家迅速进入创作的兴奋状态。其突然到来和偶然出现的特点,是指主体不能预期灵感何时能够来到,难以强求和预测。但这种突发与偶然的特性并非是无迹可求,在其偶然性中蕴含着必然性,亦即这种看似不期而至的灵感,其深层有着生成的必然条件。这种条件,主要在于创造主体长期的生活经验、审美体验和知识含量的积淀,正是由于有了较为丰富和厚重的积累,才可能在某一瞬间得到爆发和涌流。因此,艺术家的长期探索和艰苦实践是灵感生成的必然前提。此外,灵感的突然到来,也与此时此刻主观情感情绪因素以及某种客观因素的促动有关。主体的心境如何,所处的环境怎样,是否有某种易于触动艺术家灵感的外因出现,都是影响灵感到来与否、以及灵感的基本形态的重要因素。许多有成就的艺术家都有体会,在何种契机之下易于激发自己的灵感,因而他们往往习惯于创造和促成这种契机,以使自己较快地进入思维的最佳境界。

艺术创造中的灵感表现出超常性的特征。当灵感出现时,创作主体会出现不可抑制的、极为高亢、强奋的创造激情,此刻,其艺术想象力、理解力均更加活跃,情感状态更加细腻和炽热,有时甚至如痴如醉、如迷如狂,呈现出一种超常的情形。所谓超常,即指艺术家近于迷狂的状态,艺术家一旦进入这种状态,便具有了与常人不同的心理与形态体现。此时,他会忘却一切,沉浸在自己钟爱与孕育的艺术意象之中。由于他专注于某一对象,其意识的明确指向性和被激发的无意识的充分渗入,会使其融于特定的情景和氛围而产生高度的兴奋、快乐、抑郁或悲哀,此时的如迷如狂,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此时艺术家的创造性往往会获得超出平时的发挥,一些好的构思和意象、生动准确的语言会出其不意地迸发出来,可谓妙语连珠、妙笔生花,其智慧的高水准发挥,有时事后连自己也感到吃惊。某些艺术家有时的超常发挥,很可能在其一生的创作中也是少有的。个别极为优秀的艺术作品,可能就出在艺术家超常性表现特别突出的时刻。

艺术创造中的灵感表现出易逝性的特征。在艺术家的头脑中,灵感持续的时间相当短暂,往往如电光石火,瞬间而来,稍纵即逝。对于灵感的这种易逝性,几乎所有的创作者都有体会,为之慨然叹息。他们渴望灵感在自己的思维中持续得长一些,让灵感带来更多的思想与意象之光。尽管优秀的艺术家善于使自己进入灵感状态、并较好地延长灵感存在的时间,但由于灵感毕竟属于潜意识或无意识领域中的心理现象,主体理性很难予以自由地驾驭,若要长久地保持灵感状态是不可能的。因此,许多艺术家往往有在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习惯,创造某种契机,以使自己尽快进入灵感的状态,并在灵感到来之时,排除外界干扰,消除一切杂念,及时抓住每一个火花,使期迅速整合为审美意象和诗思之兆,化入形象思维的主体系统。在这一过程中,每一点闪念和情感律动都是非常重要的、珍贵的,都应极为珍视、善于捕捉,并尽可能地延长灵感中意念的生成时间,使其汇入更多的审美信息和智慧,在灵感逝去之前完成意念形成的主要工作。

灵感想象具有以上特点,是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分不开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激发诱导和互为因果的关系。灵感常常是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基础上衍生而出现,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进入非常专注和凝神之后所产生的现象。灵感又以顿悟和灵性,创造奇异、精妙的意象,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向高层推进起到突破和驱动的作用。灵感作为艺术创作的重要思维方式,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彼此各司其职,协调一致,共同完成艺术创造的任务。

猜你喜欢

潜意识形象思维意象
抚远意象等
形象思维中疏与密的处理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第一眼看到什么动物,测试你潜意识下的心理状态
创意也爱“形象”——形象思维法
Modeling some long-term implications of CO2fertilization for global forests and forest industries
“具体而微”的意象——从《废都》中的“鞋”说起
“玉人”意象蠡测
形象思维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潜意识欲望的诗意书写——柳梦梅形象的潜意识解读